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为自己的人(弗洛姆)

为自己 的人 弗洛姆著 孙依依译 现代西方 学术文库

现代西方学术文库 为自己的人 埃·弗洛姆 孙依依译 生活·讚背·新知三联书店

賁任编辑:衾 封面设计:庄境 Erich Fromm MAN FOR HIMSELF An Inquiry into the Psychology ot Ethice Hoit Rinehart身 winston19 现代四方学术文瘁 为自己的人 WEIZIJI DE REN 〔美〕旋·洛 孙依依译 活“背音·舞舢三联书店出版发行 北京朝阳门内大衡166号 新华书店经销 北京靳华印刷厂印刷 850×1108毫米2开本11印张23000字 1988年目月第1版1988年M月北京解1次印刷 印量00,001-15000 定价4.00元 ISBN7-108-00101-2/8·35

现代西方学术文库 “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绵 主编:甘阳副主编:苏国勋刘小枫 编委:《按姓氏笔划为序) 于晓王庆节王炜王焱方鸣 甘阳纪宏刘小枫刘东孙依依 社小真苏国勋李银河何光沪余量 陈平原陈来、陈维纲陈嘉映林岗 周国平赵一凡ˉ赵越胜徐友渔钱理群 黄子平郭宏安曹天字阎步克梁治平 本书资任编委:王庆节 文化:中国与世舁系列丛书

现代西方学术文库 近代中国人之移译西学典籍,如果自一八六二年京师同文 馆设立算起,已逾一百二十余年。其间规模较大者,解放前有 商务印书馆、国立编译馆及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等的工作,解 放后则先有五十年代中拟定的编译出版世界名著十二年规划, 至“文草”后而有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所有 这些,对于造就中国的现代学术人材、促进中国学术文化乃至 中国社会历史的进步,都起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文化:中国与世界系列丛书”编委会在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的支持下,创办“现代西方学术文库”,意在继承前人 的工作,扩大文化的积累,使我国学术译著更具规模、更见系 统。丈库所选,以今已公认的现代名着及影响较广的当世重要 著作为主。至于介绍性的二手著作,则“文化:中国与世界系 列丛书”另设有“新知文库”(亦含部分篇幅较小的名著),以便 读者可两相参照,互为补充。 梁启超曾言:“今日之中国欲自强,第一策,当以译书为 第一事”。此语今日或仍未过时。但我们深信,随着中国学人 对世界学术文化进展的了解日益深入,当代中国学术文化的创 造性大发展当不会为期太远了。是所望焉。谨序。 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 1986华6月于北京

录 中译本序 ·专、,,中.中中,。中,·。中非非·非 序第 D,日 20 章问题 第二章人道主义伦理学:生活 艺术的应用科学………………………29 第一节人道主义伦理学和权威主义伦理学 29 第二节主观主义伦理学和客观主义伦理学……………34 第三节人的科学 39 第四节人道主义伦理学的传统………………………43 第五节伦理学和心理分析学 47 第三章人性与性 中由中非qd电 …54 第一节人的情境……………………………………………54 人在生物学意义上的软弱性………… 55 二、人在存在和历史上的二律背反 第二节人格 ·64 气质 65 二、性格 (一)动力性格嶶念……………… (二)性橹类型:非生产性取向…………

1>捷受取向(73)(2)剥削取向(75 (3)国积取向(76)(4)市场取向(78) 三)生产性取向……… …………………90 (1)一般特征(90)(2)生产性的爱和思维(102) 〔四)社会化过程中的取向…………………………… 111 (五)各种取向的泥合… …115 第四章人道主义伦理学的问题 …120 第一节自私、自爱及自身利益………121 第二节良心,人对自我的呼唤……………… 137 、权威主义良心…… 、非中中中卓, 140 二、人道主义良心……………… ………15I 第三节快乐和幸福 ………………………163 作为价值标准的快乐………… 甲非一 快乐的种类………………………………………171 、手段和目的问题………………………………………178 第四节作为性格特性的信伸… 183 第五节人的道德力量 人,性善或性恶?…………………193 压抑与生产性…………………………………………206 三、性格和道德判断 209 笫六节绝对的伦理和相对的伦理,普遍的伦理 和社会内在的伦理 曲甲中省 215 第五章当今的道德问题 221 附录:爱的艺术 ………………………22 序 …………229 爱是一门艺术吗……

爱的理论……… 236 爱及其在当代西方社会中的衰变 四爱的实践 314 《为自己的人》英汉名词对照表……………………………336

中译本序 孙依依 德裔美籍著名思想家埃利希·弗洛姆(E. Fromm)是本 世纪的同龄人,他于1900年3月23日生于德国美因河畔法兰 克福一个犹太商人的家庭,1980年3月18日死于瑞士的洛迦 诺。在这漫长的一生中,他写了不下几十种着述,学术活动的范 围遍及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宗教学等各个领域,并获 得了广泛的影响,同时他还是一位开业达几十年之久的著名精 神分析医生。但是,所有这一切活动,实际上都是围绕着他为自 己设定的一个中心目标而展开的,这就是:奠定一种“人道主义 伦理学”( humanistic ethics),促成一个“健全的社会”( the sane 8 ociety)。对弗洛姆来说,“人道主义伦理学”与“健全的社会”乃 是互为手段、互为目的的相辅相成关系。也就是说,“人道主义 伦理”既是促成“健全社会”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衡量社会是否 健全的最高标准;反过来说,也只有在一种“健全的社会”中,“人 道主义伦理”关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从这种意义上讲,弗洛 姆的“人道主义伦理学”不仅是他的一种“伦理观”,同时也是他 的一种“社会鸡”以至一种社会改造方案。 根据以上这种特点,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看 弗洛姆的这套“伦理学

从广义上讲,弗治姆的所谓“人道主义伦理学”同时又是 种社会哲学,或更确切地说,首先是一种关于人的哲学。作为法 兰克福学派的一名主要成员,弗洛姆的理论鲜明地带有该学派 所谓“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特征,亦即他的“伦理学”始终是与 “社会批判”紧密相结合,始终致力于揭示“人的异化”,并以探讨 2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为自己伦理学的基本 任务。因此,弗洛姆的整个“人道主义伦理学”基本上是从两个 方面展开的。一方面,他力图从正面展示“人的解放”、“人的自 由”、“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和条件,另一方面,则又力图从反 面揭示那些阻碍“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的不 利因素。在弗洛姆那里,正如在整个法兰克福学派那里一样,人 类历史是进步还是倒退,人类社会是健全的还是不健全的,人类 个体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唯一的判别标准和真正的分水岭 就看它是促进了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还是阻碍 了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全菌发展。这一基本立场,可以说 是弗洛婀伦理学的全部基石所在。 从狭义上讲,弗洛姆所谓的“人道主义伦理学”主要表现为 套以心理分析为理论基础的道德实践规范。作为新弗洛伊德 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弗洛婿伦理学的基本特点就是把伦理学 与心理分析学紧密揉和在-起。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人道主 义伦理学是以理论性的‘人的科学’为基础的“生活艺术’的应用 科学”。(本书第37页)①这里所谓“理论性的人的科学”,即是指 弗洛伊德开创的心理分析理论。弗洛姆认为,“理论性的科学”是 以“发据事实、发现原则”为任务的,而“应用科学”则首先关心的 ①以下凡引用本书文字,只注页码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中西死亡美学(陆扬).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窥视生死线:中国死亡文化研究》.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图解西藏生死书:认识生命轮回与解脱之道》(莲花大师原著、达赫释著).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前世今生——16堂生死启蒙课 Many Lives, Many Masters》.[美]布莱恩?魏斯.精校文字版.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丧葬史》陈文华 著.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王夫子著:殡葬文化学——死亡文化的全方位解读(上、下卷).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面对死亡》(俄)拉夫林著.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生老病死人类学系列:死亡学精华.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死亡美学●颜翔林+着.pdf
- 山东大学:《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死亡与永生——与世永存,人类的梦想.ppt
- 山东大学:《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濒死体验——Life after life?.ppt
- 山东大学:《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悲伤辅导.ppt
- 山东大学:《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临终关怀.ppt
- 山东大学:《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论死亡.ppt
- 山东大学:《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自杀及其预防.ppt
- 山东大学:《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基督教的生死观(高贵敏).ppt
- 山东大学:《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死亡的尊严.ppt
- 山东大学:《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安乐死.ppt
- 山东大学:《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论生命.ppt
- 山东大学:《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殡葬文化——人类肉体的归宿.ppt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评判.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弗洛姆着作精选——人性、社会、拯救.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思想录——论宗教和其他主题的思想.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敬畏生命(阿尔贝特·史怀泽).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成大版)《儒学的生死学——以晚明儒学为文本》.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伊凡·伊里奇之死》托尔斯泰 著.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安乐死和医生协助自杀:赞成和反对的论证》PDF电子书.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打开生死之门 deaths-door》.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死亡知识》生老病死的秘密.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生死两相安——佛教对死亡的看法》.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生与死——佛教轮回说.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生命的重建.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生死之间.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西藏生死书.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pdf
- 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电子书籍:跨越死亡.pdf
- 关于中国居民分群范式(China-Vals)的研究.doc
- 北京大学:《城乡社会学 Urban and Rural Sociology》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城市社会学教学大纲(主讲:杨善华).pdf
- 北京大学:《城乡社会学 Urban and Rural Sociology》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农村社会学教学大纲(主讲:杨善华).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