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课程PPT教学课件(A)第三章 变速器设计

第三章 机械式变速器设计
第三章 机械式变速器设计

第一节概述
第一节 概述

变速器的功用和组成 1、变速器的功用: >改变传动比,扩大驱动轮的转矩和转速范围,以适 应各种行驶工况,使发动机在最有利的工况工作。 >实现倒车; >利用空档,中断动力传递。 >动力输出 2、变速器的组成: >变速传动机构:改变传动比、转矩、旋转方向。 >变速操纵机构:实现换挡
一、变速器的功用和组成 1、变速器的功用: ➢改变传动比,扩大驱动轮的转矩和转速范围,以适 应各种行驶工况,使发动机在最有利的工况工作。 ➢实现倒车; ➢利用空档,中断动力传递。 ➢动力输出 2、变速器的组成: ➢变速传动机构:改变传动比、转矩、旋转方向。 ➢变速操纵机构:实现换挡

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 2.1普通齿轮式变速器 一般将轴线固定的有级变速器称为普通齿轮式变速器 三轴变速器:输入轴、中间轴、输出轴 输入轴动力一输入轴齿轮/中间轴齿轮输出轴齿轮一 输出轴动力 两轴变速器:输入轴、输出轴 输入轴动力一输入轴齿轮/输出轴齿轮一 输出轴动力 2.2组合式变速器 以1~2种变速器为主体,通过更换齿轮副或者配备不同的副变 速器,得到一组不同档数不同传动比范围的变速器系列
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 2.1 普通齿轮式变速器 一般将轴线固定的有级变速器称为普通齿轮式变速器。 三轴变速器:输入轴、中间轴、输出轴 输入轴动力——输入轴齿轮/中间轴齿轮——输出轴齿轮——输出轴动力 两轴变速器:输入轴、输出轴 输入轴动力——输入轴齿轮/输出轴齿轮——输出轴动力 2.2 组合式变速器 以1~2种变速器为主体,通过更换齿轮副或者配备不同的副变 速器,得到一组不同档数不同传动比范围的变速器系列

3、变速器的类型: 按传动比的变化范围: >有级式变速器:应用最广泛,由若干个固定的传动比 >无级式变速器:传动比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连续变化。 >综合式变速器:由液力变矩器和齿轮式有级变速器组成 按操纵方式分类: >强制操纵式:驾驶员直接操纵变速杆换档。 >自动操纵式:换档与传动比的选择是自动进行的。 半自动操纵式:固定式:几个自动档位,其余司机操纵 预选式:先选取档位,换档过程自动
按传动比的变化范围: ➢ 有级式变速器:应用最广泛,由若干个固定的传动比 ➢ 无级式变速器:传动比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连续变化。 ➢ 综合式变速器:由液力变矩器和齿轮式有级变速器组成 按操纵方式分类: ➢ 强制操纵式:驾驶员直接操纵变速杆换档。 ➢ 自动操纵式:换档与传动比的选择是自动进行的。 ➢ 半自动操纵式:固定式:几个自动档位,其余司机操纵 预选式:先选取档位,换档过程自动。 3、变速器的类型:

(机械式)变速器的基本设计要求: 1)保证汽车有必要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2)设置空挡,用来切断发动机的动力传输。 3)设置倒挡,使汽车能倒退行驶。 4)设置动力输出装置。 5)换挡迅速、省力、方便。 6) 工作可靠。变速器不得有跳挡、乱挡及换挡冲击等 现象发生。 7)变速器应有高的工作效率。 8)变速器的工作噪声低。 除此之外,变速器还应当满足轮廓尺寸和质量小、制造 成本低、维修方便等要求。 ←
(机械式)变速器的基本设计要求: 1)保证汽车有必要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2)设置空挡,用来切断发动机的动力传输。 3)设置倒挡,使汽车能倒退行驶。 4)设置动力输出装置。 5)换挡迅速、省力、方便。 6)工作可靠。变速器不得有跳挡、乱挡及换挡冲击等 现象发生。 7)变速器应有高的工作效率。 8)变速器的工作噪声低。 除此之外,变速器还应当满足轮廓尺寸和质量小、制造 成本低、维修方便等要求

汽车驱动力 单位:牛顿 1档 2档 3档 4档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 汽车速度(单位:千米小时)
汽车速度(单位:千米/小时) 汽车驱动力 单位:牛顿 1档 2档 3档 4档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

第二节变速器工作原理 与结构分析
第二节 变速器工作原理 与结构分析

变速器工作原理 1)不同齿数的齿轮对相啮合,改变传动系传动比, 实现变矩变速; 低档 空档 高档 该= 23 Z2 话=会 第一轴 (输入轴) 第二轴 (输出轴)
一、变速器工作原理 1)不同齿数的齿轮对相啮合,改变传动系传动比, 实现变矩变速;

2)增加齿轮传动对数实现倒挡: 低档 高档 _Z3 24 第一轴 (输入轴z 第二柚 第二轴 (输出轴) 倒档轴 档 五= Zs Z7
2)增加齿轮传动对数实现倒挡;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汽车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锁销式同步器设计计算.pdf
- 《汽车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讲稿)法士特变速器结构原理.pdf
- 《汽车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讲稿)汽车车身曲面光顺与评价方法研究.pdf
- 人民交通出版社:《载货汽车设计》课程书籍教材PDF电子版(共七章,主编:方泳龙).pdf
- 清华大学出版社:《汽车设计》课程书籍教材PDF电子版(主编:刘惟信,共十七章).pdf
- 《汽车设计》课程PPT教学课件(A)汽车设计绪论.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高教版)第17章 联轴离合制动器.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高教版)第16章 滚动轴承.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高教版)第15章 滑动轴承.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高教版)第14章 轴.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高教版)第13章 带传动和链传动.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高教版)第12章 蜗轮蜗杆.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高教版)第11章 齿轮传动.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高教版)第10章 联接.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高教版)第9章 机械零件设计概论.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高教版)第8章 回转件的平衡.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高教版)第7章 机械运转速度波动调节.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高教版)第6章 间歇运动机构.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高教版)第5章 轮系.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高教版)第4章 齿轮机构.ppt
- 《汽车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讲稿)驱动桥构造与设计.pdf
- 《汽车设计》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悬架设计资料.pdf
- 《汽车设计》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汽车悬架系统(悬架设计机理、方法及准则).pdf
- 《汽车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悬架设计——汽车稍偏弹簧的优化设计方法.pdf
- 《汽车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讲稿)前独立悬架设计.pdf
- 《汽车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讲稿)悬架设计课件.pdf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绪论_绪论.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第1章 制图基本知识_第1章 制图基本知识(二)尺规、徒手绘图.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第1章 制图基本知识_第1章 制图基本知识(一)国家标准.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第2章 几何元素的投影_第2章 几何元素的投影(六)综合问题.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第2章 几何元素的投影_第2章 几何元素的投影(五)投影变换.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第2章 几何元素的投影_第2章 几何元素的投影(四)相对位置.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第2章 几何元素的投影_第2章 几何元素的投影(三)平面的投影.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第2章 几何元素的投影_第2章 几何元素的投影(二)直线的投影.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第2章 几何元素的投影_第2章 几何元素的投影(一)点的投影.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第3章 曲线曲面_第3章 曲线曲面.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第4章 立体_第4章 立体(三)立体与立体相交.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第4章 立体_第4章 立体(二)平面与立体相交.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第4章 立体_第4章 立体(一)立体的投影.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第5章 轴测投影_第5章 轴测投影(二)斜二测、徒手轴测图.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