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高教版)第5章 轮系

第5章轮系 §5-1轮条的类型 §5一2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 §5一3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 §5一4复合轮条及其传动比 §5-5轮象的应用 §5一6几种特殊的行星传动简介 HIGHER EDUCATION PRESS
新疆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 第5章 轮 系 §5-1 轮系的类型 §5-2 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 §5-3 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 §5-4 复合轮系及其传动比 §5-5 轮系的应用 §5-6 几种特殊的行星传动简介

§5- 1轮系的类型 定义:由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一简称轮系 平面定轴轮系 定轴轮系(轴线固定) 空间定轴轮系 轮系分类 周转轮系 (轴有公转 差动轮系(F=2) L行星轮系(F=1) 复合轮系(两者混合) 本章要解决的问题: 1.轮系传动比i的计算; 2.从动轮转向的判断
新疆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 §5-1 轮系的类型 定义:由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简称轮系 本章要解决的问题: 轮系分类 周转轮系(轴有公转) 定轴轮系(轴线固定) 复合轮系(两者混合) 差动轮系(F=2) 行星轮系(F=1) 1.轮系传动比 i 的计算; 2.从动轮转向的判断。 平面定轴轮系 空间定轴轮系

§5一2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 一、传动比大小的计算 一对齿轮:i12=01/@2=221 可直接得田 对于齿轮系,设输入轴的角速度为o1, 输出轴的 角速度为⊙。,按定义有: iim-01/0m 强调下标记洁 当i1m>1时为减速,i1m<1时为增速。 m-1 11m 爱常y 22·z3·Z4·2m z1·z2·z3··2m-1 所有从动轮齿数的乘积 所有主动轮齿数的乘积 作者:潘存云教
新疆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 §5-2 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 一、传动比大小的计算 i1m=ω1 /ωm 强调下标记法 对于齿轮系,设输入轴的角速度为ω1,输出轴的 角速度为ωm ,按定义有: 一对齿轮: i12 =ω1 /ω2 =z2 /z1 可直接得出 当i1m>1时为减速, i1m<1时为增速。 m m i 1 1 = 1 2 3 1 2 3 4 − = m m z z z z z z z z m m 1 4 3 3 2 2 1 − = 所有从动轮齿数的乘积 所有主动轮齿数的乘积 =

二、首、末轮转向的确定 转向相反 两种方法: 转向相同 1)用“十” “一”表 示 用于平面定轴轮系(轴线平行, 两轮转向不是相同就是相反) 外啮合齿轮:两轮转向相反,用“一”表示: 内啮合齿轮:两轮转向相同,用“十”表 年一对外齿轮反向一次南 虑方向时有 设轮系中有m对外啮合齿轮,则末轮转向为(-1) 所有从动轮齿数的乘积 im=(-1)n 所有主动轮齿数的乘积
新疆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 设计:潘存云 设计:潘存云 2 2 二、首、末轮转向的确定 设轮系中有m对外啮合齿轮,则末轮转向为(-1)m 1)用“+” “-”表 示 外啮合齿轮:两轮转向相反,用“-”表示; 两种方法: 适用于平面定轴轮系(轴线平行, 两轮转向不是相同就是相反)。 ω1 ω2 内啮合齿轮:两轮转向相同,用“+”表 示。 ω2 所有从动轮齿数的乘积 所有主动轮齿数的乘积 i1m= (-1)m 1 p vp 转向相反 转向相同 每一对外齿轮反向一次考 虑方向时有 ω1 1 p vp

2)画箭头 外啮合时:两箭头同时指向(或远离)啮合点。 头头相对或尾尾相对。 内啮合时:两箭头同向。 对于空间定轴轮系,只能用画箭头的方法来确定从 动轮的转向。 1)锥齿轮 解 作者:潘存云教型
新疆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 设计:潘存云 设计:潘存云 设计:潘存云 1 2 1 2 3 2)画箭头 外啮合时: 内啮合时: 对于空间定轴轮系,只能用画箭头的方法来确定从 动轮的转向。 两箭头同时指向(或远离)啮合点。 头头相对或尾尾相对。 两箭头同向。 1)锥齿轮 1 2

2)蜗轮蜗枉 右旋蜗杆 e 左旋蜗杆 伸出右手
新疆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 设计:潘存云 设计:潘存云 左旋蜗杆 1 2 2 )蜗轮蜗杆 伸出左手 伸出右手 右旋蜗杆 21

例一:已知图示轮系中各轮 齿数,求传动比i5。 解:1.先确定各齿轮的转向 2.计算传动比 i15=0105 过轮 22232425 21Z2z'3z'4 齿轮1、5转向相反 Z3Z425 Z1Z’3Z'4 齿轮2对传动比没有影响,但能改变从动轮的转向, 称为过轮或中介轮
新疆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 设计:潘存云 Z1 Z’3 Z4 Z’4 Z5 Z2 Z3 例一:已知图示轮系中各轮 齿数,求传动比 i15 。 齿轮2对传动比没有影响,但能改变从动轮的转向, 称为过轮或中介轮。 2. 计算传动比 齿轮1、5 转向相反 解:1.先确定各齿轮的转向 过轮 z1 z2 z’ 3 z’ 4 z2 z3 z4 z5 = z1 z’ 3 z’ 4 z3 z4 z5 = i15 = ω1 /ω5

§5一3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 基本构件:太阳轮(中心轮)、行星架(系杆或转臂)。 其它构件:行星轮。 其运动有自转和绕中心轮前公转,类似行星运动,故得名 类型: 由于轮2既有自转又有公转敌不 2K-H型 3K型 能直按求传动比 H 3和系杆作 一®后系杆成为机烟 转化为定轴轮 反转原理:给周转轮系施以附加的公共转动一⊙后,不改变轮 系中各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但原轮系将转化成为一新的定 轴轮系,可按定轴轮系的公式计算该新轮系的传动比。 转化后所得轮系称为原轮系的“转化轮系
新疆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 设计:潘存云 设计:潘存云 设计:潘存云 2 H 2 H 1 3 1 3 反转原理:给周转轮系施以附加的公共转动-ωH后,不改变轮 系中各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 但原轮系将转化成为一新的定 轴轮系,可按定轴轮系的公式计算该新轮系的传动比。 类型: 基本构件:太阳轮(中心轮)、行星架(系杆或转臂)。 其它构件:行星轮。其运动有自转和绕中心轮的公转,类似行星运动,故得名。 §5-3 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 转化后所得轮系称为原轮系的 2K-H型 3K型 “转化轮系” -ωH ω1 ω3 ω2 施加-ωH后系杆成为机架,原轮系转化为定轴轮系 由于轮2既有自转又有公转,故不 能直接求传动比 轮1、3和系杆作定 轴转动 ωH

将轮系按一⊙反转后,各构件的角速度的变化如下: 构件 原角速度 转化后的角速度 1 D H 2 D 2 GωH 02一 3 ⊙3 H ⊙H H ⊙H @H 三0H一0H=0 ☑ 转化后:系杆=>机架,周转轮系=>定轴轮系, 可直接套用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公式
新疆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 设计:潘存云 设计:潘存云 1 ω1 将轮系按-ωH反转后,各构件的角速度的变化如下: 2 ω2 3 ω3 H ωH 转化后: 系杆=>机架, 周转轮系=>定轴轮系, 构件 原角速度 转化后的角速度 2 H 1 3 可直接套用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公式。 ωH 1=ω1-ωH ωH 2=ω2-ωH ωH 3=ω3-ωH ωH H=ωH-ωH=0 2 H 1 3

01-0H 2223 03-0H 2122 21 上式“一” 说明在转化轮系中oH1与o。方向相反。 通用表达式: 右边各的齿数为己知, 个基本件的参中 如果已其中任意两个 则可求得第三个颈。 可求得任意两个构件之间的传动比 H m 0m-0H mn 0n-0H 转化轮系中由m至n各从动轮的乘积 转化轮系中由m至n各主动轮的乘积 f 特别注意: 1.齿轮m、n的轴线必须平行。 2.计算公式中的“±”不能去掉,它不仅表明转化 轮系中两个太阳轮m、n之间的转向关系,而且影响 到⊙m、On、⊙的计算结果
新疆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 右边各轮的齿数为已知,左边三个基本构件的参数中,如果已知其中任意两个, 则可求得第三个参数。于是,可求得任意两个构件之间的传动比。 上式“-”说明在转化轮系中ωH 1 与ωH 3 方向相反。 特别注意: 1.齿轮m、n的轴线必须平行。 H H H i 3 1 13 = 1 2 2 3 z z z z = − 1 3 z z = − 通用表达式: H n H H m mn i = n H m H − − = 转化轮系中由 至 各主动轮的乘积 转化轮系中由 至 各从动轮的乘积 m n m n = = f(z) H H − − = 3 1 2.计算公式中的“±” 不能去掉,它不仅表明转化 轮系中两个太阳轮m、n之间的转向关系,而且影响 到ωm、ωn、ωH的计算结果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高教版)第4章 齿轮机构.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高教版)第3章 凸轮机构.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高教版)第2章 平面连杆机构.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高教版)第1章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高教版)第0章 绪论(新疆大学:潘存云).ppt
- 新疆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1.5答案.doc
- 新疆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1.4答案.doc
- 新疆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1.3答案.doc
- 新疆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1.2答案.doc
- 新疆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1.1答案.doc
- 新疆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1.5试题.doc
- 新疆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1.4试题.doc
- 新疆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1.3试题.doc
- 新疆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1.2试题.doc
- 新疆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1.1试题.doc
- 新疆大学:《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实验指导书(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程).doc
- 新疆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负责人:朱颖).pdf
- 北京城市学院:《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章 电控系统与发动机整车的匹配标定概述(第二十八讲).doc
- 北京城市学院:《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柴油机电控系统(第二十~二十一讲).doc
- 北京城市学院:《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常见车型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的自诊断(第二十四~二十五讲).doc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高教版)第6章 间歇运动机构.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高教版)第7章 机械运转速度波动调节.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高教版)第8章 回转件的平衡.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高教版)第9章 机械零件设计概论.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高教版)第10章 联接.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高教版)第11章 齿轮传动.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高教版)第12章 蜗轮蜗杆.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高教版)第13章 带传动和链传动.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高教版)第14章 轴.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高教版)第15章 滑动轴承.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高教版)第16章 滚动轴承.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高教版)第17章 联轴离合制动器.ppt
- 《汽车设计》课程PPT教学课件(A)汽车设计绪论.ppt
- 清华大学出版社:《汽车设计》课程书籍教材PDF电子版(主编:刘惟信,共十七章).pdf
- 人民交通出版社:《载货汽车设计》课程书籍教材PDF电子版(共七章,主编:方泳龙).pdf
- 《汽车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讲稿)汽车车身曲面光顺与评价方法研究.pdf
- 《汽车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讲稿)法士特变速器结构原理.pdf
- 《汽车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锁销式同步器设计计算.pdf
- 《汽车设计》课程PPT教学课件(A)第三章 变速器设计.ppt
- 《汽车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讲稿)驱动桥构造与设计.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