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规划原理》第8章(8-6)统最优化分配(System Optimum Assignment)

第6节系统最优化分配( System Optimum Assignment) 系统最优化分配按照 Wardrop第二法则,即使得路 网中总行驶时间最小进行交通量分配 该方法适用于最大限度地使用现有道路系统的场 合。从径路选择角度,该分配方法与用户均衡分配法 中用户一直选择时间上的最短径路不同,它有必要让 用户选择最短径路以外的径路。从此种意义上说,是 道路规划者或道路管理者所希望的分配原则,尤其在 智能交通系统获得广泛应用之后
第 6 节 系统最优化分配(System Optimum Assignment) 系统最优化分配按照 Wardrop 第二法则,即使得路 网中总行驶时间最小进行交通量分配。 该方法适用于最大限度地使用现有道路系统的场 合。从径路选择角度,该分配方法与用户均衡分配法 中用户一直选择时间上的最短径路不同,它有必要让 用户选择最短径路以外的径路。从此种意义上说,是 道路规划者或道路管理者所希望的分配原则,尤其在 智能交通系统获得广泛应用之后

1.【模型】 min Z=∑xCn(xn) a∈A h8=ts,yrs∈9 s t k∈K =∑∑8akh,V∈A k∈Krs∈ k≥0,xn≥0
1.【模型】 min = a A a a a Z x c (x ) s.t. = rs k K rs rs k h t , rs = rs rs k rs a k k K xa h a A rs , , 0, a 0 rs k h x

该模型可以变换成下示与用户均衡分配模型相同的 形式 I min z-2 ldl ca( w)] dw lw ∑「 C()+v dc(w)l dwow a∈A 这样,系统最优化分配可以完全用用户均衡分配的解 法计算
该模型可以变换成下示与用户均衡分配模型相同的 形式。 这样,系统最优化分配可以完全用用户均衡分配的解 法计算。 min = a A x Z d w ca w dw dw a 0 ( ) / = + a A x a a a c w w d c w dw dw 0 ( ) ( ) /

2. Braess奇论( Paradox) 奇论:为提高路网的服务水平而制定的交通政策,在用 户均衡状态下反而导致服务水平的下降
2.Braess 奇论(Paradox) 1 42 3 31 42 奇论:为提高路网的服务水平而制定的交通政策,在用 户均衡状态下反而导致服务水平的下降

OD交通量:13=600 辆 路阻函数: 1(x1)=50+001x1(分 当12(x2)=0.1x2(分) t3(x3)=50+0.01x3 4(x4)=0.1
OD交通量:t 13 = 600 辆 路阻函数: 1 1 01 1 t (x ) = 50 + 0. x (分) 2 2 1 2 t (x ) = 0. x (分) 3 3 01 3 t (x ) = 50 + 0. x 4 4 1 4 t (x ) = 0. x

解:利用用户均衡分配法和系统均衡分配法得 径路Ⅰ(路段1十路段2),径路2(路段3十路段4) 的交通量: h1=300,h2=300(辆) 径路Ⅰ(路段1十路段2),径路2(路段3十路段4) 的旅行时间: C1=83,c2=83(分) 目标函数值: 用户均衡分配法2能=399(辆分),系统最优分配法 Z=498
解:利用用户均衡分配法和系统均衡分配法得, 径路1(路段1+路段2),径路2(路段3+路段4) 的交通量: h1 = 300, h2 = 300 (辆) 径路1(路段1+路段2),径路2(路段3+路段4) 的旅行时间: c1 = 83, c2 = 83 (分) 目标函数值: 用户均衡分配法 = 399 Zu e (辆分),系统最优分配法 Zso = 498

t5(x5)=10+001x
1 42 3 31 4 5 2 5 5 01 5 t (x ) = 10 + 0. x

现在道路规划部门计划提高该地区道路的服务 水平(减少总行驶时间,计划新建一条道路(路 段5)。假设路段3、路段5和路段2形成径路 3,这时,使用用户均衡分配法求出的径路交通 量和行驶时间分别为: hn,=200,h2=200,h2=200(辆) i=92,c2=92,c3=92(分
现在道路规划部门计划提高该地区道路的服务 水平(减少总行驶时间),计划新建一条道路( 路 段5)。假设路段3、路段5和路段2形成径路 3,这时,使用用户均衡分配法求出的径路交通 量和行驶时间分别为: h1 = 200, h2 = 200, h3 = 200(辆) c1 = 92,c2 = 92,c3 = 92(分)

目标函数值: 用户均衡分配法2∥e=386(辆分),系统最优分配 法 552( 辆分) 用户均衡分配法:在新路规划之前,目标函数值为 像39,之后为386。目标函数值向着最佳方向变动, 径路行驶时间在新路规划前83分,之后变成了92分 系统最优分配:目标函数值由新路规划前的498变成 552
目标函数值: 用户均衡分配法 Zu e = 386(辆分),系统最优分配 法 Zso = 552(辆分) 用户均衡分配法:在新路规划之前,目标函数值为 399,之后为 386。目标函数值向着最佳方向变动, 径路行驶时间在新路规划前 83 分,之后变成了 92 分。 系统最优分配:目标函数值由新路规划前的 498 变成 552

结论: 因路网的结构不同,新线道路的建设反而恶化 道路原有的服务水平,这种现象在实际道路规划中 很有可能出现
结论: 因路网的结构不同,新线道路的建设反而恶化 道路原有的服务水平,这种现象在实际道路规划中 很有可能出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规划原理》第5章 交通的分布.ppt
-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规划原理》第4章 交通网络布局规划与设计.ppt
-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规划原理》第5章 交通的发生与吸引.ppt
-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规划原理》第7章 交通方式划分.ppt
-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规划原理》第2章 交通调查.ppt
-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规划原理》第3章 交通与土地利用.ppt
-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规划原理》第1章 概述.ppt
- 《钢桥疲劳设计》讲义.pdf
- 北方交通大学:《交通规划原理》第9章 交通规划中几种常用软件.ppt
- 北方交通大学:《交通规划原理》第一章 交通量分配(1.6-1.7)系统最优化分配(System Optimum Assignment)、随机用户均衡分配(Stochastic User Equilibrium Assignment).ppt
- 北方交通大学:《交通规划原理》第一章 交通量分配(1.4)用户均衡分配(User Equilibrium Assignment).ppt
- 北方交通大学:《交通规划原理》第1章 交通量分配(1.4)用户均衡问题的解法.ppt
- 北方交通大学:《交通规划原理》第1章 交通量分配 1.1-1.3(Traffic Flow Assignment).ppt
- 北方交通大学:《交通规划原理》第7章 非集计模型-1.ppt
- 北方交通大学:《交通规划原理》第6章 交通方式划分模型(Modal Split Mode l).ppt
- 北方交通大学:《交通规划原理》第5章 交通的分布.ppt
- 北方交通大学:《交通规划原理》第4章 出行的发Trip生与吸引 Generation, Trip Origin Destination.ppt
- 北方交通大学:《交通规划原理》第3章 交通与土地利用.ppt
- 北方交通大学:《交通规划原理》第2章 交通调查.ppt
- 北方交通大学:《交通规划原理》第1章 概述(Introduction).ppt
-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规划原理》第8章 交通流分配(二).ppt
-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规划原理》第10章 交通需求量预测中的其它模型.ppt
-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规划原理》第8章(8-4)用户均衡问题的解法.ppt
-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规划原理》第1章 交通量分配.ppt
-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规划原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量预测案例.ppt
- 《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总报告.pdf
-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测量》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测量》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水准测量.ppt
-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测量》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角度测量.ppt
-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测量》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距离测量.ppt
-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测量》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测距仪.ppt
-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测量》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ppt
-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测量》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控制测量.ppt
-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测量》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公路中线测量.ppt
-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测量》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公路纵横断面测量.ppt
-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测量》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地形测量.ppt
-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测量》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施工放样测量.ppt
- 《道路工程概论》PPT电子教案课件.ppt
- 大连海事大学:《海运政策》习题一.doc
- 大连海事大学:《海运政策》习题四.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