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五章 种子贮藏原理和技术 第5.2节 种子物理性

第五章种子贮藏原理和技术 本章教学时数:4学时(第21-24讲) 第二节种子物理性 (第21讲) 一、种子的容重和比重 1、种子的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内种子的绝对重量,单位为“克 /升”。 2、比重:为一定的绝对体积的种子重量和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 比,也就是种子绝对重量和它的绝对体积之比。 表5.3不同农作物种子的比重和容重 作物种类比重(g/ml)容重(g/)作物种类比重(g/l)容重(g/1) 稻谷 1.01-1.18470-600 大麦 0.96-1.11 460-490 玉米 1.11-1.2740-800 小麦 1.20-1.35 750-800 小米 1.00-1.22 620 大豆 1.141.28 730-770 高粱 1.1-1.28 750 蚕豆 1.10-1.38 710 养麦1.00-1.15 560 油菜1.11-L.18635-690 二、密度和孔隙度 种子装在一定容量的容器中,所占的实际容积仅仅是其中一部 分,其余部分为种子间隙,充满着空气或其他气体。 种子堆密度:指种粒和固体杂质的体积占种子堆总体积的百分 数。 种子堆密度=(籽粒和固体杂质的实际体积/种子堆总体积)× 100% 种子堆孔隙度:指种子堆空隙体积占种子堆总体积的百分数

种子堆孔隙度=(种子堆总体积-籽粒和固体杂质所占实际体积) 种子堆总体积×100% 表5.4几种作物种子的密度和孔隙度 作物 密度(%) 孔原度(幻 稻谷 35-50 50-65 小麦 55-65 35-45 大麦 45-55 45-55 玉米 45-65 35-55 养麦 40-50 50-60 向山葵 2040 60-80 三、散落性和自动分级 1、散落性:当种子从高处落下或向低处移动时,形成一股流水 状,因而称它为种子流,种子所具有的这种特性就称为散落性。 2、自动分级:当种子堆在移动时,其中各个组成部分都受到外 界环境条件和本身物理特性的综合作用而发生重新分配现象,即性质 相近似的组成部分,趋向聚集于相同部位,而失去它们在整个种子堆 里原来的均匀性,在品质上和成分上增加了差异程度,这种现象称为 自动分级(auto-grading)。 四、导热性和热容量 l、种子堆传递热量的性能称为导热性(thermal conductivity)。 2、种子的比热容:是指1kg种子升高1℃时所需的热量,其单 位为kJ/kg·℃。 五、吸附性和吸湿性 1、吸附性:种子胶体具有多孔性的毛细管结构,在种子的表面 和毛细管的内壁可以吸附其他物质化气体分子,这种性能称为吸附性 2

(absorbability)。 2、吸湿性:种子对于水汽的吸附和解吸的性能称为种子的吸湿 性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五章 种子贮藏原理和技术 第5.1节 种子贮藏原理.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第四章 种子加工原理和技术 第4.5节 种子加工厂.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第四章 种子加工原理和技术 第4.4节 种子处理和包衣.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三章 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 第3.3节 主要作物的种子生产技术.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三章 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 第3.2节 种子生产原理和生态条件.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三章 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 第3.1节 种子生产的概念和意义.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二章 种子生物学和生理生化基础 第2.7节 种子活力理论和测定方法.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二章 种子生物学和生理生化基础 第2.6节 种子萌发.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二章 种子生物学和生理生化基础 第2.5节 种子寿命和衰老.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二章 种子生物学和生理生化基础 第2.4节 种子休眠及调控.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二章 种子生物学和生理生化基础 第2.3节 种子化学成分及其利用.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二章 种子生物学和生理生化基础 第2.2节 种子形态和构造.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二章 种子生物学和生理生化基础 第2.1节 种子的形成和发育成熟.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一章 绪论(负责人:马守才).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七 品种真实性的SSR分子标记分析.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六 种子水分测定标准法和电子仪器速测法.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五 种子休眠特性鉴定和发芽试验方.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四 ISTA小麦和大麦种子醇溶蛋白聚丙烯酰胺.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三 种子净度分析.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二 种子生活力的四唑染色测定.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五章 种子贮藏原理和技术 第5.3节 种子仓库微生物及害虫.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五章 种子贮藏原理和技术 第5.4节 种子常温贮藏技术.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五章 种子贮藏原理和技术 第5.5-5.7节 种子其它贮藏技术.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第六章 种子检验原理和技术 第6.1节 种子检验发展史.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第六章 种子检验原理和技术 第6.2节 扦样.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第六章 种子检验原理和技术 第6.3节 净度分析.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第六章 种子检验原理和技术 第6.4节 种子发芽试验.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第六章 种子检验原理和技术 第6.5节 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第六章 种子检验原理和技术 第6.6节 种子水分测定.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第六章 种子检验原理和技术 第6.7节 种子生活力测定.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品种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负责人:负责人:惠竹梅).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品种学》课程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打印版).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品种学》课程授课教案(打印版).pdf
- 《葡萄品种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绪论.pdf
- 《葡萄品种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一章 葡萄的起源与系统分类.pdf
- 《葡萄品种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二章 葡萄性状的研究方法.pdf
- 《葡萄品种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三章 葡萄重要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pdf
- 《葡萄品种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五章 葡萄品种选育的途径和方法(二).pdf
- 《葡萄品种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四章 葡萄品种选育的途径和方法(一).pdf
- 《葡萄品种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七章 白色酿酒葡萄品种.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