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ppt课件7

报任安书节 司马迁
报任安书( 节选) 司马迁

作者作品 史学家 司马迁1文学家 思想家 本纪12 《史记》130篇52万字 世家30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列传70 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表10 书8
司马迁 史学家 文学家 思想家 《史记》130篇 52万字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 本纪12 世家30 列传70 表10 书8 作者作品

《史记》一—一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自述其写作此书的目的是:“究 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记》被列为中国第一部“正史”。自 此以后,历代“正史”的修撰从未断绝,汇 成一条文字记载的历史长河,堪称世界史学 史上的奇迹
《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自述其写作此书的目的是:“究 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记》被列为中国第一部“正史”。自 此以后,历代“正史”的修撰从未断绝,汇 成一条文字记载的历史长河,堪称世界史学 史上的奇迹

编修史书需要四种素养 1.史德(“不虚美,不隐恶”) 2.史学(材料丰富) 3.史识(善于决断) 4.史才(“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编修史书需要四种素养 1. 史德(“不虚美,不隐恶” ) 2. 史学(材料丰富) 3. 史识(善于决断) 4. 史才(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司马迁有着浪漫的诗人气质 从《报任安书》和《史记》中,处处 可以看到他富于同情心、感情强烈而容易 冲动的性格特点。他由李陵事件而遇祸, 也是一场性格的悲剧。因为无论从私交还 是从官职来说,他都不负有为李陵辩护的 义务。 西汉末的扬雄说:“子长多爱,爱奇 也。”(《法言》)
司马迁有着浪漫的诗人气质 从《报任安书》和《史记》中,处处 可以看到他富于同情心、感情强烈而容易 冲动的性格特点。他由李陵事件而遇祸, 也是一场性格的悲剧。因为无论从私交还 是从官职来说,他都不负有为李陵辩护的 义务。 西汉末的扬雄说:“子长多爱,爱奇 也。”(《法言》)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报任安书》中,把《周易》、《诗经》、《离骚》 等等,归结为“大抵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 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由此提 出了“发愤著书”之说。这种说法不一定完全符合于他 所列举的古人者述的实情,但完全符合于《史记》的实 情。《史记》在叙述历史人物事迹的同时,处处渗透了 作者自身的人生感受,内心的痛苦和郁闷,这就是我们 干年之下读《史记》仍不能不为之感动的关键。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称《史记》为“史家之绝 唱,无韵之《离骚》”,后者也正是从这一点着眼的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报任安书》中,把《周易》、《诗经》、《离骚》 等等,归结为“大抵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 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由此提 出了“发愤著书”之说。这种说法不一定完全符合于他 所列举的古人著述的实情,但完全符合于《史记》的实 情。《史记》在叙述历史人物事迹的同时,处处渗透了 作者自身的人生感受,内心的痛苦和郁闷,这就是我们 千年之下读《史记》仍不能不为之感动的关键。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称《史记》为“史家之绝 唱,无韵之《离骚》”,后者也正是从这一点着眼的

本文背景 天汉二年(前99),李陵抗击匈奴,力战之后,兵 败投降。消息传来,武帝大为震怒,朝臣也纷纷附随斥骂 李陵。司马迁愤怒于安享富贵的朝臣对冒死涉险的将领如 此毫无同情心,便陈说李陵投降乃出于无奈,以后必将伺 机报答汉朝。李陵兵败,实白武帝任用无能的外戚李广利 为主帅所致,司马迁的辯辩护,也就触怒了武帝。他因此受 到“腐刑”的惩罚。对于司马迁来说,这是人生的奇耻大 辱,远比死刑更为痛苦。在这一场事件中,他对专制君主 无可理喻的权力、对人生在根本上为外力所压迫的处境 有了新的认识。他一度想到自杀,但他不愿宝贵的生命在 毫无价值的情况下结束,于是“隐忍苟活”,在著述历史 中求得生命的最高实现。终于在太始四年(前写于这一年 的《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对于自己的际遇和心情作了 个完整的交待
本文背景 天汉二年(前99),李陵抗击匈奴,力战之后,兵 败投降。消息传来,武帝大为震怒,朝臣也纷纷附随斥骂 李陵。司马迁愤怒于安享富贵的朝臣对冒死涉险的将领如 此毫无同情心,便陈说李陵投降乃出于无奈,以后必将伺 机报答汉朝。李陵兵败,实由武帝任用无能的外戚李广利 为主帅所致,司马迁的辩护,也就触怒了武帝。他因此受 到“腐刑”的惩罚。对于司马迁来说,这是人生的奇耻大 辱,远比死刑更为痛苦。在这一场事件中,他对专制君主 无可理喻的权力、对人生在根本上为外力所压迫的处境, 有了新的认识。他一度想到自杀,但他不愿宝贵的生命在 毫无价值的情况下结束,于是“隐忍苟活”,在著述历史 中求得生命的最高实现。终于在太始四年(前写于这一年 的《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对于自己的际遇和心情作了一 个完整的交待

体裁解说—节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 信”的意思。 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 的信,信题多为“报 书”“与.书”“上 为为 ■■■■■ 答 ■■■■■■ 寄 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 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 密韩太尉书》(苏辙)等
体裁解说——书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 信”的意思。 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 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 书”“与……书”“上……书”“寄…… 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 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 密韩太尉书》(苏辙)等

《报任安书》 《报任安书》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 全信以申辩自己为何不能“推贤进士”为主线, 倾诉自己无端受宫刑的冤屈,吐露自己遭受奇耻大 辱后的创痛,并述说自己何以忍辱苟活的深层动因。 司马迁以极为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 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表现了他 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 斗精神。文章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 的艺术感染力
《报任安书》 司马迁以极为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 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表现了他 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 斗精神。文章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 的艺术感染力。 《报任安书》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 全信以申辩自己为何不能“推贤进士”为主线, 倾诉自己无端受宫刑的冤屈,吐露自己遭受奇耻大 辱后的创痛,并述说自己何以忍辱苟活的深层动因

(1) 提出了任安来信要点,说明了自己此时写这封信 的原因。 诉说自己困厄受辱的处境,陈说无力“推贤 进士”的苦衷,倾吐了愤懑的心情,并表达了对 即将离世的朋友的怜念
◼ 一(1) ◼ 提出了任安来信要点,说明了自己此时写这封信 的原因。 诉说自己困厄受辱的处境,陈说无力“推贤 进士”的苦衷,倾吐了愤懑的心情,并表达了对 即将离世的朋友的怜念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报人邵飘萍》教学设计2_《报人邵飘萍》表格教学设计.doc
- 《报人邵飘萍》《我是怎样开始读报的》同步练习_报人邵飘萍 我是怎样开始读报的.doc
- 《报人邵飘萍》ppt课件3_报人邵飘萍.ppt
- 《报人邵飘萍》ppt课件2.ppt
- 《报人邵飘萍》 《我是怎样开始读报的》教案1_《报人邵飘萍》1课时.doc
- 《护钟》教案2.doc
- 《护钟》导学案(2课时)_护钟3.doc
- 《护钟》导学案(2课时)_护钟2.doc
- 《护钟》学案_13 护.doc
- 《护钟》同步练习2.doc
- 《抓阄》ppt课件2_抓阄.ppt
- 《抓阄》ppt课件1_四年级下册语文抓阄.ppt
- 《抓住细节,写活人物》作文教案.doc
- 《抓住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教案6_册第1单元写作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教学案.doc
- 《抓住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教案4.doc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4_学习目标.doc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1_把铁路修到拉萨去.doc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ppt课件(15页)_把铁路修到拉萨去.ppt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ppt课件4_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ppt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ppt课件3_《把铁路修到拉萨去》PPT课件.ppt
- 《报任安书》ppt课件8.ppt
- 《报任安书》ppt课件9.ppt
- 《报任安书》ppt课件(30页).ppt
- 《报任安书》《六一居士传》练习题_六一居士练习.doc
- 《报任安书》复习学案.doc
- 《报任安书》学案_学习目标.doc
- 《报任安书》导学案_报任安书.doc
- 《报任安书》知识点归纳.doc
- 《报任安书》翻译ppt课件.ppt
- 《报任安书》说课稿2.doc
- 《报任安书》说课稿_引入.doc
- 《报任安书》读后感(10篇)_近日.doc
- 《报任安书》通课学案_报任安书.doc
- 《报任安书》(节选)导学案2_报任安书.doc
- 《报告文学:交叉的新闻与文学》ppt课件1_《报告文学:交叉的新闻和文学》.ppt
- 《报告文学:交叉的新闻与文学》教案1_第六章 报告文学.doc
- 《报纸的故事》ppt课件1_报纸的故事.ppt
- 《报纸的故事》ppt课件2_《报纸的故事》PPT课件(1).pptx
- 《报纸的故事》ppt课件3_拓展阅读报纸的故事.ppt
- 《拉萨古城》ppt课件1_拉萨古城01.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