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课程教学资源(团练、水师与军阀)第8周 袁氏四年、強人政治(中华民国北洋时期:北洋军阀之起源、袁世凯和洪宪帝制)

中华民国北洋时期(一) 北洋军阀之起源、袁世凯和洪 宪帝制
中华民国北洋时期(一) 北洋军阀之起源、袁世凯和洪 宪帝制

革命党的辛亥史观:保路运动 清末·四川、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反对清朝政府将地方准备兴建的川汉铁路、 粤汉铁路进行国有仁而发生的运动。其中四川省的运动最为激烈。 四川保路运动是由立宪派发动和领导的·他们力图把运动控制在文明争路的范 围内·要求人们只求争路·不反官府,不打教堂·更不得聚众暴动。同盟会虽 然没有掌握保路运动的领导权·但他们执行「借保路之名·行革命之实」的策 略·暗中联络会党·准备武装起义
革命党的辛亥史观:保路运动 清末,四川、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反对清朝政府将地方准备兴建的川汉铁路、 粤汉铁路进行国有化而发生的运动。其中四川省的运动最为激烈。 四川保路运动是由立宪派发动和领导的。他们力图把运动控制在文明争路的范 围内,要求人们只求争路,不反官府,不打教堂,更不得聚众暴动。同盟会虽 然没有掌握保路运动的领导权,但他们执行「借保路之名,行革命之实」的策 略,暗中联络会党,准备武装起义

川汉铁路的源起 1904年·成都设立官办的「川汉铁路总公司」。股本来源除认购之股、官本 之股和公利之股外·主要是「抽租之股」·也称「租股」。 租股的抽收办法·一般是随粮征集·值百抽三·带有强制性。所抽租股均按市 价折银·填给股票·每50两一股,按年领息·路成后可分红利。 凡是纳税的四川农户皆为公司股东。为保障四川民众权益·《川汉铁路总公司 集股章程》55条·明确宣布不借外债·不招外股·专集华股。 由于「租股」占股本的比重越来越大·四川绅民要求改官办为商办。 1907年·官股退出·名义上成为商办公司·但是公司管理层依然充斥各级官 员·如该公司宜昌公司的总理李稷勋,为前邮传部参议;驻上海经理施典章· 其在1905年升任公司经理前·曾任广州府知府、琼州府知府、榆林府知府
川汉铁路的源起 1904年,成都设立官办的「川汉铁路总公司」。股本来源除认购之股、官本 之股和公利之股外,主要是「抽租之股」,也称「租股」。 租股的抽收办法,一般是随粮征集,值百抽三,带有强制性。所抽租股均按市 价折银,填给股票,每50两一股,按年领息,路成后可分红利。 凡是纳税的四川农户皆为公司股东。为保障四川民众权益,《川汉铁路总公司 集股章程》55条,明确宣布不借外债,不招外股,专集华股。 由于「租股」占股本的比重越来越大,四川绅民要求改官办为商办。 1907年,官股退出,名义上成为商办公司,但是公司管理层依然充斥各级官 员,如该公司宜昌公司的总理李稷勋,为前邮传部参议;驻上海经理施典章, 其在1905年升任公司经理前,曾任广州府知府、琼州府知府、榆林府知府

铁路国有 1909年张之洞受命督办湖广铁路(川汉和粤汉铁路)·与英法德美四国签订《湖广铁 路借款合同》·借款550万英磅·五厘起息。后张之洞病逝·不久由盛宣怀接手。 1911年5月·清廷在盛宣怀的推进下·宣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强收川汉、粤汉 铁路为国有·由中央借外债修筑铁路。旋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订立借款合同 总额为六百万英镑·四国银行团享有粤汉、川汉铁路的修筑权和延长修筑的优先权。 1905年收回的粤汉铁路筑路权、四川民众拥有的川汉铁路筑路权因此丧失。而原来地 方的集资款概不退现款·只换发国家铁路股票。 这引发四川川、湖北、湖南、广东各地的反对声浪。各省督抚顺从民意致电朝廷·希望 遵从民意·从长计议。 盛宣怀本欲与各省一一谈判·分化瓦解危机·但四川由于发生官员亏空案·反对尤为 激烈·最后导致保路运动发生
铁路国有 1909年张之洞受命督办湖广铁路(川汉和粤汉铁路),与英法德美四国签订《湖广铁 路借款合同》,借款550万英磅,五厘起息。后张之洞病逝,不久由盛宣怀接手。 1911年5月,清廷在盛宣怀的推进下,宣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强收川汉、粤汉 铁路为国有,由中央借外债修筑铁路。旋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订立借款合同, 总额为六百万英镑,四国银行团享有粤汉、川汉铁路的修筑权和延长修筑的优先权。 1905年收回的粤汉铁路筑路权、四川民众拥有的川汉铁路筑路权因此丧失。而原来地 方的集资款概不退现款,只换发国家铁路股票。 这引发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各地的反对声浪。各省督抚顺从民意致电朝廷,希望 遵从民意,从长计议。 盛宣怀本欲与各省一一谈判,分化瓦解危机,但四川由于发生官员亏空案,反对尤为 激烈,最后导致保路运动发生

保路运动的爆发 川汉铁路公司总共从民间募集1400万两的股款。 约700万两用于的建设·对应等值股票·剩余700万两中的300万两,被现任川 汉铁路公司驻上海经理施典章在橡皮股票风潮中投机亏空。 清政府只同意发给四川铁路公司股东大约400万两的国家保利股票,而不负责 承担施典章亏空的300万两损失。再加上各种损耗·川川汉公司筹集到的款项至 保路运动发生前就已经消耗损失近半· 清廷宣布铁路国有时·川汉公司商人股东本欲藉国有化让政府弥补亏空案损失 川汉铁路公司为了转移各界对集资款去向的质疑·商人股东为了保护自己的投 资·发动以一般民众为主要群体的中小股东抗争·希望让清政府承认官员亏空 否则将反对铁路国有化。 清政府与盛宣怀拒不答应条件·遂使矛盾激化·
保路运动的爆发 川汉铁路公司总共从民间募集1400万两的股款。 约700万两用于的建设,对应等值股票,剩余700万两中的300万两,被现任川 汉铁路公司驻上海经理施典章在橡皮股票风潮中投机亏空。 清政府只同意发给四川铁路公司股东大约400万两的国家保利股票,而不负责 承担施典章亏空的300万两损失。再加上各种损耗,川汉公司筹集到的款项至 保路运动发生前就已经消耗损失近半。 清廷宣布铁路国有时,川汉公司商人股东本欲藉国有化让政府弥补亏空案损失。 川汉铁路公司为了转移各界对集资款去向的质疑,商人股东为了保护自己的投 资,发动以一般民众为主要群体的中小股东抗争,希望让清政府承认官员亏空, 否则将反对铁路国有化。 清政府与盛宣怀拒不答应条件,遂使矛盾激化

保路同志会 1911年6月17日,成都各团体两千余人在铁路公司开会,成立「四川保路同志 会」·推举四川川省咨议局议长蒲殿俊、副议长罗纶为正副会长·提出了「破约 保路」的宗旨·发布《保路同志会宣言书》等文告·出版《四川保路同志会报 告》·四处张贴,宣传保路。 8月2日·赵尔丰抵达成都·接任四川总督·开导民众·代奏贬黜川汉铁路宜昌 公司的总理李稷勋。8月5日·在成都召开川汉铁路股东特别大会·斗争日趋激 烈·逐渐冲破立宪派「文明争路」的束缚。8月24日·群众性的罢市罢课风潮 在成都发端·迅速席卷全川川各地。 9月1日·川川汉铁路公司股东会议通告全川川不纳粮税。抗粮抗捐斗争在全省蓬勃 兴起·捣毁各地经征局、厘金局和巡警局·
保路同志会 1911年6月17日,成都各团体两千余人在铁路公司开会,成立「四川保路同志 会」,推举四川省咨议局议长蒲殿俊、副议长罗纶为正副会长,提出了「破约 保路」的宗旨,发布《保路同志会宣言书》等文告,出版《四川保路同志会报 告》,四处张贴,宣传保路。 8月2日,赵尔丰抵达成都,接任四川总督,开导民众,代奏贬黜川汉铁路宜昌 公司的总理李稷勋。8月5日,在成都召开川汉铁路股东特别大会,斗争日趋激 烈,逐渐冲破立宪派「文明争路」的束缚。8月24日,群众性的罢市罢课风潮 在成都发端,迅速席卷全川各地。 9月1日,川汉铁路公司股东会议通告全川不纳粮税。抗粮抗捐斗争在全省蓬勃 兴起,捣毁各地经征局、厘金局和巡警局

赵尔丰与成都血案 9月4日·清廷电饬赵尔丰:「迅速解散·切实弹压·勿任蔓延为患」。9月5 日·在铁路公司特别股东大会上·出现《川人自保商榷书》的传单·号召川人 共图自保·隐含革命独立之意。 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诱捕同志会和股东会首要人物·封闭铁路公司和同志 会·成都数万群众相率奔赴总督衙门请愿·要求释放被捕人员。赵尔丰竟下令 清兵当场枪杀请愿群众三十二人·由力主武力镇压的巡防军统领田征葵率先下 令对民众开枪·制造「成都血案」
赵尔丰与成都血案 9月4日,清廷电饬赵尔丰:「迅速解散,切实弹压,勿任蔓延为患」。9月5 日,在铁路公司特别股东大会上,出现《川人自保商榷书》的传单,号召川人 共图自保,隐含革命独立之意。 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诱捕同志会和股东会首要人物,封闭铁路公司和同志 会。成都数万群众相率奔赴总督衙门请愿,要求释放被捕人员。赵尔丰竟下令 清兵当场枪杀请愿群众三十二人,由力主武力镇压的巡防军统领田征葵率先下 令对民众开枪,制造「成都血案」

端方和赵尔丰被杀 1911年9月7日·成都血案后·四川川频于失控。9月10日·朝廷将四川川总督赵尔 丰免职·命端方署理·率湖北新军经宜昌入川·至资州镇压革命党人。 11月22日·成都召开四川官绅代表大会·自行独立·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 标统尹昌衡率兵进攻总督府·赵尔丰被擒·后被押至贡院明远楼斩首。 11月27日新军哗变·端方与其弟端锦被标统刘怡凤杀死于资中禹王宫。 1912年1月10日晚7时·端氏兄弟的头颅·放在装菜油的铁盒里·由重庆革命 军代表李某押解上船·运抵武昌。 黎元洪下令将两颗头颅游街示众·武汉万人空巷·围观此头
端方和赵尔丰被杀 1911年9月7日,成都血案后,四川濒于失控。9月10日,朝廷将四川总督赵尔 丰免职,命端方署理,率湖北新军经宜昌入川,至资州镇压革命党人。 11月22日,成都召开四川官绅代表大会,自行独立,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 标统尹昌衡率兵进攻总督府,赵尔丰被擒,后被押至贡院明远楼斩首。 11月27日新军哗变,端方与其弟端锦被标统刘怡凤杀死于资中禹王宫。 1912年1月10日晚7时,端氏兄弟的头颅,放在装菜油的铁盒里,由重庆革命 军代表李某押解上船,运抵武昌。 黎元洪下令将两颗头颅游街示众,武汉万人空巷,围观此头

四川官员亏空:橡皮股票风潮 (1910) 1910年前后中国上海的橡胶公司股票炒卖行为及其导致的金融危机·由于全 球橡胶价格的下跌·金融机构的介入过深·以及清政府对市场缺乏监控和政府 内部的党争·此次危机最终引发天津、广州等地的钱庄大规模倒闭。 20世纪初·汽车工业的兴起带动起橡胶制品生产。 以美国为例·美国橡胶进口值1908年约为五千七百万美元·1909年增至七千 万美元左右。又如英国橡胶进口值1908年为八十四万英镑·1909年增至一百 四十一万英镑。橡胶的价格随着其需求量扩大而不断上涨。 在英国·1910年4月的价格高峰期甚至出现橡胶每磅十二先令五便士的记录· 而当时橡胶生产成本仅为18便士·价格即使加上充分的利润也不过每磅二至三 先令左右。在价格和需求推动之下·世界各地的橡胶产业公司不断成立并发行 股票。受此影响·上海的金融市场也开始热炒橡皮股票
四川官员亏空:橡皮股票风潮 (1910) 1910年前后中国上海的橡胶公司股票炒卖行为及其导致的金融危机。由于全 球橡胶价格的下跌,金融机构的介入过深,以及清政府对市场缺乏监控和政府 内部的党争,此次危机最终引发天津、广州等地的钱庄大规模倒闭。 20世纪初,汽车工业的兴起带动起橡胶制品生产。 以美国为例,美国橡胶进口值1908年约为五千七百万美元,1909年增至七千 万美元左右。又如英国橡胶进口值1908年为八十四万英镑,1909年增至一百 四十一万英镑。橡胶的价格随着其需求量扩大而不断上涨。 在英国,1910年4月的价格高峰期甚至出现橡胶每磅十二先令五便士的记录, 而当时橡胶生产成本仅为18便士,价格即使加上充分的利润也不过每磅二至三 先令左右。在价格和需求推动之下,世界各地的橡胶产业公司不断成立并发行 股票。受此影响,上海的金融市场也开始热炒橡皮股票

炒股风潮 股价上涨·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橡胶公司新股票的发行。 1910年1月至7月·每月十几种橡皮股票上市·并在报纸等媒体上大篇幅刊登 宣传广告·宣扬公司形象及与金融机构·并宣称由社会知名人士参与董事会。 志摩合众橡树地产有限公司在《时报》上刊登广告·招募「股本英金壹拾壹万 磅·计分二十二万股·每股英金十先令」并由公益洋行经理·向德华银行开户 爪哇橡树地产有限公司由汇通洋行经理·向麦加利银行开户·英脱内训纳而 橡树公司由进益洋行经理·在麦加利银行开户。泰平橡树公司由壳牌洋行经 理·德华洋行则「代客买卖各种橡皮股份」。 东亚同文会的报告·橡胶股票的投资总额约为6000万两·其中70%至80%的股 票为中国人所有·钱庄不但放出贷款供人买股·自己本身也购入股票
炒股风潮 股价上涨,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橡胶公司新股票的发行。 1910年1月至7月,每月十几种橡皮股票上市,并在报纸等媒体上大篇幅刊登 宣传广告,宣扬公司形象及与金融机构,并宣称由社会知名人士参与董事会。 志摩合众橡树地产有限公司在《时报》上刊登广告,招募「股本英金壹拾壹万 磅,计分二十二万股,每股英金十先令」并由公益洋行经理,向德华银行开户。 爪哇橡树地产有限公司由汇通洋行经理,向麦加利银行开户。 英脱内训纳而 橡树公司由进益洋行经理,在麦加利银行开户。 泰平橡树公司由壳牌洋行经 理,德华洋行则「代客买卖各种橡皮股份」 。 东亚同文会的报告,橡胶股票的投资总额约为6000万两,其中70%至80%的股 票为中国人所有。钱庄不但放出贷款供人买股,自己本身也购入股票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课程教学资源(团练、水师与军阀)第9周 府院之爭,張勳復辟(中华民国北洋时期:两次府院之争、北洋之虎、和南北战争).pptx
- 《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课程教学资源(团练、水师与军阀)第7周 新建陸軍與袁世凱的崛起(北洋新軍與袁世凱).pptx
- 《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课程教学资源(团练、水师与军阀)第6周 八國聯軍和武衛軍覆滅.pptx
- 《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课程教学资源(团练、水师与军阀)第5周 甲午戰爭和淮軍覆滅.pptx
- 《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课程教学资源(团练、水师与军阀)第4周 捻亂、回變與團練勢力的擴大 The Muslim Uprising and the Nian Bandits.pptx
- 《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课程教学资源(团练、水师与军阀)第3周 團練的興起與太平天國的覆滅.pptx
- 《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课程教学资源(团练、水师与军阀)第2周 綠營的覆滅與太平天國的興起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AND CENTRAL TROOPS OF THE QING EMPIRE.pptx
- 《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课程教学资源(团练、水师与军阀)第1周 導言 Introduction.pptx
- 《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课程教学资源(团练、水师与军阀)第15周 安國軍與天下三分(第一次北伐、寧漢分裂、第二次北伐).pptx
- 《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课程教学资源(团练、水师与军阀)第14周 攝政內閣(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反奉戰爭、張吳和解、安國軍政府).pptx
- 《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课程教学资源(团练、水师与军阀)第13周 臨時執政(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段祺瑞復出、孫文逝世、北洋瓦解).pptx
- 《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课程教学资源(团练、水师与军阀)第12周 曹錕當國(中華民國北洋時期:直系的崩潰).pptx
- 《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课程教学资源(团练、水师与军阀)第11周 直系崛起.pptx
- 《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课程教学资源(团练、水师与军阀)第10周 偃武修文與北洋分裂(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大总统徐世昌、南北和谈、外蒙古复归、五四运动).pptx
-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文明的历史与未来》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现代城市文明的反思与展望.pdf
-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文明的历史与未来》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王权时代的欧洲城市.pdf
- 《近世中国历史与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DF参考电子书)陈学霖《刘伯温与哪吒城——北京建城的传说》.pdf
- 《近世中国历史与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DF参考电子书)萧启庆《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上下册).pdf
- 《近世中国历史与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DF参考电子书)北大民族史文库乙种一号《松漠之间——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刘浦江).pdf
- 《近世中国历史与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DF参考电子书)黄宽重《南宋地方武力——方軍與民間自衛武力的探討》.pdf
- 《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课程教学资源(团练、水师与军阀)教学大纲 Research Topics o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Militia, Navy and Warlordism.docx
- 《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What’s the Battle of Shanghai:new trial to research Sino- Japanese War by GIS.pptx
- 《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Week 1 - Introduction.pptx
- 《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Week 10 - The Early Republic's Diplomatic Difficulties.pptx
- 《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Week 11 - China's Participation into the Global Order.pptx
- 《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Week 12 - The South Revolutionaries' Nationalistic Claims and Anti-Imperialistic Campaigns.pptx
- 《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Week 13 - The Nanjing Decade and the New Era of China's Diplomacy.pptx
- 《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Week 14 -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1937-1941.pptx
- 《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Week 15 - The Pacific War, 1941-1945.pptx
- 《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Week 16 - The Collapse of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pptx
- 《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Week 2 - The Collision of the Chinese and British Empires, 1792-1816.pptx
- 《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Week 3 - The First Opium War and the Treaty of Nanking.pptx
- 《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Week 4 - The Second Opium War and the Reconfirmation of the Treaty System.pptx
- 《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Week 5 - The Self Strengthening Movement and the CMCS, 1861-1885.pptx
- 《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Week 6 - Tributary States and the Sino-Foreign Conflicts.pptx
- 《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Week 7 - The Partition of China and the Hundred Days' Reforms.pptx
- 《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Week 8 - The Boxer War and the International Protocol.pptx
- 《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Week 9 - The New Policies Reforms and the Anglo-Japanese Alliance.pptx
- 《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材料)Anglo-Chinese Diplomacy in the Sir John Jordan and Yuan Shih-k'ai(1906-1920).pdf
- 《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材料)Anglo-Chinese Diplomacy in the Sir John Jordan and Yuan Shih-k'ai(1906-1920).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