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计量经济学》第二章(2-8) 多重共线性

§28多重共线性 计量经浮学
计量经济学 §2.8多重共线性

多重共线性 对于模型 y1=B+Bx1+…+Bkxk+1i=1,2,…,n 在求最小二乘估计时,要求XX的逆存在。当XX的逆不 存在时,即,x,之间存在高相关的情况,我们称之为多重 共线性。 计量经浮学
计量经济学 一、多重共线性 对于模型 0 1 1 1,2, , i i k ki i y x x i n = + + + + = 在求最小二乘估计时,要求 X X 的逆存在。当 X X 的逆不 存在时,即, i x 之间存在高相关的情况,我们称之为多重 共线性

实际经济问题中的多重共线性 ■例如,以某一行业的企业为样本建立企业生产 函数模型,以产出量为被解释变量,选择资本 劳动、技术等投入要素为解释变量。这些投入 要素的数量往往与产出量成正比,产出量高的 企业,投入的各种因素比较多,这就使得投入 要素之间出现线性相关性。 计量经浮学
计量经济学 二、实际经济问题中的多重共线性 ◼ 例如,以某一行业的企业为样本建立企业生产 函数模型,以产出量为被解释变量,选择资本、 劳动、技术等投入要素为解释变量。这些投入 要素的数量往往与产出量成正比,产出量高的 企业,投入的各种因素比较多,这就使得投入 要素之间出现线性相关性

多重共线性存在的原因 经济变量间的内在关系; 经济变量在时间上有同方向变动的趋势,受同 决定因素的影响; 分布滞后变量模型的广泛应用; ■模型设定的偏误 ■过分确定模型。 计量经浮学
计量经济学 多重共线性存在的原因 ◼ 经济变量间的内在关系; ◼ 经济变量在时间上有同方向变动的趋势,受同 一决定因素的影响; ◼ 分布滞后变量模型的广泛应用; ◼ 模型设定的偏误; ◼ 过分确定模型

■一般经验告诉我们,对于采用时间序列数 据作样本、以简单线性形式建立的计量经 济学模型,往往存在多重共线性。以截面 数据作样本时,问题不那么严重,但仍然 是存在的。 计量经浮学
计量经济学 ◼ 一般经验告诉我们,对于采用时间序列数 据作样本、以简单线性形式建立的计量经 济学模型,往往存在多重共线性。以截面 数据作样本时,问题不那么严重,但仍然 是存在的

三、多重共线性的后果 完全共线性下参数估计量不存在; 般共线性下普通最小二乘法参数估计量非有 效 参数估计量经济含义不合理; ■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失去意义; ■模型的预测功能失效。 计量经浮学
计量经济学 三、多重共线性的后果 ◼ 完全共线性下参数估计量不存在; ◼ 一般共线性下普通最小二乘法参数估计量非有 效; ◼ 参数估计量经济含义不合理; ◼ 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失去意义; ◼ 模型的预测功能失效

多重共线性的判别 (1)样本相关系数检验法 ■考虑两个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若较大, 如大于0.8,则可认为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计量经浮学
计量经济学 多重共线性的判别 (1)样本相关系数检验法 ◼ 考虑两个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若较大, 如大于0.8,则可认为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2)条件数检验法 设A1≥2≥…≥为矩阵XX的特征根,则条件指数 ( Condition index)的定义如下: maxn k= maxO 较大的条件数意味着有较强的多重共线性,在应用中,经验 性地可作如下判断 轻微 若1<k<10 多重共线性较强若10≤k<30 D 重 若k≥30 计量经浮学
计量经济学 (2)条件数检验法 设 1 2 k 为 矩阵 X X 的 特征根 ,则条件 指数 (Condition index)的定义如下: max max j j i i i i CI k CI = = 较大的条件数意味着有较强的多重共线性,在应用中,经验 性地可作如下判断: 多重共线性 轻微 若1<k<10 较强 若10 k<30 严重 若k 30

(3)方差膨胀因子检验法 基于复相关系数R可以定义各个解释变量X1的容 忍度(TOL, tolerance)与方差膨胀因子(VIF, 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如下: 7OL=1-R2,该值越小,意味着变量X不由其余 解释变量说明的部分相对越小 F 1-R2’对于不好数据,VIF的取值可能趋 于无限大 计量经浮学
计量经济学 (3)方差膨胀因子检验法 基于复相关系数 Ri 可以定义各个解释变量 Xi 的 容 忍度(TOL ,tolerance)与方差膨胀因子(VIF,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如下: ⚫ 2 1 TOL R i i = − ,该值越小,意味着变量 Xi 不由其余 解释变量说明的部分相对越小 ; ⚫ 2 1 1 i i VIF R = − ,对于不好数据,VIF 的取值可能趋 于无限大

「根据经验,我们提出确定多重共线严重程度 的一个经验准则: 轻微 若 maXIE<5 较强若5< maxIE:≤10 重 若 maXVIF≥10 轻微 若 minto:0.2 较强若0.1< mintel:≤0.2 重 若 mintel:≤0.1 计量经浮学
计量经济学 根据经验,我们提出确定多重共线严重程度 的一个经验准则: i i i 轻微 若maxVIF 0.2 较强 若0.1<minTOL 0.2 严重 若minTOL 0.1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浙江大学:《计量经济学》第二章(2-6) 异方差性.ppt
- 浙江大学:《计量经济学》第二章 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与方法.ppt
- 浙江大学:《计量经济学》绪论.ppt
- 浙江大学:《计量经济学》第一章 绪论.ppt
- 《网络经济学》第五章 网络企业的组织与行为.ppt
- 《网络经济学》第一章 网络经济与网络经济学.ppt
- 《网络经济学》第四章 市场均衡.ppt
- 《网络经济学》第七章 网络经济与传统产业.ppt
- 《网络经济学》第三章 供给分析.ppt
- 《网络经济学》第九章 网络经济的金融支持系统.ppt
- 《网络经济学》第六章 竞争与垄断.ppt
- 《网络经济学》第二章 需求分析.ppt
- 《网络经济学》第八章 网络经济与政府宏观调控.ppt
- 《网络经济学》第十章 网络经济的十大瓶颈与对策.ppt
- 《计量经济学》论文的写作.ppt
- 《计量经济学》第四章 联立方程计量经济模型理论方法 §4.1 问题的提出.ppt
- 《计量经济学》投资函数(Investment Function).ppt
- 《计量经济学》需求函数(Demand Function,D.F.).ppt
- 《计量经济学》第三章 单方程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 3.1 生产函数模型(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s,P.F.).ppt
- 《计量经济学》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ppt
- 浙江大学:《计量经济学》第三章(3-2) 非线性单计量经济学模型.ppt
- 浙江大学:《计量经济学》第三章(3-1) 变参数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ppt
- 《中外许可证制度的理论与实务》电子书.pdf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1:人民币持续汇率下降与双顺差.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改革的突破口与争论.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3:伊拉克战争爆发后国际金融市场的表现与前景.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2:华尔街金融专家称:中国外汇储备暗藏风险.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4:外汇风险的防范与控制.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9:香港汇率保卫战.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7:现实世界中的外汇交易.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8:阿根廷破产.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6:WTO框架下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11:当前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12:泰国的金融危机.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13:2003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16: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与条件.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14:联系汇率制.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15:美国的双缺口.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17: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18:利用外汇交易防范汇率风险.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