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7)吴庄背斜、花厂峪北沟溶洞成因分析

吉林大学精品课>>专门水文地质学>>教材>>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教学实习指导 §6.7吴庄背斜、花厂峪北沟溶洞成因分析 6.71教学目的 (1)认识吴庄背斜的地层、特征及其水文地质意义。 (2)了解花厂峪北沟溶洞形成条件、地下水富集规律 672背景介绍 从258高地w100m山梁鞍部起观察,先见C3、C2b、Om,再见Ou、Oy、∈sr、£3c、 ∈g、∈2x,产状依次为100°∠30°、95°∠47°、70°∠46°、69°∠30°,近山顶处见 向花岗斑岩脉岩,为吴庄背斜东翼。在刘家房W500m山坳处,向西为∈2鲕状灰岩, 在背斜转折端,产状东翼为85°∠24°,西翼为270°∠75°。在吴庄垭口的背斜核部有更 多的小褶皱、逆断层、花岗岩岩床,被挤压破碎的背斜顶部的滑塌角砾,地层产状多变,剖 面终止处地层产状257°∠40°、231°∠34° 花厂峪北沟溶洞见于花厂峪北沟屯中两沟汇合处下游侧,地层为∈sf中薄层灰岩/Oy中 厚层灰岩,洞口见一条岩脉,洞中有水,洞中可容数百人。溶洞北侧有一大口井,2001年 月水位埋深9.07m,2002年9月1日为10.30m,水位下降1.27m 673教学内容 (1)观察吴庄北侧垭口处的吴庄背斜形态、出露地层、构造形迹,测量不同部位地层 产状,绘制素描图和地质剖面图。 (2)观察垭口西侧的岩浆岩及围岩特征,分析背斜形成与岩浆活动的关系、接触变质 (3)观察花厂峪北沟溶洞形成的地形、地质和构造条件,访问洞中地下水动态,观测 溶洞北侧大口井的水位、水温。 (4)了解岩溶水的分布及富集规律。 674讨论问题 (1)吴庄背斜的成因与岩溶活动的关系 (2)花厂峪北沟溶洞发育特点及其地下水富集规律。 BAcK
吉林大学精品课>>专门水文地质学>>教材>>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教学实习指导 §6.7 吴庄背斜、花厂峪北沟溶洞成因分析 6.7.1 教学目的 (1)认识吴庄背斜的地层、特征及其水文地质意义。 (2)了解花厂峪北沟溶洞形成条件、地下水富集规律。 6.7.2 背景介绍 从 258 高地 W100 m 山梁鞍部起观察,先见 C3t、C2b、O1m,再见 O1L、O1y、Є3f、Є3c、 Є3g、Є2z,产状依次为 100°∠30°、95°∠47°、70°∠46°、69°∠30°,近山顶处见 一 NE 向花岗斑岩脉岩,为吴庄背斜东翼。在刘家房 W500 m 山坳处,向西为 Є2z鲕状灰岩, 在背斜转折端,产状东翼为 85°∠24°,西翼为 270°∠75°。在吴庄垭口的背斜核部有更 多的小褶皱、逆断层、花岗岩岩床,被挤压破碎的背斜顶部的滑塌角砾,地层产状多变,剖 面终止处地层产状 257°∠40°、231°∠34°。 花厂峪北沟溶洞见于花厂峪北沟屯中两沟汇合处下游侧,地层为 Є3f中薄层灰岩/ O1y 中 厚层灰岩,洞口见一条岩脉,洞中有水,洞中可容数百人。溶洞北侧有一大口井,2001 年 8 月水位埋深 9.07 m,2002 年 9 月 1 日为 10.30 m,水位下降 1.27 m。 6.7.3 教学内容 (1)观察吴庄北侧垭口处的吴庄背斜形态、出露地层、构造形迹,测量不同部位地层 产状,绘制素描图和地质剖面图。 (2)观察垭口西侧的岩浆岩及围岩特征,分析背斜形成与岩浆活动的关系、接触变质。 (3)观察花厂峪北沟溶洞形成的地形、地质和构造条件,访问洞中地下水动态,观测 溶洞北侧大口井的水位、水温。 (4)了解岩溶水的分布及富集规律。 6.7.4 讨论问题 (1)吴庄背斜的成因与岩溶活动的关系。 (2)花厂峪北沟溶洞发育特点及其地下水富集规律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4.1)亮甲山奥陶系下统灰岩岩溶裂隙水形成条件与富集规律.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4)其它水文地质参数.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3.1)潘庄寒武系张夏组灰岩岩溶裂隙水成因分析.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3)水动力弥散系数.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2)续 东部落寒武系府君山组灰岩岩溶裂隙水形成条件分析.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2)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启发性教学阶段的基本技能训练(6.1)潮水峪凤山组泥质砾屑灰岩裂隙水赋存条件分析.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1)给水度的确定方法.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与资料分析(5.4)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整编与分析.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与资料分析(5.3)地下水动态观测项目.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与资料分析(5.2)观测点线的布置要求.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与资料分析(5.1)地下水动态观测工作基本要求.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矿床水文地质.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抽水试验(4.6)报告提纲.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抽水试验(4.5)抽水试验资料整理及参数确定方法.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抽水试验(4.4)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要求.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抽水试验(4.3)稳定流抽水试验要求.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抽水试验(4.2)抽水试验孔布置要求.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抽水试验(4.1)抽水试验.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8)大石河谷冲积层渗水试验.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9)燕塞湖水库调查.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7.1)孔隙水区的水文地质测绘.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7.2)工业用水水质评价.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7.2.1)岩溶区的水文地质测绘.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7.3)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评价.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7.3)基岩裂隙水区的水文地质测绘.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7.4)矿泉水的水质评价.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7.4)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区的水文地质测绘.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7.5)环境水文地质测绘.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创造性教学阶段的基本技能训练.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8.2)开采试验法.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8.2.1)目的及任务.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8.3)水量均衡法.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8.3.1)地下水化学图的编制.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8.4)系统理论法.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8.4.1)地下水等水位线图的编制.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8.5)相关分析法.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