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7.3)基岩裂隙水区的水文地质测绘

吉林大学精品课>>专门水文地质学>>教材>>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教学实习指导 7.3基岩裂隙水区的水文地质测绘 在基岩裂隙水区应采用地质、水文地质测绘,这是一项综合性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是 基岩山区供水水文地质勘探的重要手段 裂隙水按分布在裂隙中的成因类型分为风化裂隙水、成岩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三种类 型。对其硏究可达到寻找评价和开发裂隙水的目的。同时裂隙的密集、开启、连通及充填情 况直接影响到裂隙水的分布、运动和富集。由此裂隙水在分布上不均匀,其形式可呈层状或 脉状分布:富集程度通常是从微弱到中等。 在裂隙水区,主要调查与地下水有关的岩性和地质构造 73.1岩性调查 调查基岩层(体)的性质,分析基岩含水介质类型、探讨裂隙的发育规律,找出含水层(体)。 (1)调查研究区内基岩的岩性、原生孔隙、裂隙的形成及分布规律 (2)了解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对地下水的控制作用 (3)调查岩层(体)中应力分布状况及各种裂隙分布与破坏规律 732地质构造 掌握区内地质构造,了解含水层的空间分布和边界特征 (1)调査基岩褶皱、断裂构造的含水特征,分析裂隙构造类型及其水文地质规律 (2)调查区内的断层分布状况并对其进行研究。因断层本身可构成一个特殊的水文地质 体,调查时应注意分析: ①断裂形成时的力学性质,断裂带中破坏产物的存在状态,胶结充填情况。 ②断层两盘的岩性、破坏程度、破坏带的宽度及其对富水性的影响 ③断层的多期活动情况,以及断裂带的规模及其对富水性控制作用 ④研究断裂地下水和泉水的水位、水量及其动态特征。 ⑤提出保持、利用、改造断裂带透(隔)水性后的可能性。 3)分析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带的类型、蚀变、破坏及其水文地质特征 (4)研究喷出岩中成岩裂隙的柱状节理、大孔隙性和熔岩通道的发育规律及其含水性 (5)了解基岩区风化带的发育状况及其水文地区特征 (6)进行区内裂隙统计,并做出裂隙走向玫瑰花图。以其指导区域性的水文地质研究。 ①节理的测量。在野外测量时,首先应对节理的力学性质进行观测,定出几个方向节 理力学性质,再选择一定的面积进行测量,用钢卷尺和罗盘测定该面积(线段)内每条节理的 长度、宽度、产状、充填情况,并进行记录,直至该面积(线段)上裂隙全部测量完毕 面裂隙率:单位面积岩石上裂隙面所占的比例,即:
吉林大学精品课>>专门水文地质学>>教材>>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教学实习指导 §7.3 基岩裂隙水区的水文地质测绘 在基岩裂隙水区应采用地质、水文地质测绘,这是一项综合性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是 基岩山区供水水文地质勘探的重要手段。 裂隙水按分布在裂隙中的成因类型分为风化裂隙水、成岩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三种类 型。对其研究可达到寻找评价和开发裂隙水的目的。同时裂隙的密集、开启、连通及充填情 况直接影响到裂隙水的分布、运动和富集。由此裂隙水在分布上不均匀,其形式可呈层状或 脉状分布;富集程度通常是从微弱到中等。 在裂隙水区,主要调查与地下水有关的岩性和地质构造。 7.3.1 岩性调查 调查基岩层(体)的性质,分析基岩含水介质类型、探讨裂隙的发育规律,找出含水层(体)。 (1) 调查研究区内基岩的岩性、原生孔隙、裂隙的形成及分布规律。 (2) 了解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对地下水的控制作用。 (3) 调查岩层(体)中应力分布状况及各种裂隙分布与破坏规律。 7.3.2 地质构造 掌握区内地质构造,了解含水层的空间分布和边界特征。 (1) 调查基岩褶皱、断裂构造的含水特征,分析裂隙构造类型及其水文地质规律。 (2) 调查区内的断层分布状况并对其进行研究。因断层本身可构成一个特殊的水文地质 体,调查时应注意分析: ① 断裂形成时的力学性质,断裂带中破坏产物的存在状态,胶结充填情况。 ② 断层两盘的岩性、破坏程度、破坏带的宽度及其对富水性的影响。 ③ 断层的多期活动情况,以及断裂带的规模及其对富水性控制作用。 ④ 研究断裂地下水和泉水的水位、水量及其动态特征。 ⑤ 提出保持、利用、改造断裂带透(隔)水性后的可能性。 (3) 分析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带的类型、蚀变、破坏及其水文地质特征; (4) 研究喷出岩中成岩裂隙的柱状节理、大孔隙性和熔岩通道的发育规律及其含水性。 (5) 了解基岩区风化带的发育状况及其水文地区特征。 (6) 进行区内裂隙统计,并做出裂隙走向玫瑰花图。以其指导区域性的水文地质研究。 ① 节理的测量。在野外测量时,首先应对节理的力学性质进行观测,定出几个方向节 理力学性质,再选择一定的面积进行测量,用钢卷尺和罗盘测定该面积(线段)内每条节理的 长度、宽度、产状、充填情况,并进行记录,直至该面积(线段)上裂隙全部测量完毕。 面裂隙率:单位面积岩石上裂隙面所占的比例,即:

∑bl 式中:ka一一面裂隙率: b11一测量面积内每根裂隙宽度和长度乘积的总和 F 进行裂隙测量的岩石面积。 线裂隙率:与裂隙走向垂直方向上单位长度内裂隙所占的比例,即 式中:k一一线裂隙率; b一一裂隙宽度; L一一测量线段的长度。 ②玫瑰花图的编制。在任意半径的半圆上,标出北、东、西方向和度数,依走向每5° 或10°分组,统计每一组内裂隙数和平均走向,自中心沿半径引辐射直线,直线长度(按比 例)代表每一组裂隙的数量,即圆的半径长度代表裂隙数,沿半径所辐射直线的方位,代表 每组裂隙的平均走向方位角,然后用直线把辐射线的端点连起来,即得节理走向玫瑰花图
= 100% F b l k i i 式中:k 一一面裂隙率; bili 一一测量面积内每根裂隙宽度和长度乘积的总和; F 一一进行裂隙测量的岩石面积。 线裂隙率:与裂隙走向垂直方向上单位长度内裂隙所占的比例,即: = 100% L b k j L 式中:kL 一一线裂隙率; bj 一一裂隙宽度; L 一一测量线段的长度。 ② 玫瑰花图的编制。在任意半径的半圆上,标出北、东、西方向和度数,依走向每 5 或 10分组,统计每一组内裂隙数和平均走向,自中心沿半径引辐射直线,直线长度(按比 例)代表每一组裂隙的数量,即圆的半径长度代表裂隙数,沿半径所辐射直线的方位,代表 每组裂隙的平均走向方位角,然后用直线把辐射线的端点连起来,即得节理走向玫瑰花图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7.3)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评价.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7.2.1)岩溶区的水文地质测绘.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7.2)工业用水水质评价.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7.1)孔隙水区的水文地质测绘.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9)燕塞湖水库调查.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8)大石河谷冲积层渗水试验.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7)吴庄背斜、花厂峪北沟溶洞成因分析.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4.1)亮甲山奥陶系下统灰岩岩溶裂隙水形成条件与富集规律.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4)其它水文地质参数.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3.1)潘庄寒武系张夏组灰岩岩溶裂隙水成因分析.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3)水动力弥散系数.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2)续 东部落寒武系府君山组灰岩岩溶裂隙水形成条件分析.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2)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启发性教学阶段的基本技能训练(6.1)潮水峪凤山组泥质砾屑灰岩裂隙水赋存条件分析.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1)给水度的确定方法.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与资料分析(5.4)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整编与分析.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与资料分析(5.3)地下水动态观测项目.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与资料分析(5.2)观测点线的布置要求.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7.4)矿泉水的水质评价.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7.4)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区的水文地质测绘.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7.5)环境水文地质测绘.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创造性教学阶段的基本技能训练.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8.2)开采试验法.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8.2.1)目的及任务.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8.3)水量均衡法.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8.3.1)地下水化学图的编制.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8.4)系统理论法.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8.4.1)地下水等水位线图的编制.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8.5)相关分析法.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8.5.1)环境水文地质图的编制.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8.6)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章 地下水的开发、管理与保护.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章 地下水的开发、管理与保护(9.1)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概况.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章 地下水的开发、管理与保护(9.2)地下水规划与管理.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章 地下水的开发、管理与保护(9.2.1)区域地形地貌概况.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章 地下水的开发、管理与保护(9.3)地下水的保护.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章 地下水的开发、管理与保护(9.3)区域地质概况.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