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8.3.1)地下水化学图的编制

吉林大学精品课>>专门水文地质学>>教材>>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教学实习指导 §8.3地下水化学图的编制一 831目的 地下水水化学图是根据水质分析资料结合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特点编制的。通过对地下 水水化学资料的分析整理及编制成果图件,能反映出地区地下水化学成分的特点及其分布的 规律性,从而揭露出地下水化学形成的规律,作为各种不同目的水质评价及其它有关问题解 决的重要依据 832内容 (1)按一定地下水化学成分分类方法,表示出地区内的各种不同地下水化学类型和它 们的分布情况。 (2)用等值线表示出不同的矿化程度及其分布情况 (3)用箭头表示出地下水的主要流向 (4)将地区的主要地表水体(河流、海洋、湖泊)和水文地质现象(沼泽、湿地及盐 渍化等)标示在图上,并指出水化学类型与矿化度。 (5)标出主要居民点和控制性水样点 (6)地下水水质按矿化度划分为 ①淡水(40g) 在图上按规定的花纹表示 (7)超标的Cl-、SO42-、Fe、F、氰、铬、砷、汞、酸及水的硬度,各种油田水、盐 卤水、工业矿水、肥水等,根据资料多少,可采用双层结构或用钻孔符号、花纹或等值线、 小柱状图等方法表示。在相应水点上应注明其含量。对引起污染的污水库、排污沟在其两侧 设计相应颜色的各种箭头,反映其污染原因与途径。 (8)对出露的热泉,按温度可分为:①低温热水(23~40°C):②中温热水(40-60·C) ③中高温热水(60~-80°C);④高温热水(80-100°C);⑤超高温热水(>100°C)。一般地区可 简化为:①温泉(20~40°C)②热泉(>40°C) (9)水化学剖面图:选取既能包括地区水化学的基本类型,同时又是水化学类型及矿 化度变化最大的方向,剖面线上的水点多且可靠。在水文地质剖面图的基础上反映水的化学 特征 833表示方法 1水化学类型的分区及其表示方法
吉林大学精品课>>专门水文地质学>>教材>>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教学实习指导 §8.3 地下水化学图的编制 8.3.1 目的 地下水水化学图是根据水质分析资料结合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特点编制的。通过对地下 水水化学资料的分析整理及编制成果图件,能反映出地区地下水化学成分的特点及其分布的 规律性,从而揭露出地下水化学形成的规律,作为各种不同目的水质评价及其它有关问题解 决的重要依据。 8.3.2 内容 (1)按一定地下水化学成分分类方法,表示出地区内的各种不同地下水化学类型和它 们的分布情况。 (2)用等值线表示出不同的矿化程度及其分布情况。 (3)用箭头表示出地下水的主要流向。 (4)将地区的主要地表水体(河流、海洋、湖泊)和水文地质现象(沼泽、湿地及盐 渍化等)标示在图上,并指出水化学类型与矿化度。 (5)标出主要居民点和控制性水样点。 (6)地下水水质按矿化度划分为: ①淡水 (40 g/L)。 在图上按规定的花纹表示。 (7)超标的 Cl-、SO42-、Fe、F、氰、铬、砷、汞、酸及水的硬度,各种油田水、盐 卤水、工业矿水、肥水等,根据资料多少,可采用双层结构或用钻孔符号、花纹或等值线、 小柱状图等方法表示。在相应水点上应注明其含量。对引起污染的污水库、排污沟在其两侧 设计相应颜色的各种箭头,反映其污染原因与途径。 (8)对出露的热泉,按温度可分为:①低温热水(23~40 ºC); ②中温热水(40~60 ·C); ③中高温热水(60~80 ºC);④高温热水(80~100 ºC);⑤超高温热水(>l00 ºC)。一般地区可 简化为:①温泉(20~40 ºC)②热泉(>40 ºC)。 (9)水化学剖面图:选取既能包括地区水化学的基本类型,同时又是水化学类型及矿 化度变化最大的方向,剖面线上的水点多且可靠。在水文地质剖面图的基础上反映水的化学 特征。 8.3.3 表示方法 1.水化学类型的分区及其表示方法

分区按主要阴离子进行划分,亚区根据次要阴离子及主要阳离子进行划分,如:HCO3 Ca、Na型水等 HCO3-水区用浅绿色,SO42-水区用浅红色,Cl-水区用浅黄色。Ca2+离子用平行垂直 线,Mg2+离子用平行斜线,Na+离子用平行横线条表示。 2矿化度的表示方法 矿化度等级按国家统一规定,并结合不同目的和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划分。矿化度在图上 可用等值线或用与地层时代相同颜色的不同线条和不同方向反映地下水水质类型(即矿化度 的等级)。等值线间距应按矿化度等级确定。至于下伏含水层的水质可用底色法和区域法相 结合的方法表示
分区按主要阴离子进行划分,亚区根据次要阴离子及主要阳离子进行划分,如: HCO3 —Ca、Na 型水等。 HCO3-水区用浅绿色,SO42-水区用浅红色,Cl- 水区用浅黄色。Ca2+离子用平行垂直 线,Mg2+离子用平行斜线,Na+离子用平行横线条表示。 2.矿化度的表示方法 矿化度等级按国家统一规定,并结合不同目的和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划分。矿化度在图上 可用等值线或用与地层时代相同颜色的不同线条和不同方向反映地下水水质类型(即矿化度 的等级)。等值线间距应按矿化度等级确定。至于下伏含水层的水质可用底色法和区域法相 结合的方法表示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8.3)水量均衡法.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8.2.1)目的及任务.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8.2)开采试验法.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创造性教学阶段的基本技能训练.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7.5)环境水文地质测绘.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7.4)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区的水文地质测绘.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7.4)矿泉水的水质评价.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7.3)基岩裂隙水区的水文地质测绘.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7.3)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评价.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7.2.1)岩溶区的水文地质测绘.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7.2)工业用水水质评价.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7.1)孔隙水区的水文地质测绘.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9)燕塞湖水库调查.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8)大石河谷冲积层渗水试验.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7)吴庄背斜、花厂峪北沟溶洞成因分析.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4.1)亮甲山奥陶系下统灰岩岩溶裂隙水形成条件与富集规律.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4)其它水文地质参数.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3.1)潘庄寒武系张夏组灰岩岩溶裂隙水成因分析.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8.4)系统理论法.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8.4.1)地下水等水位线图的编制.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8.5)相关分析法.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8.5.1)环境水文地质图的编制.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8.6)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章 地下水的开发、管理与保护.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章 地下水的开发、管理与保护(9.1)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概况.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章 地下水的开发、管理与保护(9.2)地下水规划与管理.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章 地下水的开发、管理与保护(9.2.1)区域地形地貌概况.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章 地下水的开发、管理与保护(9.3)地下水的保护.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章 地下水的开发、管理与保护(9.3)区域地质概况.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章 地下水的开发、管理与保护(9.4)水文地质概况.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章 地下水的开发、管理与保护(9.5)抽水试验场地概况.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章 矿床(矿坑)涌水量预测及矿坑突水.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章 矿床(矿坑)涌水量预测及矿坑突水(10.1)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6)大石河河谷地表水、地下水形成与分布的调查分析.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章 矿床(矿坑)涌水量预测及矿坑突水(10.3)矿床水文地质分类及主要矿床水文地质类型的基本特点.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章 矿床(矿坑)涌水量预测及矿坑突水(10.4)矿坑涌水量预测.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章 矿床(矿坑)涌水量预测及矿坑突水(10.4)水文地质条件一.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章 矿床(矿坑)涌水量预测及矿坑突水(10.5)矿床疏干与排供结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