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4.1)亮甲山奥陶系下统灰岩岩溶裂隙水形成条件与富集规律

吉林大学精品课>>专门水文地质学>>教材>>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教学实习指导 §64亮甲山奧陶系下统灰岩岩溶裂隙水形成条件与富集规律 641教学目的 (1)认识奥陶系下统灰岩岩溶发育条件及发育规律。 (2)了解奥灰岩溶裂隙水储存、运动和富集的特点及形成较大供水水源地的条件 64.2背景条件 亮甲山为奥陶系亮甲山组地层标准剖面所在地,山下为较宽阔的大石河河谷,山西侧分 布着石碳二叠系碎屑岩类地层。亮甲山组地层主要岩性为中厚层豹皮灰岩,下部夹少量砾屑 灰岩和薄层钙质页岩。其下伏冶里组地层主要岩性为微晶质纯灰岩夹少量砾屑及虫孔状灰 岩、砾屑灰岩夹黄绿色页岩。该组地层节理裂隙发育,在亮甲山东边采石场可见到该组地层 发育有3组节理裂隙,延深较远,切割深度较大,裂隙张开性好。 在亮甲山下发育一较大溶洞,洞高约25m,宽3m,可见深度20m,洞中蓄积着地下 水,在枯水季节当地居民抽水浇地,抽水泵管为12寸(30.48cm),可见水量之大。在亮 甲山下采石场有3条辉绿岩脉,岩脉宽度l-2m,走向34°。在岩脉两侧有水井分布,岩脉 西侧井出水量稍小一些,单井出水量为1200m3/d,而岩脉东侧单井出水量可达5000m3d 在亮甲山东侧山脚下共分布有6口开采井,其中有泰皇岛市自来水公司供水井2口,北 山电厂供水井2口,赵庄化工厂供水井1口,北河村供水井1口 643教学内容 1)在石门寨北沿亮甲山东坡坡脚观察灰岩节理、裂隙发育状况,溶蚀程度及充填程 度 (2)观察亮甲山下溶洞发育情况并分析其发育的条件; (3)观察辉绿岩床及岩脉的岩性、产状及其与岩溶发育及岩溶水富集的关系; (4)调查亮甲山下6口机井的分布位置,所处的地形地貌及地质部位,并分析其地下 水的富集条件; (5)调查机井的井深,地层剖面,水质、水量及开采动态; (6)绘制亮甲山附近的水文地质平面图(1:2000)及剖面图 644讨论题 (1)奧陶系下统灰岩岩溶裂隙水的形成与富集的条件与规律是什么?富水带如何圈定? (2)试分析本区的岩溶发育条件及规律; (3)试分析形成大中型供水水源地应具备的条件
吉林大学精品课>>专门水文地质学>>教材>>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教学实习指导 §6.4 亮甲山奥陶系下统灰岩岩溶裂隙水形成条件与富集规律 6.4.1 教学目的 (1)认识奥陶系下统灰岩岩溶发育条件及发育规律。 (2)了解奥灰岩溶裂隙水储存、运动和富集的特点及形成较大供水水源地的条件。 6.4.2 背景条件 亮甲山为奥陶系亮甲山组地层标准剖面所在地,山下为较宽阔的大石河河谷,山西侧分 布着石碳二叠系碎屑岩类地层。亮甲山组地层主要岩性为中厚层豹皮灰岩,下部夹少量砾屑 灰岩和薄层钙质页岩。其下伏冶里组地层主要岩性为微晶质纯灰岩夹少量砾屑及虫孔状灰 岩、砾屑灰岩夹黄绿色页岩。该组地层节理裂隙发育,在亮甲山东边采石场可见到该组地层 发育有 3 组节理裂隙,延深较远,切割深度较大,裂隙张开性好。 在亮甲山下发育一较大溶洞,洞高约 2.5 m,宽 3 m,可见深度 20 m,洞中蓄积着地下 水,在枯水季节当地居民抽水浇地,抽水泵管为 12 寸(30.48 cm),可见水量之大。在亮 甲山下采石场有 3 条辉绿岩脉,岩脉宽度 l~2 m,走向 34°。在岩脉两侧有水井分布,岩脉 西侧井出水量稍小一些,单井出水量为 1 200 m3/d,而岩脉东侧单井出水量可达 5 000 m3/d 以上。 在亮甲山东侧山脚下共分布有 6 口开采井,其中有泰皇岛市自来水公司供水井 2 口,北 山电厂供水井 2 口,赵庄化工厂供水井 1 口,北河村供水井 1 口。 6.4.3 教学内容 (1)在石门寨北沿亮甲山东坡坡脚观察灰岩节理、裂隙发育状况,溶蚀程度及充填程 度; (2)观察亮甲山下溶洞发育情况并分析其发育的条件; (3)观察辉绿岩床及岩脉的岩性、产状及其与岩溶发育及岩溶水富集的关系; (4)调查亮甲山下 6 口机井的分布位置,所处的地形地貌及地质部位,并分析其地下 水的富集条件; (5)调查机井的井深,地层剖面,水质、水量及开采动态; (6)绘制亮甲山附近的水文地质平面图(1:2 000)及剖面图。 6.4.4 讨论题 (1)奥陶系下统灰岩岩溶裂隙水的形成与富集的条件与规律是什么?富水带如何圈定? (2)试分析本区的岩溶发育条件及规律; (3)试分析形成大中型供水水源地应具备的条件;

(4)亮甲山下供水井的布置是否合理,为什么? (5)根据该处供水井的开采动态资料能说明哪些水文地质问题 64.5编写报告 亮甲山水源地灰岩岩溶裂隙水富集规律分析报告
(4)亮甲山下供水井的布置是否合理,为什么? (5)根据该处供水井的开采动态资料能说明哪些水文地质问题? 6.4.5 编写报告 亮甲山水源地灰岩岩溶裂隙水富集规律分析报告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4)其它水文地质参数.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3.1)潘庄寒武系张夏组灰岩岩溶裂隙水成因分析.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3)水动力弥散系数.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2)续 东部落寒武系府君山组灰岩岩溶裂隙水形成条件分析.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2)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启发性教学阶段的基本技能训练(6.1)潮水峪凤山组泥质砾屑灰岩裂隙水赋存条件分析.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1)给水度的确定方法.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与资料分析(5.4)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整编与分析.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与资料分析(5.3)地下水动态观测项目.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与资料分析(5.2)观测点线的布置要求.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与资料分析(5.1)地下水动态观测工作基本要求.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矿床水文地质.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抽水试验(4.6)报告提纲.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抽水试验(4.5)抽水试验资料整理及参数确定方法.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抽水试验(4.4)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要求.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抽水试验(4.3)稳定流抽水试验要求.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抽水试验(4.2)抽水试验孔布置要求.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抽水试验(4.1)抽水试验.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地下水水质量评价.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7)吴庄背斜、花厂峪北沟溶洞成因分析.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8)大石河谷冲积层渗水试验.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6.9)燕塞湖水库调查.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7.1)孔隙水区的水文地质测绘.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7.2)工业用水水质评价.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7.2.1)岩溶区的水文地质测绘.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7.3)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评价.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7.3)基岩裂隙水区的水文地质测绘.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7.4)矿泉水的水质评价.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7.4)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区的水文地质测绘.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7.5)环境水文地质测绘.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创造性教学阶段的基本技能训练.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8.2)开采试验法.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8.2.1)目的及任务.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8.3)水量均衡法.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8.3.1)地下水化学图的编制.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8.4)系统理论法.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8.4.1)地下水等水位线图的编制.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