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智能结构与振动控制》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9章 主动隔振技术

西安交通大学xi'an jiao tong university第9章主动隔振技术1.原理2.分类3.完全主动隔振4.主动反共振隔振5.半主动隔振6.准零刚度隔振航天航空学院
2 第9章 主动隔振技术 1. 原理 2. 分类 3. 完全主动隔振 4. 主动反共振隔振 5. 半主动隔振 6. 准零刚度隔振

西安交通大学1原理xi'an jiao tong university在被动隔振的基础上,并联能产生一定要求的作动器,或用作动器代替被动隔振装置的部分或全部元件,通过适当控制作动器的运动,达到减振的目的。F(+) F(t)设奋设备设备某座基度V幸中冈元件多基TTT无隔振被动隔振主动隔振3航天航空学院
在被动隔振的基础上,并联能产生一定要求的作动器,或 用作动器代替被动隔振装置的部分或全部元件,通过适当 控制作动器的运动,达到减振的目的。 1 原理 3 无隔振 被动隔振 主动隔振

西安交通大学2分类xi'an jiao tong university(1)隔振形式(2)作动器类型(ER)伺服型电流变液完全主动隔振机电型半主动隔振电磁型主动反共振伺服气垫型磁悬浮型(3)设计方法磁致伸缩型频域法压电材料时域法航天航空学院
(1)隔振形式 完全主动隔振 半主动隔振 主动反共振 (3)设计方法 频域法 时域法 2 分类 4 (2)作动器类型 电流变液(ER)伺服型 机电型 电磁型 伺服气垫型 磁悬浮型 磁致伸缩型 压电材料

西安交通大学xi'an jiao tong university3完全主动隔振m的运动方程为疙制茶Mmx=-h(×-3)+f于一校州力X-炸动拉式变换有(零初始条件)TTT(ms+k)Z(s)- Fs) =k3(s)主动隔振原理图①未格, p Frs)=D,m的应为;k,(s>=S(s)ms?+k5航天航空学院
3 完全主动隔振 5 主动隔振原理图 m的运动方程为 拉式变换有(零初始条件)

西安交通大学xi'an jiao tong university3完全主动隔振按隔振对象的位移为反馈信号源F(s)= (w(s).区(s)W(s)为传感器,控制器和作动器之间的传递函数(需设计)(ms-+h)zcs) +wis)(s) = kg(s)kgts)→)=W(s)+(ms th)则:Zc)K,(3)二ws)一十Z,3)ms+k6航天航空学院
3 完全主动隔振 6 按隔振对象的位移为反馈信号源 W(s)为传感器,控制器和作动器之间的传递函数(需设计) 则:

西安交通大学xi'an jiao tong university3完全主动隔振用s=jの代入即有频域下的隔振性能指标K(j),设计原则即通过设计W(s)使系统稳定,且1 K,tgw)( <1werw,w2),w为你乐统的2水弃限著 W(s)的试为Wls)=as?+bs-cR3cs)代入有: 又c=(m+a)s'+bs+(k-c)航天航空学院
3 完全主动隔振 7 用 s=jω 代入即有频域下的隔振性能指标 K1( jω ) ,设计原 则即通过设计 W( s ) 使系统稳定,且

西安交通大学xi'anjiaotonguniversity3完全主动隔振相比未控情况(被动隔振),主动方式的特点为:1增加与隔振对象绝对速度成正比的阻尼力(bs项)2)闭环系统的振动实际质量(惯性)增加(m+α)s23)系统的振动刚度变小均可提高隔振效果!8航天航空学院
3 完全主动隔振 8 相比未控情况(被动隔振),主动方式的特点为: 1)增加与隔振对象绝对速度成正比的阻尼力(bs 项) 2)闭环系统的振动实际质量(惯性)增加 ( m + a) s2 3)系统的振动刚度变小 均可提高隔振效果!

西安交通大学xi'an jiaotonguniversity3完全主动隔振以基础激励为反馈源信号F(5)= - W (s)35)代入不7<=V3cs)ms?+kZ(s)而=(-Z,15)k闪样没计(,使eLww,[,即9航天航空学院
3 完全主动隔振 9 以基础激励为反馈源信号

西安交通大学xi'anjiaotonguniversity4主动反共振隔振若完全主动隔振中,W(s)为wWIS)=s+1区)代入有K,(S)=wwZ,(s)+mstk+W2l C- Kitgw=0(ps =sw代a有 s*+ws\Iw"+wr即有激励频率为の,的扰动的传递率为零,从而在该频率位置的隔振效果最佳,此即主动反共振隔振。10航天航空学院
4 主动反共振隔振 10 若完全主动隔振中,W (s) 为 即有激励频率为 ωn 的扰动的传递率为零,从而在该频率 位置的隔振效果最佳,此即主动反共振隔振

西安交通大学xi'anjiaotonguniversity5半主动隔振(1)引入的背景主动隔振虽效果好,但要求较多的附加能源和较复杂的控制装置。于是提出一种相对简单,需要能量小的隔振措施(2)核心部件常采用阻尼系数可调节的主动式阻尼器如磁流变液、电流变液等阻尼器(3)调节原则:考虑主动隔振可能提供与隔振对象绝对运动速度成正比的阻尼力,故半主动隔振系统中提供的阻尼力尽可能接近主动隔振系统所提供的阻尼力。11航天航空学院
5 半主动隔振 11 (1)引入的背景 主动隔振虽效果好,但要求较多的附加能源和较复杂的控 制装置。于是提出一种相对简单,需要能量小的隔振措施。 (2)核心部件常采用阻尼系数可调节的主动式阻尼器, 如磁流变液、电流变液等阻尼器。 (3)调节原则:考虑主动隔振可能提供与隔振对象绝对 运动速度成正比的阻尼力,故半主动隔振系统中提供的阻 尼力尽可能接近主动隔振系统所提供的阻尼力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安交通大学:《智能结构与振动控制》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8章 控制律设计方法.pdf
- 西安交通大学:《智能结构与振动控制》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压电振动控制技术.pdf
- 西安交通大学:《智能结构与振动控制》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智能结构的传感元件.pdf
- 西安交通大学:《智能结构与振动控制》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绪论 Smart Structures and Vibration Control(主讲:罗亚军).pdf
- 西安交通大学:《智能结构与振动控制》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压电智能结构.pdf
- 西安交通大学:《智能结构与振动控制》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智能结构的驱动元件.pdf
- 《复合材料力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单向复合材料的刚度分析.pdf
- 《复合材料力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各向异性材料的弹性力学基础.pdf
- 《复合材料力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绪论 Mechanical Analysis of Composite Materials(西安交通大学:尚福林).pdf
- 佛山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22年版材料化学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汇编.pdf
- 佛山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22年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汇编.pdf
- 佛山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22年版材料科学与氢能学院新能源材料与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汇编.pdf
- 曲阜师范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锂离子电池材料与器件》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薄膜材料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能量转换材料与器件》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电化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环境功能材料》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热电材料与器件》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氢能与燃料电池》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江苏科技大学:船舶工业《焊接结构》课程实验教学大纲.pdf
- 江苏科技大学:船舶工业《焊接方法与设备》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焊接电弧(主讲教师:黎文航).pdf
- 江苏科技大学:船舶工业《焊接方法与设备》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焊丝的熔化和熔滴的过渡.pdf
- 江苏科技大学:船舶工业《焊接方法与设备》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母材的熔化和焊缝成形.pdf
- 江苏科技大学:船舶工业《焊接方法与设备》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电弧焊自动控制基础.pdf
- 江苏科技大学:船舶工业《焊接方法与设备》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埋弧焊.pdf
- 江苏科技大学:船舶工业《焊接方法与设备》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pdf
- 江苏科技大学:船舶工业《焊接方法与设备》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熔化极氩弧焊.pdf
- 江苏科技大学:船舶工业《焊接方法与设备》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CO2气体保护电弧焊(1/2).pdf
- 江苏科技大学:船舶工业《焊接方法与设备》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CO2气体保护电弧焊(2/2).pdf
- 江苏科技大学:船舶工业《焊接方法与设备》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等离子焊接与喷涂(1/2).pdf
- 江苏科技大学:船舶工业《焊接方法与设备》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等离子焊接与喷涂(2/2).pdf
- 江苏科技大学:船舶工业《焊接方法与设备》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电渣焊.pdf
- 江苏科技大学:船舶工业《焊接方法与设备》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高能束流焊.pdf
- 沈阳建筑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共十一章).pdf
-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各章习题库(含参考答案).doc
- 《环境材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电磁污染控制材料.ppt
- 《环境材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空气污染治理材料与技术.ppt
- 《环境材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清洁能源技术与功能材料.ppt
- 《环境材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光催化材料.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