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传感器及检测技术 Sensor And Measure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磁电式传感器

第5章磁电式传感器 5.1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 2 5.2 霍尔效应及霍尔元件
第 5 章 磁电式传感器 1 5.1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 2 5.2 霍尔效应及霍尔元件

概述 磁敏式传感器是通过磁电作用将被测量(如 振动、位移、转速等)转换成电信号的一种传 感器。磁敏式传感器种类不同,其原理也不完 全相同,因此各有各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磁敏式传感器是通过磁电作用将被测量(如 振动、位移、转速等)转换成电信号的一种传 感器。磁敏式传感器种类不同,其原理也不完 全相同,因此各有各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概述

5.1磁电感应式传感器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也称为电动式传感器或 感应式传感器。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是利用导体和磁场发生相对 运动产生电动式的,它不需要辅助电源就能把 被测对象的机械量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信号, 是有源传感器。 ◆ 由于它输出功率大且性能稳定,具有一定的工 作带宽(10~1000Hz),所以得到普遍的应用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也称为电动式传感器或 感应式传感器。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是利用导体和磁场发生相对 运动产生电动式的,它不需要辅助电源就能把 被测对象的机械量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信号, 是有源传感器。 ◆由于它输出功率大且性能稳定,具有一定的工 作带宽(10~1000 Hz),所以得到普遍的应用。 5.1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

5.1磁电感应式传感器 5.1.1磁电感应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当w匝线圈在恒定磁场内运动 时,设穿过线圈的磁通为①,则线圈内的感应电势 E与磁通变化率dΦdt有如下关系: dΦ E=-w dt (6-1) ◆根据这一原理,可以设计成两种磁电传感器结构: 变磁通式和恒磁通式。 ◆图5-1是变磁通式磁电传感器,用来测量旋转物体 的角速度
5.1.1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当w匝线圈在恒定磁场内运动 时,设穿过线圈的磁通为Φ,则线圈内的感应电势 E与磁通变化率dΦ/dt有如下关系: ◆根据这一原理,可以设计成两种磁电传感器结构: 变磁通式和恒磁通式。 ◆图5-1是变磁通式磁电传感器,用来测量旋转物体 的角速度。 (6 1) d E w dt 5.1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

5.1磁电感应式传感器 图5-1(a)为开磁路变磁 通式:线圈、磁铁静止 不动,测量齿轮安装在被 测旋转体上,随之一起转 动。每转动一个齿,齿的 图5-1(a) 凹凸引起磁路磁阻变化一 次,磁通也就变化一次,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势, 其变化频率等于被测转速与测量齿轮齿数的乘积。 这种传感器结构简单,但输出信号较小,且因高 速轴上加装齿轮较危险而不宜测量高转速
图5-1(a)为开磁路变磁 通式:线圈、磁铁静止 不动,测量齿轮安装在被 测旋转体上,随之一起转 动。每转动一个齿,齿的 图5-1(a) 凹凸引起磁路磁阻变化一 次,磁通也就变化一次,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势, 其变化频率等于被测转速与测量齿轮齿数的乘积。 这种传感器结构简单,但输出信号较小,且因高 速轴上加装齿轮较危险而不宜测量高转速。 5.1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

5.1磁电感应式传感器 图5-1(b)为闭磁路变磁 通式,它由装在转轴上的 内齿轮和外齿轮、永久磁 铁和感应线圈组成,内外 (b)闭磁路 齿轮齿数相同。当转轴连 1,永久磁铁:2、软猫铁:3、感应线园:4.测量齿轮:5、内齿轮:6、外齿轮:7、转轴+ 图5-1(b) 接到被测转轴上时,外齿 轮不动,内齿轮随被测轴而转动,内、外齿轮的相对转 动使气隙磁阻产生周期性变化,从而引起磁路中磁通的 变化,使线圈内产生周期性变化的感生电动势。感应电 势的频率与被测转速成正比
图5-1(b)为闭磁路变磁 通式,它由装在转轴上的 内齿轮和外齿轮、永久磁 铁和感应线圈组成,内外 齿轮齿数相同。当转轴连 图5-1(b) 接到被测转轴上时,外齿 轮不动,内齿轮随被测轴而转动,内、外齿轮的相对转 动使气隙磁阻产生周期性变化,从而引起磁路中磁通的 变化,使线圈内产生周期性变化的感生电动势。感应电 势的频率与被测转速成正比。 5.1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

5.1.1磁电感应式传感器 ◆图5-2恒磁通式磁电传感器结构原理图 极掌 线圈 壳体 磁轭 线圈 补偿线圈 永久磁铁 弹簧 水久磁铁 (a)动厨式 (b)动铁式 图5-2恒磁通式磁电传感器结构原理图
◆图5-2 恒磁通式磁电传感器结构原理图 图5-2 恒磁通式磁电传感器结构原理图 5.1.1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

5.1.1磁电感应式传感器 磁路系统产生恒定的直流磁场,磁路中的工作气 隙固定不变,因而气隙中磁通也是恒定不变的。 其运动部件可以是线圈(动圈式),也可以是磁 铁(动铁式),动圈式(如图5-2((a))和动铁 式(如图5-2(b))的工作原理是完全相同的。 当壳体随被测振动体一起振动时,由于弹簧较软, 运动部件质量相对较大。当振动频率足够高(远 大于传感器固有频率)时,运动部件惯性很大, 来不及随振动体一起振动,近乎静止不动
◆磁路系统产生恒定的直流磁场,磁路中的工作气 隙固定不变,因而气隙中磁通也是恒定不变的。 其运动部件可以是线圈(动圈式),也可以是磁 铁(动铁式),动圈式(如图5-2(a))和动铁 式(如图5-2(b))的工作原理是完全相同的。 当壳体随被测振动体一起振动时,由于弹簧较软, 运动部件质量相对较大。当振动频率足够高(远 大于传感器固有频率)时,运动部件惯性很大, 来不及随振动体一起振动,近乎静止不动, 5.1.1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

5.1磁电感应式传感器 振动能量几乎全被弹簧吸收,永久磁铁与线圈之间 的相对运动速度接近于振动体振动速度,磁铁与线 圈的相对运动切割磁力线,从而产生感应电势为: E=-WBoLv (6-2) 式中: B0—工作气隙磁感应强度; —每匝线圈平均长度; 线圈在工作气隙磁场中的匝数; 相对运动速度
振动能量几乎全被弹簧吸收,永久磁铁与线圈之间 的相对运动速度接近于振动体振动速度,磁铁与线 圈的相对运动切割磁力线,从而产生感应电势为: 式中: B0——工作气隙磁感应强度; L——每匝线圈平均长度; w——线圈在工作气隙磁场中的匝数; v——相对运动速度。 0 E wB Lv (6 2) 5.1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

5.1磁电感应式传感器 5.1.2磁电感应式传感器基本特性 ◆当测量电路接入磁电传感器电路中,磁电传感器的 输出电流I为: E BLWv 12 R+R,R+R (5-3) 式中: —测量电路输入电阻; R—线圈等效电阻。 ◆传感器的电流灵敏度为:S,==。 Lw (5-4) +R
5.1.2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基本特性 ◆当测量电路接入磁电传感器电路中,磁电传感器的 输出电流I为: (5-3) 式中: Rf——测量电路输入电阻; R—— 线圈等效电阻。 ◆传感器的电流灵敏度为: 0 0 f f E B Lwv I R R R R 0 0 (5 4) I f I B Lw S v R R 5.1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传感器及检测技术 Sensor And Measure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热电式传感器.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传感器及检测技术 Sensor And Measure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压电式传感器.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传感器及检测技术 Sensor And Measure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2章 阻抗式传感器.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传感器及检测技术 Sensor And Measure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章 传感器概述.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DSP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汇编语言程序开发工具.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DSP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DSP集成开发环境CCS.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DSP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C55x处理器的软件设计.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DSP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TMS320C55x的指令系统.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DSP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2章 TMS320C55x的硬件结构.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DSP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章 数字信号处理和DSP系统.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结构.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快速傅里叶变换 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z变换.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绪论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各章习题讲解(2/2).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各章习题讲解(1/2).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传感器及检测技术 Sensor And Measure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光电式传感器.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传感器及检测技术 Sensor And Measure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7章 气敏传感器和湿敏传感器.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Foundation of Computer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01章 计算机基本知识.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Foundation of Computer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02章 8086体系结构.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Foundation of Computer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03章 8086的指令系统.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Foundation of Computer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04章 80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Foundation of Computer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05章 存储器原理与接口.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Foundation of Computer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06章 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Foundation of Computer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07章 可编程接口芯片.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Foundation of Computer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08章 串行输入输出接口.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Foundation of Computer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09章 中断.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Foundation of Computer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0章 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接口及其应用.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Foundation of Computer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1章 80286微处理器.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Foundation of Computer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2章 80386微处理器.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Programable Controller》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讲 PLC介绍.ppt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Programable Controller》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讲 梯形图与指令的转换.ppt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Programable Controller》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讲 编程器的使用.ppt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Programable Controller》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讲 电机正反转控制.ppt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Programable Controller》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讲 机床电路的设计及实现.ppt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Programable Controller》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讲 使用流程图完成自动装料车设计.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