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溶液中的化学平衡(4.4)电化学平衡及其应用

第四章:溶液中的化学平德 第四 电化学平衡及其应用 原电池与电极电位 吉布斯自由能与电动势的关系 ·电解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第四节 电化学平衡及其应用 第四章: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 原电池与电极电位 • 吉布斯自由能与电动势的关系 • 电解 •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一,原电池 1、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 ·氧化还原反应 O 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原电池 能将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一、原电池 1、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 • 氧化还原反应 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 原电池 能将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2、原电池的组成 ()外电路:负载 电流的外部通路 (c)电极: 电池中发生 氧化还原反 应的场所 (b)盐桥: 电流的内 部通路
2、原电池的组成 (a)外电路:负载, 电流的外部通路 (b)盐桥: 电流的内 部通路 (c) 电极: 电池中发生 氧化还原反 应的场所

负极 正极 Zn=Zn2++2 Cu2+ +2e= Cu 电子从原电池流 盐桥 电子(从外电路 出(到外电路) 流入原电池的 的一极。 极 负极上总是发生 正极上总是发生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极板上电子是者znSO 山usOS极板上是缺电子 余的,带负电荷 的,带正电荷
正极 Cu2+ + 2e = Cu 电子(从外电路) 流入原电池的一 极。 正极上总是发生 还原反应, 极板上是缺电子 的,带正电荷。 负极 Zn = Zn2+ + 2e 电子从原电池 流 出(到外电路) 的一极。 负极上总是发生 氧化反应。 极板上电子是富 余的,带负电荷

3、半电池及氧化还原电对 从原电池的构造来看,一个完整的原电池,由两个“半电池”所构 成:1)铜板和硫酸铜;2)锌板和硫酸锌。 米每一个半电池都包含有两类物质: 2)氧化态物质,例如 1)还原态物质,例如Cu,Zno 半电池中,氧化态物质与还原态物质总是共存的,构成一对,称为 “氧化还原电对。常用下列符号表示: 的氧化态物质/还原态物质 Sn+Sn2、 2C12/Hg, AgCI/A等 例如:Cu2/Cu、Cu2+Cu+、Zn2/Zn、H/H2 CL2C、PbO2Pb2、O2/H2O、Fe3Fe2
3、半电池及氧化还原电对 *从原电池的构造来看,一个完整的原电池,由两个“半电池”所构 成:1)铜板和硫酸铜;2)锌板和硫酸锌。 * 每一个半电池都包含有两类物质: 1)还原态物质,例如Cu, Zn。 2)氧化态物质,例如Cu2+, Zn2+ * 半电池中,氧化态物质与还原态物质总是共存的,构成一对,称为 “氧化还原电对”。常用下列符号表示: 氧化态物质/还原态物质 例如: Cu2+ / Cu、 Cu2+/Cu+ 、Zn2+ /Zn 、 H+ / H2 、 Cl2 /Cl-、PbO2 / Pb2+ 、 O2 /H2O、 Fe3+/Fe2+ 、 Sn4+/Sn2+ 、Hg2Cl2 /Hg、AgCl/Ag等

4、原电池的符号表示 为了书写的方便,常用下列符号来表示原电池的结构: (1)以(+)表示原电池的正极,正极总是写在右边;以(一)表示原电池的 。负极,负极总是写在左边。 (2)正、负极中总是有一种导电的物质,如Zn、Cu、Ag、等还原态物质可 作为电极导体,导体总是写在紧邻(+)、(-)的最旁边的位置。如果 电对中的还原态物质不是导体,如FeHe2、H/H2、Cl/C等,就雳 要加惰性电极,如:C(石墨)、P等。 (3)“|”表示两相的界面 的(4)“T表示盐桥。 5方 举例说明: 0AGZn[ Znso4ICuSO 4 I Cu (+)7a ()Zn I Zn 2+ IH+I H2(Pt)(+)-moo0000. 0020((P)H2(100kPa)I H*(1.0 mol/dm )Cu 2+(1.0 mol/dm) Cu(+)o e0 eAse()(Pt)Fe3(1.0 mol/dm) het(1. 0 mol/dm )lAg*(1.0 mol/dm3)l Ag(+):2
为了书写的方便,常用下列符号来表示原电池的结构: (1)以(+)表示原电池的正极,正极总是写在右边;以(-)表示原电池的 负极,负极总是写在左边。 (2)正、负极中总是有一种导电的物质,如Zn、Cu、Ag、等还原态物质可 作为电极导体,导体总是写在紧邻(+)、(-)的最旁边的位置。如果 电对中的还原态物质不是导体,如Fe3+/Fe2+、 H+ / H2 、Cl2 /Cl- 等,就需 要加惰性电极,如:C(石墨)、Pt等。 (3)“∣”表示两相的界面 (4) “‖”表示盐桥。 举例说明: (-)Zn∣ZnSO4 ‖CuSO4∣Cu (+) (-)Zn∣Zn 2+ ‖H+∣H2 (Pt) (+) (-) (Pt) H2 ( 100kPa)∣ H+ (1.0 mol/dm3 )‖Cu 2+ (1.0 mol/dm3 ) ∣ Cu (+) (-) (Pt)Fe3 (1.0 mol/dm3 ), Fe2+ (1.0 mol/dm3 )‖Ag+ (1.0 mol/dm3 ) ∣Ag(+) 4、原电池的符号表示

二、电极电位 1、电极电位的产生双电层理论 n+ ne ①):M则+e圆 M ≥(2) O ② ne Mn 属溶 属”溶 金{溶 本 液 液 液 体 体 M n+ )(2
二、电极电位 1、电极电位的产生 — 双电层理论 M n+ ne M ne n+ M M n+ + ne (1) (2) + + + + - - - - (1) (2) 金 属 本 体 金 属 本 体 金 属 本 体 溶 液 溶 液 溶 液 M M n+

2、电极电位的测定 电极电位实质上就是双电层两边的电位差,是无法直 接测量的只能法择某电极作为“警照,以该电极与 待测电极组成一个原电池,获得原电池的电动势,从中 算出待测电极相对于标准电极的相刈的电位值。 5方
2、电极电位的测定 电极电位实质上就是双电层两边的电位差,是无法直 接测量的。只能选择某一电极作为“参照”,以该电极与 待测电极组成一个原电池,获得原电池的电动势,从中推 算出待测电极相对于标准电极的相对的电位值

600 Platinum wire 通常采用的标准电极是氢标 准电极。其结构如图所示。电 池符号 HA Pt)H2(100kPa) H*(1.0 mol/dm3) 2电极反应 2H+ H Acid 2 xHOn2在25C时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 电位: Platinum EHm2=0.00V hank elcctrode Hydrogen hubbies
通常采用的标准电极是氢标 准电极。其结构如图所示。电 池符号: (Pt) H2 ( 100kPa)∣ H+ (1.0 mol/dm3 ) 电极反应: 2H+ + e H2 在25C时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 电位: EH+/H2 = 0.00 V

当测量其他电极的电位时,将待测电极和氢电极组成原 电池。原电池的电动势,就是待测电极的电位。 例如:当用Zn2/n电对与氢电极组成原电池电池的电 动势为0.76V,电子从Zn电极流到氢电极,Zn电极为负极 。因此 Ea∠=076V ?当用uCu电对与氢电极组成原电池,电池的电动势为 0.34V,电子从氧电极流到Cu电极,Cu电极为正极,因此 王C①2+C1=+034V
当测量其他电极的电位时,将待测电极和氢电极组成原 电池。原电池的电动势,就是待测电极的电位。 例如:当用Zn2+ /Zn 电对与氢电极组成原电池,电池的电 动势为0.76V,电子从Zn电极流到氢电极,Zn电极为负极, 因此 E Zn2+ /Zn = - 0.76V 当用Cu2+ /Cu 电对与氢电极组成原电池,电池的电动势为 0.34V,电子从氢电极流到Cu电极,Cu电极为正极,因此 E Cu2+ /Cu = + 0.34V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溶液中的化学平衡(3.5)实际体系中的多重平衡.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溶液中的化学平衡(3.2)沉淀溶解平衡.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溶液中的化学平衡(3.3)配位化合物及水溶液中的配位平衡.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溶液中的化学平衡(3.1)溶液中的酸碱平衡.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Polymers.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1.4)化学平衡.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1.5)化学反应速率.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1.2)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1.3)化学反应的方向.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1.1)基本概念.ppt
- 四川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沉淀溶解平衡.ppt
- 四川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ppt
- 四川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吸光光度法.ppt
- 四川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ppt
- 四川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氧化还原反应.ppt
- 四川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配位滴定法.ppt
- 四川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酸碱滴定法.ppt
- 四川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化学平衡.ppt
- 四川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化学分析.ppt
- 四川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物质结构.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水基分散系(2.1)分散体系.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水基分散系(2.3)胶体分散体系.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水基分散系(2.2)稀溶液的依数性.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单质及无机化合物(5.1)金属及其化合物.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单质及无机化合物(5.2)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有机化学(PPT讲义课件).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结构化学——化学键和分子结构.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结构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结构化学——分子的极性、分子间的作用力和氢键、晶体结构.ppt
- 哈佛大学:《高等有机化学》课程教材讲义(英文版)Lecture 36 A Product Synthesis.pdf
- 哈佛大学:《高等有机化学》课程教材讲义(英文版)Lecture 34 Introduction to Carbenes.pdf
- 哈佛大学:《高等有机化学》课程教材讲义(英文版)Lecture 35 Recent Review Article.pdf
- 哈佛大学:《高等有机化学》课程教材讲义(英文版)Lecture35 A The Use of Fischer Carbenes in Organic Synthesis.pdf
- 哈佛大学:《高等有机化学》课程教材讲义(英文版)Lecture 35 B The Synthetic Applications of Carbonyl Ylides.pdf
- 哈佛大学:《高等有机化学》课程教材讲义(英文版)Lecture 36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pdf
- 哈佛大学:《高等有机化学》课程教材讲义(英文版)Lecture 33 A Evans' Group Seminar.pdf
- 哈佛大学:《高等有机化学》课程教材讲义(英文版)Lecture 17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pdf
- 哈佛大学:《高等有机化学》课程教材讲义(英文版)Lecture 10 A Diastereoselective Attack of Electrophiles on Chiral Olefins.pdf
- 哈佛大学:《高等有机化学》课程教材讲义(英文版)Lecture 10 extra.pdf
- 哈佛大学:《高等有机化学》课程教材讲义(英文版)Lecture 11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