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溶液中的化学平衡(3.5)实际体系中的多重平衡

第三章: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第五节 实际体系中的多重平衡
第三章: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第五节 实际体系中的多重平衡

例3-17某溶液中含Zn2+、Cd2两种离子,其浓度分别为C(Zn2)= 293×105 mol dm3,C(Cd2+)=140×106 mol.dm3。向该溶液中不断 通入H2S,使溶液中H2S保持饱和(H2S的饱和浓度为0.10 moldm3)。 已知K(ZnS)293×10-25,Ks(CdS=140×1029。试问若需将溶液中 Zn2浓度降至293×10-0 mold3,则溶液的pH值最低应控制多少? 在该pH下溶液中残留的Cd2离子浓度为多少? HaS ZnS+→Zn2++S [ S2]=Ksp Zns/[Znzf =2.93×1025/293×10-10 =100×1015 HS←→·2H++S2 HS 2H++ S2 0.1X1.00×1015(平衡) C(Zn2+)=293×105 mold3 C(Cd2)=140×10°mdm4 K ah2S CdS←Cd2++S [Cd2]=Ksp Cds/[S21
例 3-17 某溶液中含Zn2+ 、Cd2+两种离子,其浓度分别为C(Zn2+ ) = 2.93×10-5 mol•dm-3 ,C(Cd2+ ) = 1.40×10-6 mol•dm-3。向该溶液中不断 通入H2S,使溶液中H2S保持饱和(H2S的饱和浓度为0.10 mol•dm-3 )。 已知KSP(ZnS)=2.93×10-25 , KSP(CdS)=1.40×10-29。试问若需将溶液中 Zn2+浓度降至2.93×10-10 mol•dm-3 ,则溶液的pH值最低应控制多少? 在该pH下溶液中残留的Cd2+离子浓度为多少? C(Zn2+) = 2.93×10-5 mol•dm-3 C(Cd2+) = 1.40×10-6 mol•dm-3 H2S H2S 2H+ + S2- 0.1 x 1.00 ×10-15 (平衡) Ka,H2S = ————— ZnS Zn2+ + S2- [S2- ] = Ksp,ZnS/ [Zn2+] = 2.93×10-25 / 2.93×10-10 = 1.00 ×10-15 [H+ ] 2 [S2- ] [H2S] CdS Cd2+ + S2- [Cd2+] = Ksp,CdS / [S2- ] H2S 2H+ + S2-

例3-18在体积为1.0dm3,浓度为60 moldm3的NH3水中,加入 0.lmol的cuSO4,形成铜铵配离子[Cu(NH32溶液(假定加入CuSO4弓 起的体积变化可忽略不计)。试问,向该溶液中加入含IO3或S2离子的 溶液,能否产生Cu(O22或CuS沉淀析出? 解: Cu2++ 4 NH Cu(NH3) 起始浓度mo0.1 6.0 0 平衡浓度moL X 60-4(01-x)≈560.1-x≈0 K Cu(NH3) 4 Cu Cu(NH3)4I 稳NH3]Cu2 INH3]K稳 Cu(O)2←→Cu2++2l03[O3]=Kco32/ICu21=12×105 CuS→Cu2++s2 [S2]=Kpas/Cu2=261×1010
例 3-18 在体积为1.0 dm3,浓度为6.0 mol•dm-3的NH3水中,加入 0.1mol的CuSO4,形成铜铵配离子[Cu(NH3 ) 4 ] 2+溶液(假定加入CuSO4引 起的体积变化可忽略不计)。试问,向该溶液中加入含IO-3或S -2离子的 溶液,能否产生Cu(IO3 ) 2或CuS沉淀析出? 解: Cu2+ + 4 NH3 = Cu(NH3 )4 2+ 起始浓度mol/L 0.1 6.0 0 平衡浓度mol/L x 6.0-4(0.1-x) 5.6 0.1-x 0.1 K稳 = —————— [Cu2+] = —————— [Cu(NH3 )4 2+] [NH3 ] 4 [Cu2+] [Cu(NH3 )4 2+] [NH3 ] 4 K稳 Cu(IO3 )2 Cu2+ + 2 IO3 - [IO3 - ] = Ksp Cu(IO3)2 / [Cu2+] =1.2 ×105 CuS Cu2+ + S2- [S2- ] = Ksp,CdS / [Cu2+] =2.61 ×10-19

例3-22试设计一实验,利用Cu2(Cu电极的标准电极电位ECu2+(Cu) =0.34V,及Cu(NH2+4配离子的生成常数β(Cu(NH3)42+)=10132,求 算CuAH1电极的标准电极电位ECu(NH42/Cu)之值。 ff: molL Cu(NH3)42++ 2e= Cu +4 NE 什么是E(Cu(NH)4+2Cu)? mol/L 所有参与电极反应的物质,浓度为标准浓度(1.0mol/L) Cu2++ 4 NH3 Cu(NH3)42+ 平衡浓度moLX 1.0 稳、[Cu(NH2)21 K [ 1[Cu2+i [Cu2+- [Cu(NH3)42]=I INH3]K稳K稳 Ee(Cu(NH)4+2/Cu)=E(Cu2+/Cu)=E(Cu2+/Cu)+0.059vIg [Cu2+ =Ee(Cu2+/Cu)+0059V;。1 K 稳
例 3-22 试设计一实验,利用Cu2+/Cu电极的标准电极电位 E (Cu2+/Cu) = 0.34 V ,及Cu(NH)2 +4 配离子的生成常数β(Cu(NH3 )4 2+) = 1013.32,求 算Cu(NH)4 +2 /Cu电极的标准电极电位E (Cu(NH)4 +2 /Cu)之值。 解: Cu(NH3 )4 2+ + 2e = Cu +4 NH3 什么是 E (Cu(NH)4 +2 /Cu)? —— 所有参与电极反应的物质,浓度为标准浓度(1.0 mol/L) 1.0 mol/L 1.0 mol/L Cu2+ + 4 NH3 = Cu(NH3 )4 2+ 平衡浓度mol/L x 1.0 1.0 K稳 = —————— [Cu2+] = ——————= —— [Cu(NH3 )4 2+] [NH3 ] 4 [Cu2+] [Cu(NH3 )4 2+] [NH3 ] 4 K稳 E (Cu(NH)4 +2 /Cu) = E (Cu2+ /Cu) = E (Cu2+ /Cu) + ——— lg [Cu2+] = E (Cu2+ /Cu) + ——— lg ——1 K稳 0.059V n 0.059V n 1 K稳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溶液中的化学平衡(3.2)沉淀溶解平衡.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溶液中的化学平衡(3.3)配位化合物及水溶液中的配位平衡.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溶液中的化学平衡(3.1)溶液中的酸碱平衡.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Polymers.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1.4)化学平衡.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1.5)化学反应速率.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1.2)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1.3)化学反应的方向.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1.1)基本概念.ppt
- 四川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沉淀溶解平衡.ppt
- 四川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ppt
- 四川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吸光光度法.ppt
- 四川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ppt
- 四川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氧化还原反应.ppt
- 四川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配位滴定法.ppt
- 四川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酸碱滴定法.ppt
- 四川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化学平衡.ppt
- 四川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化学分析.ppt
- 四川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物质结构.ppt
- 四川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溶液中的化学平衡(4.4)电化学平衡及其应用.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水基分散系(2.1)分散体系.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水基分散系(2.3)胶体分散体系.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水基分散系(2.2)稀溶液的依数性.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单质及无机化合物(5.1)金属及其化合物.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单质及无机化合物(5.2)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有机化学(PPT讲义课件).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结构化学——化学键和分子结构.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结构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ppt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结构化学——分子的极性、分子间的作用力和氢键、晶体结构.ppt
- 哈佛大学:《高等有机化学》课程教材讲义(英文版)Lecture 36 A Product Synthesis.pdf
- 哈佛大学:《高等有机化学》课程教材讲义(英文版)Lecture 34 Introduction to Carbenes.pdf
- 哈佛大学:《高等有机化学》课程教材讲义(英文版)Lecture 35 Recent Review Article.pdf
- 哈佛大学:《高等有机化学》课程教材讲义(英文版)Lecture35 A The Use of Fischer Carbenes in Organic Synthesis.pdf
- 哈佛大学:《高等有机化学》课程教材讲义(英文版)Lecture 35 B The Synthetic Applications of Carbonyl Ylides.pdf
- 哈佛大学:《高等有机化学》课程教材讲义(英文版)Lecture 36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pdf
- 哈佛大学:《高等有机化学》课程教材讲义(英文版)Lecture 33 A Evans' Group Seminar.pdf
- 哈佛大学:《高等有机化学》课程教材讲义(英文版)Lecture 17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pdf
- 哈佛大学:《高等有机化学》课程教材讲义(英文版)Lecture 10 A Diastereoselective Attack of Electrophiles on Chiral Olefins.pdf
- 哈佛大学:《高等有机化学》课程教材讲义(英文版)Lecture 10 extra.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