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六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第六章核磁共振波谱法 将自旋核放入磁场中,用适宜频率的电磁 波照射,它们会吸收能量,发生原子核能 级的跃迁,同时产生核磁共振信号,得到 核磁共振谱,这种方法称为核磁共振波谱 法。(N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第六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将自旋核放入磁场中,用适宜频率的电磁 波照射,它们会吸收能量,发生原子核能 级的跃迁,同时产生核磁共振信号,得到 核磁共振谱,这种方法称为核磁共振波谱 法。(NM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6.1基本原理 6.1.1核的自旋 u=pP P=VI(+ h =0,无自旋 =12,主要原子核有1H,6C7N,。F,5P (核电荷呈球形分布于核表面,核磁共振现象较为简单)
6.1 基本原理 6.1.1 核的自旋 I=0 ,无自旋 I=1/2,主要原子核有 (核电荷呈球形分布于核表面,核磁共振现象较为简单) ( ) 2 π h P I I 1 μ γ P = + = ⋅ H, C, N, F, P31 15 19 9 15 7 13 6 1 1

6.1.2自旋核在磁场中的行为 2-h m=J,-l,-2,…,-(2+1 I(+1)
6.1.2 自旋核在磁场中的行为 I(I 1) m cos θ m I, I 1, I 2, , I (2I 1) 2 π h PZ m + = = − − ⋅⋅⋅ − + = 个

●●● ●●●● ●●●●● ●●●● ●●●00 ●0●0 Bo 外加磁场 ●●00 Bn 无磁场 E=uBB m 2 B E=2uBB 2k m=t 进动 磁矩μ E=-uBBo 轨道 自旋质子 Bo 磁场中质子的进动

●●● ●●●● Es、m ●●●●● ●●●● ●●●00 ●0●0 H在外磁场中只有m=+及m=-两种取向 B m=+时E uBB B m=-时E BB =+uBB AE=E -E =2uBB 一般地,AE=2(相邻两能级之差)
一般地 , (相邻两能级之差 ) 时 时 两种取向 21 在外磁场中只有 及 I B E E E E B B 2 1 B 2 1 B I mμ E 2 1 m B 2 1 B 2 1 B I mμ E 2 1 m m 2 1 H m B I mμ E 2 1 2 1 2 1 2 1 1 0 0 0 0 0 0 0 0 0 2 μβ Δ Δ μβ μβ μβ β μβ μβ β 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1.3核磁共振 讨论: hv=△E (1)同一核,μ一定,β、h为 Bo 4B 常数,v与B成正比 h :509×(2)不同核,同时放入B的磁场 μ:磁矩 中,μ大,v就大,反之亦 然 (3)不同核,固定v,μ大, B0小,反之亦然
6.1.3 核磁共振 磁矩 5 049 10 27 1 0 : : . J T Ih B h E μ β ν μβ ν − − × ⋅ = = Δ 讨论: (1)同一核,μ一定, β、h为 常数, ν与B 0成正比; (2)不同核,同时放入B 0的磁场 中, μ大, ν就大,反之亦 然; (3)不同核,固定ν, μ大, B 0小,反之亦然

6.1.4在NR中的弛豫过程 ■若处于高能级的核数目和低能级的核数目很 快趋于相等,则不再有净的吸收,NR信号将 完全消失,即“饱和”,所以需要有一个弛 豫过程:核将其获得的能量释放到周围环境 中去,使核从高能态降到低能态。 ■自旋-晶格弛豫、自旋-自旋弛豫
6.1.4 在NMR中的弛豫过程 若处于高能级的核数目和低能级的核数目很 快趋于相等,则不再有净的吸收,NMR信号将 完全消失,即“饱和”,所以需要有一个弛 豫过程:核将其获得的能量释放到周围环境 中去,使核从高能态降到低能态。 自旋-晶格弛豫、自旋-自旋弛豫

6.2核磁共振波谱仪 6.2.1连续波核磁共振仪 核磁共振波谱仪示意图 1.磁铁;2.射频振荡器;3.扫描发生器;4.检 测器;5.记录器;6.试样管理体制
6.2 核磁共振波谱仪 6.2.1 连续波核磁共振仪

1.磁铁:提供强、均匀、稳定的磁场 永久磁铁、电磁铁、超导磁铁 2.探头:检测MR信号 试样管、发射线圈、接受线圈、预放大单元 3.波谱仪: 射频源和音频调制 扫描单元:扫频、扫场 接收单元 信号累加
1. 磁铁:提供强、均匀、稳定的磁场 永久磁铁、电磁铁、超导磁铁 2. 探头:检测NMR信号 试样管、发射线圈、接受线圈、预放大单元 3. 波谱仪: 射频源和音频调制 扫描单元:扫频、扫场 接收单元 信号累加

6.2.2脉冲傅里叶核磁共振仪 ■多道发射多种频率 不同化学环境的核同时共振 ■多道接收
6.2.2 脉冲傅里叶核磁共振仪 多道发射多种频率 不同化学环境的核同时共振 多道接收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五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九章 电解和库仑分析法.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三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二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十一章 气相色谱法.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十章 色谱分析导论.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绪论(徐开来).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一章 光分析导论.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超导核磁共振仪操作图示.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基本原理和分析技术.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原子发射光谱实验讲座.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气相色谱法的基本知识及应用.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X-射线衍射.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离子色谱方法及应用.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热分析及其应用.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红外光谱.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核磁共振.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应用.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电化学分析法.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七章 电分析化学导论.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八章 电位分析法.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四章 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法.pdf
- 卫生部规划教材:《天然药物化学》第四版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共九章(PDF版).pdf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分析化学概论.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 2.5 有效数字 第3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3.1-3.3.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3.3-3.4.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3.8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第4章 络合滴定法 4.1 概述.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酸碱平衡及酸碱 3.5 酸碱指示剂 3.6 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 3.7 终点误差 3.8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络合滴定法.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络合滴定法 4.3.2 金属指示剂 4.3.3 终点误差 4.3.4 络合滴定中的酸度控制 4.4 混合金属离子的选择性滴定.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络合滴定法 4.5 络合滴定的方式和应用 第5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5.1-5.2).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5.3 氧化还原滴定 5.4 氧化还原滴定的计算 5.5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章 沉淀滴定法.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9章 定量分析中的分离方法.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8章 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及分子荧光分析法 8.1 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8.2 光度分析的方法和仪器.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8章 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及分子荧光分析法(8.3-8.6).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8章 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及分子荧光分析法 8.7 分子荧光与分子磷光分析法.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求学问.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