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GPS测量技术设计

第十章GPS测量技术设计与外 业观测
第十章 GPS测量技术设计与外 业观测

GPS测量的技术设计 GPS测量的技术设计主要依据GPS测量规范及测 量任务书 lGPS测量规范 2测量任务书 GPS控制网的精度、密度设计 在国标中GPS测量按精度共分为AA、A、B、C D、E六个等级,常用的是B、C、D、E
一 GPS测量的技术设计 GPS测量的技术设计主要依据GPS测量规范及测 量任务书 1 GPS测量规范 2 测量任务书 GPS控制网的精度、密度设计 在国标中GPS测量按精度共分为AA、A、B、C、 D、E六个等级,常用的是B、C、D、E

表6-1精度分级 级别圆定误差amn比例误差系数级别圃定误差am比斜误差系数 AA ≤0.01 ≤10 <5 ≤0.1 D ≤10 ≤10 B 8 ≤1 E ≤10 ≤20 8=√a2+(b·d·10") 式中囚为GPS基线向量的等效距离误差,a为 GPS接收机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b 为GPS接收机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d为GPS 网中相邻点间的距离(mm)
式中, 为GPS基线向量的等效距离误差,a为 GPS接收机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b 为GPS接收机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d为GPS 网中相邻点间的距离(mm)

GPS控制网的精度、密度设计 根据国标,各级GPS相邻点间平均距离应符合下表 的要求,而且相邻点最小距离可为平均距离的 1/3--1/2倍:;最大距离可为平均距离的2一3倍。 丧62GP网中相邬点之间的平均距离 级别 项目 平均距离10307010-155-002-5
GPS控制网的精度、密度设计 根据国标,各级GPS相邻点间平均距离应符合下表 的要求,而且相邻点最小距离可为平均距离的 1/3—1/2倍;最大距离可为平均距离的2-3倍

GPS控制网的基准设计 GPS控制网的基准设计包括位置基准、方位基准和 尺度基准。 方位基准:一般由给定的起算方位角值确定 尺度基准:一般由地面的电磁波测距确定 位置基准; (1)为求定GPS点在国家或地方坐标系中的坐标, 应联测地方控制地方点,用以坐标变换。当测区 有旧的地面控制点成果时,应既考虑充分利用旧 资料,又要使新建的髙精度GPS控制网不受旧资 料精度较低的影响。为此,应将新的GPS网与旧 控制点进行联测,联测点一般不应少于3个
GPS控制网的基准设计 GPS控制网的基准设计包括位置基准、方位基准和 尺度基准。 方位基准:一般由给定的起算方位角值确定。 尺度基准:一般由地面的电磁波测距确定。 位置基准; (1) 为求定GPS点在国家或地方坐标系中的坐标, 应联测地方控制地方点,用以坐标变换。当测区 有旧的地面控制点成果时,应既考虑充分利用旧 资料,又要使新建的高精度GPS控制网不受旧资 料精度较低的影响。为此,应将新的GPS网与旧 控制点进行联测,联测点一般不应少于 3个

(2)GPS网的坐标系统尽量应与测区过去采用的 坐标系统一致,一般应了解以下几个参数: l:所采用的参考椭球体,一般是以国家坐标系 的参考椭球为基础; 2:坐标系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值; 3:纵、横坐标的加常数; 4:坐标系的投影面高程及测区平均高程异常值; 5:起算点的坐标。 实际工作中,有时难以找到说明以上参数的资 料,此时,也可以通过分析计算的方祛处理
(2)GPS网的坐标系统尽量应与测区过去采用的 坐标系统一致,一般应了解以下几个参数: l:所采用的参考椭球体,一般是以国家坐标系 的参考椭球为基础; 2:坐标系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值; 3:纵、横坐标的加常数; 4:坐标系的投影面高程及测区平均高程异常值; 5:起算点的坐标。 实际工作中,有时难以找到说明以上参数的资 料,此时,也可以通过分析计算的方祛处理

(3)GPS网平差后得到的是大地高,为了得到 GPS点的正常高,应使一定数量的GPS点与水准 点重合,或者对部分GPS点联测水准。联测的高 程点需均匀的分布于网中,对丘陵或山区高程点 应按照高程拟合曲面的要求进行布设
(3) GPS网平差后得到的是大地高,为了得到 GPS点的正常高,应使一定数量的GPS点与水准 点重合,或者对部分GPS点联测水准。联测的高 程点需均匀的分布于网中,对丘陵或山区高程点 应按照高程拟合曲面的要求进行布设

GPS控制网图形设计 观测时段: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观测停止,连续工作的时 问段简称时段。 同步观测: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进行的观测 同步观测环: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获得的基线向量所 构成的闭合环,简称同步环。 独立基线:对干N台GPS接收机构成的同步观测环,有J条同步观 测基线,其中独立基线数为N一1。独立基线之间没有相关性 独立观测环:由独立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简称 独立环。 异步观测环:在构成多边形环路的所有基线向量中,只要有非同 步观测基线向量,则该多边形环路叫异步观侧环,简称异步环。 非独立基线:除独立基线外的其他叫非独立基线,总基线数与独 立基线之差为非独立基线数
GPS控制网图形设计 观测时段: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观测停止,连续工作的时 问段简称时段。 同步观测: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进行的观测。 同步观测环: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获得的基线向量所 构成的闭合环,简称同步环。 独立基线:对干N台GPS接收机构成的同步观测环,有J条同步观 测基线,其中独立基线数为N一1。独立基线之间没有相关性。 独立观测环:由独立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简称 独立环。 异步观测环:在构成多边形环路的所有基线向量中,只要有非同 步观测基线向量,则该多边形环路叫异步观侧环,简称异步环。 非独立基线:除独立基线外的其他叫非独立基线,总基线数与独 立基线之差为非独立基线数

GPS网特征条件的计算 对于由N台GPS接收机构成的同步图形中一个时段 句含 的基线(或简称GPS边)数为:J=N*(N-1) 但其中仅有N-1条是独立边,其余为非独立边。 当同步观测的GPS接收机数N>3时,同步闭合环T 的最少个数应为 T=J-N-1)=(N-1)(N-2)/2 表84N与JT关系表 M 2
GPS网特征条件的计算 对于由N台GPS接收机构成的同步图形中一个时段 包含 的基线(或简称GPS边)数为: J= N*(N-1)/2; 但其中仅有N-1条是独立边,其余为非独立边。 当同步观测的GPS接收机数N>3时,同步闭合环T 的最少个数应为 T=J-(N-1)=(N-1)(N-2)/2

(a)N=2 (b)N…3 (c)N-4 d)N=5 图81N台接收机同步观测所构成的同步图形 a)N-2(b)N=3 (c)N=4 (d)N-5 图82GFS独立边的不同选择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GPS接收机与GPS处理软件.ppt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GPS网的三维平差.ppt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GPS测量外业实施.ppt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六章 GPS高程.ppt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GPS定位的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ppt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GPS绝对定位原理.ppt
- 长春工程学院勘测学院:《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篇 工程建筑物的变形观测(水平位移观测、变形观测的成果整理).ppt
- 长春工程学院勘测学院:《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篇 工程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工业建筑物变形观测的内容与布置、垂直位移观测).ppt
- 长春工程学院勘测学院:《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篇 工程建设中的定线放样工作(地下建筑物的施工测量、第九章).ppt
- 长春工程学院勘测学院:《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篇 工程建设中的定线放样工作(施工控制网的建立、施工放样的方法和精度分析).ppt
- 长春工程学院勘测学院:《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篇 工程建设中的定线放样工作(线路勘测、曲线测设).ppt
- 长春工程学院勘测学院:《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篇 工程建设中地形图的应用与测绘(吕忠刚).ppt
- 《水文地质学》岩石渗透系数的测定(李泉).ppt
- 《水文地质学》岩石容水度、给水度、持水度的测定(李泉).ppt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实验(李泉).ppt
- 数字地球基础丛书:《数字高程模型》PDF电子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共十章,李志林、朱庆).pdf
- 西南科技大学:《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高斯.doc
- 西南科技大学:《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马王堆奇珍——西汉地图.doc
- 西南科技大学:《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陈子测日与勾股定理之发现.doc
- 西南科技大学:《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美孪生火星车“勇气”号和“机遇”号观山探坑.doc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GPS误差来源及分析.ppt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GPS卫星运动及坐标计算.ppt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卫星信号.ppt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GPS系统组成.ppt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测绘科学与技术概论.ppt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GPS原理及应用概论.ppt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GPS相对定位原理.ppt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测量中的坐标系及其坐标转换.ppt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整周未知数的确定方法与分析.ppt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GPS定位的观测量.ppt
- 第九章 轴测投影 PPT课件 9.1 概述 9.2 正轴测图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 9.3 斜轴测图的画法.ppt
- 《环境遥感概论》课程PPT课件(讲义)遥感概论.ppt
- 第三章 距离测量 PPT 课件.pps
- 《测量学 Engineering Survey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pps
- 《遥感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共七章,含12个实验实习).pdf
- 河海大学:《摄影测量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中)第四章 立体观察和立体量测、第五章 双像解析摄影测量、第六章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概述、第七章 解析立体测图仪及立体测图作业.ppt
- 河海大学:《摄影测量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下)第八章 数字地面模型概述、第九章 像片纠正、正射投影技术及综合法测图、第十章 数字摄影测量基础知识、第十一章 摄影测量的外业.ppt
- 河海大学:《摄影测量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上)第一章 绪论(李浩)、第二章 摄影的基本知识与影像误差处理、第三章 单张航摄像片解析.ppt
- 《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工程测量概述.ppt
-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Principle and Methods of Digital Mapp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数字地形图的应用 10.1 地形图的应用.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