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工程学院勘测学院:《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篇 工程建设中的定线放样工作(地下建筑物的施工测量、第九章)

第八章下建筑物的海工测 辛。坚并余测与权 2003.5 多媒体课件 BACK
2003.5 多媒体课件 1 第八章 地下建筑物的施工测量 第九章 竖井联系测量与陀螺经纬仪测量

测绘世界 第八章地下建筑物的施工测量 §8-1概迷 88-2隧道贯通误 §8-3隧道挖制测量误对横向贯通精度影响 §8-4选洞关系数据的推算 §8-5地下控制测量 §8-6隧道施工中的测量工作 §8-7隧道贯通误差的测定 2003.5 多媒体课件 BACK2
2003.5 多媒体课件 2 第八章 地下建筑物的施工测量 §8-1 概 述 §8-2 隧道贯通误 §8-3 隧道控制测量误对横向贯通精度影响 §8-4 进洞关系数据的推算 §8-5 地下控制测量 §8-6 隧道施工中的测量工作 §8-7 隧道贯通误差的测定

第八章地下建筑物的施工测量 §8-1概述 地下建筑物施工测量的内容及其作用 地下建筑工程:隧道、地下输水隧洞、城市地铁、矿山井 巷、人防和地下工厂、车厂、机场、环行粒子加器等工程。 内容主要包括: 1.在地面建立平面与高程施工控制网 2.将地面上的坐标、方向和高程传递到地下去的联系测量。 3.在地下进行平面与高程控制测量 4.根据地下控制点进行施工放样,指导地下工程的正确开挖、 衬砌和施工和绘制各种测绘图件 5.对地下建筑工程中的大型设备进行安装和调校测量。 6.最后进行竣工测量 2003.5 多媒体课件
2003.5 多媒体课件 3 一、地下建筑物施工测量的内容及其作用 地下建筑工程:隧道、地下输水隧洞、城市地铁、矿山井 巷、人防和地下工厂、车厂、机场、环行粒子加器等工程。 内容主要包括: 1.在地面建立平面与高程施工控制网。 2.将地面上的坐标、方向和高程传递到地下去的联系测量。 3.在地下进行平面与高程控制测量。 4.根据地下控制点进行施工放样,指导地下工程的正确开挖、 衬砌和施工和绘制各种测绘图件。 5.对地下建筑工程中的大型设备进行安装和调校测量。 6.最后进行竣工测量 第八章 地下建筑物的施工测量 §8-1 概 述

测绘世界 二、地下建筑物施工测量的方法 地下建筑物施工测量一般采用现场标定法和解析法。 现场标定法: 不进行控制测量而直接测量,对于简单的放样例如较短的铁路、公路 隧道或水工隧洞等经常采用。 解析法 建立地面、地下控制测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测设。 (一)现场标定法 对于直线隧道而言,其工作程序见图8-1,设点A、D为隧道中线在洞口 处的两个已知点,这两点不能直接通视,需要在A、D点间确定B、C两点, 作为向洞内引线的依据。 2003.5 多媒体课件
2003.5 多媒体课件 4 二、地下建筑物施工测量的方法 地下建筑物施工测量一般采用现场标定法和解析法。 现场标定法: 不进行控制测量而直接测量,对于简单的放样例如较短的铁路、公路 隧道或水工隧洞等经常采用。 解析法: 建立地面、地下控制测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测设。 (一)现场标定法 对于直线隧道而言,其工作程序见图8-1,设点A、D为隧道中线在洞口 处的两个已知点,这两点不能直接通视,需要在A、D点间确定B、C两点, 作为向洞内引线的依据

图8-18 D D 3 A Quit 2003.5 多媒体课件
2003.5 多媒体课件 5 A B′ C′ D′ B C D B C A D 图 8-1 D′

测绘世界 (二)解析法 如图8-2,A、D为隧道两端的进洞点。由于受地形条件限制,在建立 控制网时未能将它们联入网内,而需进行插点控制,以求定其相应坐标。 ZDy Z卫 图8-2 Quit 2003.5 多媒体课件 6
2003.5 多媒体课件 6 (二)解析法 如图8-2,A、D为隧道两端的进洞点。由于受地形条件限制,在建立 控制网时未能将它们联入网内,而需进行插点控制,以求定其相应坐标。 图8-2

§8-2隧道贯通误差 一、隧道贯通误差的分类及其限差 (一)贯通误差 纵向贯通误差:在平面内线路中线方向的投影长度,用6表示 横向贯通误差:在平面内垂直于中线方向的投影长度,用6q表示。 竖向贯通误差:在竖面上的高程误差,用h表示。 各项贯通误差的限差(用示)一般取中误差的两倍。对于纵向 误差的限差都是按定测中线的精度要求,即 ∠=2ml≤L/2000 (8-1) 式中,L为隧道两开挖洞口间的长度。对于横向贯通误差的限差,按 《铁路测量技术规则》根据两开挖洞口间的长度确定,见表81 2003.5 多媒体课件
2003.5 多媒体课件 7 (一)贯通误差 纵向贯通误差:在平面内线路中线方向的投影长度,用δl 表示。 横向贯通误差:在平面内垂直于中线方向的投影长度,用δq表示。 竖向贯通误差:在竖面上的高程误差,用δh表示。 各项贯通误差的限差(用⊿表示)一般取中误差的两倍。对于纵向 误差的限差都是按定测中线的精度要求,即 ⊿l=2m l ≤L/2000 ( 8-1) 式中,L为隧道两开挖洞口间的长度。对于横向贯通误差的限差,按 《铁路测量技术规则》根据两开挖洞口间的长度确定,见表8-1 §8-2 隧道贯通误差 一、隧道贯通误差的分类及其限差

贯通误差的限差 两开挖洞口间长度(Km) <44 13 17~ 8 10 17 20 横向贯通限差(m) 100 150200 300 400 500 [高程贯通误差(m) 50 二、贯通误差的来源和分配 隧道贯通误差的主要来源洞内、外控制测量误差和竖井联系测量误差等。 1若设隧道总的横向贯通误差的允许值为Mq,按等影响的原则,得地面 控制测量的误差所引起横向贯通中误差的允许值,即为“影响值” m=M/3=±058M(8-2) 2设隧道总的高程贯通中误差的允许值为Mh则地面水准测量的误差所引 起的高程贯通中误差的允许值为 mn=M1/√2=±07M2(8-3) 2003.5 多媒体课件
2003.5 多媒体课件 8 贯通误差的限差 两开挖洞口间长度(Km) <4 4~ 8 8~ 10 10~ 13 13~ 17 17~ 20 横向贯通限差(㎜) 100 150 200 300 400 500 高程贯通误差(㎜) 50 二、贯通误差的来源和分配 隧道贯通误差的主要来源:洞内、外控制测量误差和竖井联系测量误差等。 1.若设隧道总的横向贯通误差的允许值为Mq,按等影响的原则,得地面 控制测量的误差所引起横向贯通中误差的允许值,即为“影响值” 2.设隧道总的高程贯通中误差的允许值为Mh,则地面水准测量的误差所引 起的高程贯通中误差的允许值为 m M / 2 0.71M (8 3) h = h = h - m M / 3 0.58M (8 2) q = q = q -

83道校制测量误是 封向赏通精的 概述 隧道控制测量包括地面和洞内两部分,毎部分又分为平面控制和 高程控制,其中高程控制一般多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而在山区则用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的方法;平面控制大多釆用静态GPS网进行地面控 制测量或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由于GPS定位的相对精度高、速度 快、经费省,近年被广泛使用。隧道施工控制网的精度主要取决于隧 道横向贯通误差和竖向贯通误差。 导线测量误差对横向贯通精度的影响 测角误差引起的横向贯通误差 2003.5 多媒体课件
2003.5 多媒体课件 9 一、概述 隧道控制测量包括地面和洞内两部分,每部分又分为平面控制和 高程控制,其中高程控制一般多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而在山区则用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的方法;平面控制大多采用静态GPS网进行地面控 制测量或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由于GPS定位的相对精度高、速度 快、经费省,近年被广泛使用。隧道施工控制网的精度主要取决于隧 道横向贯通误差和竖向贯通误差。 二、导线测量误差对横向贯通精度的影响 1.测角误差引起的横向贯通误差

图8-3,沿曲线隧道在地面上布设了支导线A、B、C、D、E及F 以测定它的两个洞口点A和F的相对位置。则由于导线测角误差而引起的 横向贯通误差为 P√∑R2(8 式中:m为导线测角的中误差,以秒计;p"=206265″; ∑R32为测角的各点至贯通面的垂直距离的平方和 R B R D D B 隧道中线 A 西洞口C 东洞口 R E A贯 E 通面图 8-3 Qui 2003.5 多媒体课件 0
2003.5 多媒体课件 10 图8-3,沿曲线隧道在地面上布设了支导线A、B、C、D、E及F, 以测定它的两个洞口点A和 F的相对位置。则由于导线测角误差而引起的 横向贯通误差为 式中:mβ ″为导线测角的中误差,以秒计; ρ″ =206265″; ∑Rx 2为测角的各点至贯通面的垂直距离的平方和。 ZD1 A B C D F A′ E B′ D′ E ′ C′ xA R B Rx Rx C x D R E Rx 贯 通 面 西洞口 隧道中线 东洞口 图8-3 m m / R (8 4) 2 yβ = x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长春工程学院勘测学院:《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篇 工程建设中的定线放样工作(施工控制网的建立、施工放样的方法和精度分析).ppt
- 长春工程学院勘测学院:《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篇 工程建设中的定线放样工作(线路勘测、曲线测设).ppt
- 长春工程学院勘测学院:《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篇 工程建设中地形图的应用与测绘(吕忠刚).ppt
- 《水文地质学》岩石渗透系数的测定(李泉).ppt
- 《水文地质学》岩石容水度、给水度、持水度的测定(李泉).ppt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实验(李泉).ppt
- 数字地球基础丛书:《数字高程模型》PDF电子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共十章,李志林、朱庆).pdf
- 西南科技大学:《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高斯.doc
- 西南科技大学:《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马王堆奇珍——西汉地图.doc
- 西南科技大学:《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陈子测日与勾股定理之发现.doc
- 西南科技大学:《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美孪生火星车“勇气”号和“机遇”号观山探坑.doc
- 西南科技大学:《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美国航空航天局即将完成火星地图测绘工作.doc
- 西南科技大学:《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用等高线显示地貌最早始于何时何人.doc
- 西南科技大学:《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珠穆朗玛峰实际高度起争议 8848米存在误差.doc
- 西南科技大学:《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珠穆朗玛峰30年.doc
- 西南科技大学:《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火星水之谜———千百年的疑问.doc
- 西南科技大学:《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漫话中国古代测绘.doc
- 西南科技大学:《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中华大地原点.doc
- 西南科技大学:《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世界上最早的地图.doc
- 西南科技大学:《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系列世界地图编制完成.doc
- 长春工程学院勘测学院:《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篇 工程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工业建筑物变形观测的内容与布置、垂直位移观测).ppt
- 长春工程学院勘测学院:《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篇 工程建筑物的变形观测(水平位移观测、变形观测的成果整理).ppt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GPS绝对定位原理.ppt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GPS定位的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ppt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六章 GPS高程.ppt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GPS测量外业实施.ppt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GPS网的三维平差.ppt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GPS接收机与GPS处理软件.ppt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GPS测量技术设计.ppt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GPS误差来源及分析.ppt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GPS卫星运动及坐标计算.ppt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卫星信号.ppt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GPS系统组成.ppt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测绘科学与技术概论.ppt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GPS原理及应用概论.ppt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GPS相对定位原理.ppt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测量中的坐标系及其坐标转换.ppt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整周未知数的确定方法与分析.ppt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GPS定位的观测量.ppt
- 第九章 轴测投影 PPT课件 9.1 概述 9.2 正轴测图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 9.3 斜轴测图的画法.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