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商业大学:《生物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中,生物化学工程)第四章 氧的供需与传递 第五章 生物反应器

第四章:氧的供需与传递 好氧微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基质的氧化、菌体的生长、 产物的形成)需要氧气,而氧气本身是难溶性的气体, 在培养过程中不能向其它的可溶性营养物质一样,一次供 应就满足要求,而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15-20 s)。因此, 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向培养基中提供足够的氧 实验室:摇瓶。 中间生产规模/生产规模:通风+搅拌。 提供微生物生长和代谢所需的氧,并提高营养物质 和代谢物质的传递速度
第四章:氧的供需与传递 好氧微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基质的氧化、菌体的生长、 产物的形成)需要氧气,而氧气本身是难溶性的气体, 在培养过程中不能向其它的可溶性营养物质一样,一次供 应就满足要求,而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15-20 s)。因此, 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向培养基中提供足够的氧 实验室:摇瓶。 中间生产规模/生产规模:通风+搅拌。 提供微生物生长和代谢所需的氧,并提高营养物质 和代谢物质的传递速度

表-1n 梅和代撕产物在水的津解度[W拉dha业(18)] 质 物 湿度(0) 溶解度(/L)· 丙驾根 25 1物 L-天子联啦 25 24.6 葡断销 25 50 甘氨酸 .21.7 乳糖 25 170 L-充抓酸 25 22.9 崽精 25 909 酒右敌 5 769 尿素 15 60 DL~缣氨酸 25 6.8

0.045 g/L 氧的浓度是其它营养物质浓度的10-3以下
0.045 g/L 氧的浓度是其它营养物质浓度的10-3以下

4.1 微生物对氧的需求的量 受菌种的影响:呼吸强度不同、细胞的组成。 受碳源种类的影响 受产物的影响(当有细胞外产物如青霉素) Darlington,1964,酵母成分表示为 C3.92H6.5O1.94 从碳氢化合物和碳水化合物生成酵母的反应可用 下式表示: 7.4CH2+6.135O2 =C3.92H6.5O1.94+3.22CO2+3.98H2O 6.67CH2O+2.1O2=C3.92H6.5O1.94+2.75CO2+3.42H2O 碳源的性质决定着发酵的需氧量
4.1 微生物对氧的需求的量 受菌种的影响:呼吸强度不同、细胞的组成。 受碳源种类的影响 受产物的影响(当有细胞外产物如青霉素) Darlington,1964,酵母成分表示为 C3.92H6.5O1.94 从碳氢化合物和碳水化合物生成酵母的反应可用 下式表示: 7.4CH2+6.135O2 =C3.92H6.5O1.94+3.22CO2+3.98H2O 6.67CH2O+2.1O2=C3.92H6.5O1.94+2.75CO2+3.42H2O 碳源的性质决定着发酵的需氧量

Qo2为比耗氧速率/呼吸强度mol/(kg干细胞.s). (Qo2 )M 为最大比耗氧速率;X为菌体浓度(kg干细胞/m3 );YG: 单 位质量的底物生成细胞的得率.YP :单位质量的底物生成 产物的得率。耗氧速率 r = Qo2X(mol/m3 .s) 临界溶氧浓度:当培养基中不存在其它限制性基质时, 不影响好氧性微生物繁殖的最低的溶解氧的浓度。一般 为饱和浓度的1-25%。 饱和溶氧浓度: 该温度下的氧的溶解度。 氧的饱满度:溶解氧的浓度与临界氧浓度之比
Qo2为比耗氧速率/呼吸强度mol/(kg干细胞.s). (Qo2 )M 为最大比耗氧速率;X为菌体浓度(kg干细胞/m3 );YG: 单 位质量的底物生成细胞的得率.YP :单位质量的底物生成 产物的得率。耗氧速率 r = Qo2X(mol/m3 .s) 临界溶氧浓度:当培养基中不存在其它限制性基质时, 不影响好氧性微生物繁殖的最低的溶解氧的浓度。一般 为饱和浓度的1-25%。 饱和溶氧浓度: 该温度下的氧的溶解度。 氧的饱满度:溶解氧的浓度与临界氧浓度之比

临界浓度
临界浓度

培养的目的不同,选取不同的供氧条件 ★获取细胞本身:保持溶解氧的浓度高于临界溶氧浓度。 从而满足微生物的最大需氧而得到最高的微生物的细胞 产量。 ★以获得细胞代谢产物为目的,溶氧对代谢产物影响有 不同的情况 ①代谢产物的生成的最佳需氧量与细胞生长的最佳需氧 量相同。 采用供养的浓度大于临界溶氧浓度。 ②代谢产物的生成的最佳需氧量与细胞生长的最佳需氧 量高。尽可能的提高供氧浓度。脯氨酸、谷氨酸、赖氨 酸、苏氨酸等。 ③代谢产物的生成的最佳需氧量与细胞生长的最佳需氧 量低。使氧的满足度小于1,如苯丙氨酸、缬氨酸、亮 氨酸、头孢霉素的生产
培养的目的不同,选取不同的供氧条件 ★获取细胞本身:保持溶解氧的浓度高于临界溶氧浓度。 从而满足微生物的最大需氧而得到最高的微生物的细胞 产量。 ★以获得细胞代谢产物为目的,溶氧对代谢产物影响有 不同的情况 ①代谢产物的生成的最佳需氧量与细胞生长的最佳需氧 量相同。 采用供养的浓度大于临界溶氧浓度。 ②代谢产物的生成的最佳需氧量与细胞生长的最佳需氧 量高。尽可能的提高供氧浓度。脯氨酸、谷氨酸、赖氨 酸、苏氨酸等。 ③代谢产物的生成的最佳需氧量与细胞生长的最佳需氧 量低。使氧的满足度小于1,如苯丙氨酸、缬氨酸、亮 氨酸、头孢霉素的生产

4.2 培养过程中的传质理论 好氧微生物只能利用溶解态的氧,发酵过程中不断地通过 通风和搅拌,使气态中的氧经过一系列的传递步骤到液相。 4.2.1:气——液相间的氧传递
4.2 培养过程中的传质理论 好氧微生物只能利用溶解态的氧,发酵过程中不断地通过 通风和搅拌,使气态中的氧经过一系列的传递步骤到液相。 4.2.1:气——液相间的氧传递

①从气泡中的气相扩散通过气膜到气液界面; ②通过气液界面; ③从气液界面扩散通过气泡的液膜到液相主体; ④液相溶解氧的传递; ⑤从液相主体扩散通过包围细胞的液膜到大细 胞表面; ⑥氧通过细胞壁; ⑦微生物细胞内氧的传递; 通常③和⑤步传递阻力最大,是整个过程的控制 步骤
①从气泡中的气相扩散通过气膜到气液界面; ②通过气液界面; ③从气液界面扩散通过气泡的液膜到液相主体; ④液相溶解氧的传递; ⑤从液相主体扩散通过包围细胞的液膜到大细 胞表面; ⑥氧通过细胞壁; ⑦微生物细胞内氧的传递; 通常③和⑤步传递阻力最大,是整个过程的控制 步骤

描述氧传递的模型有三种:双膜理论、渗透扩散理论和 表面更新理论。其中以双膜理论应用最广泛
描述氧传递的模型有三种:双膜理论、渗透扩散理论和 表面更新理论。其中以双膜理论应用最广泛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中,生物化学工程)第九章 生物物质分离与纯化.ppt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中,生物化学工程)第六章 微生物培养技术与动力学(微生物发酵动力学).ppt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中,生物化学工程)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工业微生物概论 第三章 灭菌技术.ppt
- 河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抗原抗体及其反应 Antigen and Antibody as well as Their Reaction.ppt
- 河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态.ppt
- 河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 Microbial Genetics and Variation(5/5)第五节 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ppt
- 河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 Microbial Genetics and Variation(4/5)第四节 基因工程 Gene Engineering.ppt
- 河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 Microbial Genetics and Variation(3/5)第三节 基因重组杂交育种.ppt
- 河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 Microbial Genetics and Variation(2/5)第二节 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ppt
- 河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 Microbial Genetics and Variation(1/5)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 Matter Base for Genetics.ppt
- 河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Microbial Growth and Its Control(2/2)Section 3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n Microbes 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的影响 Section 4 微生物培养法概论 Section 5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ppt
- 河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Microbial Growth and Its Control(1/2)第一节 生长的定义及测定方法、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ppt
- 河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 Microbial Metabolism(3/3)第三节 微生物的次级代谢、第四节 代谢的调控与发酵生产.ppt
- 河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 Microbial Metabolism(2/3)第二节 微生物的合成代谢.ppt
- 河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 Microbial Metabolism(1/3)第一节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ppt
- 河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 Microbial Nutrition.ppt
- 河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病毒与亚病毒.ppt
- 河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Eukaryotes 2/2.ppt
- 河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Eukaryotes(1/2)Section1 Fungi(真菌)Section 2 Yeast(酵母菌)Section3 Mold(霉菌).ppt
- 河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5/5.ppt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中,生物化学工程)第九章 抗生素的生产(主讲:王雪青).ppt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第十三章 下游加工过程概论(主讲:吴蕾).ppt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第十四章 发酵液的预处理和固液分离方法.ppt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第十五章 细胞破碎.ppt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第十六章 沉淀法.ppt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第十七章 膜分离技术.ppt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上)第一章 绪论.ppt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第十八章 溶剂萃取.ppt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第十九章 双水相萃取.ppt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第二十章 吸附.ppt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第二十一章 离子交换法.ppt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第二十二章 液相色谱技术 Chromatography.ppt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第二十三章 结晶 Crystallization.ppt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第二十四章 生物化工产品简介.ppt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上)第二章 生物工业菌种与种子的扩大培养(2.1)生物工业菌种.ppt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上)第二章 生物工业菌种与种子的扩大培养(2.2)种子扩大培养.ppt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上)第三章 培养基及制备.ppt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上)第四章 厌氧发酵机制.ppt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上)第六章 生物工艺的控制 6.1 发酵过程的操作类型 6.2 发酵条件的影响及其控制.ppt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上)第六章 生物工艺的控制 6.3 泡沫对发酵的影响及控制 6.4 发酵染菌的防治及处理 6.5 发酵终点的判断 6.6 发酵过程参数监测的研究概况.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