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资源(课堂讲义)第六讲:印度佛教简史及其主要教义

第六讲:印度佛教简史及其主要教义 一、印度佛教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 一原始佛教:至前四世纪中叶,为原始佛教时期,离佛灭度 100年左右 二、部派佛教:至公元1世纪,因为对于教义、戒律理解的不 同,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部,原含义是说,即主张),原始佛教 与部派佛教一般习惯称呼为小乘佛教。 三、大乘佛教:至七世纪左右,为大乘佛教时期。又分前后两 期:到4、5世纪为大乘空宗(从大众部演化来中观学派);至于七世 纪为有宗(由来自上座部演化出来的说经部并在大乘空宗影响下形成 瑜伽行派,上座部一直存在于东南亚、南亚地区国家)。 四、秘密教、密教:七至十二世纪末是密教时期。最后在12 世纪末在印度本土绝迹。 二、大小乘佛教的区别: 1、对于佛的看法。 2、理想境界。 3、修持方式。 4、经典与理论。 三、尤其注意中国大乘佛教的突出特征: 1、居士理想 2、素食主义
第六讲:印度佛教简史及其主要教义 一、印度佛教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 一:原始佛教:至前四世纪中叶,为原始佛教时期,离佛灭度 100 年左右 二、部派佛教:至公元 1 世纪,因为对于教义、戒律理解的不 同,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部,原含义是说,即主张),原始佛教 与部派佛教一般习惯称呼为小乘佛教。 三、大乘佛教:至七世纪左右,为大乘佛教时期。又分前后两 期:到 4、5 世纪为大乘空宗(从大众部演化来中观学派);至于七世 纪为有宗(由来自上座部演化出来的说经部并在大乘空宗影响下形成 瑜伽行派,上座部一直存在于东南亚、南亚地区国家)。 四、秘密教、密教:七至十二世纪末是密教时期。最后在 12 世纪末在印度本土绝迹。 二、大小乘佛教的区别: 1、对于佛的看法。 2、理想境界。 3、修持方式。 4、经典与理论。 三、尤其注意中国大乘佛教的突出特征: 1、居士理想 2、素食主义

3、农禅合一 4、清规戒律。 5、与儒、道思想的融合。 四、大乘佛教、密教主要教义: 1、大乘中观学派: A宗经、宗论;《大般若经》(600卷)、四论(龙树、提婆) B趴“三是偈”,缘起性空;“空”的解析;“空”的三种境界。解析空 (析空)、缘起性空(体空):两种中道。 C《金刚经》的思维方式。 2、瑜伽行派: A1宗经、宗论;《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B趴万法唯识;“八识”、阿赖耶识;“种子”与“现行”; C与佛洛依德潜意识说的类似之处。 3、密教:三密相应
3、农禅合一 4、清规戒律。 5、与儒、道思想的融合。 四、大乘佛教、密教主要教义: 1、大乘中观学派: A\宗经、宗论;《大般若经》(600 卷)、四论(龙树、提婆) B\“三是偈”,缘起性空; “空”的解析; “空”的三种境界。解析空 (析空)、缘起性空(体空);两种中道。 C\《金刚经》的思维方式。 2、瑜伽行派: A\宗经、宗论;《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100 卷) B\万法唯识; “八识”、阿赖耶识; “种子”与“现行” ; C\与佛洛依德潜意识说的类似之处。 3、密教:三密相应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交通大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资源(课堂讲义)第五讲:佛陀十大弟子及诸佛、大菩萨.docx
- 上海交通大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资源(课堂讲义)第四讲:印、中佛教圣地(弘法圣地).docx
- 上海交通大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资源(课堂讲义)第四讲:佛陀生平事迹.docx
- 上海交通大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资源(课堂讲义)第二讲:印度古代文化:宗教文化.docx
- 上海交通大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资源(课堂讲义)第一讲:本课程内容概要及基本要求、宗教知识初阶.doc
-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资源(电子书)原典·注释·译文·讲话(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pdf
-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资源(电子书)最绚丽的佛法百科全书《图解楞严经》.pdf
-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资源(电子书)听佛说最圆满的佛法(图解法华经).pdf
-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资源(电子书)听懂六祖慧能讲禅《图解坛经》.pdf
- 上海交通大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资源(六祖慧能禅师)柳宗元:六祖禅诗碑铭.docx
- 上海交通大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资源(六祖慧能禅师)刘禹锡:六祖禅师碑铭.docx
- 上海交通大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资源(六祖慧能禅师)六祖能禅师碑铭并序.docx
- 《科学哲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书籍文献)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上下册)【英】W.C.丹皮尔著.pdf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哲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五)科学哲学09:波普尔与库恩的论战义.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哲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五)科学哲学08:托马斯 库恩与历史主义.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哲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五)科学哲学07:卡尔纳普与波普尔的论战.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哲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五)科学哲学06:卡尔.波普尔与批判理性主义.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哲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五)科学哲学05:卡尔纳普与逻辑经验主义.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哲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五)科学哲学04:西方科学传入与中国哲学文化传统.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哲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五)科学哲学03:文艺复兴科学革命与理性主义.ppt
- 上海交通大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资源(课堂讲义)第七讲:原始佛教教义.docx
- 上海交通大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资源(课堂讲义)第八讲:三生石典故及古代文人转世轮回说种种.docx
- 上海交通大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资源(课堂讲义)第九讲:中国佛教简史.docx
- 上海交通大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资源(课堂讲义)第十讲:“法难”及其缘由分析.docx
- 上海交通大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资源(课堂讲义)第十一讲:禅宗(之一):历代祖师.docx
- 上海交通大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资源(课堂讲义)第十二讲:禅宗(之二):禅宗的思想渊源、特征.docx
- 上海交通大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资源(课堂讲义)第十三讲:禅宗(之三):反理性悟道方式——公案举凡.docx
- 上海交通大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资源(课堂讲义)第十四讲:禅宗对于中国古代思想及西方世界的影响.docx
- 上海交通大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资源(课堂讲义)第十五讲:王维禅诗、松尾芭蕉俳句与海德格尔晚年诗作.docx
- 上海交通大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资源(课堂讲义)第十六讲:对当下和佛教在中国未来愿景的思考.docx
- 上海交通大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资源_释迦如来(佛)成道记注.docx
-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伦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一讲 生命伦理学绪论(王莲芸).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伦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四讲 遗传服务与研究伦理.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伦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七讲 器官移植与伦理问题.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伦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八讲 脑死亡、临终关怀、安乐死与伦理问题.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伦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三讲 人类胚胎干细胞、克隆技术与伦理问题.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伦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九讲 临终关怀与伦理问题.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伦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二讲 基因伦理(人类基因组研究与伦理问题).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伦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五讲 辅助生殖技术科学研究与应用的伦理问题.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伦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八讲 安乐死与伦理问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