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六章 隋唐时期的美术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114
文件大小:3.35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六章 隋唐时期的美术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六章隋唐时期的美术 Chapter Six Art of Sui-tang Dynasty 隋(公元581-618年)、唐(公元618-906年)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尤其是唐代,社会安定、经济繁荣 文化昌盛,对外交通发达,首都长安成为唐与世界各国交往的中心城市之一。 大唐文化影响着周围的国家,大批日本留学生和入唐求法僧来唐学习,带回 了大批的经卷、文化典籍和艺术品,鉴真东渡日本,直接送去了唐文化,这些对 于日本的文化繁荣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唐与欧洲、非洲、印度、阿拉伯诸国也有 频繁往来,在交流中互通有无,促进了各自的社会发展。 唐朝国势强盛,允许各种宗教发展。景教(基督教一支)、波斯的拜火教(即 袄教)、伊斯兰教唐时都曾在中国流行。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魏晋南北 朝至唐,已风行了几百年,在与传统文化冲撞过程中,有些被吸收,有些被改造, 有些被扬弃。唐代佛教已中国化、世俗化,禅宗兴起并迅速风行,取代了印度佛 教的地位。禅宗实际是儒道释三教合流的产物,是中国化了的佛教。唐代石窟雕 刻,尽管规模宏大,技艺精湛,但已没有多少神秘色彩,那些形象,似曾相识, 人情味十足,神性几无。 唐代文学艺术高度发展,唐诗成就达最高峰,名篇干古传诵。书法中的楷书 极盛,成为以后历代书家的楷模。绘画方面,山水、人物、花鸟各自独立发展, 且都有了专门的名家。水墨画开始出现并得到初步发展,王维、张?、王洽、项 容等开辟绘画新途径,泼墨、吹云、白描、皴擦等新技法增强了笔墨的表现力

第六章 隋唐时期的美术 Chapter Six Art of Sui-tang Dynasty 隋(公元 581-618 年)、唐(公元 618-906 年)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尤其是唐代,社会安定、经济繁荣、 文化昌盛,对外交通发达,首都长安成为唐与世界各国交往的中心城市之一。 大唐文化影响着周围的国家,大批日本留学生和入唐求法僧来唐学习,带回 了大批的经卷、文化典籍和艺术品,鉴真东渡日本,直接送去了唐文化,这些对 于日本的文化繁荣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唐与欧洲、非洲、印度、阿拉伯诸国也有 频繁往来,在交流中互通有无,促进了各自的社会发展。 唐朝国势强盛,允许各种宗教发展。景教(基督教一支)、波斯的拜火教(即 祆教)、伊斯兰教唐时都曾在中国流行。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魏晋南北 朝至唐,已风行了几百年,在与传统文化冲撞过程中,有些被吸收,有些被改造, 有些被扬弃。唐代佛教已中国化、世俗化,禅宗兴起并迅速风行,取代了印度佛 教的地位。禅宗实际是儒道释三教合流的产物,是中国化了的佛教。唐代石窟雕 刻,尽管规模宏大,技艺精湛,但已没有多少神秘色彩,那些形象,似曾相识, 人情味十足,神性几无。 唐代文学艺术高度发展,唐诗成就达最高峰,名篇千古传诵。书法中的楷书 极盛,成为以后历代书家的楷模。绘画方面,山水、人物、花鸟各自独立发展, 且都有了专门的名家。水墨画开始出现并得到初步发展,王维、张?、王洽、项 容等开辟绘画新途径,泼墨、吹云、白描、皴擦等新技法增强了笔墨的表现力

以现实生活为绘画内容的作品成为主导。收藏鉴赏书画成为上层统治者的主要嗜 好之一,也成为显示一个人文化修养的标志之一,因此书画艺术极为发达。书画 史论专著有增无减,为后世研究唐前的书画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宝贵资料。石窟艺 术达于极盛,数量之大空前绝后,且技艺精湛,富有独特的时代风格。 第一节隋唐石窟艺术 Section One the Art of Rock Cave 中国经魏晋南北朝300多年的混战,至隋归于一统。几百年来,伴随着动 荡的社会,表达人们挣脱苦难、向往幸福愿望的宗教狂热,曾席卷社会各个阶层。 宗教,特别是佛教教义渗透到了每一个人的头脑中。国家统一,战净结束,人们 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佛国净土也模糊可见,盲目而痛苦的呻吟变为冷静的思 考和乐观向上。佛的形象也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神秘之物,佛与人的鸿沟,随 着国家的统一和生活的改善被填平了。佛教形象普遍世俗化,成为隋唐石窟艺术 的主要特征。所谓世俗化,一是指形象本身似曾相识,与生活中人无异,“神性” 几无,甚至把菩萨作成宫娃的形象;二是指雕塑绘画的内容更符合人们的愿望, 表现佛国净土、西方极乐世界的题材成为主导,苦修苦练。如割肉贸鸽、舍身饲 虎之类的题材不见了。“人神之道殊”变为人神之合一。神性的削弱和人性的增 长,使得佛的形象更富亲切感,但佛教的严肃性也随之遭到破坏,宗教的狂热为 追求生活幸福的愿望所代替。隋朝虽国祚短促,凡二主37年,但修窟造像活 动空前兴盛,修寺3803所,造像119430身。大唐近三百年的统治,修窟造 像活动达最高潮,留下了无数的艺术珍品。 一、敦煌石窟

以现实生活为绘画内容的作品成为主导。收藏鉴赏书画成为上层统治者的主要嗜 好之一,也成为显示一个人文化修养的标志之一,因此书画艺术极为发达。书画 史论专著有增无减,为后世研究唐前的书画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宝贵资料。石窟艺 术达于极盛,数量之大空前绝后,且技艺精湛,富有独特的时代风格。 第一节 隋唐石窟艺术 Section One the Art of Rock Cave 中国经魏晋南北朝 300 多年的混战,至隋归于一统。几百年来,伴随着动 荡的社会,表达人们挣脱苦难、向往幸福愿望的宗教狂热,曾席卷社会各个阶层。 宗教,特别是佛教教义渗透到了每一个人的头脑中。国家统一,战争结束,人们 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佛国净土也模糊可见,盲目而痛苦的呻吟变为冷静的思 考和乐观向上。佛的形象也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神秘之物,佛与人的鸿沟,随 着国家的统一和生活的改善被填平了。佛教形象普遍世俗化,成为隋唐石窟艺术 的主要特征。所谓世俗化,一是指形象本身似曾相识,与生活中人无异,“神性” 几无,甚至把菩萨作成宫娃的形象;二是指雕塑绘画的内容更符合人们的愿望, 表现佛国净土、西方极乐世界的题材成为主导,苦修苦练。如割肉贸鸽、舍身饲 虎之类的题材不见了。“人神之道殊”变为人神之合一。神性的削弱和人性的增 长,使得佛的形象更富亲切感,但佛教的严肃性也随之遭到破坏,宗教的狂热为 追求生活幸福的愿望所代替。隋朝虽国祚短促,凡二主 37 年,但修窟造像活 动空前兴盛,修寺 3803 所,造像 119430 身。大唐近三百年的统治,修窟造 像活动达最高潮,留下了无数的艺术珍品。 一、敦煌石窟

在敦煌莫高窟现存492窟中,隋窟有70个,唐窟有238个,占全部 洞窟总数的一半有余。 隋窟的雕塑、壁画都带有明显的由六朝向唐过渡的特征。雕像一般是头大身 短,动态比较平板,如419窟西壁斜顶圆券龛内塑一趺坐佛、二弟子、二菩萨。 窟内隋代壁画较北朝壁画颜色丰富,飞天姿态也极优美。 敦煌石窟隋代雕塑一铺 唐代雕塑,盛唐以前的多沿袭南北朝的秀骨清相形,面庞长圆,体型修长, 站式体态多呈S形,如凿建于开元年间的盛唐45窟西壁平顶敞口龛内塑趺坐 佛、阿难、迦叶、观世音、大势至及南北天王,其生活化、个性化了的形象皆真 实生动,亲切感人。史传活动在玄宗时代的塑圣杨惠之颇能表现人物个性,从事

在敦煌莫高窟现存 492 窟中,隋窟有 70 个,唐窟有 238 个,占全部 洞窟总数的一半有余。 隋窟的雕塑、壁画都带有明显的由六朝向唐过渡的特征。雕像一般是头大身 短,动态比较平板,如 419 窟西壁斜顶圆券龛内塑一趺坐佛、二弟子、二菩萨。 窟内隋代壁画较北朝壁画颜色丰富,飞天姿态也极优美。 敦煌石窟 隋代雕塑一铺 唐代雕塑,盛唐以前的多沿袭南北朝的秀骨清相形,面庞长圆,体型修长, 站式体态多呈 S 形,如凿建于开元年间的盛唐 45 窟西壁平顶敞口龛内塑趺坐 佛、阿难、迦叶、观世音、大势至及南北天王,其生活化、个性化了的形象皆真 实生动,亲切感人。史传活动在玄宗时代的塑圣杨惠之颇能表现人物个性,从事

敦煌彩塑的工匠们也掌握这种本领,可见追求个性化乃是当时艺术家的普遍好 尚。 敦煌石窟唐代雕塑一铺 敦煌石窟唐代雕塑菩萨像

敦煌彩塑的工匠们也掌握这种本领,可见追求个性化乃是当时艺术家的普遍好 尚。 敦煌石窟 唐代雕塑一铺 敦煌石窟 唐代雕塑菩萨像

敦煌石窟唐代雕塑力士像

敦煌石窟 唐代雕塑力士像

敦煌石窟唐代主尊塑像

敦煌石窟 唐代主尊塑像

敦煌石窟唐代菩萨像

敦煌石窟 唐代菩萨像

敦煌石窟唐代菩萨塑像(局部)

敦煌石窟 唐代菩萨塑像(局部)

敦煌石窟 阿难塑像 敦煌石窟阿难塑像(局部)

敦煌石窟 阿难塑像 敦煌石窟 阿难塑像(局部)

敦煌石窟唐代菩萨塑像

敦煌石窟 唐代菩萨塑像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