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学院:《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

实验五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 实验目的 1.掌握总磷、叶绿素-a及初级生产率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2.评价水体的富营养化状况。 实验内容 1.磷的测定 (1)原理 在酸性溶液中,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化成磷酸根离子(PO43-)。 随之用钼酸铵和酒石酸锑钾与之反应,生成磷钼锑杂多酸,再用 抗坏血酸把它还原为深色钼蓝。 砷酸盐与磷酸盐一样也能生成钼蓝,0.1μgmL的砷就会干 扰测定。六价铬、二价铜和亚硝酸盐能氧化钼蓝,使测定结果偏 低。 (2)步骤 ①水样处理:量取100mL水样(或经稀释的水样)2份于 250mL锥型瓶中,加入1mL2mol/LH2S04,3g(NH4)2S2O8, 微沸约1h,补加蒸馏水使体积为25~50mL,再加热数分钟。 冷却后,加一滴酚酞,用6mol/L NaOH溶液中和至微红色。再 滴加2mol/LHCI使粉红色恰好褪去,转入100mL容量瓶中, 加水稀释至刻度,移取25mL至50mL比色管中,加1mL混合 试剂摇匀,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0mi,以试剂空白作参 比,用1cm比色皿,于波长880nm处测定吸光度
实验五 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 实验目的 1. 掌握总磷、叶绿素-a 及初级生产率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2. 评价水体的富营养化状况。 实验内容 1. 磷的测定 (1)原理 在酸性溶液中,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化成磷酸根离子(PO4 3- )。 随之用钼酸铵和酒石酸锑钾与之反应,生成磷钼锑杂多酸,再用 抗坏血酸把它还原为深色钼蓝。 砷酸盐与磷酸盐一样也能生成钼蓝,0.1 μg/mL 的砷就会干 扰测定。六价铬、二价铜和亚硝酸盐能氧化钼蓝,使测定结果偏 低。 (2)步骤 ①水样处理:量取 100 mL 水样(或经稀释的水样)2 份于 250 mL 锥型瓶中,加入 1 mL 2 mol/L H2 SO4 ,3 g (NH4)2S2O8, 微沸约 1 h,补加蒸馏水使体积为 25~50 mL,再加热数分钟。 冷却后,加一滴酚酞,用 6 mol/L NaOH 溶液中和至微红色。再 滴加 2 mol/L HCl 使粉红色恰好褪去,转入 100 mL 容量瓶中, 加水稀释至刻度,移取 25 mL 至 50 mL 比色管中,加 1 mL 混合 试剂摇匀,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 10 min,以试剂空白作参 比,用 1cm 比色皿,于波长 880 nm 处测定吸光度

②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吸取10ug/mL磷的标准溶液0.00、 0.50、1.00、1.50、2.00、2.50、3.00mL于50mL比色管中,加 水稀释至约25mL,加入1mL混合试剂,摇匀后放置10min, 加水稀释至刻度,再摇匀,10min后,以试剂空白作参比,用1 cm比色皿,于波长880nm处测定吸光度。 (3)结果处理 由标准曲线查得磷的含量,按下式计算水中磷的含量: Pg1L)-号×10 式中,P为水中磷的含量,gL;P为由标准曲线上查得磷含 量,ug:V为测定时吸取水样的体积(本实验V=25.00mL)
②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吸取 10 μg / mL 磷的标准溶液 0.00、 0.50、1.00、1.50、2.00、2.50、3.00 mL 于 50 mL 比色管中,加 水稀释至约 25 mL,加入 1 mL 混合试剂,摇匀后放置 10 min, 加水稀释至刻度,再摇匀,10 min 后,以试剂空白作参比,用 1 cm 比色皿,于波长 880 nm 处测定吸光度。 (3)结果处理 由标准曲线查得磷的含量,按下式计算水中磷的含量: 式中,P 为水中磷的含量,g/L;Pi 为由标准曲线上查得磷含 量,μg;V 为测定时吸取水样的体积(本实验 V=25.00mL)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运城学院:《环境化学》课程电子教案 Environmental Chemistry(负责人:杨斌武).docx
- 聊城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共二十一章).pdf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讲稿)第十三章 表面物理化学.pdf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讲稿)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pdf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讲稿)第十章 电解与极化作用.pdf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胶体与大分子溶液.ppt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ppt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表面物理化学.ppt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ppt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电解与极化作用.ppt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电解质溶液.ppt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相平衡.ppt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ppt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统计热力学基础.ppt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化学平衡.ppt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理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ppt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ppt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ppt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高楼军).ppt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讲稿)第十四章 胶体与大分子溶液.doc
- 运城学院:《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课内外习题与参考答案.docx
- 运城学院:《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水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土壤对铜的吸附、有机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docx
- 运城学院:《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水环境化学 第八节 水污染(教师:畅炳蔚).pdf
- 运城学院:《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水环境化学 第一节 水的组成与性质(主讲:张阳萍).pdf
- 运城学院:《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大气环境化学(大气环境污染).pdf
- 运城学院:《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 Environmental Chemistry(讲授人:杨斌武).pdf
- 山西师范大学:《X射线结构分析》教学大纲(化学专业).doc
- 山西师范大学:《仪器分析》教学大纲(化学专业).docx
- 山西师范大学:《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化学专业).doc
- 山西师范大学:《催化原理》教学大纲(化学专业).doc
- 山西师范大学:《分析化学实验》选修课教学大纲(化学专业).docx
- 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化学专业).docx
- 山西师范大学:《化学反应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化学专业).docx
- 山西师范大学:《化学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化学专业).doc
- 山西师范大学:《化工制图》课程教学大纲(化学专业).doc
- 山西师范大学:《化工基础》实验教学大纲(化学专业).doc
- 山西师范大学:《化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化学专业).doc
- 山西师范大学:《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化学专业).doc
- 山西师范大学:《化工见习》课程教学大纲(化学专业).doc
- 山西师范大学:《原子光谱分析》教学大纲(化学专业).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