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材料的形变和再结晶 5.1 弹性和粘弹性

第五章材料的形变和再结晶概述无论是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要产生变形。金属在外力作用下一般经历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三个阶段。本章将分别介绍材料的变形方式,并讨论金属弹性变形之后的再结晶现象
第五章 材料的形变和再结晶 概述 无论是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材料在 外力的作用下要产生变形。 金属在外力作用下一般经历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三 个阶段 。 本章将分别介绍材料的变形方式,并讨论金属弹性变形之 后的再结晶现象

静拉伸示意图载荷传感器试样可移动横梁

应力一应变曲线OhsOeOe为弹性极限应力①s为屈服强度Ob为抗拉强度EbEk应变
应力一应变曲线

5.1弹性和粘弹性5.1.1弹性变形的本质在外力作用下物体产生变形,当外力去除后能回复原来的形状与大小,这种可逆变形就叫做弹性变形。从原子间结合力的角度了解弹性变形的物理本质
5.1 弹性和粘弹性 5.1.1 弹性变形的本质 在外力作用下物体产生变形,当外力去除后能回复原来的 形状与大小,这种可逆变形就叫做弹性变形。 从原子间结合力的角度了解弹性变形的物理本质

无外力:原子处于平衡位置,原子间距为r0,位能U最低相互作用力为零,是最稳定状态。有外力:原子受力后将偏离其平衡位置,原子间距变化。原子间距增大时将产生引力:原子间距减小时将产生斥力。外力去除:原子恢复原来的平衡位置,所产生的变形完全消失,这就是弹性变形
无外力:原子处于平衡位置,原子间距为r0,位能U最低, 相互作用力为零,是最稳定状态。 有外力:原子受力后将偏离其平衡位置,原子间距变化。 原子间距增大时将产生引力; 原子间距减小时将产生斥力。 外力去除:原子恢复原来的平衡位置,所产生的变形完 全消失,这就是弹性变形

5.1.2弹性变形的特征和弹性模量弹性变形的主要特征是:(1)弹性变形是可逆变形,加载时变形,卸载时恢复原状(2)不论是加载或卸载时,只要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其应力与应变之间保持线性关系,即服从虎克(Hooke)定律
5.1.2弹性变形的特征和弹性模量 弹性变形的主要特征是: (1)弹性变形是可逆变形,加载时变形,卸载时恢复原状。 (2)不论是加载或卸载时,只要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其应 力与应变之间保持线性关系,即服从虎克(Hooke)定律

虎克(Hooke)定律正应力与正应变之间保持线性关系6=E切应力与切应变之间保持线性关系T= GyE,G分别为弹性模量和切变模量
虎克(Hooke)定律 正应力与正应变之间保持线性关系。 σ= Eε 切应力与切应变之间保持线性关系。 τ= Gγ E,G分别为弹性模量和切变模量

EG =2(1 - )v为材料泊松比,表示侧向收缩能力
v为材料泊松比,表示侧向收缩能力

弹性模量的技术意义E代表使原子离开平衡位置的难易程度,是表征晶体中原子间结合力强弱的物理量技术意义:E称为材料的刚度,它表示材料在外载荷下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弹性模量的技术意义 E代表使原子离开平衡位置的难易程度,是表征晶体中原子 间结合力强弱的物理量。 技术意义:E称为材料的刚度,它表示材料在外载荷下抵抗 弹性变形的能力

影响弹性模量E的因素温度T个,原子结合力下降,EI对晶体而言,E是各向异性的。在单晶体中,沿原子密排面E最高,沿原子排列最疏的晶向E最低。多晶体中,E各向同性
影响弹性模量E的因素 温度 T↑, 原子结合力下降,E↓ 对晶体而言,E是各向异性的。在单晶体中,沿原子密排面 E最高,沿原子排列最疏的晶向E最低。多晶体中,E各向同 性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材料的形变和再结晶 5.2 晶体的塑性变形 5.2.1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5.2.2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ppt
-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材料的形变和再结晶 5.2 晶体的塑性变形 5.2.3 合金的塑性变形 5.2.4 塑性变形对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ppt
-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单组元相图及纯晶体的凝固.ppt
-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二元相图及其合金的凝固 7.1 相图的表示和测定方法 7.2 相图热力学的基本要点 7.3 二元相图分析 7.3.1 匀晶相图和固溶体凝固 7.3.2 共晶相图及合金凝固.ppt
-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二元相图及其合金的凝固 7.3.3 包晶相图及其合金凝固 7.3.4 溶混间隙相图与调幅分解 7.3.5 其他类型的二元相图 7.3.6 复杂二元相图的分析方法 7.3.7 根据相图推测合金的性能.ppt
-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二元相图及其合金的凝固 7.4 二元合金的凝固理论.ppt
-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三元相图.ppt
-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材料的亚稳态.ppt
-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材料的功能特性.pdf
-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原子结构和键合 Atomic Structure and Interatomic Bonding.ppt
-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晶体学基础、金属结构.ppt
-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合金相结构.ppt
-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离子晶体结构.ppt
-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聚合物的晶态结构.ppt
-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晶体的点缺陷.ppt
-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线缺陷(位错).ppt
-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表面及界面.ppt
-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固体中原子及分子的运动(4.1-4.5).ppt
-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固体中原子及分子的运动(4.7-4.9).ppt
-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材料的形变与再结晶 5.1 弹性和粘弹性.ppt
-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固体中原子及分子的运动(2/2,4.7-4.9).ppt
-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固体中原子及分子的运动(1/2,4.1-4.6).ppt
-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晶体缺陷 3.3 表面与界面.ppt
-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晶体缺陷 3.2 位错.ppt
-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晶体缺陷 3.1 点缺陷.ppt
-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固体结构 2.5 共价晶体结构 2.6 聚合物的晶态结构 2.7 非晶态结构.ppt
-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固体结构 2.4 离子晶体结构.ppt
-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固体结构 2.3 合金相结构.ppt
-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固体结构 2.2 晶体学基础 2.2 金属的晶体结构.pdf
-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原子结构和键合 Atomic Structure and Interatomic Bonding.ppt
-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前言(北京交通大学:马玉涛).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