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第七讲 伤寒学太阳病2

(二)桂枝汤禁例 兴湿热、阳热、脓毒内伏者(17、19) 伤寒表实证(16) 兴若其人气不上冲者(15)
(二)桂枝汤禁例 湿热、阳热、脓毒内伏者(17、19) 伤寒表实证(16) 若其人气不上冲者(15)

(三)桂枝汤证兼证 1.桂枝加葛根汤证 兴太阳中风兼经气不舒的证治(原文14/P39) 因:风寒之邪侵入太阳经输 证:项背强几几(体征)--邪犯经输 太阳病 津液受阻,经脉失养 反汗出--经气受阻,无般无汗, 今有汗,故言“反” 恶风---腠理开,毛窍松 治:桂枝加葛根汤-解肌祛风兼通经脉之津气
(三)桂枝汤证兼证 1.桂枝加葛根汤证 太阳中风兼经气不舒的证治(原文14/P39) 太 阳 病 因: 风寒之邪侵入太阳经输 证: 项背强几几(体征)-----邪犯经输 津液受阻, 经脉失养 反汗出-------经气受阻,无般无汗, 今有汗,故言“反” 恶风------腠理开,毛窍松 治:桂枝加葛根汤-解肌祛风兼通经脉之津气

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原文43/P41) 误治-下之 太证--表未解,微喘外邪迫肺 阳 病治—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解肌祛风,降逆平喘
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原文43/P41) 太 阳 病 误治----下之 证-----表未解,微喘-外邪迫肺 治-----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解肌祛风,降逆平喘

外感风寒引发宿疾喘息的证治 (原文18P42) 喘家--素有喘疾 家患太阳病作桂枝汤二解肌祛风以治新感
外感风寒引发宿疾喘息的证治 (原文18/P42) 喘家患太阳病 喘家----素有喘疾 作桂枝汤---解肌祛风以治新感 加厚朴杏子佳-----降气宣喘

3.桂枝加附子汤证 (原文20P44) 兴太阳病兼阳虚漏汗的证治 因:发汗-汗不如法,太过 遂漏不止--卫阳受伤,营阴渗泄 太阳 病证风卫伤,表邪未解 小便难(量少不畅)--汗多于外,阴亏于内 四肢微急(轻度拘急)阳虚不能温煦 难以屈伸 阴伤失于濡养 治:桂枝加附子汤--扶阳解表
3.桂枝加附子汤证 (原文20/P44) 太阳病兼阳虚漏汗的证治 太 阳 病 因:发汗-汗不如法,太过 证 遂漏不止-----卫阳受伤,营阴渗泄 恶风-----卫伤,表邪未解 小便难(量少不畅)-----汗多于外,阴亏于内 四肢微急(轻度拘急) 难以屈伸 阳虚不能温煦 阴伤失于濡养 治:桂枝加附子汤----扶阳解表

4.桂枝去芍药汤证 (原文21P46) 太阳病误下致表邪不解兼胸阳不振的证治 病因:误下 太阳病⌒原发病 脉:促-表邪内陷,郁而不伸,正邪相争 表证仍在-恶寒发热汗出或无汗 证胸满(胸闷不适)--邪陷胸中 胸阳被遏 治:桂枝去芍药汤-解肌祛风,宣通阳气
4.桂枝去芍药汤证 (原文21/P46) 太阳病误下致表邪不解兼胸阳不振的证治 太 阳 病 ( 原 发 病 ) 病因:误下 脉:促-表邪内陷,郁而不伸,正邪相争 证 表证仍在----恶寒发热汗出或无汗 胸满(胸闷不适)-----邪陷胸中 胸阳被遏 治:桂枝去芍药汤-解肌祛风,宣通阳气

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 (原文22/P47) 太阳病误下,胸阳受损表邪未解的证治 病因:误下 脉微-阳虚较甚,无力鼓动血脉 恶寒甚-表证未罢,加之阳虚 太 证 胸满-—胸阳不足,外邪欲陷 病(体质较弱者) 正邪相争 表证仍在-头项强痛等 治: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解肌祛风 温经复阳
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 (原文22/P47) 太阳病误下,胸阳受损表邪未解的证治 太 阳 病 病因:误下 证 (体质较弱者) 脉微----阳虚较甚,无力鼓动血脉 恶寒甚----表证未罢,加之阳虚 胸满----胸阳不足,外邪欲陷 正邪相争 表证仍在----头项强痛等 治: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解肌祛风 温经复阳

6.桂枝新加汤证 (原文62/P49) 汗后气营不足身痛的证治 病因:发汗后--汗不如法,大汗伤津 证:身疼痛—营气不足,筋脉失养 病 人脉:沉迟里气内虚,营血不足 治: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6.桂枝新加汤证 (原文62/P49) 汗后气营不足身痛的证治 病 人 病因:发汗后----汗不如法,大汗伤津 证:身疼痛----营气不足,筋脉失养 脉:沉迟----里气内虚,营血不足 治: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练习一(单选题)
练习一 (单选题)

(一)A1型题 以下哪项不属于太阳病提纲: A.头痛B恶寒C项强D脉浮E.身体痛 以下哪项不属于太阳中风脉证提纲 A恶风B发热C汗出D.脉缓E头痛 中以下哪项不属于太阳伤寒证必见之证: A.发热B恶寒C体痛D呕逆E脉紧 太阳中风之“脉缓”是指: A.怠慢迟缓B脉沉弱C松驰D柔缓而不紧急 E脉细弱
(一) A1型题 1.以下哪项不属于太阳病提纲: A.头痛 B.恶寒 C.项强 D.脉浮 E.身体痛 2.以下哪项不属于太阳中风脉证提纲: A.恶风 B.发热 C.汗出 D.脉缓 E.头痛 3.以下哪项不属于太阳伤寒证必见之证: A.发热 B.恶寒 C.体痛 D.呕逆 E.脉紧 4.太阳中风之“脉缓”是指: A.怠慢迟缓 B.脉沉弱 C.松驰 D.柔缓而不紧急 E.脉细弱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教学课件讲稿(伤寒学)第六讲 桂枝汤研究与运用思路.doc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第五讲 桂枝汤的研究与应用.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第四讲 附幻灯片.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第三讲 附幻灯片.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第二讲 小青龙汤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第一讲 大青龙汤证.ppt
- 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资源(期末考试试卷).doc
- 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doc
- 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大纲).doc
- 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资源(课程习题).doc
- 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doc
- 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doc
- 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八纲辨证.ppt
- 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八纲证病突实例分析.ppt
- 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舌诊.ppt
- 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舌诊.ppt
- 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病性辨证.ppt
- 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按诊.ppt
- 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脉诊.ppt
- 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闻诊.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第八讲 伤寒学太阳病3.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第九讲 伤寒学太阳病4.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第十讲 厥阴病篇.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第十一讲 太阳病概述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第十二讲 太阴病篇.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第十三讲 小柴胡汤的研究与运用思路.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第十四讲 少阳学.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第十五讲 少阳病篇.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第十六讲 少阴病篇.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第十七讲 拓展经方思维途径.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教学课件讲稿(伤寒学)第十八讲 教学纲要.doc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第十九讲 桂枝汤的研究与应用.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第二十讲 少阳病兼变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第二十一讲 绪论及太阳病篇.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第二十二讲 阳明病篇.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第二十三讲 阳明病.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第二十四讲 伤寒学太阳病.ppt
- 山西生物应用职业技术学院:《药用植物学》第一讲 植物器官茎.ppt
- 山西生物应用职业技术学院:《药用植物学》第二讲 植物器官种子.ppt
- 山西生物应用职业技术学院:《药用植物学》第三讲 植物细胞.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