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讲 李白的诗歌

容白的详题 IGESANWEN 中国古诗欣赏
李白的诗歌

学习要点】 唐诗繁荣的原因 李白的生平经历 李白的个性特征 李白的艺术成就 李白的主要作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学习要点】 唐诗繁荣的原因 李白的生平经历 李白的个性特征 李白的艺术成就 李白的主要作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盛唐气泉
盛唐气象

(一)李白生平及创作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 原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 出生地为中亚西域的碎叶城 (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 (今四川江油)
(一)李白生平及创作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 原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 出生地为中亚西域的碎叶城 (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 (今四川江油)

生分为五个时期: 1.二十五岁以前 蜀中读书与任侠时期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上安州裴长史书》)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与韩荆州书》) 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兴八首》之五 开元五年(717)隐居大匡山读书,从赵蕤(yu2学 纵横术
一生分为五个时期: 1.二十五岁以前—— 蜀中读书与任侠时期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上安州裴长史书》)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与韩荆州书》) “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兴八首》之五) 开元五年(717)隐居大匡山读书,从赵蕤(yui2)学 纵横术

2.二十五岁到四十二岁—仗剑去国、追求功业时期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上安州裴长史书》) 在湖北安陆娶故相许圉师孙女为妻,“ 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 开元十八年(730)一入长安,隐居终 南山。迁家山东寓居任城(今山东济宁
2.二十五岁到四十二岁——仗剑去国、追求功业时期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上安州裴长史书》) 在湖北安陆娶故相许圉师孙女为妻,“ 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 开元十八年(730)一入长安,隐居终 南山。迁家山东寓居任城(今山东济宁 )

3四十二到四十四岁 三年长安供奉翰林时期 天宝元年(742)秋, 因玉真公主推荐,被诏入 京,作《南陵别儿童入京 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玄宗“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 御手调羹以饭之。”(李阳冰《草堂集序》 天宝三载(744)春,上书求还山,玄宗赐 金遣之
3. 四十二到四十四岁— — 三年长安供奉翰林时期 天宝元年(742)秋, 因玉真公主推荐,被诏入 京,作《南陵别儿童入京 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玄宗“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 御手调羹以饭之。”(李阳冰《草堂集序》) 天宝三载(744)春,上书求还山,玄宗赐 金遣之

4四十四到五十五岁—十载漫游时期 受北海高天师到路与杜甫相识,后与杜甫、高适 畅游梁宋一带。又到齐鲁,金陵、幽蓟等地。 5五十五到六十二岁—报国蒙冤时期 天宝十四载(755)11月, 安史之乱爆发。因从永王璘系 浔阳狱,后长流夜郎(今贵州铜 上元二年(761),准备参加 李光弼平叛,途中因病折回。 宝应元年(762),病死于当涂 (今属安徽)族叔李阳冰家
4.四十四到五十五岁——十载漫游时期 受北海高天师到路与杜甫相识,后与杜甫、高适 畅游梁宋一带。又到齐鲁,金陵、幽蓟等地。 5.五十五到六十二岁——报国蒙冤时期 天宝十四载(755)11月, 安史之乱爆发。因从永王璘系 浔阳狱,后长流夜郎(今贵州铜梓)。 上元二年(761),准备参加 李光弼平叛,途中因病折回。 宝应元年(762),病死于当涂 (今属安徽)族叔李阳冰家

(三)李白思想的复杂性 非凡的天才,非凡的性格,非凡的经历 天才:才思敏捷,斗酒诗百篇。 2、狂放:谪仙、诗仙、酒仙。平交王侯。苏轼 说他“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 3、经历富有传奇色彩:以布衣为皇帝召见。 4、世界观复杂:入世、隐逸、求仙、任侠集于 身
(三)李白思想的复杂性 1、天才:才思敏捷,斗酒诗百篇。 2、狂放:谪仙、诗仙、酒仙。平交王侯。苏轼 说他“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 。 3、经历富有传奇色彩:以布衣为皇帝召见。 4、世界观复杂:入世、隐逸、求仙、任侠集于 一身。。 非凡的天才,非凡的性格,非凡的经历

李太白全集 清王琦注《李太白 全集》中华书局 郁贤皓著《李白选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0
清王琦注《李太白 全集》中华书局 郁贤皓著《李白选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0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讲 杜甫和他的诗歌.ppt
- 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讲 古代诗歌—风骚传统.ppt
- 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讲《春江花月夜》张若虚.ppt
- 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讲 屈原和《涉江》.ppt
- 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讲 诗歌概述 讲授要点.ppt
-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快乐的人(陈蔡绝粮).ppt
-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道家文化——庄子.ppt
-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论语精选版(2/2).ppt
-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佛学.ppt
-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儒道互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ppt
-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论语精选版(1/2).ppt
-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论语精选版(3/2).ppt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现代语法修辞教程》教材讲稿(WORD版讲义,分上下篇共十章).doc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诗词格律.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试论美玉文化.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汉字与中国历史.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汉字与民俗文化.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贝”字货币文化蕴涵管窥.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古代避讳之文化习俗及其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汉字造字理论新说.ppt
- 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讲 咏梅诗.ppt
- 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讲 苏轼定风波.ppt
- 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讲 白居易长恨歌.ppt
- 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讲 李清照.ppt
- 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讲 徐志摩和他的诗.ppt
- 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讲 戴望舒雨巷.ppt
- 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讲 爱尔的灯光巴金.ppt
- 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讲 渔父郑伯克段于鄢名论语谏逐客书.ppt
- 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五讲《论语》学而.ppt
- 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六讲《朋党论》(欧阳修).ppt
- 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七讲 余光中诗歌的回归情结.ppt
- 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八讲 都江堰(余秋雨).ppt
- 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讲 谈读书朱光潜.ppt
- 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九讲 渔父屈原.ppt
- 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一讲 郑伯克段于鄢.ppt
- 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三讲 现代小说总论.ppt
- 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四讲 老舍《断魂枪》.ppt
- 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二讲 崔待诏生死冤家 警世通言.ppt
- 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五讲 沈从文《萧萧》、张爱玲《花凋》.ppt
- 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六讲 当代小说.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