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谏小议》ppt课件2

讽谏小议 萧春雷
讽谏小议 萧春雷

旬主学习 1、判断本文的体裁 2、朗读课文,自己解决字词 3、概括课文内容并思考:课文提 出了什么观点?
自主学习 1、判断本文的体裁 2、朗读课文,自己解决字词 3、概括课文内容并思考:课文提 出了什么观点?

合作探究 、我国古代的谏诤制度是怎样产生的 2、文中提出了哪几种进谏方式? 3、《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进谏方式属 于本文中提到的哪种? 4、学过的齐威王、鲁庄公对待谏诤的 态度,是否和本文中提到的唐太宗 样? 5、你能用其他的历史事实说明或反驳 本文的观点吗?
合作探究 1、我国古代的谏诤制度是怎样产生的? 2、文中提出了哪几种进谏方式? 3、《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进谏方式属 于本文中提到的哪种? 4、学过的齐威王、鲁庄公对待谏诤的 态度,是否和本文中提到的唐太宗一 样? 5、你能用其他的历史事实说明或反驳 本文的观点吗?

结构图 解 (1)谏诤制度产生的原因 进谏凶险 二(2~6进谏人少 讽谏列举史实 小议讲析道理, 纳谏与否决定文化生态 综合分析 因谏诤危险,易出奸佞小人 纳谏者昌,拒谏者亡 (7~8)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结构图 解 讽谏 小议 一(1)谏诤制度产生的原因 二(2~6) 列举史实, 讲析道理, 综合分析 三(7~8)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进谏凶险 进谏人少 纳谏与否决定文化生态 因谏诤危险,易出奸佞小人 纳谏者昌,拒谏者亡

主题思想 这篇议论文通过事实、讲 道理,论述了古代帝王和臣子之 间因权力的差异而不平等,这种 采平等使谏诤存在看很大的凶险, 从而得出“没有平等,便不能分 享真理”的结论
主题思想 这篇议论文通过摆事实、讲 道理,论述了古代帝王和臣子之 间因权力的差异而不平等,这种 不平等使谏诤存在着很大的凶险, 从而得出“没有平等,便不能分 享真理”的结论

写作特色 1、列举历史事例。证明自己的 观点,有说服力。 2、语言洁有力,条理清晰
写作特色 1、列举历史事例,证明自己的 观点,有说服力。 2、语言简洁有力,条理清晰

论证方法 事实论证 道理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论证方法 事实论证 道理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论鲁迅》教案1_论鲁迅-教学设计.doc
- 《论鲁迅》ppt课件2_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1《论鲁迅》课件 语文版.ppt
- 《论鲁迅》ppt课件1_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1 论鲁迅课件 语文版.ppt
- 《论雅俗共赏》说课稿_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doc
- 《论雅俗共赏》学案_《论雅俗共赏》学案.doc
- 《论雅俗共赏》ppt课件2_论雅俗共赏.ppt
- 《论逆境》课文研习.doc
- 《论逆境》教案1_论逆境.doc
- 《论逆境》学案_祁家河初中学案设计.doc
- 《论逆境》ppt课件(11页).ppt
- 《论逆境》ppt课件4_《论逆境》.ppt
- 《论逆境》ppt课件3_论逆境2.ppt
- 《论逆境》ppt课件2_论逆境.ppt
- 《论逆境》ppt课件1.ppt
- 《论述文选读》之杂文两篇(最先与最后,不完满才是人生) ppt课件_鲁迅和季羡林的杂文.ppt
- 《论述文选读》之《社会和个人》学案.doc
- 《论趣》说课稿_《论趣》说课稿.doc
- 《论趣》教案3_吉林省德惠七中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论趣》教案 长春版.doc
- 《论趣》同步练习.doc
- 《论趣》ppt课件(37页)_林语堂:论趣.ppt
- 《讽谏小议》ppt课件3_讽谏小议.ppt
- 《讽谏小议》ppt课件4_八年级语文下册《讽谏小议》课件_北师大版杨世才.ppt
- 《讽谏小议》导学案.doc
- 《访兰》ppt课件1_访兰.ppt
- 《访李政道博士》ppt课件4_访李政道博士课件2.ppt
- 《访李政道博士》ppt课件5_访李政道博士.ppt
- 《访李政道博士》ppt课件6.ppt
- 《访李政道博士》学案2_语文必修ⅴ粤教版第7课《访李政道博士》学案.doc
- 《访李政道博士》学案_访李政道博士.doc
- 《识字2:传统节日》ppt课件1_识字2:传统节日_01(人教版部编本第四册).ppt
- 《识字4---中国美食》教学设计2_识字4---中国美食(教案).doc
- 《识字5.动物儿歌》ppt课件2_动物儿歌ppt.ppt
- 《识字8.人之初》ppt课件1_识字8-人之初-ppt.ppt
- 《识字8:它们长得有些像》ppt课件1.ppt
- 《识字二·日月明》ppt课件.ppt
- 《诉衷情》ppt课件3.ppt
- 《诉衷情》ppt课件4_诉衷情.ppt
- 《诉衷情》复习练习_诉衷情复习练习.doc
- 《诉衷情》教学设计3.doc
- 《词七首》教案6.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