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谏小议》ppt课件3_讽谏小议

讽谏小议 萧春雷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回时下一国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作者简介 萧春雷,男,福建泰宁人, 1964年生。作家,曾用笔名司 空小月、十步、围石等,写作 诗歌、散文、小说、艺评。著 有诗集《时光之砂》、随笔集 《文化生灵》《我们住在皮肤 里》,以及文化随笔集《阳光 下的雕花门楼》《风水林》 《嫁给大海的女人》《烟路历 程》等 上一下一度支
萧春雷,男,福建泰宁人, 1964年生。作家,曾用笔名司 空小月、十步、围石等,写作 诗歌、散文、小说、艺评。著 有诗集《时光之砂》、随笔集 《文化生灵》《我们住在皮肤 里》,以及文化随笔集《阳光 下的雕花门楼》《风水林》 《嫁给大海的女人》《烟路历 程》等

知识积累 议论文常识: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 证 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事实论证、比 喻论证、道理论证 上一下一度支
议论文常识: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 证。 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事实论证、比 喻论证、道理论证

文学常识 “讽谏”中的“讽”是委婉地说,“谏”是下 级对上级的规劝,多用于君臣之间。“讽谏”是指 下级对上级,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规 劝使之改正错误。“讽谏”二字点明了议论的对象。 “小议”就是发表自己的一点看法和观点。题目的 意思就是针对古代的“讽谏”发表自己的看法 上一下一度支
“讽谏”中的“讽”是委婉地说,“谏”是下 级对上级的规劝,多用于君臣之间。“讽谏”是指 下级对上级,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规 劝使之改正错误。“讽谏”二字点明了议论的对象。 “小议”就是发表自己的一点看法和观点。题目的 意思就是针对古代的“讽谏”发表自己的看法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谏诤制度产生的原因。 ◆第二部分:列举历史事实,讲析道理 ◆第三部分: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上一下一度支
第一部分:谏诤制度产生的原因。 第二部分:列举历史事实,讲析道理。 第三部分: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整体感知 中心论点:没有平等便不能分享真理 >论证思路:首先写了谏诤制度的产生; 然后介绍了谏诤在历史上的真实状况及其历 史作用;最后得出没有平等便不能分享真理 的结论 上一下一度支
➢ 中心论点:没有平等便不能分享真理。 ➢ 论证思路:首先写了谏诤制度的产生; 然后介绍了谏诤在历史上的真实状况及其历 史作用;最后得出没有平等便不能分享真理 的结论

阅读理解 讽谏具有先天的历史局限性:权力的 顶峰无限孤独,得到一个伟大的批评者很 难 齐景公哭晏婴 唐太宗哭魏征 事实论证 上一下一度支
讽谏具有先天的历史局限性:权力的 顶峰无限孤独,得到一个伟大的批评者很 难。 齐景公哭晏婴 唐太宗哭魏征 事实论证

阅读理解 犯言直谏的代价是普通人不可承受之重。 理论:君臣关系的本质是统治与服从,这种 不平等导致了谏诤制度的存在的致命缺陷, 不妨把谏看成刀斧手胁迫下的批评 事实:比千挖心、史鱼尸谏、海瑞备棺 上一下一度支
犯言直谏的代价是普通人不可承受之重。 ▪ 理论:君臣关系的本质是统治与服从,这种 不平等导致了谏诤制度的存在的致命缺陷, 不妨把谏看成刀斧手胁迫下的批评。 ▪ 事实:比干挖心、史鱼尸谏、海瑞备棺

阅读理解 讽谏是否单方面取决于君主的个人态度。 事实: 裴矩的转变 事实论证 司马光的议论 上一下一度支
讽谏是否单方面取决于君主的个人态度。 ▪ 事实: 裴矩的转变 司马光的议论 事实论证

论证方法 事实论证:唐太宗与魏徴的故事、晏子 与齐景公的故事。 比喻论证:皇帝是标杆,大臣不过是随 标杆移动的影子。 正反对比论证:纳谏者昌、拒谏者亡 道理论证:通篇贯穿明晰的说理。 上一下一度支
事实论证:唐太宗与魏徵的故事、晏子 与齐景公的故事。 比喻论证:皇帝是标杆,大臣不过是随 标杆移动的影子。 正反对比论证:纳谏者昌、拒谏者亡。 道理论证:通篇贯穿明晰的说理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讽谏小议》ppt课件2.ppt
- 《论鲁迅》教案1_论鲁迅-教学设计.doc
- 《论鲁迅》ppt课件2_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1《论鲁迅》课件 语文版.ppt
- 《论鲁迅》ppt课件1_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1 论鲁迅课件 语文版.ppt
- 《论雅俗共赏》说课稿_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doc
- 《论雅俗共赏》学案_《论雅俗共赏》学案.doc
- 《论雅俗共赏》ppt课件2_论雅俗共赏.ppt
- 《论逆境》课文研习.doc
- 《论逆境》教案1_论逆境.doc
- 《论逆境》学案_祁家河初中学案设计.doc
- 《论逆境》ppt课件(11页).ppt
- 《论逆境》ppt课件4_《论逆境》.ppt
- 《论逆境》ppt课件3_论逆境2.ppt
- 《论逆境》ppt课件2_论逆境.ppt
- 《论逆境》ppt课件1.ppt
- 《论述文选读》之杂文两篇(最先与最后,不完满才是人生) ppt课件_鲁迅和季羡林的杂文.ppt
- 《论述文选读》之《社会和个人》学案.doc
- 《论趣》说课稿_《论趣》说课稿.doc
- 《论趣》教案3_吉林省德惠七中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论趣》教案 长春版.doc
- 《论趣》同步练习.doc
- 《讽谏小议》ppt课件4_八年级语文下册《讽谏小议》课件_北师大版杨世才.ppt
- 《讽谏小议》导学案.doc
- 《访兰》ppt课件1_访兰.ppt
- 《访李政道博士》ppt课件4_访李政道博士课件2.ppt
- 《访李政道博士》ppt课件5_访李政道博士.ppt
- 《访李政道博士》ppt课件6.ppt
- 《访李政道博士》学案2_语文必修ⅴ粤教版第7课《访李政道博士》学案.doc
- 《访李政道博士》学案_访李政道博士.doc
- 《识字2:传统节日》ppt课件1_识字2:传统节日_01(人教版部编本第四册).ppt
- 《识字4---中国美食》教学设计2_识字4---中国美食(教案).doc
- 《识字5.动物儿歌》ppt课件2_动物儿歌ppt.ppt
- 《识字8.人之初》ppt课件1_识字8-人之初-ppt.ppt
- 《识字8:它们长得有些像》ppt课件1.ppt
- 《识字二·日月明》ppt课件.ppt
- 《诉衷情》ppt课件3.ppt
- 《诉衷情》ppt课件4_诉衷情.ppt
- 《诉衷情》复习练习_诉衷情复习练习.doc
- 《诉衷情》教学设计3.doc
- 《词七首》教案6.doc
- 《词七首》教案及练习(师用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