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线性代数》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矩阵

第三章矩阵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矩阵的相关概念,熟练的掌握矩阵的 各种运算法则和运算规律 重点: 矩阵的乘法运算和相关性质。 难点: 矩阵的乘法法则和运算律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矩阵的相关概念,熟练的掌握矩阵的 各种运算法则和运算规律。 二、重点: 矩阵的乘法运算和相关性质。 三、难点: 矩阵的乘法法则和运算律。 第三章 矩阵

30矩阵的概念及应用 3.1矩阵的运算 32可逆矩阵矩阵乘积的行列式 33矩阵的分块
◼ 3.0 矩阵的概念及应用 ◼ 3.1 矩阵的运算 ◼ 3.2 可逆矩阵 矩阵乘积的行列式 ◼ 3.3 矩阵的分块

3.0矩阵的概念 引言 矩阵这概念最早由1850年,英国数 学家西尔维斯特( 1.. Sylvester,14-1897) 最先使用了“矩阵”一词。1858年, 英国数学家凯莱( A Cayley,1821-1895) 首先将矩阵作为一个独立的数学对 象加以研究,因而被认为是矩阵论 的创立者
3.0 矩阵的概念 引言 矩阵这概念最早由1850年,英国数 学家西尔维斯特 最先使用了“矩阵”一词。1858年, 英国数学家凯莱 首先将矩阵作为一个独立的数学对 象加以研究,因而被认为是矩阵论 的创立者。 ( . . ,1814 1897) J J Sylvester − ( . ,1821 1895) ACayley −

矩阵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矩阵在现 实生活,国民经济和现代科技中有着特殊重要 的地位和广泛的应用 我们在讨论线性方程组时已经看到矩阵所起的 作用,但是矩阵的应用不仅限于线性方程组, 而是多方面的。因此矩阵已成为线性代数的主 要研究对象之一。 在矩阵的理论中,矩阵的运算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这一章里,将要讨论有关矩阵运算的 些基本事实
矩阵的应用 ◼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矩阵在现 实生活,国民经济和现代科技中有着特殊重要 的地位和广泛的应用。 ◼ 我们在讨论线性方程组时已经看到矩阵所起的 作用,但是矩阵的应用不仅限于线性方程组, 而是多方面的。因此矩阵已成为线性代数的主 要研究对象之一。 ◼ 在矩阵的理论中,矩阵的运算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这一章里,将要讨论有关矩阵运算的一 些基本事实

3.1矩阵的运算 令F是一个数域。用F的元素作成的一个m行 n列矩阵叫做一个F上的矩阵。 1 刀1 叫做一个F上的矩阵。A也记作(a)。为了 指明A的行数和列数,有时也把它记作Amn 或(qb)m
= m m m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1 2 2 1 2 2 2 1 1 1 2 1 3.1 矩阵的运算 令F是一个数域。用F的元素 作成的一个m行 n列矩阵叫做一个F上的矩阵。 叫做一个 F上的矩阵。 A 也记作 。为了 指明A的行数和列数,有时也把它记作A 或 mn aij ( ) aij mn ( )ij a

个m行n列矩阵称为一个m×n矩阵。特别,把一个 n×n矩阵叫做一个n阶方阵,或n阶矩阵。 B om= pg p,n=g,a 以下我们引入三种运算: 数与矩阵的乘法, 矩阵的加减 矩阵的乘法
◼ 一个m行n列矩阵称为一个m×n矩阵。特别,把一个 n×n矩阵叫做一个n阶方阵,或n阶矩阵。 ◼ 以下我们引入三种运算: ◼ 数与矩阵的乘法, ◼ 矩阵的加减 ◼ 矩阵的乘法。 Amn = pq i j i j m = p,n = q,a = b

定义1 数域F的数a与F上一个m×n矩阵A=(a;)的乘积aA指 的是m×n矩阵(a)i求数与矩阵乘积的运算叫做数 与矩阵的乘法 注意,用a去乘以的每一个元素a 定义2两个m×n矩阵A=(a.)的和A+B指的 是m×n矩阵(an+bn),求两个矩阵和的运算 叫做矩阵的加法 注意,我们只能把行数相同,列数相同的两个 矩阵相加(同型可加性)
◼ 定义1 数域F的数a与F上一个m×n矩阵A=(a )的乘积a A指 的是m×n矩阵(a) 。求数与矩阵乘积的运算叫做数 与矩阵的乘法。 ◼ 注意,用a去乘以的每一个元素a ij ij ij ◼ 定义2 两个m×n矩阵A=(a )的和 指的 是m×n矩阵(a ,求两个矩阵和的运算 叫做矩阵的加法 ◼ 注意,我们只能把行数相同,列数相同的两个 矩阵相加(同型可加性) ij + ) ij +bij

我们把由F的n个数所组成的数列a12a2,…,n叫 做F上一个n元数列。这样的一个n元数列可以 理解为 行n列矩阵 (a ■也可以理解为一个n行一列矩阵
◼ 我们把由F的n个数所组成的数列α 叫 做F上一个n元数列。这样的一个n元数列可以 理解为一个一行n列矩阵 ( α ), ◼ 也可以理解为一个n行一列矩阵 n ,a , ,a 1 2 a an , , , 1 2 an a a 2 1

这样,作为以上定义的矩阵运算的特例,就得 到F的数与n元数列的乘法以及两个n元数列的 加法: =(aa. aa +(b1 22b …bn)=(a1+b1,a2+b2…,an+b) 现在回到一般的矩阵,我们把元素全是零的矩 阵叫做零矩阵,记作O,如果矩阵=(ai), 我们就把(-an)叫做的负矩阵,记作A
◼ 这样,作为以上定义的矩阵运算的特例,就得 到F的数与n元数列的乘法以及两个n元数列的 加法: a(a )=(aa (a ) + (b ◼ 现在回到一般的矩阵,我们把元素全是零的矩 阵叫做零矩阵,记作O,如果矩阵=(a ), 我们就把(-a )叫做的负矩阵,记作-A。 a an , , , 1 2 , , , ), 1 aa2 aan a an , , , 1 2 , , , ) ( , , , ) 1 2 n 1 1 2 2 n n b b = a + b a + b a + b ij ij

由定义1和2,容易推出以下运算规律: A+B≡B+A (A+B)+C=A+(B+C) 0+A=A A+(-A)=0 a(a+b)=aa+ ab Ca+bA=aA+ bA a(ba)=(aba 这里A,B和C表示任意m×n矩阵,而a和b表示F 中的任意数
由定义1和2,容易推出以下运算规律: 这里 和C表示任意m×n矩阵,而a和b表示F 中的任意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0 ( ) ( ) a b ab a b a b a a a C C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线性代数》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线性方程组.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线性代数》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行列式.ppt
- 长安大学:《概率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参数估计(7.3)区间估计.ppt
- 长安大学:《概率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参数估计(7.1)点估计.ppt
- 长安大学:《概率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参数估计(7.2)估计量的评价标准.ppt
- 长安大学:《概率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数理统计基本识(6.2)三大统计分布.ppt
- 长安大学:《概率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数理统计基本识(6.3)抽样分布.ppt
- 长安大学:《概率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随机变量的数字持征(4.2)方差.ppt
- 长安大学:《概率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5.1)数定律.ppt
- 长安大学:《概率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数理统计基本识(6.1)总体与样本.ppt
- 长安大学:《概率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随机变量的数字持征(4.3)协方差、相关系数和矩.ppt
- 长安大学:《概率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5.2)中心极限定理.ppt
- 长安大学:《概率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3.2)边缘分布.ppt
- 长安大学:《概率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3.3)条件分布与独立性.ppt
- 长安大学:《概率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随机变量的数字持征(4.1)数学期望.ppt
- 长安大学:《概率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3.4)二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ppt
- 长安大学:《概率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一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5)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ppt
- 长安大学:《概率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3.1)二维随机变量及其联合分布.ppt
- 长安大学:《概率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一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3)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ppt
- 长安大学:《概率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1.5)事件的独立性.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线性代数》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多项式.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线性代数》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向量空间(主讲:彭乃霞).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线性代数》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二次型.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线性代数》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线性变换.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线性代数》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欧氏空间.ppt
- 《突变函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前言.pdf
- 《突变函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五章 微分与不定积分(5.2)有界变差函数.pdf
- 《突变函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积分(4.5)可积函数的逼近.pdf
- 《突变函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积分(4.6)乘积测度与 Fubini 定理.pdf
- 《突变函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五章 微分与不定积分(5.1)单调函数的可微性.pdf
- 《突变函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五章 微分与不定积分(5.3)绝对连续函数与不定积分.pdf
- 《突变函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积分(4.1)积分的定义.pdf
- 《突变函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积分(4.2)积分的性质.pdf
- 《突变函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积分(4.3)积分的极限定理.pdf
- 《突变函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积分(4.4)Lebesgue 积分与 Riemann 积分.pdf
- 《突变函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习题四.pdf
- 《突变函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习题五.pdf
- 《突变函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可测函数(3.3)可测函数与连续函数.pdf
- 《突变函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可测函数(3.2)可测函数的收敛性.pdf
- 《突变函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可测函数(3.1)可测函数的基本性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