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生教育实习教案(高二物理——自感现象)

太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生教育实习教案 209年3月21日(星期六)第一节指导教师:段宝维实习生:马志伟 实习班级199班 实习科目 高二物理 教学内容 第十六章第五节自感现象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感现象及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 (2)知道自感系数L是表示线圈本身特征物理量,了解它的单位及影 响其大小的因素 (3)了解自感现象的利和弊以及对它们的利用和防止。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实验电路,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物理知识,对实验结果 进行预测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 (2)利用直观地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自感现象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物理学方法的教育实验一一 理论一一再实验 重点、难点()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与自感电动势的作用理解()断电自感的演 示实验中灯光闪亮的现象解释 现代化教学手段 通电自感演示装置、断电自感演示装置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1、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是什么? 请学生回答,穿过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回忆前面所学知识,回 化才能产生电磁感应现象 教学过程 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在前面的学习中,电磁感应现象中的 磁通量变化是怎样发生的?比如:在黑板 上画出
太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生教育实习教案 2009 年 3 月 21 日 (星期六 ) 第一节 指导教师:段宝维 实习生:马志伟 实习班级 199 班 实习科目 高二物理 教学内容 第十六章第五节自感现象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感现象及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 (2)知道自感系数 L 是表示线圈本身特征物理量,了解它的单位及影 响其大小的因素; (3)了解自感现象的利和弊以及对它们的利用和防止。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实验电路,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物理知识,对实验结果 进行预测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 (2)利用直观地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自感现象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物理学方法的教育 实验—— 理论——再实验。 重点、难点 (1)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与自感电动势的作用理解(2)断电自感的演 示实验中灯光闪亮的现象解释。 现代化教学手段 通电自感演示装置、断电自感演示装置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1、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是什么? 请学生回答,穿过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 化才能产生电磁感应现象。 在前面的学习中,电磁感应现象中的 磁通量变化是怎样发生的?比如:在黑板 上画出 回忆前面所学知识,回 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小组内积极讨 教学过 论 当线圈1中电流发生变化时,线圈2中是否有感应电流?提问 学生解释原因。 程启发学生思考;线圈1中电流发生变化时会引起线圈2中产生 感应电流,如果没有线圈2,线圈1中的磁通量变化是,是否会 引起自身线圈产生感应电流呢?如果会,请解释原因,如果不 会,又为什么。 当线圈中的电流增强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 根据楞次定律,线圈中将产生一个与原电流方向相反的 感应电动势,阻碍线圈中电流的增强;当线圈中的电流 减弱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少,根据楞次定律,线圈 中将产生一个与原电流方向相同的感应电动势,阻碍线 圈中电流的减弱。但这只是我们通过类比作出的一种推 测,是否属实,还必须通过实验进行检验。 实验现象:K闭 【实验】演示通电自感现象,画出电路图(如图所合时,发现A 示,A、是规格完全样的灯泡,闭合电键调变阻正常发光, 器的电阻,使A1、A2亮度相同,再调节R1使两灯正常 比A2亮得晚。 发光
教 学 过 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当线圈 1 中电流发生变化时,线圈 2 中是否有感应电流?提问 学生解释原因。 启发学生思考:线圈 1 中电流发生变化时会引起线圈 2 中产生 感应电流,如果没有线圈 2,线圈 1 中的磁通量变化是,是否会 引起自身线圈产生感应电流呢?如果会,请解释原因,如果不 会,又为什么。 当线圈中的电流增强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 根据楞次定律,线圈中将产生一个与原电流方向相反的 感应电动势,阻碍线圈中电流的增强;当线圈中的电流 减弱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少,根据楞次定律,线圈 中将产生一个与原电流方向相同的感应电动势,阻碍线 圈中电流的减弱。但这只是我们通过类比作出的一种推 测,是否属实,还必须通过实验进行检验。 【实验】演示通电自感现象,,画出电路图(如图所 示),A1、A2 是规格完全一样的灯泡,闭合电键 K,调变阻 器的电阻,使 A1、A2 亮度相同,再调节 R1 使两灯正常 发光. 小组内积极讨 论 实验现象:K 闭 合时,发现 A2 正常发光,A1 比 A2 亮得晚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分析:电路接通时电流由0开始增加穿过L的磁通量随着增 加,L支路中产生Es的方向与原来电流方向相反,阻碍电流增 加,即推迟了电流达正常值的时间 教学过程 【实验】做16-33实验画出出电路图,如图 实验现象:K断 所示,演示断电自感 开时,A灯突然闪 演示过程,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亮一下后才熄灭 为什么A灯不立刻熄灭? 让学生讨论可以提醒学生这时出现了新电源,↑ 电源在哪里?电动势方向又如何? 分析:(1)K断开时,L中电流突然减弱穿过 线圈中的磁通量减弱,L中产生感应电动势方 向与原电流方向相同,阻碍电流减小。L相当于 个电源此时L与A构成回路故A中还有一段持续电流(2)学生讨论 灯A闪亮一下,说明过A电流比原来大、(屏幕上展出i变化 图,如图所示) 问:这种电路中,A灯一定闪亮吗? 分析:不一定,只有原来L>i才有当i≤i时,只看到灯A熄 灭落后于K闭合 总结上述两实验得出结论 1.自感现象:导体本身电流发生变化而产生电磁感应现象, 自感产生的电动势一一自感电动势 2.自感电动势的决定因素 从前面的课中我们知道引起引起感应电动势是磁通量发 生变化对于线圈,中=BS,中∝B,从两个实验中,我们发现引起 B变的是电流在变B∝<得出 A④
教 学 过 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分析:电路接通时,电流由 0 开始增加,穿过 L 的磁通量随着增 加,L 支路中产生 E 感的方向与原来电流方向相反,阻碍电流增 加,即推迟了电流达正常值的时间. 【实验】做 16-33 实验,画出出电路图,如图 所示,演示断电自感. 演示过程,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为什么 A 灯不立刻熄灭? 让学生讨论,可以提醒学生这时出现了新电源, 电源在哪里?电动势方向又如何? 分析:(1)K 断开时,L 中电流突然减弱,穿过 线圈中的磁通量减弱,L 中产生感应电动势,方 向与原电流方向相同,阻碍电流减小。L 相当于 一个电源,此时 L 与 A 构成回路,故 A 中还有一段持续电流(. 2) 灯 A 闪亮一下,说明过 A 电流比原来大.(屏幕上展出 i—t 变化 图,如图所示.) 问:这种电路中,A 灯一定闪亮吗? 分析:不一定,只有原来 iL>iA 才有.当 iL≤iA 时,只看到灯 A 熄 灭落后于 K 闭合. 总结上述两实验得出结论. 1.自感现象:导体本身 ....电流发生变化而产生电磁感应现象, 自感产生的电动势——自感电动势. 2.自感电动势的决定因素 从前面的课中我们知道引起引起感应电动势是磁通量发 生变化对于线圈,Φ=BS,Φ∝B, 从两个实验中,我们发现引起 B 变的是电流在变 B∝I,得出 t Φ ∝ t I 实验现象:K 断 开时,A 灯突然闪 亮一下后才熄灭. 学生讨论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自感电动势的大小与电路变化快慢有关 实验还表明,对于不同的线圈,在电流变化快慢相同的情况 下,产生的自感电动势是不同的。说明自感电动势还跟线圈本身 有关,电学中用自感系数表示线圈的这种特性。 自感系数简称自感或电感 教 自感决定因素:线圈横截面:长短,匝数,是否有铁芯等有 关 学 线圈横截面积越大,线圈的匝数越多线圈越密(单位长度匝数 多)线圈加铁芯,自感越大。 过 自感电动势方向:由楞次定律得E自方向阻碍电流的变化 程3、自感的应用和防止 应用:在交变电路中有很多应用,如日光灯振荡电路(以后学) 防止:如油开 小结:自感现象的四个要点 要点一:电感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原因是通过线圈本身的电 流变化引起穿过自身的磁通量变化。 要点二:自感电流总是阻碍导体中原电流的变化 要点三:自感电动势的大小取决于自感系数和导体本身电流变 化的快慢。其具体关系为:E=LAI/A 要点四:自感现象的解释 巩固练习:P212题3,题4,题5 作业:课时巩固《自感现象
教 学 过 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自感电动势的大小与电路变化快慢有关 实验还表明,对于不同的线圈,在电流变化快慢相同的情况 下,产生的自感电动势是不同的。说明自感电动势还跟线圈本身 有关,电学中用自感系数表示线圈的这种特性。 自感系数简称自感或电感 自感决定因素:线圈横截面;长短,匝数,是否有铁芯等有 关 线圈横截面积越大,线圈的匝数越多,线圈越密(单位长度匝数 多),线圈加铁芯,自感越大。 自感电动势方向:由楞次定律得 E 自方向阻碍电流的变化. 3、自感的应用和防止 应用:在交变电路中有很多应用,如日光灯,振荡电路.(以后学) 防止:如油开 小结:自感现象的四个要点 要点一:电感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原因是通过线圈本身的电 流变化引起穿过自身的磁通量变化。 要点二:自感电流总是阻碍导体中原电流的变化 要点三:自感电动势的大小取决于自感系数和导体本身电流变 化的快慢。其具体关系为: E = Lt 。 要点四:自感现象的解释。 巩固练习:P212 题 3,题 4,题 5 作业:课时巩固《自感现象》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量子力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考试大纲(适用于物理学所有学科).doc
- 山东大学:《焊接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Welding Physics)第5章 焊丝设计基础(主讲:孙俊生).ppt
- 《固体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Solid State Physics)第四章 金属电子论——电子的费米统计.ppt
- 《大学物理》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12章 导体电学 Conductor electricity、第13章 电介质 Dielectric.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学》第16章 变化的电磁场 Electromagnatic field changed.ppt
- 《电路》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线性)、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电路定理、相量法、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振动和波动)第6章 振动学基础(Vibration).ppt
- 《高分子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8章 聚合物的屈服与断裂 The yielding and fracture of polymers.ppt
- 《电机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交流绕阻及其电动势和磁动势.ppt
- 陇东学院:《量子力学》教学指南教学指南.pdf
- 大学物理:《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电磁波的传播 Electromagnetic Wave Propagation.ppt
- 山东大学物理学院:《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6讲 狭义相对论 §3.2 相对论时空观(上).ppt
- 大学物理:《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狭义相对论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ppt
-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时变电磁场.ppt
- 电磁学(PPT讲稿)Electromagnetism revision.ppt
- 香港中文大学:由耦合演化驱动的网络结构与相分离行为(PPT讲稿)Disconnected-connected network transitions and phase separation driven by coevolving dynamics.ppt
- 《量子物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21章 量子光学基础 fundament of quantun optics(21.3-21.7).ppt
-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1章 矢量分析.ppt
- 《电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磁介质.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波传播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部分 电波传播环境介绍.pptx
- 《热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统计物理)第七章 统计物理初步.ppt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doc
- 《应用物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真空技术.ppt
- 山东大学物理学院:《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0讲 静电场 §2.2 唯一性定理.ppt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PPT讲稿)数学成像中的几个问题.ppt
- 《量子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近似方法.ppt
- 河南师范大学:NMSSM对一些实验超出的解释.pptx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2章 静电场.pptx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六章 不含时微扰理论.pdf
- 《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现代物理方法的应用.ppt
- 光学显微成像(PPT课件讲稿)光学显微术 Optical Microscopy.ppt
- 《大学物理》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篇 力学 第五章 波动学基础.ppt
-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光的波动性(光的干涉、光的偏振、光的衍射).ppt
- 电场(PPT课件讲稿)Electric field.ppt
-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篇 力学 第二章 牛顿动力学.ppt
- 《大学物理》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6章 静电场.ppt
-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一).doc
- 《粘性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Viscous Fluid Mechanics.pdf
- 《电磁场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静电场.ppt
- 光和超冷原子气体相互作用中的局域场效应(PPT讲稿,华东师范大学:董光炯).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