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五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5.1)波的叠加原理、干涉

第四篇振动与波动 第15章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第3~ 本章共8讲
? 本章共8讲 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15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第十五章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把简单的事情考虑得很复杂,可 以发现新领城;把复杂的现象看 得很简单,可以发现新定律 -顿(英,l642-1727) 7 zest 结构框图 浪的叠加原理 光的千涉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光的行射*傅立叶光学简介 光的横浪性 光的偏振
第十五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把简单的事情考虑得很复杂,可 以发现新领域;把复杂的现象看 得很简单,可以发现新定律。 -----牛顿(英.1642-1727) I . Newton 结构框图 波的叠加原理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光的干涉 光的衍射 光的偏振 *傅立叶光学简介 光的横波性

应用于光浪 两条原理(以机械游为例) 三种现象 重点 波的叠加原理,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波的相干条件,驻波, 光程和光程差,杨氏双缝,劈尖,牛顿环, 单缝、光栅的夫琅和费衍射, 起偏和检偏,马吕斯定律,布儒斯特定律 难点: 驻波,光的空间相干性和时间相干性, 光的衍射,双折射, 学时:16
两条原理(以机械波为例) 三种现象 应用于光波 学时:16 难点: 驻波,光的空间相干性和时间相干性, 光的衍射,双折射, 重点: 波的叠加原理,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波的相干条件,驻波, 光程和光程差,杨氏双缝,劈尖,牛顿环, 单缝、光栅的夫琅和费衍射, 起偏和检偏,马吕斯定律,布儒斯特定律

§15.1波的叠加原理干涉 波的叠加原理 条件:波源:线性振动 介质中各质点均线性振动 波:线性波 1当几列浪在传播过程中相遇时,相遇区城每一点的振 动等于各列波单独传播时在该点引起的振动的矢量和。 实质:振动的叠加 2通过相遇区域以后,波保持眢自特征继续传播,就 和未相遇过一样。 注意比较粒子相遇与波相遇时的不同情况
§15.1 波的叠加原理 干涉 1.当几列波在传播过程中相遇时,相遇区域每一点的振 动等于各列波单独传播时在该点引起的振动的矢量和。 实质:振动的叠加 一.波的叠加原理 条件: 波源:线性振动 波:线性波 介质中各质点均线性振动 2.通过相遇区域以后,波保持各自特征继续传播,就 和未相遇过一样。 注意比较粒子相遇与波相遇时的不同情况

波的干涉波叠加中最简单、重要的特例 1相干条件 发浪水槽实验 (演示实验室) v00 振动方向相同 频率相同 相位差恒定 (波源初相差稳定,介质稳定)
二.波的干涉——波叠加中最简单、重要的特例 振动方向相同 频率相同 相位差恒定 (波源初相差稳定,介质稳定) 1.相干条件 发波水槽实验 (演示实验室)

2千涉现象的本质 a1:=41cos(+%)/一4f 设相干浪源 02:2=A2 cos(at+p2) 在P点引起的振动: NI=4 coS at+pr-2r r,=A2 cos[at+,-2,2
2.干涉现象的本质 设相干波源 : o1 cos( ) 1 = 1 +1 Ψ A t : o2 cos( ) 2 = 2 +2 Ψ A t u u 1 r 2 r O1 O2 P 在 P 点引起的振动: cos[ 2 ] 1 1 1 1 r Ψ A t p = + − cos[ 2 ] 2 2 2 2 r Ψ A t p = + −

P点的合振动: ,=YI +y 2=Acos(at+P)O, L 式中49(参看教材39项页)a2 A=142+42+2A141 cos[op2-g1 2兀 (2-r1 A, sin(, )+A2sin(q2-2丌 p= arct 元1 zur emr A coS(P1 2)+A2 cos (2 令△卯=卯2-91 2兀(2-1 即 波源初相差+由波程差引起的相位差
( )] 2 2 cos[ 1 2 2 1 2 1 2 2 2 1 A = A + A + A A − − r − r ) 2 ) cos( 2 cos( ) sin( 2 ) 2 sin( 2 2 2 1 1 1 2 2 2 1 1 1 r A r A r A r A − + − − + − = arctg 式中A,φ(参看教材394页) cos( ) Ψp =Ψp1 +Ψp2 = A t + P 点的合振动: u u 1 r 2 r O1 O2 P 令 2 ( ) 2 1 2 1 r − r = − − 即: =波源初相差+由波程差引起的相位差

得”A=+42+242cos△p 由∝A2,P点合振动强度:I=L1+l2+21l2c0s△ 由于q2-q1恒定 干涉项 △q取决于两浪传至相遇点的波程差:=r1-n2 对空间确定点P或P δ有确定值,Ⅰ有确定值 对空响不同点P和P O2 8此不同,I彼此不等 能量在空间稳定的非均匀分布一干涉现象 δ相同的点,振动强度相同,其集合为双曲面 千涉条纹:双曲面族
得 = + + 2 1 2 cos 2 2 2 A A1 A A A , 2 由I A P点合振动强度: I = I1 + I2 + 2 I1 I2 cos 由于 2 1 干涉项 − 恒定 取决于两波传至相遇点的波程差: 1 2 = r − r u u 1 r 2 O1 r O2 P 1 r 2 r P 对空间确定点P或P' 有确定值,I 有确定值 对空间不同点P和P' 彼此不同,I 彼此不等 能量在空间稳定的非均匀分布—干涉现象 相同的点,振动强度相同,其集合为双曲面 干涉条纹:双曲面族

由=1+l2+2、1l2cos△p 2nδ 9=2-91 讨论:合振动最强(干涉相长) 合振动最弱(干涉相消) ▲3千涉相长和相消的条件 2k丌 s」A=A+A2,I=I1+l2+2、Vh2相长一相 (2k+1)x 间排列 A=A-A2l3 相消 k=0,±1,±2
3.干涉相长和相消的条件 , 2 A A1 A2 k = + 1 2 2 1 2 I = I + I + I I 相长 相 间 排 | |, 列 (2 1) A A1 A2 k = − + 1 2 2 1 2 I = I + I − I I 相消 k = 0, 1, 2, = 合振动最强(干涉相长) 合振动最弱(干涉相消) 的位置 讨论: I = I1 + I2 + 2 I1 I2 cos 2 = 2 − 1 + 由

相消相长相消相长 特例: (1) 相长处: 241 相消处: A=0I=0 2丌 (2)卯1=92 △q元 a 相长 6=F1 k=0.土1士2 (2k+1) 相消 2
(2) 2 1 = 2 = = r1 − r2 = k 2 (2 1) k + -相长 -相消 k = 0, 1, 2, 特例: 2 1 4 1 A= A I = I (1) 1 2 1 2 A = A I = I 相长处: 相消处: A = 0 I = 0 相消 相长 相消 相长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四章 波的产生和传播(2/2).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四章 波的产生和传播(1/2)(14.1)平面简谐行波.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三章 振动(13.3)摆动混沌现象.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三章 振动(13.2)振动的合成 频谱分析.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三章 振动(13.1)简谐振动.ppt
- 贵州师范大学:《固体物理学》绪论(杨真).ppt
- 贵州师范大学:《固体物理学》第四章 固体的热学性质(杨真).ppt
- 贵州师范大学:《固体物理学》第五章 固体的机械性质(杨真).ppt
- 贵州师范大学:《固体物理学》第二章 晶体中的电子和声子(杨真).ppt
- 贵州师范大学:《固体物理学》第三章 外场作用下晶体电子的运动(杨真).ppt
- 贵州师范大学:《固体物理学》第一章 晶体结构(杨真).ppt
- 贵州师范大学:《固体物理学》霍尔效应(杨真).ppt
- 《物理学习题分析与解答》(第五版)PDF电子书.pdf
- 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力学系:《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20章4-13.pdf
- 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力学系:《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20章1-5.pdf
- 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力学系:《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9章10-19.pdf
- 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力学系:《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9章1-8.pdf
- 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力学系:《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22(2)作业.pdf
- 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力学系:《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21(3)+22(1)作业.pdf
- 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力学系:《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21(2)作业.pdf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五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5.2)光的干涉(1/2).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五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5.2)光的干涉(2/2).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五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15.2 光的干涉(续)§15.3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五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5.4)光的夫琅和费衍射(1/2).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五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5.4)光的夫琅和费衍射(2/2).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五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15.4 光的夫琅和费衍射(续)§15.5 光的偏振 §15.6 信息光学简介.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五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5.5)光的偏振(续).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五篇 量子现象和量子规律 第十六章 场的量子性 §16.1 热辐射 普朗克能量子假说 普朗克能量子假说 §16.2 爱因斯坦光子理论(1/2).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五篇 量子现象和量子规律 第十六章 场的量子性 §16.2 爱因斯坦光子理论(2/2)§16.3 氢原子光谱、玻尔理论.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五篇 量子现象和量子规律 第十六章 场的量子性 §16.4 激光.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五篇 量子现象和量子规律 第十七章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17.1)物质波假设及其实验验证.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五篇 量子现象和量子规律 第十七章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17.2-17.3)不确定关系(续)波函数 薛定谔方程.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五篇 量子现象和量子规律 第十七章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17.4)薛定谔方程应用举例(一维问题).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五篇 量子现象和量子规律 第十八章 量子力学应用简介(18.1)原子结构的量子理论.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五篇 量子现象和量子规律 第十八章 量子力学应用简介(18.2)固体能带理论基础.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五篇 量子现象和量子规律 第十八章 量子力学应用简介(18.3)宏观量子现象 超导和超流.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六篇 多粒子体系的热运动 第十九章 近独立粒子体系的统计规律(19.1)统计方法的一般概念.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六篇 多粒子体系的热运动 第十九章 近独立粒子体系的统计规律(19.2)近独立子系的三种统计规律.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六篇 多粒子体系的热运动 第十九章 近独立粒子体系的统计规律(19.3)M-B统计在理想气体中的应用.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六篇 多粒子体系的热运动 第二十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20.1 热力学基本概念 §20.2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