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五篇 量子现象和量子规律 第十七章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17.1)物质波假设及其实验验证

2第五篇量子现象和量子规律 第17章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本章共3讲
? 本章共3讲 第五篇 量子现象和量子规律 第17章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第十七章量子力学基本原理 这把人们引导到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性 的新观念这个新观念把世界的独立的“基 元部分”是最基本的实在这个通常观念颠倒 过来了。与之相反,我们说,整个宇宙的相 互连接性才是最基本的实在,它的各个“部 分”仅仅是这个整体内的特殊的、偶然的形 D.Bohm式 被姆(其.1917-1992) 结构框图 物质浪假设 量子力学解释 及其实验验证 不确定关系 理论的发展 薛定谔方程 波函数(概率幅) 薛定谔方程 的简单应用
第十七章 量子力学基本原理 结构框图 物质波假设 及其实验验证 不确定关系 波函数(概率幅) 薛定谔方程 薛定谔方程 的简单应用 *量子力学解释 理论的发展 这把人们引导到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性 的新观念…这个新观念把世界的独立的“基 元部分”是最基本的实在这个通常观念颠倒 过来了。与之相反,我们说,整个宇宙的相 互连接性才是最基本的实在,它的各个“部 分”仅仅是这个整体内的特殊的、偶然的形 式。 --玻姆(英.1917-1992) D.J.Bohm

重点: 德布罗意公式 不确定关系 物质波浪函数及其统计解释 薛定谔方程及其在一维无限深势阱中的应用 难点: 实物粒子的浪粒二象性 概率渡 窗口:扫描隧道显微镜、纳米技术 学时:6
重点: 德布罗意公式 不确定关系 物质波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 薛定谔方程及其在一维无限深势阱中的应用 学时: 6 难点: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概率波 窗口:扫描隧道显微镜、纳米技术

旧量子论:在经典理论框架中引入量子假设通过革新 基本观念,解决各局部领域的向问题 量子力学:从基本属性上认识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 §17.1物质波假设及其实验验证 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设 1基本思想:自然界是对称统一的,光与实物粒子 应该有共同的本性。 整个世纪以来,在辐射理论上,比起 波动的研究方法来,是过于忽视了粒子 的研究方法;在实物理论上,是否发生 了相反的错误呢?是不是我们关于粒子 图象想得太多,而过分地忽略了波的图 象呢? 4.v, de broglie 德布罗意 1892-1987
旧量子论:在经典理论框架中引入量子假设,通过革新 基本观念,解决各局部领域的问题。 量子力学:从基本属性上认识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 §17.1 物质波假设及其实验验证 一.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设 1.基本思想:自然界是对称统一的,光与实物粒子 应该有共同的本性。 整个世纪以来,在辐射理论上,比起 波动的研究方法来,是过于忽视了粒子 的研究方法;在实物理论上,是否发生 了相反的错误呢?是不是我们关于粒子 图象想得太多,而过分地忽略了波的图 象呢? L.V.de Broglie ---德布罗意 1892 ——1987

回顾:光的本性的两个不同侧面 波动性:表现在传播过程中(干涉、衍射) 粒子性:表现在与物质相互作用中 (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偶效应) 无法用经典语言(波动或粒子)准确建立光的模型。 光的量子理论模型-光子 E=hv c 具有“浪粒二象性 P=c= h 借用经典“浪”和“粒子”术语, 但既不是经典波,又不是经典粒子 E h M1=
回顾:光的本性的两个不同侧面 波动性:表现在传播过程中 (干涉、衍射) 粒子性:表现在与物质相互作用中 (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偶效应) 无法用经典语言(波动或粒子)准确建立光的模型。 光的量子理论模型-光子 c h c E m h p mc mc hc E h = = = = = = = 2 2 借用经典“波”和“粒子”术语, 但既不是经典波,又不是经典粒子 具有“波粒二象性

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过程启发了德布罗意。 1923年9-10月《法国科学院通报》: 《辐射波与量子》 《光学光量子、衍射和干涉》 《量子气体运动理论及费马原理》 1924年博士论文:《量子理论研究》 提出实物粒子“波粒二象性”概念及实验验证思路 并获得1929年诺贝尔物理奖
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过程启发了德布罗意。 《辐射——波与量子》 《光学——光量子、衍射和干涉》 《量子气体运动理论及费马原理》 1923年9-10月《法国科学院通报》: 1924年博士论文:《量子理论研究》 提出实物粒子“波粒二象性”概念及实验验证思路, 并获得1929年诺贝尔物理奖

对称性:实物粒子与光类比 光儿何光学 粒子说 光子说 (m%=0)物理光学—波动说 “波粒二象性 实物「传统力学—粒子性 粒子 物质波 波动力学—波动性 (mn≠0) 量子力学
对称性:实物粒子与光类比 物质波 实物 粒子 ( 0) m0 光 ( 0) m0 = 物理光学 —— 波动说 几何光学 —— 粒子说 传统力学 —— 粒子性 波动力学 —— 波动性 量子力学 “波粒二象性” 光子说

为什么德布罗意能够提出如此具有独创性的见解? 先进的科学观 自然界的对称性 自然界是对称统一的,光与实物粒子应该有 共同的本性。 对当时最有生命力的理论的把握: 普朗克能量子理论 爱因斯坦光量子理论 创造性思维模式: 非逻辑思维(联想、想象、类比、灵感..)
对当时最有生命力的理论的把握: 普朗克能量子理论, 爱因斯坦光量子理论…… 为什么德布罗意能够提出如此具有独创性的见解? 先进的科学观念——自然界的对称性 自然界是对称统一的,光与实物粒子应该有 共同的本性。 创造性思维模式: 非逻辑思维(联想、想象、类比、灵感…)

2.对物质浪的描述 E = nc 德布罗意公式 简洁地把对粒子描述手段E,p 和对浪的描述手段 v,联系到一起 1)与光子比较 光子 E= mc<=hy 实物粒子E=mc2=hv C德布罗意 波长
2. 对物质波的描述 h p mv E mc h = = = = 2 德布罗意公式 简洁地把对粒子描述手段 和对波的描述手段 E, p , 联系到一起 德布罗意 波长 1) 与光子比较 光子 E = mc = h 2 h p = mc = 实物粒子 E = mc = h 2 h p = mv = v c

练习:设光子与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均为A, 试比较其动量和能量大小是否相同。 h 光 h 光 hc 又E光=hv mvc 2 C E>E E =mc ′光 c hc 光
练习:设光子与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均为λ, 试比较其动量和能量大小是否相同。 h p 光 = h pe = e p 光 = p 2 E mc e = v mvc 2 = v pc2 = hc v c = E光 v c = Ee E光 hc 又 E光 = h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五篇 量子现象和量子规律 第十六章 场的量子性 §16.4 激光.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五篇 量子现象和量子规律 第十六章 场的量子性 §16.2 爱因斯坦光子理论(2/2)§16.3 氢原子光谱、玻尔理论.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五篇 量子现象和量子规律 第十六章 场的量子性 §16.1 热辐射 普朗克能量子假说 普朗克能量子假说 §16.2 爱因斯坦光子理论(1/2).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五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5.5)光的偏振(续).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五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15.4 光的夫琅和费衍射(续)§15.5 光的偏振 §15.6 信息光学简介.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五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5.4)光的夫琅和费衍射(2/2).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五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5.4)光的夫琅和费衍射(1/2).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五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15.2 光的干涉(续)§15.3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五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5.2)光的干涉(2/2).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五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5.2)光的干涉(1/2).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五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5.1)波的叠加原理、干涉.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四章 波的产生和传播(2/2).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四章 波的产生和传播(1/2)(14.1)平面简谐行波.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三章 振动(13.3)摆动混沌现象.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三章 振动(13.2)振动的合成 频谱分析.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三章 振动(13.1)简谐振动.ppt
- 贵州师范大学:《固体物理学》绪论(杨真).ppt
- 贵州师范大学:《固体物理学》第四章 固体的热学性质(杨真).ppt
- 贵州师范大学:《固体物理学》第五章 固体的机械性质(杨真).ppt
- 贵州师范大学:《固体物理学》第二章 晶体中的电子和声子(杨真).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五篇 量子现象和量子规律 第十七章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17.2-17.3)不确定关系(续)波函数 薛定谔方程.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五篇 量子现象和量子规律 第十七章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17.4)薛定谔方程应用举例(一维问题).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五篇 量子现象和量子规律 第十八章 量子力学应用简介(18.1)原子结构的量子理论.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五篇 量子现象和量子规律 第十八章 量子力学应用简介(18.2)固体能带理论基础.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五篇 量子现象和量子规律 第十八章 量子力学应用简介(18.3)宏观量子现象 超导和超流.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六篇 多粒子体系的热运动 第十九章 近独立粒子体系的统计规律(19.1)统计方法的一般概念.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六篇 多粒子体系的热运动 第十九章 近独立粒子体系的统计规律(19.2)近独立子系的三种统计规律.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六篇 多粒子体系的热运动 第十九章 近独立粒子体系的统计规律(19.3)M-B统计在理想气体中的应用.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六篇 多粒子体系的热运动 第二十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20.1 热力学基本概念 §20.2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六篇 多粒子体系的热运动 第二十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20.3)循环过程卡诺循环.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六篇 多粒子体系的热运动 第二十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习题课.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六篇 多粒子体系的热运动 第二十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20.4)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六篇 多粒子体系的热运动 第二十一章 熵(1/2).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第六篇 多粒子体系的热运动 第二十一章 熵(2/2)(21.2)克劳修斯熵公式、热力学第三定律.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册)期末复习.ppt
- 《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1.0)教学基本要求.ppt
- 《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1.1)质点运动的描述.ppt
- 《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1.3)圆周运动.ppt
- 《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1.4)相对运动.ppt
- 《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牛顿定律(2.0)教学基本要求.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