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农学院:《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篇 免疫学基础 第八章 抗原与抗体

第八章抗原与抗体 第九章兔疫系统与免疫应答 第十章抗感染免疫 第十章变态反应 第十二章免疫调节与免度遗传 第十三章免疫血清学技术 第十四章免疫学的应用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5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5 第八章 抗原与抗体 第九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应答 第十章 抗感染免疫 第十一章 变态反应 第十二章 免疫调节与免疫遗传 第十三章 免疫血清学技术 第十四章 免疫学的应用

第八章抗原与抗体 第一节免疫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抗原 第三节抗体 第四节抗体产生的克隆选择说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口一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6 第八章 抗原与抗体 第一节 免疫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抗原 第三节 抗体 第四节 抗体产生的克隆选择学说

第八章抗原与抗体(1) 第一节免疫的基本概念 免疫是指机体识别自身和非自身物质,并排除非 自身大分子物质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学反应。 免疫学是研究抗原、机体免疫系统和免疫应答规 律的一门学科。 免疫的基本特性 1.识别自身与非自身正常动物机体能识别自身与非 自身的大分子物质,识别的物质基础是存在于免疫 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受体, 识例功能很精细。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7 第八章 抗原与抗体(01) 第一节 免疫的基本概念 免疫是指机体识别自身和非自身物质,并排除非 自身大分子物质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学反应。 免疫学是研究抗原、机体免疫系统和免疫应答规 律的一门学科。 一、免疫的基本特性 1. 识别自身与非自身 正常动物机体能识别自身与非 自身的大分子物质,识别的物质基础是存在于免疫 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受体, 识别功能很精细

2特异性机体的免疫应答和免疫力具有高度的特异 性(针对性)。 3.免疫记忆机体受抗原刺激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 胞外,也形成了免疫记忆细胞,对再次接触的相同抗 原物质可产生更快的免疫应答。 免疫的基本功能 1.抵抗感染指动物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侵 袭的能力,又称免疫防御。 2自身稳定又称免疫稳定。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 除自身衰老死亡的细胞,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 3.免疫监视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自身的变异细胞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8 2. 特异性 机体的免疫应答和免疫力具有高度的特异 性(针对性)。 3. 免疫记忆 机体受抗原刺激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 胞外,也形成了免疫记忆细胞,对再次接触的相同抗 原物质可产生更快的免疫应答。 二、免疫的基本功能 1. 抵抗感染 指动物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侵 袭的能力,又称免疫防御。 2.自身稳定 又称免疫稳定。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 除自身衰老死亡的细胞,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 3. 免疫监视 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自身的变异细胞

第二节抗原 抗原的概念 1.抗原与抗原性凡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 细胞并能与之发生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Ag 抗原物质具有抗原性包括免疫原性与反应原性。免 疫原性(抗原作用)指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 淋巴细胞的特性。反应原性(抗原反应)指抗原与 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跑发生反应的特性。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口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9 第二节 抗 原 一、抗原的概念 1. 抗原与抗原性 凡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 细胞并能与之发生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Ag)。 抗原物质具有抗原性包括免疫原性与反应原性。免 疫原性(抗原作用)指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 淋巴细胞的特性。反应原性(抗原反应)指抗原与 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反应的特性

2.完全抗原与半抗原抗原又分为完全抗原与不完全 抗原。既具有免疫原性又有反应原性的物质称为完 全抗原。只具有反应原性而缺乏免疫原性的物质称 为半抗原。如荚膜多糖、类脂、脂多糖。 构成抗原的条件(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1.异源性又称异物性。只有非自身物质进入机体才 能具有免疫原性。微生物、异种组织、细胞及蛋白 质均是良好的抗原。通常动物亲缘关系相距越远, 种系差异越大,免疫原性越好。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口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10 2. 完全抗原与半抗原 抗原又分为完全抗原与不完全 抗原。既具有免疫原性又有反应原性的物质称为完 全抗原。只具有反应原性而缺乏免疫原性的物质称 为半抗原。如荚膜多糖、类脂、脂多糖。 二、构成抗原的条件(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1. 异源性 又称异物性。只有非自身物质进入机体才 能具有免疫原性。微生物、异种组织、细胞及蛋白 质均是良好的抗原。通常动物亲缘关系相距越远, 种系差异越大,免疫原性越好

2.大分子免疫原性良好的物质分子量一般都在 10000以上。分子量小于5000其免疫原性较弱。分 子量在1000以下的物质为半抗原。 3.分子结构相同大小的分子如果化学组成、分子 结构和空间构象不同,其免疫原性也有一定的差 异。一般结构复杂免疫原性强。 4.物理性颗粒性抗原的免疫原性通常比可溶性抗 原强。可溶性抗原分子聚合后或吸附在颗粒表面 可增强其免疫原性。 5.完整性所以抗原物质通常要通过非消化道途 径以完整分子状态进入体内,才能保持抗原性。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如一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11 2. 大分子 免疫原性良好的物质分子量一般都在 10000以上。分子量小于5000其免疫原性较弱。分 子量在l 000以下的物质为半抗原。 3. 分子结构 相同大小的分子如果化学组成、分子 结构和空间构象不同,其免疫原性也有一定的差 异。一般结构复杂免疫原性强。 4. 物理性 颗粒性抗原的免疫原性通常比可溶性抗 原强。可溶性抗原分子聚合后或吸附在颗粒表面 可增强其免疫原性。 5. 完整性 所以抗原物质通常要通过非消化道途 径以完整分子状态进入体内,才能保持抗原性

、抗原决定簇 1.概念抗原分子表面具有特殊立体构型和免疫活 性的化学基团称为抗原决定簇。由于抗原决定簇 通常位于抗原分子表面,因而又称为抗原表位。 抗原决定簇决定抗原的特异性。 2.决定簇的大小与数量蛋白质抗原的每个决定簇 由5-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多糖抗原由5-6个单糖残 基组成;核酸抗原的决定簇由5-8个核苷酸残基组 成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口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12 三、抗原决定簇 1. 概念 抗原分子表面具有特殊立体构型和免疫活 性的化学基团称为抗原决定簇。由于抗原决定簇 通常位于抗原分子表面,因而又称为抗原表位。 抗原决定簇决定抗原的特异性。 2. 决定簇的大小与数量 蛋白质抗原的每个决定簇 由5-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多糖抗原由5~6个单糖残 基组成;核酸抗原的决定簇由5-8个核苷酸残基组 成

抗原价抗原分子抗原决定簇的数目称为抗原的 抗原价。含有多个抗原决定簇的抗原为多价抗原; 只有一个抗原决定簇的抗原称为单价抗原,如简 单半抗原。 抗原价特异性根据决定簇特异性的不同,又有单特 异性决定簇和多特异性决定簇之分。前者只有一种特异决 定簇,后者则含有两种以上不同特异性的决定簇。 功能价抗原分子表面、能与免疫活性细胞接 近,对激发机体的免疫应答起着决定意义的决定 簇称为抗原的功能价。隐蔽于抗原分子内部的决定簇 谓之非功能价,后者只有在用酶轻度消化后才能暴露。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如一 3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13 抗原价 抗原分子抗原决定簇的数目称为抗原的 抗原价。含有多个抗原决定簇的抗原为多价抗原; 只有一个抗原决定簇的抗原称为单价抗原,如简 单半抗原。 抗原价特异性 根据决定簇特异性的不同,又有单特 异性决定簇和多特异性决定簇之分。前者只有一种特异决 定簇,后者则含有两种以上不同特异性的决定簇。 功能价 抗原分子表面、能与免疫活性细胞接 近,对激发机体的免疫应答起着决定意义的决定 簇称为抗原的功能价。隐蔽于抗原分子内部的决定簇 谓之非功能价,后者只有在用酶轻度消化后才能暴露

天然抗原一般都是多价和多特异性决定簇抗原。 四、抗原的交叉性 不同抗原物质之间存在相同的抗原决定簇,这种 现象称为抗原的交叉性。这些共有的抗原组成或决 定簇称为共同抗原或交叉抗原。如果两种微生物有 共同抗原,它们与相应抗体相互之间可以发生交叉 反应。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口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14 天然抗原一般都是多价和多特异性决定簇抗原。 四、抗原的交叉性 不同抗原物质之间存在相同的抗原决定簇,这种 现象称为抗原的交叉性。这些共有的抗原组成或决 定簇称为共同抗原或交叉抗原。如果两种微生物有 共同抗原,它们与相应抗体相互之间可以发生交叉 反应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天津农学院:《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篇 总论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ppt
- 天津农学院:《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篇 免疫学基础 第十一章 变态反应.ppt
- 天津农学院:《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篇 免疫学基础 第九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应答.ppt
- 天津农学院:《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篇 免疫学基础 第十章 抗感染免疫.ppt
- 天津农学院:《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篇 总论 第三章 消毒与灭菌.ppt
- 天津农学院:《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篇 总论 第七章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ppt
- 天津农学院:《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篇 总论 第六章 细菌的遗传变异.ppt
- 天津农学院:《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篇 总论 第五章 细菌的致病机理.ppt
- 天津农学院:《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篇 总论 第四章 细菌等微生物的生态.ppt
- 西南民族大学:《动物传染病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共患病)衣原体病(Chlamydiosis).ppt
- 西南民族大学:《动物传染病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共患病)细小病毒感染.ppt
- 西南民族大学:《动物传染病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共患病)炭疽(Anthrax).ppt
- 西南民族大学:《动物传染病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共患病)沙门氏菌病(Salmonellosis).ppt
- 西南民族大学:《动物传染病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共患病)日本乙型脑炎.ppt
- 西南民族大学:《动物传染病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共患病)破伤风(Tetanus).ppt
- 西南民族大学:《动物传染病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共患病)轮状病毒感染.ppt
- 西南民族大学:《动物传染病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共患病)狂犬病(Rabies).ppt
- 西南民族大学:《动物传染病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共患病)口蹄疫(FMD).ppt
- 西南民族大学:《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七章 肠杆菌科.ppt
- 西南民族大学:《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六章 革兰氏阳性球菌.ppt
- 天津农学院:《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篇 免疫学基础 第十三章 免疫血清学技术.ppt
- 天津农学院:《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篇 细菌学各论 第十八章 巴氏杆菌科及相关属.ppt
- 天津农学院:《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篇 细菌学各论 第十七章 弧菌科.ppt
- 天津农学院:《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篇 细菌学各论 第十五章 革兰氏阳性球菌.ppt
- 天津农学院:《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篇 免疫学基础 第十四章 免疫学的应用.ppt
- 天津农学院:《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篇 细菌学各论 第二十二章 革兰氏阳性产芽孢杆菌.ppt
- 天津农学院:《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篇 细菌学各论 第二十一章 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ppt
- 天津农学院:《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篇 细菌学各论 第十六章 肠杆菌科.ppt
- 天津农学院:《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篇 细菌学各论 第十九章 革兰氏阴性需养杆菌 第二十章 革兰氏阴性无芽孢微需氧和厌氧菌.ppt
- 天津农学院:《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篇 细菌学各论 第二十三章 分支杆菌及相似属.ppt
- 天津农学院:《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篇 细菌学各论 第二十五章 霉形体等.ppt
- 天津农学院:《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篇 细菌学各论 第二十四章 螺旋体.ppt
- 天津农学院:《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篇 真菌学 第二十八章 病原真菌.ppt
- 天津农学院:《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篇 真菌学 第二十七章 真菌概述.ppt
- 天津农学院:《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篇 病毒学 第三十二章 病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ppt
- 天津农学院:《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篇 病毒学 第三十四章 双股DNA病毒.ppt
- 天津农学院:《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篇 病毒学 第二十九章 病毒的结构.ppt
- 天津农学院:《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篇 病毒学 第三十五章 单股DNA病毒 第三十六章 具有反转录过程的病毒 第三十七章 双股RNA病毒 第三十八章 单负股病毒目 第三十九章 分节段的负股RNA病毒.ppt
- 天津农学院:《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篇 病毒学 第三十四章 双股DNA病毒.ppt
- 天津农学院:《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篇 病毒学 第四十章 套式病毒目 第四十一章 其他正股RNA病毒 第四十二章 朊病毒.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