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天气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篇 温带气旋和反气旋

3.23世界气象日 2004年:信息时代的天气、气候 和水 世界气象组织史料 世界气象组织(WMO):世界气象组织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55 立于1950年3月23日,1951年成为联合国的专 门机构,是联合国关于地球大气状况和特征、 与海洋相互作用、产生和导致水源分布气候方 面的最高权威的喉舌,其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3.23世界气象日 2004年: 信息时代的天气、气候 和水 • 世界气象组织史料 世界气象组织(WMO):世界气象组织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成 立于1950年3月23日,1951年成为联合国的专 门机构,是联合国关于地球大气状况和特征、 与海洋相互作用、产生和导致水源分布气候方 面的最高权威的喉舌,其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3.23世界气象目 世界气象组织成立至今已整整50年,组 织的会员由成立初期的30个发展到今天 的185个,包括了非洲,中、西欧和西 南太平洋国家,其中国家会员179个 地区会员6个(含中国香港和中国澳) 成为最具广泛代表性和合作精神的国际 组织。50年来,世界气象组织为国际社 会的经济发展,协助各会员气象部门提 供及时、准确的天气预报、警报提供了 服务,也为区域乃至全球社会经济的发 展作出了贡献
3.23世界气象日 世界气象组织成立至今已整整50年,组 织的会员由成立初期的30个发展到今天 的185个,包括了非洲,中、西欧和西 南太平洋国家,其中国家会员179个, 地区会员6个(含中国香港和中国澳), 成为最具广泛代表性和合作精神的国际 组织。50年来,世界气象组织为国际社 会的经济发展,协助各会员气象部门提 供及时、准确的天气预报、警报提供了 服务,也为区域乃至全球社会经济的发 展作出了贡献

323世昪气象目一 历年世界气象日主题 每年的“世界气象日”,世界 气象组织执行委员会都要选定 个主题进行宣传,以提高世 界各地的公众对自己密切相关 的气象问题的重要性的认识。 每一个主题都集中反映了人类 关注的与气象有关的问题
历年世界气象日主题 每年的“世界气象日”,世界 气象组织执行委员会都要选定 一个主题进行宣传,以提高世 界各地的公众对自己密切相关 的气象问题的重要性的认识。 每一个主题都集中反映了人类 关注的与气象有关的问题。 3.23世界气象日

2气旋、反气旋 21.2反气旋 的分类 21气旋根据气旋形成和活动的主要地理区域·温带气旋 热带气旋 按其热力结构 气旋中有锋面的气旋叫锋面气旋,锋面气旋 的温压场是不对称的,移动性大,而且是带 来云和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 锋面气旋 无锋面气旋 无锋面气旋又可分为两类①热带气旋:发生在热带海洋 上的强烈的气旋性涡旋,当其中风力达到一定程度时, 称为台风或题风;②局地性气旋:由于地形作用或下垫 面加热作用而产生的地形低压或热低压,这类气旋基本 上不移动,一般不会带来云雨天气
2 气旋、反气旋 的分类 2.1.1 气旋 • 温带气旋 • 热带气旋 根据气旋形成和活动的主要地理区域 锋面气旋 无锋面气旋 按其热力结构 气旋中有锋面的气旋叫锋面气旋,锋面气旋 的温压场是不对称的,移动性大,而且是带 来云和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 无锋面气旋又可分为两类①热带气旋:发生在热带海洋 上的强烈的气旋性涡旋,当其中风力达到一定程度时, 称为台风或飓风;②局地性气旋:由于地形作用或下垫 面加热作用而产生的地形低压或热低压,这类气旋基本 上不移动,一般不会带来云雨天气。 2.1.2 反气旋

温带气旋 C 5:
温带气旋

212反气旋根据其形成和活动的主要地理区域极地反气旋 温带反气旋 副热带反气旋 按其热力结构 活动于中高纬度大陆近地面层的反气旋多属 冷性反气旋,习惯上又称冷高压。各半年强 冷性反气旋 暖性反气旋 大的冷高压南下,可造成24小时内降温超 过10°C的寒潮天气。出现在副热带地区 的副热带高压多属暖性反气旋。副热带高压 较少移动,但有季节性的南北位移和中、短 期的东西进退
2.1.2 反气旋 极地反气旋 温带反气旋 副热带反气旋 根据其形成和活动的主要地理区域 冷性反气旋 暖性反气旋 按其热力结构 活动于中高纬度大陆近地面层的反气旋多属 冷性反气旋,习惯上又称冷高压。各半年强 大的冷高压南下,可造成 24小时内降温超 过 10 oC的寒潮天气。出现在副热带地区 的副热带高压多属暖性反气旋。副热带高压 较少移动,但有季节性的南北位移和中、短 期的东西进退

3温带气旋的源地 3.1气旋源地的地理分布 气旋源地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温带地区。 如果似在一定面积中气旋生成的频数来统计,可以发 现气旋发生频数在水平空间上有明显的极大值与极小值分 布,如下图给出了1月和7月北半球地面气旋频率及主要路 径的统计图
• 气旋源地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温带地区。 • 如果以在一定面积中气旋生成的频数 来统计,可以发 现气旋发生频数在水平空间上有明显的极大值与极小值分 布,如下图给出了1月和7月北半球地面气旋频率及主要路 径的统计图。 3 温带气旋的源地 3.1 气旋源地的地理分布

北半球 地面气旋 发生频数 40302010 的分布及 主要路径 1月)
北 半 球 地面气旋 发生频数 的分布及 主要路径 ( l月)

北半球地 面气旋发 生频数的 分布及主 要路径 7月)
北半球地 面气旋发 生频数的 分布及主 要路径 ( 7月)

(1)1月和7月有两个气旋最大频率中心: 3.2北半球 北太平洋:阿留中低压半永久 气旋源地 北大西洋:冰岛低压半永久 亚洲、北美大陆北部及沿海的气旋分别向这两 的几个特点 个频率中心移动 冬季气旋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夏季,同时东亚气 旋路径夏季比冬季偏北。 (2)气旋的源地分布基本上与纬圈平行,呈东 西向,在洋面上,特别在太平洋上,纬圈向的 气旋源地尤其明显。 (3)巨大山地的背风坡一侧及以东地区, 北美的落基山、阿巴拉契亚山,北欧的斯 堪的纳维亚山脉,亚洲青藏高原的东面, 都是气旋主要的发生地。 东亚气旋
3.2 北半球 气旋源地 的几个特点 (l) l月和7月有两个气旋最大频率中心: 北太平洋: 阿留申低压 半永久 北大西洋: 冰岛低压 半永久 • 亚洲、北美大陆北部及沿海的气旋分别向这两 个频率中心移动。 • 冬季气旋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夏季,同时东亚气 旋路径夏季比冬季偏北。 (2)气旋的源地分布基本上与纬圈平行,呈东 西向,在洋面上,特别在太平洋上,纬圈向的 气旋源地尤其明显。 (3)巨大山地的背风坡一侧及以东地区, 北美的落基山、阿巴拉契亚山,北欧的斯 堪的纳维亚山脉,亚洲青藏高原的东面, 都是气旋主要的发生地。 东亚气旋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兰州大学:《天气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篇 气团和锋面.ppt
- 兰州大学:《天气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篇 亚洲季风和中国主要的天气系统.ppt
- 兰州大学:《天气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篇 大气环流.ppt
- 《地貌学课堂教案》讲义(共十二章).doc
- 北京大学:《大气探测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 《基础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内动力地质作用——地震作用.ppt
- 《基础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内动力地质作用——岩浆作用.ppt
- 《基础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内动力地质作用——变质作用.ppt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一讲 GIS概论(程承旗).ppt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五讲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程承旗).ppt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七讲 GIS的空间分析技术(程承旗).ppt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二讲 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特性(程承旗).ppt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八讲 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建模(程承旗).ppt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十讲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程承旗).ppt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十三讲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程承旗).ppt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十三讲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组织(程承旗).ppt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十一讲 地理信息系统网络工程(程承旗).ppt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六讲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程承旗).ppt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九讲 地理信息系统网络与数据共享(程承旗).ppt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三讲 GIS数据组织与结构(程承旗).ppt
- 西北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电子教案(于在平).doc
-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8.1)自然地理环境及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ppt
-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大气运动(10.1)气压.ppt
-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大气运动(10.2)大气的水分和降水.ppt
-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单元 大气和气候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ppt
-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二节 海洋.ppt
-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四节 地下水.ppt
-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三节 河流.ppt
-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海岸地貌.ppt
-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量平衡.ppt
-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岩溶地貌.ppt
-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地球内部圈层构造.ppt
- 新疆师范大学:《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沉积作用和沉积岩(9.1-9.3).ppt
- 新疆师范大学:《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沉积作用和沉积岩(9.3).ppt
- 新疆师范大学:《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沉积作用和沉积岩(9.4)常见沉积岩.ppt
- 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空间决策支持与专家系统.ppt
- 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地理数据结构及其文件组织.ppt
- 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ppt
- 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空间分析.ppt
- 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GIS数据管理.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