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天气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篇 气团和锋面

第二篇气团和锋面 Cool Air Warm Front In place Colder Temperatur Air Masses Advancing Cold Air Front Cold Front Stationa Ter fronts Cold air
第二篇 气团和锋面

北方雪天

南方初春美景

1920年前后,皮叶克尼斯等提出气团和锋面理论。 1气团 气团是指气象要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 1.1气团的概念 水平分布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的空气团。 气团水平尺度:~1000Km; 1.2气团形成与变性 垂直尺度:~10Km 12.1气团源地 地球表面的温度和湿度对气团形成与变性的作用; 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 大气中水汽也来自地球表面的水分蒸发; 122性质均匀的广阔地球表面 1.3 123空气运动 气团的分类 1.2.4气团变性 1.3.地理分类法:北极气团;极地气团(大陆和海洋); 热带气团;赤道气团(大陆和海洋) 1.3.2热力分类法:根据气团温度和气团所经过的下垫面温度对比来 划分,分暖气团和冷气团
1 气团 1920年 前后,皮叶克尼斯等提出气团和锋面理论。 1.1 气团的概念 气团是指气象要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 水平分布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的空气团。 气团水平尺度:~1000Km; 1.2 气团形成与变性 垂直尺度:~10Km 1.2.1 气团源地 • 地球表面的温度和湿度对气团形成与变性的作用; • 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 • 大气中水汽也来自地球表面的水分蒸发; 1.2.2 性质均匀的广阔地球表面 1.2.3 空气运动 1.2.4 气团变性 1.3.1 地理分类法:北极气团;极地气团(大陆和海洋); 热带气团; 赤道气团(大陆和海洋) 1.3.2 热力分类法:根据气团温度和气团所经过的下垫面温度对比来 划分,分暖气团 和冷气团 1.3 气 团 的 分 类

入射的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4我国境内的气团冬季:西值烈气团(大陆极地气团)影响 活动与气团天气 源地:西伯利亚和蒙古。 特点:*地面流场为冷性反气旋; 中低空为下沉逆温; 春季:西伯利亚 气团与热带海注 控制区为干冷天气;与热带海洋气团 气团势力相当, 相遇,在华南沿海等地构成阴雨天气 是锋面及气旋活 北极气团南侵我国,可造成强寒天气。 动最盛时期; 夏季:西伯利亚气团:在长城以北和 秋季:变性的西伯利亚西北活动频繁,与南方热带海洋气团 气团占主要地位,热带交级,是盛夏南北方区域性降水的主 海洋气退居东南海上要原因 ,我国东部地区秋高气热带大陆气团:常影响我国西部地区 爽 ,干旱酷热与此有关; 赤道气团(来自印度洋,又称季风气 团)造成长江以南大量降水;
1.4 我国境内的气团 活动与气团天气 冬季:西伯利亚气团(大陆极地气团)影响; 源地:西伯利亚和蒙古。 特点:*地面流场为冷性反气旋; *中低空为下沉逆温; *控制区为干冷天气;与热带海洋气团 相遇,在华南沿海等地构成阴雨天气; *北极气团 南侵我国,可造成强寒潮 天气。 夏季:西伯利亚气团:在长城以北和 西北活动频繁,与南方热带海洋气团 交绥,是盛夏南北方区域性降水的主 要原因; 热带大陆气团:常影响我国西部地区 ,干旱酷热与此有关; 赤道气团(来自印度洋,又称季风气 团) 造成长江以南大量降水; 春季: 西伯利亚 气团与热带海洋 气团 势力相当, 是锋面及气旋活 动最盛时期; 秋季:变性的西伯利亚 气团占主要地位,热带 海洋气团退居东南海上 ,我国东部地区秋高气 爽

锋区:密度不同的两个气团之间的过渡区。在天气图 2锋面系统 上表现为等温线密集(即温度水平梯度大而窄的区域) 密度的不同主要表现为温度的不同。 锋区的水平宽度:~100KM;上宽下窄。 21锋的概念,锋面:在天气图上由于比例尺小,锋区的宽度表示不出 来,可把它看作为空间的一个面,即为锋面。 锋线:锋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锋线。 Cold front 锋面的 Warm Rising Air 空间结 构示意 图(1) Cold Advancing Air
2 锋面系统 2.1 锋的概念 • 锋区:密度不同的两个气团之间的过渡区。在天气图 上表现为等温线密集(即温度水平梯度大而窄的区域) 密度的不同主要表现为温度的不同。 • 锋区的水平宽度:~100KM;上宽下窄。 • 锋面:在天气图上由于比例尺小,锋区的宽度表示不出 来,可把它看作为空间的一个面,即为锋面。 • 锋线:锋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锋线。 锋面的 空间结 构示意 图(1)

处 冷空气1单、 锋面雨示意图

锋面的空间结构示意图(2) 700hP 地画
锋面的空间结构示意图(2)

22锋的分类_根据锋的伸展高度可将锋分为:地面锋(或低 层锋)和高空锋(或高层对流层锋)。 根据锋面两侧的气团来源的地理位置不同,可将锋分为: 冰洋肇、极锋和赤道锋(热带锋)。 根据锋在 移动过程 冷锋锋面移动过程中,冷气团起主导作用 中冷、暖 ,冷气团推动暖气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 气团所占 这类锋面称为冷锋。 有的主次 地位,可 屡锋锋面移动过程中,暖空气团起主导作用, 将锋分为 推动冷气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这类锋面称为 冷锋、暖 暖锋 锋、准静 准静止锋当冷、暖气团的势力相当时,锋 止锋和锢 面的移动十分缓慢或相对静止,这种锋面 囚锋。 称为准静止锋
2.2 锋的分类 根据锋在 移动过程 中冷、暖 气团所占 有的主次 地位,可 将锋分为: 冷锋、暖 锋、准静 止锋和锢 囚锋。 根据锋的伸展高度可将锋分为:地面锋(或低 层锋)和高空锋(或高层对流层锋)。 根据锋面两侧的气团来源的地理位置不同,可将锋分为: 冰洋锋、极锋 和赤道锋(热带锋)。 准静止锋 当冷、暖气团的势力相当时,锋 面的移动十分缓慢或相对静止,这种锋面 称为准静止锋。 冷锋 锋面移动过程中,冷气团起主导作用 ,冷气团推动暖气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 这类锋面称为冷锋。 暖锋 锋面移动过程中,暖空气团起主导作用, 推动冷气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这类锋面称为 暖锋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兰州大学:《天气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篇 亚洲季风和中国主要的天气系统.ppt
- 兰州大学:《天气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篇 大气环流.ppt
- 《地貌学课堂教案》讲义(共十二章).doc
- 北京大学:《大气探测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 《基础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内动力地质作用——地震作用.ppt
- 《基础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内动力地质作用——岩浆作用.ppt
- 《基础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内动力地质作用——变质作用.ppt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一讲 GIS概论(程承旗).ppt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五讲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程承旗).ppt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七讲 GIS的空间分析技术(程承旗).ppt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二讲 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特性(程承旗).ppt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八讲 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建模(程承旗).ppt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十讲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程承旗).ppt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十三讲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程承旗).ppt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十三讲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组织(程承旗).ppt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十一讲 地理信息系统网络工程(程承旗).ppt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六讲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程承旗).ppt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九讲 地理信息系统网络与数据共享(程承旗).ppt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三讲 GIS数据组织与结构(程承旗).ppt
- 《ArcGIS操作讲义》第二章 ArcGIS概述.ppt
- 兰州大学:《天气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篇 温带气旋和反气旋.ppt
- 西北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电子教案(于在平).doc
-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8.1)自然地理环境及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ppt
-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大气运动(10.1)气压.ppt
-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大气运动(10.2)大气的水分和降水.ppt
-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单元 大气和气候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ppt
-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二节 海洋.ppt
-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四节 地下水.ppt
-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三节 河流.ppt
-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海岸地貌.ppt
-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量平衡.ppt
-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岩溶地貌.ppt
-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地球内部圈层构造.ppt
- 新疆师范大学:《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沉积作用和沉积岩(9.1-9.3).ppt
- 新疆师范大学:《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沉积作用和沉积岩(9.3).ppt
- 新疆师范大学:《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沉积作用和沉积岩(9.4)常见沉积岩.ppt
- 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空间决策支持与专家系统.ppt
- 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地理数据结构及其文件组织.ppt
- 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ppt
- 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空间分析.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