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十三讲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程承旗)

第十三讲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管理 程承旗 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
第十三讲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管理 程承旗 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化思想及期 理论基础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化思想及期 理论基础 ⚫

系统思想 ●1、整体性 ●2、相关性 ●3、目的性和功能 4、环境适应性 ●5、动态性 ●6、有序性
系统思想 ⚫ 1、 整体性 ⚫ 2、 相关性 ⚫ 3、 目的性和功能 ⚫ 4、 环境适应性 ⚫ 5、 动态性 ⚫ 6、 有序性

软件工程学研究的基本目标是: 1)一种定义良好的方法学,该方法学是面向包括计划 开发和维护等阶段的软件生存周期的; ●2)一组确定的软件文档,它对软件生存周期的每一步 记录软件文件资料,并且具有按步显示轨迹的能力; 3)一组可以预测的里程碑,在整个软件生存周期中 每隔一定时间可以对它们进行复审。 ●1、分解 抽象和信息隐蔽 3、一致性 确定性
软件工程学研究的基本目标是: ⚫ 1) 一种定义良好的方法学,该方法学是面向包括计划、 开发和维护等阶段的软件生存周期的; ⚫ 2) 一组确定的软件文档,它对软件生存周期的每一步 记录软件文件资料,并且具有按步显示轨迹的能力; ⚫ 3) 一组可以预测的里程碑,在整个软件生存周期中, 每隔一定时间可以对它们进行复审。 ⚫ 1、 分解 ⚫ 2、 抽象和信息隐蔽 ⚫ 3、 一致性 ⚫ 4、 确定性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 ⚫

现行系统调查 确定对现行系统的调査范围 发现现行系统存在的问题 ●·初步确定新建GIS的主要目标 ●·{计新建GS可能带来的效益; 根据用户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分析建立GIS是否可行 ●1、发现现行系统存在的问题 ●2、初步确定系统的主要目标 技术力量的调查分析 ●4、资金财力的调查分析 数据资料的调查分析 6、系统效益调查分析
一、现行系统调查 ⚫ ·确定对现行系统的调查范围 ⚫ ·发现现行系统存在的问题; ⚫ ·初步确定新建GIS的主要目标 ⚫ ·估计新建GIS可能带来的效益; ⚫ ·根据用户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分析建立GIS是否可行。 ⚫ 1、 发现现行系统存在的问题 ⚫ 2、 初步确定系统的主要目标 ⚫ 3、 技术力量的调查分析 ⚫ 4、 资金财力的调查分析 ⚫ 5、 数据资料的调查分析 ⚫ 6、 系统效益调查分析

系统分析 ●1、分析现行运作过程,获得现行系统流程图 ●2、进行数据分析,获取数据字典 ●数据流条目:组成、流量、来源、去向 ●文件条目:文件名、组成、存贮方式、存取频率; ●数据项条目:数据项名、类型、长度、取值范围; ●加工条目:加工名、输入数据、输出数据、加工逻辑 ●对隐含在有关图形上的数据也应引起足够重视 3、导出现行系统的逻辑模型 4、进行用户需求分析与描述 明确待建GIS的目标 导出待建GIS的逻辑模型 ●7、制定设计实施的初步计划
二、系统分析 ⚫ 1、 分析现行运作过程,获得现行系统流程图 ⚫ 2、 进行数据分析,获取数据字典 ⚫ 数据流条目:组成、流量、来源、去向; ⚫ 文件条目:文件名、组成、存贮方式、存取频率; ⚫ 数据项条目:数据项名、类型、长度、取值范围; ⚫ 加工条目:加工名、输入数据、输出数据、加工逻辑; ⚫ 对隐含在有关图形上的数据也应引起足够重视。 ⚫ 3、 导出现行系统的逻辑模型 ⚫ 4、 进行用户需求分析与描述 ⚫ 5、 明确待建GIS的目标 ⚫ 6、 导出待建GIS的逻辑模型 ⚫ 7、 制定设计实施的初步计划

数据流图的制作规范
数据流图的制作规范 ⚫

1、数据流图的基本图元: (1)数据源点和数据终点 数据源点和终点用方块表示,是数据流的起点及最终目的地 2)加工(数据处理/变换)用圆框表示,是对数据进行处理 的逻辑单元,它接受若干数据流,通过加工内部产生规定的数据 流,DFD中对加工的标识通常由加工编号和加工命名组成
1、 数据流图的基本图元: ⚫ ⚫ (1) 数据源点和数据终点 ⚫ 数据源点和终点用方块表示,是数据流的起点及最终目的地 ⚫ ⚫ ⚫ (2) 加工(数据处理/变换)用圆框表示,是对数据进行处理 的逻辑单元,它接受若干数据流,通过加工内部产生规定的数据 流,DFD中对加工的标识通常由加工编号和加工命名组成。 ⚫ ⚫ ⚫

(3)数据流:用标识箭头表示,是系统处理的数据 对象,同时还表示数据流动的方向,当进入或者流出 某个加工的数据流之间,存在重要的逻辑联系时,可 以附加符号说明。见下图
⚫ (3) 数据流:用标识箭头表示,是系统处理的数据 对象,同时还表示数据流动的方向,当进入或者流出 某个加工的数据流之间,存在重要的逻辑联系时,可 以附加符号说明。见下图: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十三讲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组织(程承旗).ppt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十一讲 地理信息系统网络工程(程承旗).ppt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六讲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程承旗).ppt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九讲 地理信息系统网络与数据共享(程承旗).ppt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三讲 GIS数据组织与结构(程承旗).ppt
- 《ArcGIS操作讲义》第二章 ArcGIS概述.ppt
- 《ArcGIS操作讲义》第三章 ArcGIS 8——ArcView 第五节 空间分析.ppt
- 《ArcGIS操作讲义》第三章 ArcGIS 8——ArcView 第三节 ArcView的属性管理 第四节 ArcView的制图与输出.ppt
- 《ArcGIS操作讲义》第三章 ArcGIS 8——ArcView 第二节 ArcView的图形编辑.ppt
- 《ArcGIS操作讲义》第三章 ArcGIS 8——ArcView 第一节 ArcView 8概述.ppt
- 《地基处理》第四章 软土地基处理(4-2-2) 排水固结.doc
- 《地基处理》第四章 软土地基处理(4-2-4) 水泥土搅拌法.doc
- 《地基处理》第四章 软土地基处理(4-1)地基处理方法.doc
- 《地基处理》第四章 软土地基处理(4-2)地基处理技术.doc
- 《地基处理》第四章 软土地基处理(4-3)既有建(构)筑物地基加固与基础托换技术(2/2).doc
- 《地基处理》第四章 软土地基处理(4-3)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1/2).doc
- 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新格局》讲义(陆大道).ppt
- 《高等土力学》第一章 土工试验及测试.pdf
- 上海理工大学:《工程结构抗震教程》地震资料图片二.ppt
- 上海理工大学:《工程结构抗震教程》地震资料图片一.ppt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十讲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程承旗).ppt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八讲 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建模(程承旗).ppt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二讲 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特性(程承旗).ppt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七讲 GIS的空间分析技术(程承旗).ppt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五讲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程承旗).ppt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PPT教学课件_第一讲 GIS概论(程承旗).ppt
- 《基础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内动力地质作用——变质作用.ppt
- 《基础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内动力地质作用——岩浆作用.ppt
- 《基础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内动力地质作用——地震作用.ppt
- 北京大学:《大气探测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 《地貌学课堂教案》讲义(共十二章).doc
- 兰州大学:《天气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篇 大气环流.ppt
- 兰州大学:《天气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篇 亚洲季风和中国主要的天气系统.ppt
- 兰州大学:《天气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篇 气团和锋面.ppt
- 兰州大学:《天气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篇 温带气旋和反气旋.ppt
- 西北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电子教案(于在平).doc
-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8.1)自然地理环境及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ppt
-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大气运动(10.1)气压.ppt
-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大气运动(10.2)大气的水分和降水.ppt
-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单元 大气和气候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