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供动植物防疫与检疫专业使用)

《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大纲供动植物防疫与检疫专业使用锦州医科大学·教务处二〇一八年十月
《兽医临床诊断学》 教学大纲 供动植物防疫与检疫专业使用 锦 州 医 科 大 学 ·教 务 处 二 ○ 一 八 年 十 月

《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4年制动植物防疫与检疫专业总学时:48学时理论学时:36教学实习:12实践学时:0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兽医临床诊断学是动植物检疫专业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程,是动物医学方向临床课程的入门,又是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桥梁。它是以各种畜禽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临床实践的角度,研究其疾病的诊断方法和理论的学科,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让学生逐渐认知和掌握临床诊断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从而对疾病能够做出初步的诊断。二、相关课程的衔接本课程以家畜解部学、家畜生理学、家畜病理学等课程为基础,同时为将来要学习的家畜内科学、家畜外科学、兽医产科学、家畜传染病学、兽医寄生虫病学等专业课打下基础。三、教学的基本要求1、掌握基本的临床检查法,并能较为准确地应用于本地区有代表性畜禽疾病的临诊实践。2、掌握动物临床给药操作方法、基本原理及注意事项。3、在熟悉畜(禽)体正常状态的基础上,能够发现和辨认常见的、主要的临床症状及临床意义,并可根据症状,将产生的原因、条件或机理相联系,能够做出初步诊断。4、了解常用实验室检查方法的任务、重要性及其临床应用:并对某些检验的内容、方法和应用意义有一定的理解。5、了解兽医X线诊断、超声检查方法的基本原理。6、了解症状、资料的综合分析及建立诊断的一般步骤,方法和原则;能书写较为完整的病历;并可结合实际初步分析常见的典型的病例,再通过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经过反复、不断的临诊实践,以巩固并逐渐提高其分析和解决临诊问题的能力。四、学时分配(理论)序号教学内容学时21绪论:22第一章:临床基本检查法及程序63第二章:一般临床检查44第三章:循环系统检查65第四章:呼吸系统的临床检查66第五章:消化系统的临床检查47第六章:泌尿生殖系统的临床检查48第七章:神经系统的临床检查
《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4 年制动植物防疫与检疫专业 总学时: 48 学时 理论学时:36 教学实习:12 实践学时:0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动植物检疫专业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程,是动物医学方向临 床课程的入门,又是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桥梁。它是以各种畜禽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临床实践的 角度,研究其疾病的诊断方法和理论的学科,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让学生逐渐认知和掌握临床 诊断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从而对疾病能够做出初步的诊断。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本课程以家畜解剖学、家畜生理学、家畜病理学等课程为基础,同时为将来要学习的家畜内科 学、家畜外科学、兽医产科学、家畜传染病学、兽医寄生虫病学等专业课打下基础。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1、掌握基本的临床检查法,并能较为准确地应用于本地区有代表性畜禽疾病的临诊实践。 2、掌握动物临床给药操作方法、基本原理及注意事项。 3、在熟悉畜(禽)体正常状态的基础上,能够发现和辨认常见的、主要的临床症状及临床意义, 并可根据症状,将产生的原因、条件或机理相联系,能够做出初步诊断。 4、了解常用实验室检查方法的任务、重要性及其临床应用;并对某些检验的内容、方法和应用 意义有一定的理解。 5、了解兽医 X 线诊断、超声检查方法的基本原理。 6、了解症状、资料的综合分析及建立诊断的一般步骤,方法和原则;能书写较为完整的病历; 并可结合实际初步分析常见的典型的病例,再通过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经过反复、不断的临诊实 践,以巩固并逐渐提高其分析和解决临诊问题的能力。 四、学时分配(理论)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 1 绪论: 2 2 第一章:临床基本检查法及程序 2 3 第二章:一般临床检查 6 4 第三章:循环系统检查 4 5 第四章:呼吸系统的临床检查 6 6 第五章:消化系统的临床检查 6 7 第六章:泌尿生殖系统的临床检查 4 8 第七章:神经系统的临床检查 4

19第八章:X光检查基本原理110第九章:超声检查基本原理合计36五、课程考核(理论)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方式,形成性考核成绩占40%(其中平时考核成绩占10%,课堂实习成绩占10%,阶段性考核占2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60%。具体要求详见锦州医科大学课程考核方案。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一)建议教材[1]王俊东,刘宗平主编.兽医临床诊断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8。(二)建议参考书目[1]】王书林主编,兽医临床诊断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三版)[2]韩博主编,动物疾病诊断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第二版[3]】东北农业大学主编,兽医临床诊断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4]]邓干臻主编,兽医临床诊断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七、教学内容(理论)绪论【教学内容】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概念、课程的内容和任务:本课程的地位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症状、诊断和预后的概念:诊断的基本过程和遵循的原则:本课程的指导思想、学习方法和要求,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发展简史和新的进展。【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的指导思想、学习方法和要求,发展简史和新的进展。熟悉:兽医临床诊断学研究内容、诊断方法症状发生机理、诊断与预后的判断标准和方法。掌握:兽医临床诊断学的症状、诊断、预后等相关概念,诊断的基本过程和遵循的原则。【重点与难点】症状、诊断和预后的概念,建立诊断。【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采用讲授法、互动式、引导与启发式、案例教学法教学。第一章临床基本检查法及程序【教学内容】问诊、视诊、触诊、即诊、听诊、嗅诊,临床检查程序。【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临床基本检查方法的基本原理,病畜登记与病历记录。熟悉:临床基本检查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临床检查程序
9 第八章:X 光检查基本原理 1 10 第九章:超声检查基本原理 1 合 计 36 五、课程考核(理论)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方式,形成性考核成绩占 40%(其中平时考核成绩 占 10%,课堂实习成绩占 10%,阶段性考核占 2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 60%。具体要求详见锦州医科 大学课程考核方案。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建议教材 [1] 王俊东,刘宗平主编.兽医临床诊断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8。 (二)建议参考书目 [1] 王书林主编,兽医临床诊断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三版) [2] 韩博主编,动物疾病诊断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第二版 [3] 东北农业大学主编,兽医临床诊断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 [4] 邓干臻主编,兽医临床诊断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七、教学内容(理论) 绪论 【教学内容】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概念、课程的内容和任务;本课程的地位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症状、诊断 和预后的概念;诊断的基本过程和遵循的原则;本课程的指导思想、学习方法和要求,兽医临床诊 断学的发展简史和新的进展。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的指导思想、学习方法和要求,发展简史和新的进展。 熟悉:兽医临床诊断学研究内容、诊断方法症状发生机理、诊断与预后的判断标准和方法。 掌握:兽医临床诊断学的症状、诊断、预后等相关概念,诊断的基本过程和遵循的原则。 【重点与难点】 症状、诊断和预后的概念,建立诊断。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采用讲授法、互动式、引导与启发式、案例教学法教学。 第一章 临床基本检查法及程序 【教学内容】 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临床检查程序。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临床基本检查方法的基本原理,病畜登记与病历记录。 熟悉:临床基本检查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临床检查程序

掌握:临床基本检查法的内容及病理变化特征与临床意义。【重点与难点】问诊、视诊、触诊、诊、听诊、嗅诊的临床检查内容及操作。【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采用讲授法、互动式、引导与启发式、案例教学法教学。第二章一般临床检查【教学内容】体态的检查:精神状态的判定标准、表现;体格、发育、营养程度,病理改变及其诊断意义:姿势和体态、运动行为的病理改变及其诊断意义:被毛和皮肤的检查:被毛或羽毛的正常情况,病理改变及其诊断意义;皮肤颜色、弹性、温度、湿度的病理改变及其诊断意义;皮肤完整性的破坏,如创伤、溃疡等的特征及诊断意义;皮下气肿、皮下浮肿的其特征、产生原因及诊断意义:眼结合膜的检查:眼结合膜的检查方法,正常状态:颜色改变的原因及诊断意义:肿胀及分泌物增多的原因及诊断意义;浅表淋巴结和淋巴管的检查:浅在淋巴结的部位,正常状态和检查方法,其病理改变及其诊断意义。浅在淋巴管的病理性改变及其诊断意义:体温、脉搏、呼吸数的测定:体温、脉搏数、呼吸数的检查方法,正常指标,生理改变,病理性变化及其诊断意义。【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一般检查的内容和方法。熟悉:一般检查症状病理变化产生机理;皮肤、淋巴结的病理性改变及其诊断意义。掌握:常见动物正常生理指标,相关概念:眼结合膜颜色改变的特征及临床诊断意义,热型的种类及临床诊断意义,动物常见疾病症状特征及临床诊断意义。【重点与难点】眼结合膜颜色改变的特征、原因及诊断意义;体温、脉搏与呼吸频率的生理指标,病理性变化及其诊断意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采用讲授法、互动式、引导与启发式、案例教学法教学。第三章循环系统的临床检查【教学内容】心脏的检查:心脏检查的部位,心脏的视诊、触诊与听诊的方法,正常状态,异常变化及诊断意义;脉管的检查:动脉的检查方法,浅表静脉的充盈状态及其病理变化的诊断意义;颈静脉搏动的类型、特点、病理改变及诊断意义。【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心血管系统检查的意义和方法。熟悉:心脏检查在体表的投影部位、正常和病理变化产生机理。掌握:心脏正常与异常音响变化特征及临床诊断意义,相关概念,心脏杂音的分类,心脏、血管常见疾病症状特征及临床诊断意义。【重点与难点】
掌握:临床基本检查法的内容及病理变化特征与临床意义。 【重点与难点】 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临床检查内容及操作。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采用讲授法、互动式、引导与启发式、案例教学法教学。 第二章 一般临床检查 【教学内容】 体态的检查:精神状态的判定标准、表现;体格、发育、营养程度,病理改变及其诊断意义; 姿势和体态、运动行为的病理改变及其诊断意义;被毛和皮肤的检查:被毛或羽毛的正常情况,病 理改变及其诊断意义;皮肤颜色、弹性、温度、湿度的病理改变及其诊断意义;皮肤完整性的破坏, 如创伤、溃疡等的特征及诊断意义;皮下气肿、皮下浮肿的其特征、产生原因及诊断意义;眼结合 膜的检查:眼结合膜的检查方法,正常状态;颜色改变的原因及诊断意义;肿胀及分泌物增多的原 因及诊断意义;浅表淋巴结和淋巴管的检查:浅在淋巴结的部位,正常状态和检查方法,其病理改 变及其诊断意义。浅在淋巴管的病理性改变及其诊断意义;体温、脉搏、呼吸数的测定:体温、脉 搏数、呼吸数的检查方法,正常指标,生理改变,病理性变化及其诊断意义。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一般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熟悉:一般检查症状病理变化产生机理;皮肤、淋巴结的病理性改变及其诊断意义。 掌握:常见动物正常生理指标,相关概念;眼结合膜颜色改变的特征及临床诊断意义,热型的 种类及临床诊断意义,动物常见疾病症状特征及临床诊断意义。 【重点与难点】 眼结合膜颜色改变的特征、原因及诊断意义;体温、脉搏与呼吸频率的生理指标,病理性变化 及其诊断意义。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采用讲授法、互动式、引导与启发式、案例教学法教学。 第三章 循环系统的临床检查 【教学内容】 心脏的检查:心脏检查的部位,心脏的视诊、触诊与听诊的方法,正常状态,异常变化及诊断 意义;脉管的检查:动脉的检查方法,浅表静脉的充盈状态及其病理变化的诊断意义;颈静脉搏动 的类型、特点、病理改变及诊断意义。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心血管系统检查的意义和方法。 熟悉:心脏检查在体表的投影部位、正常和病理变化产生机理。 掌握:心脏正常与异常音响变化特征及临床诊断意义,相关概念,心脏杂音的分类,心脏、血 管常见疾病症状特征及临床诊断意义。 【重点与难点】

心脏听诊检查、脉管检查部位,心脏、血管病理症状特征及临床检查意义。第四章呼吸系统的临床检查【教学内容】呼吸运动的检查:呼吸类型、吸吸节律和呼吸对称性的检查,病理改变及其诊断意义。呼吸困难的类型、特征、发生原因及诊断意义:呼出气、鼻液与咳嗽的检查:呼出气检查的方法、呼出气流的强度、温度与气味。鼻液的数量、性状、颜气与混有物的特点及诊断意义。咳嗽的频度、性质、音色、强度的特点及诊断意义:上呼吸道的检查:鼻的外部观察,鼻粘膜的检查方法,病理改变及诊断意义。喉和气管的检查的方法、病理改变及诊断意义。上呼吸道杂音特点及诊断意义;胸和肺的视诊、触诊和即诊检查:胸廓形状改变及诊断意义:胸壁触诊的方法,胸壁的温度、敏感性及摩擦感。胸、肺即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叩诊区,其病理改变及诊断意义:肺区正常叩诊音:胸、肺病理诊音的产生条件及诊断意义:胸和肺的听诊检查:肺听诊法: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等正常与病理改变的产生条件、音响特征及临床诊断意义。【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呼吸系统检查的意义和方法,其正常与病理变化产生机理。熟悉:胸肺叩诊与听诊部位,诊界的判定。掌握:呼吸系统正常生理表现,呼吸运动、咳嗽、肺部听诊检查异常变化特征,相关概念,常见疾病症状特征及临床诊断意义。【重点与难点】呼吸运动、呼吸困难及咳嗽的检查:胸、肺叩诊的叩诊区,肺区正常叩诊音;胸、肺病理叩诊音产生条件及临床诊断意义。肺正常呼吸音和病理改变及临床诊断意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采用讲授法、互动式、引导与启发式、案例教学法教学。第五章消化系统的临床检查【教学内容】饮食机能与动作的检查:饮食状态的检查;上消化道的检查:口、咽、食管及囊的检查:腹部及胃肠的检查:腹部视诊,触诊及叩诊检查时注意腹围膨大,缩小,腹壁的敏感性和紧张度的变化及诊断意义,叩诊音的变化及诊断意义。腹部听诊主要听正常胃肠动音的频率,强度和性质,病理改变及诊断意义。反兽的腹部检查的位置,腹部的视诊:瘤胃、网胃、瓣胃、真胃的触诊、叩诊和听诊,肠管检查及其病理改变和诊断意义;犬和猫的胃肠检查:排粪动作及粪便的感官检查:排粪动作及次数,粪便的感观检查,其病理变化及诊断意义。【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消化系统检查的意义和方法,病理变化产生机理:猪的胃肠检查,直肠检查,肝脏与脾脏的检查。熟悉:腹部内部器官在体表检查投影部位,粪便感官检查的异常变化。掌握:牛、马、犬、猫消化系统正常生理与异常表现及音响特征,相关概念,常见疾病症状特征及临床诊断意义。排粪障碍的特征及诊断意义
心脏听诊检查、脉管检查部位,心脏、血管病理症状特征及临床检查意义。 第四章 呼吸系统的临床检查 【教学内容】 呼吸运动的检查:呼吸类型、吸吸节律和呼吸对称性的检查,病理改变及其诊断意义。呼吸困 难的类型、特征、发生原因及诊断意义;呼出气、鼻液与咳嗽的检查:呼出气检查的方法、呼出气 流的强度、温度与气味。鼻液的数量、性状、颜气与混有物的特点及诊断意义。咳嗽的频度、性质、 音色、强度的特点及诊断意义;上呼吸道的检查:鼻的外部观察,鼻粘膜的检查方法,病理改变及 诊断意义。喉和气管的检查的方法、病理改变及诊断意义。上呼吸道杂音特点及诊断意义;胸和肺 的视诊、触诊和叩诊检查: 胸廓形状改变及诊断意义;胸壁触诊的方法,胸壁的温度、敏感性及摩 擦感。胸、肺叩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叩诊区,其病理改变及诊断意义;肺区正常叩诊音;胸、肺 病理叩诊音的产生条件及诊断意义;胸和肺的听诊检查: 肺听诊法;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等 正常与病理改变的产生条件、音响特征及临床诊断意义。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呼吸系统检查的意义和方法,其正常与病理变化产生机理。 熟悉:胸肺叩诊与听诊部位,叩诊界的判定。 掌握:呼吸系统正常生理表现,呼吸运动、咳嗽、肺部听诊检查异常变化特征,相关概念,常 见疾病症状特征及临床诊断意义。 【重点与难点】 呼吸运动、呼吸困难及咳嗽的检查;胸、肺叩诊的叩诊区,肺区正常叩诊音;胸、肺病理叩诊 音产生条件及临床诊断意义。肺正常呼吸音和病理改变及临床诊断意义。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采用讲授法、互动式、引导与启发式、案例教学法教学。 第五章 消化系统的临床检查 【教学内容】 饮食机能与动作的检查:饮食状态的检查;上消化道的检查:口、咽、食管及嗉囊的检查;腹 部及胃肠的检查:腹部视诊,触诊及叩诊检查时注意腹围膨大,缩小,腹壁的敏感性和紧张度的变 化及诊断意义,叩诊音的变化及诊断意义。腹部听诊主要听正常胃肠动音的频率,强度和性质,病 理改变及诊断意义。反刍兽的腹部检查的位置,腹部的视诊;瘤胃、网胃、瓣胃、真胃的触诊、叩 诊和听诊,肠管检查及其病理改变和诊断意义;犬和猫的胃肠检查;排粪动作及粪便的感官检查: 排粪动作及次数,粪便的感观检查,其病理变化及诊断意义。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消化系统检查的意义和方法,病理变化产生机理;猪的胃肠检查,直肠检查,肝脏与脾 脏的检查。 熟悉:腹部内部器官在体表检查投影部位,粪便感官检查的异常变化。 掌握:牛、马、犬、猫消化系统正常生理与异常表现及音响特征,相关概念,常见疾病症状特 征及临床诊断意义。排粪障碍的特征及诊断意义

【重点与难点】饮食机能正常与异常状态特征,反台兽的腹部检查的位置;瘤胃、网胃、瓣胃、真胃的触诊叩诊和听诊;单胃兽(马)肠管检查及其病理改变和诊断意义;排粪障碍的特征及诊断意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采用讲授法、互动式、引导与启发式、案例教学法教学。第六章泌尿生殖系统的临床检查【教学内容】排尿状态及泌尿器管的检查:排尿动作、正常状态、频尿、多尿、无尿、尿淋漓、尿失禁与排尿带痛的特点及诊断意义。肾脏、膀胱及尿道的检查的方法,正常状态及诊断意义。尿液的感官检查:数量、颜色、粘稠度、比重等。外生殖器官检查。【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泌尿生殖系统检查的意义和方法,及其病理变化产生机理。熟悉:尿液、泌尿器官、生殖器官检查方法。掌握: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病症状表现及诊断意义,相关概念:排尿障碍、尿液感官检查异常变化特征及临床诊断意义。【重点与难点】频尿、多尿、无尿、尿淋漓、尿失禁等概念。泌尿生殖系统病理改变症状特征及诊断意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采用讲授法、互动式、引导与启发式、案例教学法教学。第七章神经系统的临床检查【教学内容】精神状态检查精神兴奋,精神抑制的表现形式、病变程度及其诊断意义;头颅和脊柱检查头、脊柱的视诊、触诊和叩诊,其病理改变及诊断意义;运动机能的检查:强迫运动、痉挛、瘫痪、共济失调的表现特征及诊断意义;感觉机能检查;反射功能的检查:皮肤、粘膜、腱反射的检查方法,病理改变及意义。【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神经系统检查的意义和方法,及其病理变化产生机理。熟悉:神经系统检查内容,感觉机能检查异常变化特征及临床诊断意义。掌握:神经系统相关概念,神经运动机能检查异常变化种类及特征、常见疾病症状特征及临床诊断意义。【重点与难点】强迫运动、挛、瘫痪、共济失调等概念,以及感觉障碍的表现特征和诊断意义。神经运动机能的检查,病理改变及诊断意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采用讲授法、互动式、引导与启发式、案例教学法教学。第八章X光检查基本原理
【重点与难点】 饮食机能正常与异常状态特征,反刍兽的腹部检查的位置;瘤胃、网胃、瓣胃、真胃的触诊、 叩诊和听诊;单胃兽(马)肠管检查及其病理改变和诊断意义;排粪障碍的特征及诊断意义。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采用讲授法、互动式、引导与启发式、案例教学法教学。 第六章 泌尿生殖系统的临床检查 【教学内容】 排尿状态及泌尿器管的检查:排尿动作、正常状态、频尿、多尿、无尿、尿淋漓、尿失禁与排 尿带痛的特点及诊断意义。肾脏、膀胱及尿道的检查的方法,正常状态及诊断意义。尿液的感官检 查:数量、颜色、粘稠度、比重等。外生殖器官检查。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泌尿生殖系统检查的意义和方法,及其病理变化产生机理。 熟悉:尿液、泌尿器官、生殖器官检查方法。 掌握: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病症状表现及诊断意义,相关概念;排尿障碍、尿液感官检查异常 变化特征及临床诊断意义。 【重点与难点】 频尿、多尿、无尿、尿淋漓、尿失禁等概念。泌尿生殖系统病理改变症状特征及诊断意义。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采用讲授法、互动式、引导与启发式、案例教学法教学。 第七章 神经系统的临床检查 【教学内容】 精神状态检查精神兴奋,精神抑制的表现形式、病变程度及其诊断意义;头颅和脊柱检查头颅、 脊柱的视诊、触诊和叩诊,其病理改变及诊断意义;运动机能的检查:强迫运动、痉挛、瘫痪、共 济失调的表现特征及诊断意义;感觉机能检查;反射功能的检查:皮肤、粘膜、腱反射的检查方法, 病理改变及意义。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神经系统检查的意义和方法,及其病理变化产生机理。 熟悉:神经系统检查内容,感觉机能检查异常变化特征及临床诊断意义。 掌握:神经系统相关概念,神经运动机能检查异常变化种类及特征、常见疾病症状特征及临床 诊断意义。 【重点与难点】 强迫运动、痉挛、瘫痪、共济失调等概念,以及感觉障碍的表现特征和诊断意义。神经运动机 能的检查,病理改变及诊断意义。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采用讲授法、互动式、引导与启发式、案例教学法教学。 第八章 X 光检查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X线的产生和特点,X线诊断的应用原理,X线的检查方法。【教学基本要求】了解:X线的产生和特点,应用原理。熟悉:X线常用检查方法。掌握:X线的特点及临床常用诊断影像。【重点与难点】X线诊断特点及应用原理。【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采用讲授法、互动式、引导与启发式、案例教学法教学。第九章超声检查基本原理【教学内容】常用超声的种类及超声诊断的原理,B型超声诊断仪的组成及声像图,超声检查的应用。【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超声的产生和特点,应用原理。熟悉:B型超声的检查方法。掌握:B型超声的特点及临床常见声像图特点。【重点与难点】B型超声诊断特点及应用原理。【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采用讲授法、互动式、引导与启发式、案例教学法教学。八、教学实习(一)学时分配是否书写序号实验项目实验类型学时实验报告演示性是21实验一动物的接近与保定验证性是22实验二动物的一般临床检查综合性是3综合性2实验三动物畜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临床检查综合性是24实验四动物消化系统的临床检查演示性是25实验五动物注射给药方法验证性演示性是26实验六动物经口给药方法验证性
【教学内容】 X 线的产生和特点,X 线诊断的应用原理,X 线的检查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X 线的产生和特点,应用原理。 熟悉:X 线常用检查方法。 掌握: X 线的特点及临床常用诊断影像。 【重点与难点】 X 线诊断特点及应用原理。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采用讲授法、互动式、引导与启发式、案例教学法教学。 第九章 超声检查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 常用超声的种类及超声诊断的原理,B 型超声诊断仪的组成及声像图,超声检查的应用。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超声的产生和特点,应用原理。 熟悉:B 型超声的检查方法。 掌握: B 型超声的特点及临床常见声像图特点。 【重点与难点】 B 型超声诊断特点及应用原理。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采用讲授法、互动式、引导与启发式、案例教学法教学。 八、教学实习 (一)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类型 是否书写 实验报告 学时 1 实验一 动物的接近与保定 演示性 验证性 是 2 2 实验二 动物的一般临床检查 综合性 是 2 3 实验三 动物畜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临床检查 综合性 是 2 4 实验四 动物消化系统的临床检查 综合性 是 2 5 实验五 动物注射给药方法 演示性 验证性 是 2 6 实验六 动物经口给药方法 演示性 验证性 是 2

合计12注:实验项目数可多于实际开设项目数,具体开课项目由教研室(实验室)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实验类型包括:演示性、综合性、设计性、验证性)(二)成绩考核本实验课考核方法:实验态度占10%,实验报告成绩占20%,实验考核学生熟练程度占60%:学生缺席该项成绩按0分处理。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操作态度、操作程序与方法、临床分析综合能力与实习报告完成情况进行评定,技能考核结合学生实习操作过程中进行评定。(三)实验指导用书1.教科书[1]】东北农业大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实习指导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6(四)实验项目实验一:动物的接近与保定【目的与要求】了解常见动物(牛、马、犬、猫随机任选)的接近与保定方法及注意事项。【内容提要】动物的接近程序,耳夹子保定、鼻抢子保定、鼻钳子保定、吊胸保定、吊腹保定、吊尾保定、项圈保定、六柱栏保定等。具体项目结合实验动物而定。实验二:动物一般临床检查【目的与要求】掌握动物一般临床检查的方法。【内容提要】整体状态的观察:被毛和皮肤的检查:眼结膜的检查:体表淋巴结的检查:临床三检。实验三:动物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临床检查【目的与要求】了解心血管系统检查方法;掌握上呼吸道的检查方法,掌握胸部(心脏、肺脏)的叩、听诊检查。【内容提要】心搏动的检查,心脏听诊检查,血管的检查:上呼吸道、气管的检查,肺脏叩诊、听诊的方法。实验四:动物消化系统的临床检查【目的与要求】掌握上消化道、腹部及胃、肠的检查方法,了解检查时应掌握的注意事项。【内容提要】口,咽,食管,腹部及胃、肠的检查。实验五:动物注射给药方法【目的与要求】了解注射给药注意事项及应用,熟悉常用注射给药部位,掌握皮下、肌肉及静脉注射给药方法
合 计 12 注:实验项目数可多于实际开设项目数,具体开课项目由教研室(实验室)根据实际情况选定。 (实验类型包括:演示性、综合性、设计性、验证性) (二)成绩考核 本实验课考核方法:实验态度占 10%,实验报告成绩占 20%,实验考核学生熟练程度占 60%;学 生缺席该项成绩按 0 分处理。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操作态度、操作程序与方法、临床分析综合能力 与实习报告完成情况进行评定,技能考核结合学生实习操作过程中进行评定。 (三)实验指导用书 1. 教科书 [1] 东北农业大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实习指导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6 (四)实验项目 实验一:动物的接近与保定 【目的与要求】 了解常见动物(牛、马、犬、猫随机任选)的接近与保定方法及注意事项。 【内容提要】 动物的接近程序,耳夹子保定、鼻捻子保定、鼻钳子保定、吊胸保定、吊腹保定、吊尾保定、 项圈保定、六柱栏保定等。具体项目结合实验动物而定。 实验二:动物一般临床检查 【目的与要求】 掌握动物一般临床检查的方法。 【内容提要】 整体状态的观察;被毛和皮肤的检查;眼结膜的检查;体表淋巴结的检查;临床三检。 实验三:动物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临床检查 【目的与要求】 了解心血管系统检查方法;掌握上呼吸道的检查方法,掌握胸部(心脏、肺脏)的叩、听诊检 查。 【内容提要】 心搏动的检查,心脏听诊检查,血管的检查;上呼吸道、气管的检查,肺脏叩诊、听诊的方法。 实验四:动物消化系统的临床检查 【目的与要求】 掌握上消化道、腹部及胃、肠的检查方法,了解检查时应掌握的注意事项。 【内容提要】 口,咽,食管,腹部及胃、肠的检查。 实验五:动物注射给药方法 【目的与要求】 了解注射给药注意事项及应用,熟悉常用注射给药部位,掌握皮下、肌肉及静脉注射给药方法

【内容提要】皮内注射法,皮下注射法,肌肉注射法,静脉注射(滴注)法。实验六:动物经口给药方法【目的与要求】了解经口给药注意事项,掌握操作步骤。【内容提要】水剂投药方法(鼻投、口投),糊剂给药方法,丸剂(片剂)投药方法。执笔人:苏禹刚教研室:临床兽医学二级学院教学副院长审核签名:
【内容提要】 皮内注射法,皮下注射法,肌肉注射法,静脉注射(滴注)法。 实验六:动物经口给药方法 【目的与要求】 了解经口给药注意事项,掌握操作步骤。 【内容提要】 水剂投药方法(鼻投、口投),糊剂给药方法,丸剂(片剂)投药方法。 执笔人:苏禹刚 教研室:临床兽医学 二级学院教学副院长审核签名: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供动物医学专业使用).doc
- 《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学习指南 Veterinary clinical diagnostics.docx
- 《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兽医外科学精品资源知识讲义.docx
- 锦州医科大学:《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兽医手术学)第七章 四肢疾病——骨折.ppt
- 锦州医科大学:《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兽医手术学)第六章 跛行诊断.ppt
- 锦州医科大学:《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兽医手术学)第五章 疝.ppt
- 锦州医科大学:《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兽医手术学)第四章 眼病——眼部疾病.ppt
- 锦州医科大学:《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兽医手术学)第三章 风湿病.ppt
- 锦州医科大学:《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兽医手术学)第二章 外科感染——外科局部感染.ppt
- 锦州医科大学:《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兽医手术学)第一章 损伤——软组织非开放性损.ppt
- 锦州医科大学:《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兽医手术学)第一章 损伤——开放性损伤-创伤.ppt
- 锦州医科大学:《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外科手术学)第十三章 阉割术——卵巢子宫摘除术.ppt
- 锦州医科大学:《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外科手术学)第十三章 阉割术——去势术.ppt
- 锦州医科大学:《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外科手术学)第十一章 腹部手术——瘤胃切开术.ppt
- 锦州医科大学:《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外科手术学)第十一章 腹部手术——腹腔手术通路.ppt
- 锦州医科大学:《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外科手术学)第五章 手术基本操作——缝合.ppt
- 锦州医科大学:《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外科手术学)第五章 手术基本操作——止血.ppt
- 锦州医科大学:《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外科手术学)第五章 手术基本操作——打开手术通路.ppt
- 锦州医科大学:《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外科手术学)第四章 麻醉.pptx
- 锦州医科大学:《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外科手术学)第三章 无菌术.pptx
- 《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泌尿生殖器官检查.ppt
- 《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超声检查.ppt
- 《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X线检查.ppt
- 《兽医产科学》课程学习指南 Veterinary obstetrics.doc
- 《兽医产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供动植物检疫学专业适用).doc
- 《兽医产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分娩期疾病难产.ppt
- 《兽医产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产道及子宫损伤.ppt
- 《兽医产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产后期疾病——胎衣不下.ppt
- 《兽医产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子宫内膜炎 endometritis.ppt
- 《兽医产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生产瘫痪.ppt
- 《兽医产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乳房疾病.ppt
- 《兽医产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产科绪论(前半部分图集,后半部分正文).ppt
- 《兽医产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家畜生殖内分泌学(前半部分图集,后半部分正文).ppt
- 《兽医产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母畜生殖功能的发生发展与调节.ppt
- 《兽医产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妊娠胎膜和胎盘.ppt
- 《兽医产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分娩.ppt
- 《兽医产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繁殖技术——人工受精采精.ppt
- 《兽医产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妊娠期疾病流产.ppt
- 《兽医产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孕畜截瘫.ppt
- 《兽医产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阴道脱出.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