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病毒学各论)第三十一章 双股RNA病毒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7
文件大小:413.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 呼肠孤病毒科 (Reoviridae) ◼ 双RNA病毒科 (Birnaviridae)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双股RNA病毒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双RNA病毒科(Birnaviridae

双股RNA病毒 ◼ 呼肠孤病毒科 (Reoviridae) ◼ 双RNA病毒科 (Birnaviridae)

一、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9个属,对动物有致病性的有6个属正呼肠孤病毒属Orthoreovirus环状病毒属Orbivirus轮状病毒属Rotavirus科州蜱传热病毒属Coltivirus水生呼肠孤病毒属Aquareovirus质形多角体病毒属Cypovirus感染无脊椎动物,对家蚕致病

一、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 9个属,对动物有致病性的有6个属 ◼ 正呼肠孤病毒属Orthoreovirus ◼ 环状病毒属Orbivirus ◼ 轮状病毒属Rotavirus ◼ 科州蜱传热病毒属Coltivirus ◼ 水生呼肠孤病毒属 Aquareovirus ◼ 质形多角体病毒属 Cypovirus 感染无脊椎动物,对家蚕致病

(一)主要特征,无囊膜,病毒颗粒近似球形,,20面体有内、外双层衣壳,对称,基因组为线状双股RNA,有10-12个节段,病某些种具毒在胞浆内复制,有血凝性。八SuF-100sn

病毒颗粒近似球形,无囊膜, 有内、外双层衣壳,20面体 对称,基因组为线状双股 RNA,有10-12个节段,病 毒在胞浆内复制,某些种具 有血凝性。 (一)主要特征

(二)代表病毒1.蓝舌病毒(Bluetongueviruses,BTV)导致绵羊蓝舌病。典型的环状病毒,基因组分10个节段,有血凝素,可在鸡胚上生长,存在于红细胞中,主要通过库螺传播。2.轮状病毒(Rotavirus)引起腹泻。呈车轮状,11个节段,某些毒株有血凝性,很难培养。3.草鱼出血症病毒(Grasscarphemorrhagevirus)危害当年草鱼,病变以充血出血为特征,死亡率达70%

(二)代表病毒 1. 蓝舌病毒(Blue tongue viruses,BTV) 导致绵羊蓝舌病。典型的环状病毒,基因组分10个节段,有血 凝素,可在鸡胚上生长,存在于红细胞中,主要通过库蠓传播。 2. 轮状病毒(Rotavirus) 引起腹泻。呈车轮状,11个节段,某些毒株有血凝性,很难培养。 3.草鱼出血症病毒(Grass carp hemorrhage virus) 危害当年草鱼,病变以充血出血为特征,死亡率达70%

二、 双RNA病毒科Birnaviridae两个成员:■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CInfectiousburnaldiseasevirus,IBDV)■传染性胰坏死病毒(Infectiouspancreaticnecrosisvirus,IPNV)

二、双RNA病毒科 Birnaviridae 两个成员: ◼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nal disease virus, IBDV) ◼ 传染性胰坏死病毒( 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 IPNV)

(一科的特征单层核衣壳20面体对称,无囊膜,病衣壳,基因组为双股双节段RNA,毒在胞浆内复制

核衣壳20面体对称,无囊膜,单层 衣壳,基因组为双股双节段RNA,病 毒在胞浆内复制。 (一)科的特征

(1)代表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毒株分类:血清型1型和2型,前者对鸡有致病性。致病性:幼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造成免疫抑制,鸡的易感性与腔上囊的发育阶段有关病毒分离培养:可采用鸡胚或鸡胚成纤维细胞。血清学试验:利用荧光抗体技术和琼脂扩散试验可检测病毒抗原;利用中和试验和ELISA检测抗体

(二)代表病毒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 ◼ 毒株分类:血清型1型和2型,前者对鸡有致病性。 ◼ 致病性:幼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造成免 疫抑制,鸡的易感性与腔上囊的发育阶段有关。 ◼ 病毒分离培养:可采用鸡胚或鸡胚成纤维细胞。 ◼ 血清学试验:利用荧光抗体技术和琼脂扩散试验可检 测病毒抗原;利用中和试验和ELISA检测抗体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