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单元 数项级数

第一单元 数项级数
第一单元 数项级数

级数的基本概念 表达式 a+a2+…+an+ 称为一个无穷级数,记为∑a,即 n=1 q=a1+a2+…+an+ 例1 1+-+-+…+-+· n=I n
级数的基本概念 表达式 1 2 n a a + + + " " a + 称为一个无穷级数,记为 ,即 1 n n a ∞ = ∑ 1 2 1 . i n n a a a a = ∞ ∑ = + +" " + + 1 1 1 1 1 1 . n n n 2 3 ∞ = 例1 ∑ = + + +" " + +

4对级数∑q,得部分和数列 ∑ a2=1+a,+…+a 例2设级数∑n,则部分和数列为 n=」 n(n+ n=1+2+…+n 1) n 例3设级数∑q,则部分和数列为 n=1 ∑q"=q q
对级数 ,得部分和数列 1 n n a ∞ = ∑ 1 2 1 . n i n i s a a a a = n = ∑ = + + " + 例2 设级数 ,则部分和数列为 n 1 n ∞ = ∑ 1 ( 1 ) 1 2 . 2 n n i n n s n n = + = = ∑ + + " + = 例3 设级数 ,则部分和数列为 1 n n q ∞ = ∑ 1 1 . 1 n n n n i q s q q = q − = = − ∑

设级数∑q,部分和数列(s)m,若部分和数列收 敛,则称级数∑是收敛的,并把极限叫做级数的和, 即:若lims.=s,则记 n→)00 ∑qn=s 若数列(s)1的极限不存在,则成级数是发散的。 例4等比级数∑q收敛→l<1,且 q g -9 n=1 n→1-q1-q
设级数 ,部分和数列 ,若部分和数列收 敛,则称级数 是收敛的,并把极限叫做级数的和, 即:若 ,则记 1 n n a ∞ = ∑ ( ) n n 1 s ∞ = 1 n n a ∞ = ∑ li m n n s s →∞ = 1 . n n a s ∞ = ∑ = 若数列 ( ) s n n 1 的极限不存在,则成级数是发散的。 ∞ = 例4 等比级数 收敛 ⇔|q|<1,且 1 n n q ∞ = ∑ 1 1 li m . 1 1 n n n n q q q q q q ∞ → ∞ = − = = − − ∑

2n+1 例5证明级数∑ 是收敛的, =1n(n+ 证因 2i+1 ∑ 2(+1) n lims.=lim 1 n→)00 (n+1) 即 2n+1 n2(n+1)
例5 证明级数 是收敛的, ( ) 2 2 1 2 1 n 1 n n n ∞ = + + ∑ 证 因 ( ) ( ) ( ) 2 2 2 2 2 1 1 2 1 1 1 1 1 1 1 1 n n i n i s i i i i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 li m l i m 1 1 1 n n n s n →∞ →∞ ⎛ ⎞ ∴ = − ⎜ ⎟ = ⎜ ⎟ + ⎝ ⎠ ( ) 2 2 1 2 1 1. n 1 n n n ∞ = + = + ∑ 即

例6证明级数∑ 是收敛的,并求和 n1n(n+1)(n+2) 解 nn+Xn+2)2(n+)(n+(m+2) (i+1i+2) 111 2(12232334n(n+1)(n+1)(n+2) 2(2(n+1)(n+2)4
例6 证明级数 是收敛的,并求和。 1 1 n n n( 1 ) ( n 2 ) ∞ = + + ∑ 解 ( ) ( ) 1 1 1 1 n n( 1 ) ( n 2) 2 n ( n 1 ) n 1 n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 1 ) ( 2 ) 1 1 1 1 1 1 1 2 1 2 2 3 2 3 3 4 1 1 2 1 1 1 1 . 2 2 1 2 4 n i i i i n n n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ln(n+1)(n+2 )4
1 1 1 . n n n( 1 ) ( n 2 ) 4 ∞ = = + + ∴ ∑

例6证明调和级数 1+-+-+…+ 是发散的。 证该级数的前2m+1项的部分和为 2 4丿(5678 1 m+1 2m+12m+22mH2 →>(m-→)
例6 证明调和级数 1 1 1 1 1 1 n n n 2 3 ∞ = ∑ = + + +" " + + 是发散的。 证 该级数的前2m+1项的部分和为 ( ) 1 2 1 1 1 1 1 1 1 1 1 2 3 4 5 6 7 8 1 1 1 1 , 2 1 2 2 2 2 m m m m s m 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级数 1+-+-+…+ 是发散的
所以级数 1 1 1 1 1 1 n n n 2 3 ∞ = ∑ = + + +" " + + 是发散的

无穷级数的基本性质 设级数∑an称级数∑a为原级数的余项级数,并 k=n+1 注意到,若原级数的部分和为s,余项级数的部分和为 sm(m>n),则有 m+n
无穷级数的基本性质 设级数 ,称级数 为原级数的余项级数,并 注意到,若原级数的部分和为 s n,余项级数的部分和为 s ´m(m>n),则有 1 n n a ∞ = ∑ 1 k k n a ∞ = + ∑ . m m n n s s s + ′ =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单元 格林公式.pdf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单元 曲面积分.pdf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单元 曲线积分.pdf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六章 多元微分学复习指号.pdf
- 《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第十二章 级数习题与答案.doc
- 《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第二章 极限与连续习题与答案.doc
- 《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第八章 常徼分方程习题与答案.doc
- 《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第三章 导数与微分习题与答案.doc
- 《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第七章 定积分的应用习题与答案.doc
- 《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第六章 定积分习题与答案.doc
- 《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第十一章 多元函数积分学习题与答案.doc
- 《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第十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习题与答案.doc
- 《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第九章 向量与空间解析几何习题与答案.doc
- 《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第一章 函数习题与答案.doc
- 《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第五章 不定积分习题与答案.doc
- 《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第四章 一元函数微分学的应用习题与答案.doc
- 北京交通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课程辅助信息.ppt
- 北京交通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4.5)矩.ppt
- 北京交通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4.4)协方差及相关系数.ppt
- 北京交通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4.3)几种重要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及方差.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单元 幂级数.pdf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单元 映射与函数.pdf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单元 极限.pdf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单元 极限运算法则.pdf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单元 连续函数.pdf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单元 导数.pdf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单元 隐函数和参数方程的导数.pdf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单元 微分.pdf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单元 微分中值定理.pdf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单元 洛必达法则与泰勒公式.pdf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单元 函数的单调性与曲线的凹凸性.pdf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单元 函数的极值、最大值与最小值.pdf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单元 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基本积分法.pdf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单元 有理函数等一些特殊类型函数的积分.pdf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五章 定积分.pdf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单元 向量代数.pdf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单元 曲面与曲线.pdf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单元 平面与直线.pdf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单元 重积分的概念和性质.pdf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单元 二重积分的计算.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