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流行病学》第四章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Descriptive Study) 许林勇
描述性研究 (Descriptive Study) 许林勇

概念及分类 ■概念 ◆根据日常记录资料和通过特殊调查所得到的 资料,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特征,设计时无 需设立对照,不能分析暴露与效应之间的联 系。 分类 横断面研究(现况研究) ◆纵向研究 生态学研究(关系研究)
概念及分类 ◼ 概念 ◆ 根据日常记录资料和通过特殊调查所得到的 资料,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特征,设计时无 需设立对照,不能分析暴露与效应之间的联 系。 ◼ 分类 ◆ 横断面研究(现况研究) ◆ 纵向研究 ◆ 生态学研究(关系研究)

第一节、现况研究概述
第一节、现况研究概述

现况研究的概念 ■现况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的一种基础性 研究方法。它是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人 群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 疾病的描述性资料,以描述疾病的分布及观察 某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现况研究的概念 ◼ 现况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的一种基础性 研究方法。它是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人 群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 疾病的描述性资料,以描述疾病的分布及观察 某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现况研究目的 ■1、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分布情况及影响分布的 因素; ■2、寻找病因及流行因素线索; 3、进行疾病监测并为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提供 参考信息; 4、调查与决定高危人群,从而为卫生保健工作 的计划和决策提供依据; ■5、达到早期发现病人、早期筛检和早期治疗的 第二级预防的目的; ■6、确定各项生理指标和正常参考值范围
现况研究目的 ◼ 1、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分布情况及影响分布的 因素; ◼ 2、寻找病因及流行因素线索; ◼ 3、进行疾病监测并为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提供 参考信息; ◼ 4、调查与决定高危人群,从而为卫生保健工作 的计划和决策提供依据; ◼ 5、达到早期发现病人、早期筛检和早期治疗的 第二级预防的目的; ◼ 6、确定各项生理指标和正常参考值范围

现况研究的特点 1、现况研究在开始时一般不设对照组 ■2、现况研究的特定时点或时期 3、现况研究在确定因果联系时受到限制 ■4、对不会发生改变的暴露因素,可以作 因果推论 ■5、现况研究用现在的暴露(特征)来替 代或估计过去情况的条件 ■6、现况研究定期重复可获得发病率资料
现况研究的特点 ◼ 1、现况研究在开始时一般不设对照组 ◼ 2、现况研究的特定时点或时期 ◼ 3、现况研究在确定因果联系时受到限制 ◼ 4、对不会发生改变的暴露因素,可以作 因果推论 ◼ 5、现况研究用现在的暴露(特征)来替 代或估计过去情况的条件 ◼ 6、现况研究定期重复可获得发病率资料

查( census) 概念 在特定时点或时期、特定范 围内的全部人群(总体)均为研 究对象的调查
普查(census) ◼概念: 在特定时点或时期、特定范 围内的全部人群(总体)均为研 究对象的调查

查( census) ■优点: 确定调查对象简单 可以准确了解疾病的三间分布 ■缺点: 漏查难免 调查质量不易控制 对于患病率低,诊断技术复杂的疾病不宜进行
普查(census) ◼ 优点: 确定调查对象简单 可以准确了解疾病的三间分布 ◼ 缺点: 漏查难免 调查质量不易控制 对于患病率低,诊断技术复杂的疾病不宜进行 普查

抽样调查 (sampling survey) 1.概念指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随机 抽取有代表性的部分样本进行调查,从 样本获得的信息来推断总体情况。它是 以小测大,以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 的调查研究方法
抽样调查 ◼ (sampliing survey) ◼ 1.概念 指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随机 抽取有代表性的部分样本进行调查,从 样本获得的信息来推断总体情况。它是 以小测大,以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 的调查研究方法

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优点 节省财力、物力和时间 能够增加准确度 提高应答率 缺点 调查对象的选择比较麻灯 存在抽样误差和系统误差
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 优点 节省财力、物力和时间 能够增加准确度 提高应答率 ◼ 缺点 调查对象的选择比较麻烦 存在抽样误差和系统误差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南大学:《流行病学》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ppt
- 中南大学:《流行病学》第一章 绪论.ppt
- 中南大学:《流行病学》第五章 病例对照研究.ppt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实习医生出科考试题.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八讲 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五讲 皮肤肿瘤.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二讲 大疱性皮肤病.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讲 动物性皮肤病、物理性皮肤病.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讲 真菌性皮肤病.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讲 皮肤性病的治疗.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七讲 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四讲 瘙痒性、色素障碍性皮肤病、皮肤附属器疾病.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一讲 结缔组织病.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讲 荨麻疹和药疹.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讲 病毒性皮肤病.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讲 皮肤性病的症状、诊断和实验室检查.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六讲 性传播疾病概述、梅毒.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三讲 血管性皮肤病.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讲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doc
- 温州医学院:《临床微生物及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指导抗生素使用的体外药敏.ppt
- 温州医学院:《临床微生物及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流感病毒.ppt
- 温州医学院:《临床微生物及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真菌学概述.ppt
- 温州医学院:《临床微生物及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衣支立螺.ppt
- 温州医学院:《临床微生物及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弧菌科.ppt
- 温州医学院:《临床微生物及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细菌的遗传和变异.ppt
- 温州医学院:《临床微生物及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厌氧菌.ppt
- 温州医学院:《临床微生物及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肠道病毒.ppt
- 西南林业大学(西南林学院):《食品营养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绪论(主讲:郭爱伟).ppt
- 《毒理学 toxi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免疫毒理学.ppt
- 《毒理学 toxi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管理毒理学.ppt
- 《毒理学 toxi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生殖毒理学.ppt
- 《毒理学 toxi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毒性机制.ppt
- 《毒理学 toxi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外源化学物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ppt
- 《毒理学 toxi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毒理学 toxi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ppt
- 《毒理学 toxi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毒理学的基本概念.ppt
- 《毒理学 toxi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发育毒性与致畸作用.ppt
- 《毒理学 toxi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化学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ppt
- 《毒理学 toxi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外源化学物质突变作用.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