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流行病学》第五章 病例对照研究

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 case-control study 许林勇
第五章、 病例对照研究 case-control study 许林勇

第一节、基本原理 概念 选定患有某病和未患某病的人群,分别调 査其暴露(如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内分泌作 用以及保护因子的缺乏等)于某个危险因子的 情况及程度,以判断暴露危险因子与某病有无 关联及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研究方法
第一节、 基本原理 一、概念 选定患有某病和未患某病的人群,分别调 查其暴露(如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内分泌作 用以及保护因子的缺乏等)于某个危险因子的 情况及程度,以判断暴露危险因子与某病有无 关联及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研究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 暴露或特征病例组对照组合计 a b a+b=n d C+deno A+b+c+d 计a+c=m1b+d=mo
暴露或特征 病例组 对照组 合 计 + – a c b d a+b=n1 c+d=n0 合 计 a+c=m1 b+d= m 0 A+b+c+d =t 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

基本设计型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构模式如图6-1。 回顾性收集暴露情况← 暴露 病例组ψ 未暴露 暴露 对照组 未暴露 图6-1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构模式

特点 1、从果到因的研究 蠊2、由回顾调査获得暴露资料 3、一次病例对照研究可以研究许多因素 4、病例对照研究的本质符合队列研究设 计原理
二、特点 1、从果到因的研究 2、由回顾调查获得暴露资料 3、一次病例对照研究可以研究许多因素 4、病例对照研究的本质符合队列研究设 计原理

第二节、病例对照研究的分类 (一)、按目的分类:探索性的、检验性的 (二)、按设计分类: 1、病例对照不匹配: 2、病例对照匹配: (1)频数匹配( frequency matching) 要求配比的因素所占的比例,两组一致。 (2)个体配比( individual matching) 以个体为单位匹配
第二节、病例对照研究的分类 (一)、按目的分类:探索性的、检验性的 (二)、按设计分类: 1、病例对照不匹配: 2、病例对照匹配: (1)频数匹配(frequency matching) 要求配比的因素所占的比例,两组一致。 (2)个体配比(individual matching) 以个体为单位匹配

3、病例对照研究的衍生类型 (1).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nested case control study (2).病例-队列研究(case- cohort study (3).单纯病例研究( case only study) (4).病例交叉研究(case- crossover design)。 (5).病例-时间-对照设计(case-time control design)
3、病例对照研究的衍生类型 (1).巢式病例对照研究(nested casecontrol study) (2).病例-队列研究(case-cohort study) (3).单纯病例研究(case only study) (4).病例交叉研究 (case-crossover design)。 (5).病例-时间-对照设计 (case-timecontrol design)

四、用途 1、探索疾病可疑的危险因素。 2、深入检验某个或某几个病因假设 3、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 4、用于疾病预后因素的比较: 第三节:实例
四、用途 1、探索疾病可疑的危险因素。 2、深入检验某个或某几个病因假设。 3、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 4、用于疾病预后因素的比较: 第三节:实例

第四节、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提出病因假设 研究类型的选择 1配比因素的确定 已知或非常怀疑某种因素为研究中的混杂因子 2、配比方法 病例与对照的来源与选择:
第四节 、 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一、提出病因假设: 二、研究类型的选择. 1.配比因素的确定 已知或非常怀疑某种因素为研究中的混杂因子 2、配比方法 三、病例与对照的来源与选择:

(一)病例的选择 1.病例内外部特征的限制 内部一患病部位、病理类型、诊断标准, 外部——年龄、性别、种族。 2.病例类型的选择 新发、现患、死亡 3.病例来源限制 医院确诊、普查
(一)病例的选择 1. 病例内外部特征的限制 内部━━患病部位、病理类型、诊断标准。 外部━━年龄、性别、种族。 2. 病例类型的选择 新发、现患、死亡。 3. 病例来源限制 医院确诊、普查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实习医生出科考试题.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八讲 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五讲 皮肤肿瘤.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二讲 大疱性皮肤病.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讲 动物性皮肤病、物理性皮肤病.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讲 真菌性皮肤病.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讲 皮肤性病的治疗.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七讲 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四讲 瘙痒性、色素障碍性皮肤病、皮肤附属器疾病.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一讲 结缔组织病.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讲 荨麻疹和药疹.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讲 病毒性皮肤病.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讲 皮肤性病的症状、诊断和实验室检查.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六讲 性传播疾病概述、梅毒.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三讲 血管性皮肤病.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讲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讲 皮炎和湿疹.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讲 细菌性皮肤病.doc
-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一讲 皮肤的结构与功能.doc
- 中南大学:《流行病学》第一章 绪论.ppt
- 中南大学:《流行病学》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ppt
- 中南大学:《流行病学》第四章 描述性研究.ppt
- 温州医学院:《临床微生物及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指导抗生素使用的体外药敏.ppt
- 温州医学院:《临床微生物及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流感病毒.ppt
- 温州医学院:《临床微生物及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真菌学概述.ppt
- 温州医学院:《临床微生物及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衣支立螺.ppt
- 温州医学院:《临床微生物及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弧菌科.ppt
- 温州医学院:《临床微生物及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细菌的遗传和变异.ppt
- 温州医学院:《临床微生物及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厌氧菌.ppt
- 温州医学院:《临床微生物及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肠道病毒.ppt
- 西南林业大学(西南林学院):《食品营养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绪论(主讲:郭爱伟).ppt
- 《毒理学 toxi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免疫毒理学.ppt
- 《毒理学 toxi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管理毒理学.ppt
- 《毒理学 toxi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生殖毒理学.ppt
- 《毒理学 toxi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毒性机制.ppt
- 《毒理学 toxi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外源化学物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ppt
- 《毒理学 toxi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毒理学 toxi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ppt
- 《毒理学 toxi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毒理学的基本概念.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