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电子科技大学:《高等电磁场理论》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绪论 Advanced Electromagnetic Field Theory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28
文件大小:4.08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高等电磁场理论》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绪论 Advanced Electromagnetic Field Theory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958 1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Laboratory,UESTC 高等电磁场理论 2021年秋季 物理学院计算电磁学及其应用团队 梁锋副教授/熊江副教授

1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Laboratory, UESTC 高等电磁场理论 2021年秋季 物理学院 计算电磁学及其应用团队 梁锋 副教授 / 熊江 副教授

课程基本信息 1956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Laboratory,UESTC 1.学时及教学形式:50学时课堂教学 2.:R.F.Harrington,Time-Harmonic Electromagnetic Fields,IEEE Press, 2001等。 3.考核方式:最终考核成绩=平时考核成绩占60%(其中课堂讨 论、考勤、课后作业20%,课堂测验20%,课程设计20%)+期末 考试(按惯例开卷)成绩占40%。 4.先修课程:电磁场与波(或电动力学)、数学物理方程及特殊 函数 5.教学目标:掌握以Maxwell方程组为基础的电磁场理论及解析 计算方法,熟悉典型的电磁波辐射、传播、散射问题的求解

5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Laboratory, UESTC 1. 学时及教学形式:50学时课堂教学 2. 教材:R. F. Harrington, Time-Harmonic Electromagnetic Fields, IEEE Press, 2001 等。 3. 考核方式:最终考核成绩=平时考核成绩占60%(其中课堂讨 论、考勤、课后作业20%,课堂测验20%,课程设计20% ) +期末 考试(按惯例开卷)成绩占40% 。 4. 先修课程:电磁场与波(或电动力学)、数学物理方程及特殊 函数 5. 教学目标:掌握以Maxwell方程组为基础的电磁场理论及解析 计算方法,熟悉典型的电磁波辐射、传播、散射问题的求解。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基本信息 1956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Laboratory,UESTC 为什么要学习时谐电磁场? 什么是时谐电磁场? 时谐电磁场:随时间变化关系可写为E(F)e,(单频正弦电磁场) 容易联相到情里叶(递)变换f0-元」P(o)e“d加 E(F.)-2L6(F.0)do 上式说明:随时间任意变化的电磁场均可表示为一系列不同频率 的时谐电磁场的线性叠加。 傅里叶变换(或傅里叶级数)的本质:任意函数均可表示为一系 列不同频率、不同幅度的正弦函数的叠加

6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Laboratory, UESTC 课程基本信息 为什么要学习时谐电磁场? 什么是时谐电磁场? 时谐电磁场:随时间变化关系可写为      j ωt E r e (单频正弦电磁场)     1 2      j ωt f t= F e d     1 , , 2           j ωt E rt= E r e d 上式说明:随时间任意变化的电磁场均可表示为一系列不同频率 的时谐电磁场的线性叠加 。 容易联想到傅里叶(逆)变换 傅里叶变换(或傅里叶级数)的本质:任意函数均可表示为一系 列不同频率、不同幅度的正弦函数的叠加

白光 光著 转镜 ± ab /858 oratory,UESTC signal 非周期信号的梅里叶变换0=25oed恤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s(t)=∑a,em, 2π W0= T 1=-oo 幅值 频率 时 时域分析 频域分析

7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Laboratory, UESTC 0 0 2 ( ) , jn t n n st ae T w p w ¥ =-¥ = = å 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         s t S e d j t ( ) 2 1 ( )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幅值 时域分析 频域分析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展开 p(t)=∑c,enw ab 1=-oo 1958 8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Laboratory,UESTC Square Wav四 -Square Wave 1.5 x=0.6 0.7 0.6 Cn= p()emvd -N-I 0.5 品05 4 0.3 0 03 05 T=1 0.1 0. 0 05 1.5 0 0.5 Square Wave Square Wave 0 -N-3 15 1.5 N-2 0.5 0.5 0.5 0.5 -0.5 0.5 1.5 -03 0 0.5 -1.5 0.5 0 0.5 1.5

8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Laboratory, UESTC   0    jn t n n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展开 p t = ce   0 0 1    T jn t n c = p t e dt T

课程基本信息 1958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Laboratory,UESTC 时谐电磁场: 随时间变化关系可写为E()e:(单频正弦电磁场) 均匀平面波: 随空间变化关系可写为E,eF (k固定的单向传播波) 根据傅里叶变换可知 E()=, 空域 谱域 上式说明:空间沿任意方向传播的电磁波(包括柱面波和球面 波)均可表示为一系列沿不同方向传播的平面波的线性叠加。 81 次关丰卡并头米※, 点源

9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Laboratory, UESTC 课程基本信息 时谐电磁场:随时间变化关系可写为      j ωt Ere (单频正弦电磁场) 根据傅里叶变换可知 均匀平面波:随空间变化关系可写为 0     jk r E e ( k固定的单向传播波)     3   1 2             jk r E r = E k e dk 上式说明:空间沿任意方向传播的电磁波(包括柱面波和球面 波)均可表示为一系列沿不同方向传播的平面波的线性叠加 。 1  2  点源 空域 谱域

的 ab 1958 12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Laboratory,UESTC 绪论

12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Laboratory, UESTC 司南 绪论

电磁场理论的发展史 1958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Laboratory,UESTC 第1阶段: 电与磁独立研究,定性地观察电现象和磁现象 早在先秦时代,我们的祖先在探寻铁 矿时就发现了磁铁矿石,即磁石。这些发 现很早就被记载下来了。《管子》中最早 记载了这些发现:“山上有磁石者,其下 有金铜”。后来,人们发现了地球磁场的 存在,发明了指南针。 电的发现:公元前585年,古希腊人发现将琥珀与毛皮摩擦后能吸 引微小羽毛。(可能是静电的最早记载)

13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Laboratory, UESTC 第 1 阶段: 电与磁独立研究,定性地观察电现象和磁现象 电磁场理论的发展史 早在先秦时代, 我们的祖先在探寻铁 矿时就发现了磁铁矿石, 即磁石。这些发 现很早就被记载下来了。《管子》中最早 记载了这些发现: “山上有磁石者, 其下 有金铜”。 后来,人们发现了地球磁场的 存在,发明了指南针。 司南 电的发现:公元前585年,古希腊人发现将琥珀与毛皮摩擦后能吸 引微小羽毛。(可能是静电的最早记载)

ab 1958 14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Laboratory,UESTC 美国人富兰克林1746年提出 正电和负电概念;1752年揭开了 雷电的秘密,提出天电(雷电) 与地电(摩擦起电)是同一种电 ,并且发明了避雷针。 1785年法国科学家库仑通过实 验创建了著名的库仑定律,总结出 了静电荷之间作用力大小的计算公 式—库仑定律

14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Laboratory, UESTC 1785年法国科学家库仑通过实 验创建了著名的库仑定律,总结出 了静电荷之间作用力大小的计算公 式——库仑定律。 美国人富兰克林1746年提出 正电和负电概念;1752年揭开了 雷电的秘密,提出天电(雷电) 与地电(摩擦起电)是同一种电 ,并且发明了避雷针

ab 1958 15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Laboratory,UESTC 第2阶段:电生磁,磁生电,电磁并存。 1820年丹麦人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1

15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Laboratory, UESTC 第 2 阶段:电生磁,磁生电,电磁并存。 1820年丹麦人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共28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