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理论与应用》第五章 反应系统的化学和热力学分析

第五章反应系统的化学和 热力学分析
第五章 反应系统的化学和 热力学分析

5.1概述 ◆第二章回顾了仅仅考虑初始和终止状态时的反应系统 热力学。 ◆本章把第四章的化学动力学知识和热力系统的基本守 恒原则(如质量、能量守恒)结合起来。 ◆描述系统从开始反应状态到最后形成状态的具体过程, 系统既可以处于平衡状态,也可以处于不平衡状态。 即:计算系统反应从开始到结束不同时间的温度和各 种成分的浓度
第二章回顾了仅仅考虑初始和终止状态时的反应系统 热力学。 本章把第四章的化学动力学知识和热力系统的基本守 恒原则(如质量、能量守恒)结合起来。 描述系统从开始反应状态到最后形成状态的具体过程, 系统既可以处于平衡状态,也可以处于不平衡状态。 即:计算系统反应从开始到结束不同时间的温度和各 种成分的浓度。 5.1 概述

5.1概述 定压 反应器 蛮应温 ◆研究右图所示的四个不 T=TO 考虑复杂质量扩散系统 Ⅸ]=ⅨJ0 l=区1( 的化学热力学过程 V= v(O) 充分混 合 充分混合、 ◆四个系统中的三个充分 混合,成分均匀; ◆塞状流反应器系统,忽充分反应器 塞状流反应器 略流体轴向的混合和扩 散,同时假设在垂直流 T=常数 T=T(x) Ⅸ=常数 体流动方向的径向混合 Ⅸ]=1x) 常数 P=P(x) 充分。 稳态、稳流 稳态、稳流 轴向不混合
研究右图所示的四个不 考虑复杂质量扩散系统 的化学热力学过程。 四个系统中的三个充分 混合,成分均匀; 塞状流反应器系统,忽 略流体轴向的混合和扩 散,同时假设在垂直流 体流动方向的径向混合 充分。 5.1 概述

5.1概述 ◆本章目的:旨在通过对这四个系统的研 究,建立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和流动机 理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从而为模 拟更复杂流体系统奠定基础
本章目的:旨在通过对这四个系统的研 究,建立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和流动机 理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从而为模 拟更复杂流体系统奠定基础。 5.1 概述

5.2定压定质反应器(图5.1A) ◆守恒规律: 能量守恒: d W=m (5-1) d 焓h≡lPU(au为系统内能,J/kg) dh du (5-2) dt dt dt 假设系统仅通过体积变化对外做功(P-b功): y di 2 5-3 M dt
守恒规律: 能量守恒 : (5-1) 焓 (u为系统内能,J/kg) (5-2) 假设系统仅通过体积变化对外做功(P-dv功): (5-3) 5.2 定压定质反应器 (图5.1A )

5.2定压定质反应器(图5.1A) ◆(续前) 将方程(5-2)和(5-3)代入(5-1),消去P/dt项 Q dfi 2 de (5-4) 用系统化学组成来表示系统焓,有 h=H 2N,h (5-5)
(续前) 将方程(5-2)和(5-3)代入(5-1),消去Pdv/dt 项 得: (5-4) 用系统化学组成来表示系统焓,有: (5-5) 5.2 定压定质反应器 (图5.1A )

5.2定压定质反应器(图5.1A) ◆(续前) N和h,分别是成分酌克分子量和摩尔焓值,方程55微分: dh ()+(×出) (5-6) 根据理想气体特点,h.仅与温度有关: dhi ah dT dT dt at dt (5-7) d
(续前) Ni 和 分别是成分i的克分子量和摩尔焓值,方程5-5微分: (5-6) 根据理想气体特点, 仅与温度有关: (5-7) hi hi 5.2 定压定质反应器 (图5.1A )

5.2定压定质反应器(图5.1A) ◆(续前) M、摩尔浓度为Ⅺ、质量反应速率为山,则有季 Cp;是组分酌摩尔定压比热。若系统第个组分摩尔数为 N=VIXI (5-8) dNi (5-9) dt 式(5-7)提供了系统能量与系统温度之间的关联。ω;的值由 第3章(式(3-31)一(3-33))里讨论的具体化学反应 计算得到
(续前) 是组分i的摩尔定压比热。若系统第i个组分摩尔数为 Ni、摩尔浓度为[Xi ]、质量反应速率为 ,则有 : (5-8) (5-9) 式(5-7)提供了系统能量与系统温度之间的关联。 的值由 第3章(式(3-31)-(3-33))里讨论的具体化学反应 计算得到。 c p,i [ ] Ni =V Xi 5.2 定压定质反应器 (图5.1A )

5.2定压定质反应器(图5.1A) ◆(续前) 将方程(5-7)和(5-9)代入(5-6)整理后,能量 守恒表达式为: dT (Q/V)-∑(h) (5-10) ∑(Xl2p) 上式需下面的热焓方程来计算焓: (5-1) 五=码+cdT
(续前) 将方程(5-7)和(5-9)代入(5-6)整理后,能量 守恒表达式为: (5-10) 上式需下面的热焓方程来计算焓: (5-11) 5.2 定压定质反应器 (图5.1A )

5.2定压定质反应器(图5.1A) ◆将质量守恒和[的定义用于方程(5-8)以得到系统体积: (5-12) ∑(XMW ◆由于化学反应和体积变化,组分摩尔浓度[随时间而变化: (5-13a) dA=d(M∥/")1dN_Nd dt 'n dt 或 d(x, I dv drwr (5-13b) y dr
将质量守恒和[Xi ]的定义用于方程(5-8)以得到系统体积: (5-12) 由于化学反应和体积变化,组分摩尔浓度[Xi ]随时间而变化: (5-13a) 或 : (5-13b) 5.2 定压定质反应器 (图5.1A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燃烧理论与应用》第九章(9-2) 湍流预混火焰.ppt
- 《燃烧理论与应用》第九章(9-1) 湍流简介.ppt
- 《燃烧理论与应用》第七章 层流火焰.ppt
- 《燃烧理论与应用》2004级试题.doc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二章 p区元素 12.2 碳、硼、硅及其化合物 12.7 氮及其化合物 12.8 磷及其化合物.doc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期末复习(二).doc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期末复习(一).doc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一章 S区元素 11.1 氢 11.2 S 区元素通论 11.3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盐类.doc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章 氧化还原反应 电化学基础 10.1 氧化还原反应.doc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二章 p区元(卤素).doc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四章 d区元素(一)铬锰铁钴镍 第一节 铬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锰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 铁系元素.doc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二章 p区元素(氧硫)12.11 氧和硫.doc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章 氧化还原反应 电化学基础 10.2 原电池 10.3 电极电势 10.4 电极电势的应用 10.5 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doc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章 晶体结构 9.1 晶体的基本知识 9.2 离子键和离子晶体 9.3 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 9.4 金属键和金属晶体 9.5 晶体的缺陷和非整比化合物 9.6 离子极化.doc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分子结构 8.1 共价键 8.2 杂化轨道理论和分子的几何构型 8.3 分子间力.doc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7.1 原子结构模型 7.3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近代描述 7.4 原子中核外电子的排布.doc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酸碱反应 5.3 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 5.4 盐类的水解.doc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7.5 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关系.doc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化学平衡 4.4 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4.5 化学平衡的移动 4.6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在工业中综合应用的举例.doc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酸碱反应 5.1 酸碱的解离理论和质子理论 5.2 水溶液中酸或碱的解离平衡.doc
- 《燃烧理论与应用》第八章 液滴蒸发与燃烧.ppt
- 《燃烧理论与应用》第六章 简化的反应流守恒方程.ppt
- 《燃烧理论与应用》第十三章 油的高效低污染燃烧.ppt
- 《燃烧理论与应用》第四章 气体燃烧的化学反应机理.ppt
- 《稀土配位化学》PDF电子书.pdf
- 《材料化学》第3讲 绿色化学.pdf
- 《材料化学》第2讲 纳米化学.pdf
- 《材料化学》表面活性剂的类型.doc
- 《材料化学》第5讲 表面工程技术.pdf
- 《材料化学》第6讲 化学与能源.pdf
- 《材料化学》第7讲 材料化学.pdf
- 《材料化学》第4讲 生命化学.pdf
- 中国科学院:《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讲义.ppt
- 《光谱学手册》(英文版)Handbook of Spectroscopy.pdf
- 《中级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合物反应机理和动力学.ppt
- 《中级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引言和基本概念.ppt
- 《中级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有机金属化学(一).ppt
- 《中级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有机金属化学(二).ppt
- 《中级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配位场理论和配合物的电子光谱.ppt
- 《中级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配位催化反应.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