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中共党史人物传(第三卷)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333
文件大小:6.71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中共党史人物传(第三卷)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目 录 彭湃 ,罗可群 邱锦荣 禁量解(1) 苏兆征.祸倩红 卢权(66) 徐特立.蒋崇伟 邹秋龙(101) 刘志丹.李振民张守宪(191) 谢子长.李振民 聚宝装(29) 许权中.张守宪 麦起(259) 毛泽驱.刘仁荣(283)

彭 湃 罗可群粮泽初 邱锦荣郭至祥 彭湃,我党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农民运动领 袖。他是广东海丰县人。生于一八九六年十月二十二日(农历 九月十六日),一九二九年八月三十日壮烈牺椎,当时年仅三 十三岁。 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海丰位于我国南海之滨,北依崇山峻岭,南临汪洋大海, 渔业和林业资源比较丰富。但是,海丰山多田少,土地瘦痛, 在封建剥削下,农业生产落后,农民过漱贫困的生活。 鸦片战争后,海丰农民在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的 双量压迫下,生活更为痛苦。一九一一年,孙中山颜导的辛亥 革命打倒了满清皇帝,海丰人民以为有希望了。但是,辛亥革 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在帝国主义操 纵下的军阀统治,对人民的压迫莉削更加残酷。辛亥革命中, 海丰出了一个陈炯明,他利用当地群众秘密结社“三合会”的 势力,当了广东的都督、省长、陆军部长、总司令。陈炯明握 到广东政权后,海丰突然增加了许多军阀、官僚、新兴地主 1

(指地主兼军阀),广大穷苦农民所受的压迫更加重了。“从 前农民与地主发生争议,地主不过是禀官究办,现在新兴地主 阶级用直接行动毫不客气的殴打、逮捕或监禁这些农民了,也 可以直接迫勒抵租和强派军饷了。”①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彭湃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 彭裤祖籍在陆丰的吉康,从他的曾祖父彭魁起,搬迁到海 丰县城郊的桥东社,开了一个小商店,号为“彭名合”。彭湃 的祖父彭蒌当家后,家业日益发达,购置了许多土地,除“彭 名合”经营杂货外,又弄设了一个兼营长生板的木材货找,还 有六十多间铺面出租,成了桥东社的首户。彭裤谈到他的家庭 时说:“我的家庭在海丰县可以算做个大地主,每年收入约千余 石租,共计被统糟的农民男女老幼不下干五百人。我的家庭男 女者少不上三十口,平均每一人有五十个农民做奴隶。”② 彭湃乳名天泉,学名汉育,到日本留学时才改名为彭湃。 在十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三®。彭评小时候,聪明伶俐,很 逗人喜欢。六岁便进海城七圣宫读私整,八岁转到林祖祠小学, 十三岁进入海丰第一高等小学。小学期间,他的学习成绩优良。 在少年时期,生母周凤给彭湃影响很大。周凤原是海丰公 平山区贫苦农家的女儿,当过缚女,十六岁嫁到彭家为庶母。 她经常讲述穷苦农家的悲惨生活,使彭湃从小就同情受压迫受 剥削的农民。十岁那年,父亲彭新因病去世。在母亲的抚育 ①②彰裤:<海丰农民运动?(一九二六年一月),见第一次因 内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三年十月版,下同。 ③影漂的祖父把影拼的兄弟和买来的长孙影应培一起排列,应培算是 老大,影湃便是老四了。彭家的人习设称彭裤为四哥,其妾蔡套屏 为四搜

下,彭裤对农民的同情心和正义感越来越强烈。彭母回忆说: “彭裤小时,每当听讲土霸劣绅、贪官污吏的放事,便大声痛 骂,基至在经过县里权贵门口时,也不喜欢。”①彭湃十五、 六岁的时候,祖父叫他去收租。到了佃户家里,他看到佃户们 的穷苦生活,便空着手回家来了。祖父问他,租收到没有?他 说,我家有吃有穿,佃户家没吃没穿,还要收他的租干什么? 祖父听了大发脾气,把彭濟痛骂一顿。 一九一三年,彭湃高小毕业,考进海丰中学。彭湃在学校 里,“好谈论时事和参加社会活动,是一个富有朝气的背年。”@ 他爱和同学们到学校后面的方饭亭和表忠祠去,缅怀南宋民族 英雄文天祥的英雄业绩,诵读他的爱国名篇正气歌③。他爱 读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和杂志,拥护孙中山,常与不 同意见的同学展开激烈的争论。一九一六年的“五七”国耻纪 念时,彭湃和同学们一起,组织过反日爱国示威游行。 当时,海丰中学的进步学生组织起群进会,以互相激励, 共同进步。彭湃是群进会的骨干之一。一九一六年秋冬,群进 会组织了一场反对袁世凯爪牙林干材的斗争。 林干材是龙济光任广东都督时,派到海丰的驻军统领。他 ①周凤:裤的小史,彭仕录存。 ②陈其尤:《关于彭群年轻时的一二琐事,(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五 日),访问纪录,未发表。 回“方饭亭”和“浅忠祠”都在海丰县城北郊的五坡岭,是为纪念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而建遵的。据1548年“方饭亭”的石碑《米 文文山公传略》记载:瓷炎三年十二月,文天祥“帅磨下走海丰, 方饭五坡岭,元兵突至,众不及战,遂被执,解赴燕京,禁闭三 年,作《正气敬,元世祖不忍杀,诏劝之降,终不屈而就义。” 方饭亭石碑拓片,原件存杨成志教授处

专门“清剩”反袁的革命党人和三合会会员,屠杀了几百个农 民。当地以陈月波、马剑郎为头子的豪绅地主,十分敬重这个 凶恶残忍的剑子手,尊称为“统领公”,无耻地为他雕了一个 石像,准备安放在“表忠祠”内,与文天祥配祀。群进会的成 员对此非常愤慨,他们在海丰县城张贴标语,表示抗议。林于 材、陈月波一伙扬言要武力对付,彭湃等入不怕恐吓,在竖像 前一天的深夜,彭湃和同学陈复梢悄地来到表忠祠,乘看守的 卫兵在大殿里边睡觉,迅速地把林干材石像的鼻子敲掉了。陈 月波等人只好把没鼻子的怪像运往碣石,丢进大海。 ·反对林干材的斗争后,彭湃渴望离开海丰,到更广阔的天地 里去寻求真理,就拜托他家世交陈其尤向其祖父说情,允他到外 地求学。由于“彭家虽富有但无势力,每逢题军器时常受官府 迫勒”①,彭裤的祖父怀着读书当官、彰家将来可免受漱侮的希 望,同时也省得彭评在家乡再惹祸端,便答应了彭湃的要求。 彭湃随陈其尤经香港到了广洲,在广府中学渎书一个多 月。一九一七年初,东渡日本求学。他先在为中国留学生进行 预备教育的成城学校补习,一九一八年五月三日毕业。一九 八年九月三十日,进入著名的早稻田大学,就读于专门部政治 经济科(三年制)。 彭滦在日本的博物馆里看到从中国掠去的文物,在社会上 看到有偏狭爱国狂的日本人竞然随意欺侮凌辱中国人的现象, 便“以为生做中国人的唯一责任是效国,当头的急务是排日”②。 ①陈其尤:关于彭评年轻时的一二璜事(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五日), 访问纪录,未发表。 ②李#游,《海丰农民运动及其指导者彭湃”(一九二四年一月三 十日),载<展光第二卷第一号

因此,在留学日本期间,他积极投入反日爱国运动。 一九一八年春夏间,日本与段琪瑞改府秘密谈判签订《中 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中国留日学生获知这一消息后, 非常愤慨,影湃和同学黄霖生、陆精治合影,他们在照片上写 着:“民七年中国军事亡国协定被迫签订之日,特合摄此‘国 丧纪念”照片,以示国仇之不忘。”① 留日学生救国团的干部,在东京神田区“维新号”中国饭 馆,以吃饭为名,举行秘密会议,讨论回国挽救国难的办法。 突然,日本警察“持械明矩闯入室内,不问情由,将在座诸人 乱打,刀斫足踢,掀桌倒台.”②,接着,又将四十六名到 会人员全部押到警署,进行辱骂、审讯。直到第二天清晨,才 将他们释放。中国留日学生满腔悲愤,痛切地感到,日本准许 本国人结社集会自由,准许居住日本的欧美人结社集会自由, 唯独不许中国学生结社集会,由干涉而驱赶,而逮捕,而侮辱。 三千留日学生忍无可忍,决定全体罢学回国,以示抗议。 彭湃回国后,由上海到广州,再回海丰,为反日救国事业 东奔西忙。在广州,他和留日的广东同学发出《留日广东学生 同乡会宣言书》,痛斥中日密约是“直举吾国领土奉送之”的 亡国条约,说明“大祸临头,大义在目,威力甘言,不值一 顾,此吾人所以不旬日而归国者千余,奔走呼号,愿舍学、会 身而谋废约救亡也。”@回海丰后,彭湃发动背年学生,开展 了“废约教亡”的宣传活动。 留日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而卖 ①这张合影服片仍存彭潮处。 ②王拱壁:《东游浑汗录,上海图书馆囊。 ③留日广东学生同乡会宜官(一九一八年),存广东省档案馆。 5

国霜日的北京政府的教育部,却强令归国学生“务于六月十日 前到达日本,返回各校继续留学,其后仍不回校者,经调查核 实,取消留学资格”①。在反动政府的压力下,留日学生不得 不忍辱负重,再行东渡。此后,彭湃更加积极地投身于反日爱 国活动,“完全是一位热烈的排日人物。东京蓄署内排日派的 中国留学生‘黑表'上,遂有了彭湃的姓名。”②甚至,连彭湃 因鼻窦炎住院动手术期间,也有两个日本“刑事”(便衣警察) “陪同”。 一九一九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敢,帝国主义者强将 德国在我山东半岛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到东京,我留日 学生无比愤慨,他们既仇根得寸进尺的日本强盗,更捕很那些 奴颤媚日的卖国戏。四月三十日,报载驻日公使章宗祥将于次 日回国。章宗样参与签订中日密约,留日学生早就对他恨之入 骨。得此消息后,彭评等六十多个留学生,在章宗祥动身的那 天,一清早就守候在东京车站,当章宗祥从地下楼梯上来乘车 时,留学生一拥而上,高呼“打倒卖国贼!”并把写着“打倒 卖国贼”的小旗子,掷到章宗祥坐的车厢里去。 五月七日,是中国的国耻纪念日,而日本政府却专门挑定 “五月七日”来庆祝太子冠礼,以中国的“国耻”作为日本的 “国荣”,留日学生非常气愤。五月六日,日本报纸报道了北 京五四运动的消息,中国留日学生的爱国热情,更加高涨。他 们决定在五七那一天召开纪念大会。但是,由于日警的预先普 ①一九一八年五月三十一日日本东京<朝日新闻,转引自实藤惠秀: 《日中非友好的历史。(日文),朝日新阿社一九七三年一月版。 ②李春涛:海丰农民运动及其指导者彰海,(一九二四年一月三 十日),见<晨光》第二卷第一号。 6

告,各处都不肯租借会场,想改在中国驻日使馆的俱乐部开 会,又遭“事实上不过为日本外交部一附属机关”的中国使馆 的无理拒绝。留日学生只好决定分成若干小队,分别向各国驻 日使馆递送宣言书,然后到日比谷公园集中,再行解散。正当 各小队向公园集合途中,又横遭镇压,日警“拔刀狂挥,马队 亦纵横冲踏”①,受伤者甚众,彭裤被打得“头部手足破皮流 血”②,被捕去三十五人。经过留学生的严正斗争,第二天释 放了二十三人,六天后才又释放五人,其余七人竞被判处十关 到半年徒刑。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迫害,我留学生“呼吁 政府既无持平之争,乞怜使馆每遭恶声之叱”③,彭湃悲愤交 加,转而寄希望于唤起民众,激励同胞。他回到住处,在长约 一米,宽约半米的白绢上,啮指血书“毋忘国耻”四个大字。 血书寄回海丰学生联合会,张挂在海丰中学的揭示板(即布告 栏)上,大大地澈发了海丰青年的爱国热情。“掀起了抵制日 本劣货的轩然大波。海丰中学半生组织成队伍,在县城,特别 到汕尾日货较多的商场搜查劣货,并把搜来的劣货全付之一 炬,以示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行为的愤恨。”③ 这一年的暑假,彭湃又回到海丰。当时,五四运动正波及 全国各地。他把新文化运动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组织了“海 半白话剧团”,演出过《打倒帝国主义》、《朝鲜亡国恨,和 反对封建迷信一类节目,向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抨击。 署假以后,彭湃回到日本继续求学。这时,正在日本兴起 的社会主义运动,深深地吸引了他。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①②③王洪璧:《东游浑汗录→,上海图书馆藏。 ⑧刘锦汉:《回忆彭湃同志的一些革命活动》(一九七九年八月十六 日),未发表

下,原来巴经比较活跃的日本思想界,各种社会主义学说更广 泛地传播开了,研究和宜传十月革命和各种社会主义学说的团 体也陆续出现。一九一九年四月一日以后,日本政府为了对内 对外政策的需要。颁布了新的大学法令,对思想奥论的控削有 所放松,因此,在大学里研究社会主义的群众组织和宣传社会 主义的杂志不断涌现。彭裤所在的早稻田大学,是著名的私立 大学,有不少进步教师,素有关心政治的传统,对新思潮非常 敏感。早在一九一七年底就有了工人学生协会的组织,后来又 有了“人民联盟”,一九一九年九月十八日,早大对社会主义 感兴趣的学生组织了“建设者同盟”。 建设者同盟的成员多来自农村,与农民联系密切,熟悉农 民的困苦,重视对农民问题的研究。他们希望通过学习和研 究,找出一种反对资本主义的措施,在大学期间就为毕业后的 活动做好准备,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新社会。他们学 习和讨论过工联主义、无政府主义、行会社会主义、苏维埃研 究等种种问题。他们重视实践,强调从事实际的农民运动。建 设者同盟支持过佃农反对地主的斗争,要求减租,保证耕种权 利。而且还对佃农纠纷进行过实际考察。 彭旗是个对新生事物敏感的人。“及至一九一九年以后, 日本社会主义思想渐次普遍发达,彭湃思想又大受影响。”① 在这以前,彭湃曾一度笃信基督教,很欣赏基督敦的博爱思 想,“认为基督教也可以救国。”国但是,在新思潮老响下, ①李春薄:《海丰农民运动及其指导者彭浒,(一九二四年一月三 十日),见第二卷第一号。 ②彭泽:*对彭评烈士的点摘回忆,未刊稿,原件存广东省皙学社 会科学研究所

他认为基資教不能解决问题,“遂翻然一心研究社会主义诸家 学说”①,因此,在建设者同盟成立不久,他就参加了这个组 织。建设者同盟重视农民运动,重视实践的特点,都直接为彭 游所接受。他在后来从事海丰农民运动时,还以极深厚的感清 怀念着建设者同盟的战友②。 当时的彭评和建设者同盟的许多成员一样,对社会主义诸 家学说都作为“鲜花”予以采纳。他对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共 产主义很感兴趣,从《互助:一个进化的要素》这篇著作中, 接受了克氏的“互助论”思想。同时,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也很赞赏,俄国革命的胜利,更使他振奋。他和李春涛、杨闲 篾等留日同学在一九二○年组织了“赤心社”。“取名赤心二 字,就是表示一心学习俄国”®。他们出版不定期刊物《赤 心》,不定期举行学习会,学习过《共产党官言)、河上離的 《社会主义问题研究》等书刊,讨论过十月革命。他还直接到 京都帝国大学去听著名的社会主义者河上肇讲课。 在社会主义思想影响下,彭湃批判了偏狭的爱国思想,认 为“狭义的爱国运动是不彻底的,因为我爱我的国,你爱你的 国,这就造成互相侵略”,主张“要解放全入类”④。因此,每 ①李春涛:<海丰农民运动及其指导者彭裤(一九二四年一月三 十日),见《晨光?第二卷第一号。 ②彭湃一九二三年六月五日给李春涛信中,怀念“建设者同盟”成 员和田岩君时,说和田岩君是“日本建设者同盟的中坚,我们阶 级斗争的战友,尤其是农民运动的闯将。闻他们到农村去,十几日 没有睡跟,后来发生肠胃病,一命鸣呼。唉】真悲惨!宾痛限!唉, 我的眼泪要滴下来了。” ③李幸则:《彭裤周志在日本,(一九七九年十月二十八日)。 ④彭泽:<对彭评烈士的点谪回忆》,未刊稿,存广东省哲学杜会 科学研究所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