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函数(3.1)函数极限

第三章函数极限与连续函数 §1函数极限 函数极限的定义 在半径为r的圆上任取一小段圆弧,记它所对的圆心角的弧度为 2x,则圆弧长度为2x,而圆弧所对的弦的长度为2 sinx,弦长与弧长 之比值y是x的函数,其关系式为y sinx
第三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函数 §1 函数极限 函数极限的定义 在半径为 r 的圆上任取一小段圆弧,记它所对的圆心角的弧度为 2 x,则圆弧长度为 2 x r ,而圆弧所对的弦的长度为2 sin r x ,弦长与弧长 之比值 y 是 x的函数,其关系式为 y x x = sin

猜想:当x趋于0时,y sInx 趋于1 以后将对这一极限给出严格证明,并记为limx=1。 x→0 注意:在x趋于0的过程中,不取x=0(事实上,当x=0时,函数 x没有定义)。我们关心的是在x趋于0的过程中,函数y=当x的 x x 变化趋势,而不关心函数在x=0处是否有定义,如果有定义的话函数 值为多少
猜想:当 x趋于0时, y x x = sin 趋于1。 以后将对这一极限给出严格证明,并记为lim x→0 sin x x = 1。 注意:在 x趋于0的过程中,不取 x = 0(事实上,当 x = 0时,函数 sin x x 没有定义)。我们关心的是在 x趋于0的过程中,函数 y x x = sin 的 变化趋势,而不关心函数在 x = 0处是否有定义,如果有定义的话函数 值为多少

定义3.1.1设函数y=f(x)在点x的某个去心邻域中有定义, 即存在ρ>0,使 O(ro, p)xcD 如果存在实数A,对于任意给定的>0,可以找到δ>0,使得当 04x-x0kA(x 如果不存在具有上述性质的实数A,则称函数f(x)在点x的极限不 存在
定义3.1.1 设函数 y fx = ( )在点 x0的某个去心邻域中有定义, 即存在 ρ >0,使 0 0 Ox x ( , )\ ρ { } ⊂ Df 。 如果存在实数 A,对于任意给定的ε > 0,可以找到δ > 0,使得当 0 0 <| | x x − < δ 时,成立 | () | fx A − < ε , 则称 A是函数 f x( ) 在点 x0 的极限,记为 lim x x → 0 f x( ) = A, 或 f x( ) → A ( x → x0 )。 如果不存在具有上述性质的实数 A,则称函数 f x( ) 在点 x0 的极限不 存在

定义3.1.1设函数y=f(x)在点x的某个去心邻域中有定义 即存在p>0,使 xo,p)xorc 如果存在实数A,对于任意给定的E>0,可以找到δ>0,使得当 04x-x0k0,38>0,x(04x-x0k6):f(x)-4kE
函数极限定义的符号表述: lim x x → 0 f x( ) = A ⇔ ∀ ε > 0,∃ δ > 0,∀ x ( 0 0| | 0,可以找到 δ > 0 ,使得当 0 0 <| | x x − < δ 时,成立 | () | fx A − < ε , 则称 A是函数 f x( ) 在点 x0 的极限,记为 lim x x → 0 f x( ) = A , 或 f x( ) → A ( x → x0 )。 如果不存在具有上述性质的实数 A,则称函数 f x( ) 在点 x0 的极限 不 存在

例3.1.1证明lime=1 证ε>0(不妨设00,使得当00,当x满足0<x<δ时,成立 <E, 所以 lim e=1。 x→
例 3.1.1 证明 0 lim e 1 x x→ = 。 证 ∀ ε > 0 (不妨设0 1 0,使得当0 ε ,当x满足0 < x < δ 时,成立 |e 1 x − |< ε , 所以 lim x→0 e 1 x =

例3.1.1证明lime=1。 证>0(不妨设00,使得当00,当x满足00,正数δ并不要求取最大的或最佳的值, 所以对具体的函数极限问题,常常采用与数列极限证明时类似的适度 放大技巧
同样,对任意给定的ε > 0,正数δ 并不要求取最大的或最佳的值, 所以对具体的函数极限问题,常常采用与数列极限证明时类似的适度 放大技巧。 例 3.1.1 证明 0 lime 1 x x→ = 。 证 ∀ ε > 0 (不妨设0 1 0,使得当0 ε ,当x满足0 < x < δ 时,成立 |e 1 x − |< ε , 所以 lim x→0 e 1 x =

例3.1.2证明limx2=4。 证对任意给定的ε>0,要找δ>0,使得当0<x-2kδ时,成立 4 <E 因为|x2-4|=x-2x+2,保留因子|x-21,而将因子 x+2放大,为此加上条件 2<1,即1<x<3, 于是x+2<5,从而有 4<5x-2 取6=min12},则当0<x-2<6时,成立 X+2< E 所以 lim x=4 x→2
例3.1.2 证明 2 2 lim 4 x x → = 。 证 对任意给定的ε > 0,要找δ > 0 ,使得当0 | 2| < x − < δ 时,成立 | 2 x − 4 |< ε 。 因为| 2 x − 4 |= xx +⋅− 22 , 保留因子| x − 2 |,而将因子 | x + 2 |放大,为此加上条件 x − 2 1 < , 即1 3 < x < , 于是 x + 2 5 < ,从而有 2 x x − 45 2 < − 。 取δ = min ⎭⎬⎫ ⎩⎨⎧ 5,1 ε ,则当0 2 < x − < δ 时,成立 | 2 x − 4 |= xx +⋅− 22 5 5 ε <⋅ = ε , 所以 2 2 lim 4 x x → =

例3.1.3证明im x(x-1)1 证 XIx 保留因子|x-1,而将因子 放大。为此,加上条件 2|x+1 0<x-1<1,即0<x 于是 < x 取8=min{.26},则当0<x-1k6,成立 x(x x <-2E 122|x+1|2 所以 x(x-1)1 Im x→l x
例3.1.3 证明lim ( ) x x x → x − 1 −2 1 1 = 1 2 。 证 2 1 1 )1( 2 − − − x xx = | | | | x x − + 1 2 1 , 保留因子| | x − 1 ,而将因子 1 2 1 | | x + 放大。为此,加上条件 0 11 < x − < ,即0 2 < x < , 于是 1 1 2| 1| 2 x < + 。 取δ = min 1, 2 { }ε ,则当0 1 < x − < δ ,成立 2 1 1 )1( 2 − − − x xx = | | | | x x − + 1 2 1 < 1 2 ⋅2ε = ε , 所以 2 1 ( 1) lim x 1 x x → x − = − 1 2

函数极限的性质 1)极限的唯一性 定理3.1.1设A与B都是函数f(x)在点x的极限,则A=B 证根据函数极限的定义,可知: E>0,36>0,Vx(00,Vx(0<x-x0k<a2):|f(x)-Bk 取δ=min{a,a2},当04x-xkd时, A-B|sf(x)-4|+1(x)-B|<E。 由于ε可以任意接近于0,可知A=B。 证毕
函数极限的性质 (1) 极限的唯一性 定理3.1.1 设 A与 B都是函数 f x( ) 在点 x0的极限,则 A = B。 证 根据函数极限的定义,可知: ∀ ε > 0,∃ 1 δ > 0,∀ x ( 0 1 0| | 0,∀ x ( 0 2 0| | < x x − < δ ):| () | 2 fx B ε − < 。 取δ = min { 1 2 δ ,δ },当 0 0| | < x x − < δ 时, | A- B | ≤| () | f x A − + | () | f x B− < ε 。 由于ε 可以任意接近于0,可知 A= B。 证毕

(2)局部保序性 定理3.1.2若limf(x)=A,limg(x)=B,且A>B,则存在δ>0, x→x0 当0g(x) 证取51=4-B>0。由lmf()=A,>0,x(04xxk6 x→ f(x)-4ks0,从而 atB 0,Vx(0<x-xka2) x→x x)-Bk6,从而g(x)<4+B 2 取δ=min{6,62},当0<x-xkδ,成立 A+B g(x) 证毕
(2) 局部保序性 定理3.1.2 若 lim x x → 0 f x( ) = A,lim x x → 0 g( ) x = B,且 A > B,则存在δ > 0, 当 0 0 g( ) x 。 证 取 0 ε = 0 2 A B− > 。由 limx x → 0 f x( ) = A,∃ 1 δ > 0,∀ x ( 0 1 0 0,∀ x ( 0 2 0 <| | x x − < δ ): | () | gx B− < 0 ε ,从而 g x( ) < A B +2 。 取δ = min { 1 2 δ ,δ },当 0 0| | < x x − < δ ,成立 g( ) x 2 A+ B < < f x( ) 。 证毕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章 数列极限(2.4)收敛准则.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章 数列极限(2.3)无穷大量.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章 数列极限(2.2)数列极限.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章 数列极限(2.1)实数系的连续性.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六章 Fourier 级数(16.5)快速 Fourier变换.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六章 Fourier 级数(16.4)Fourier变换和 Fourier积分.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六章 Fourier 级数(16.3)Fourier级数的性质.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六章 Fourier 级数(16.2)Fourier级数的收敛判别法.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六章 Fourier 级数(16.1)函数的 Fourier级数展开.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五章 含参变量积分(15.3)Euer积分.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五章 含参变量积分(15.2)含参变量的反常积分.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五章 含参变量积分(15.1)含参变量的常义积分.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四章 曲线积分、曲面积分与场论(14.5)场论初步.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四章 曲线积分、曲面积分与场论(14.4)微分形式的外微分.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四章 曲线积分、曲面积分与场论(14.3)Green公式、Gauss公式和 Stokes公式.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四章 曲线积分、曲面积分与场论(14.2)第二类曲线积分与第二类曲面积分.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四章 曲线积分、曲面积分与场论(14.1)第一类曲线积分与第一类曲面积分.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三章 重积分(13.5)微分形式.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三章 重积分(13.4)反常重积分.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三章 重积分(13.3)重积分的变量代换.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函数(3.2)连续函数.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函数(3.3)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阶.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函数(3.4)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微分(4.1)微分和导数.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微分(4.2)导数的意义和性质.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微分(4.3)导数四则运算和反函数求导法则.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微分(4.4)复合函数求导法则及其应用.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微分(4.5)高阶导数和高阶微分.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五章 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5.1)微分中值定理.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五章 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5.2)L'Hospital法则.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五章 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5.3)Taylor:公式和插值多项式.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五章 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5.4)函数的 Taylor公式及其应用.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五章 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5.5)应用举例.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五章 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5.6)方程的近似求解.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六章 不定积分(6.1)不定积分的概念和运算法则.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六章 不定积分(6.2)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六章 不定积分(6.3)有理函数的不定积分及其应用.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定积分(7.1)定积分的概念和可积条件.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定积分(7.2)定积分的基本性质.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定积分(7.3)微积分基本定理.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