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函数(3.4)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

§4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 有界性定理 定理34.1若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则它在[b上有 界 证用反证法 若r(x在a上无界,将1b等分为两个小区间a2a+b a+h,b1,则(x)至少在其中之一上无界,把它记为 再将闭区间,b1与等分为两个小区间a+与/+b 2 同样f(x)至少在其中之一上无界,把它记为[a2,b2];
§4 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 有界性定理 定理3.4.1 若函数 xf )( 在闭区间 ba ],[ 上连续,则它在 ba ],[ 上有 界。 证 用反证法。 若 f x( ) 在 ba ],[ 上无界,将 ba ],[ 等分为两个小区间 ⎥ ⎦ ⎤ ⎢ ⎣ ⎡ + 2 , ba a 与 ⎥ ⎦ ⎤ ⎢ ⎣ ⎡ + b ba , 2 ,则 f x( ) 至少在其中之一上无界,把它记为[a b 1 1 , ]; 再将闭区间[a b 1 1 , ]与等分为两个小区间 ⎥ ⎦ ⎤ ⎢ ⎣ ⎡ + 2 , 11 1 ba a 与 ⎥ ⎦ ⎤ ⎢ ⎣ ⎡ + 1 11 , 2 b ba , 同样 f x( ) 至少在其中之一上无界,把它记为[ a 2 ,b 2 ]; ……

这样的步骤一直做下去,便得到一个闭区间套{anb},f(x)在 其中任何一个闭区间[an,bn上都是无界的。 根据闭区间套定理,存在唯一的实数属于所有的闭区间anbn], 并且 5=lim a, =lim b n→) n→ 因为∈[ab,而f(x)在点ξ连续,所以存在δ>0,M>0,对于一切 x∈O(5,o)∩[a,b],成立 f(x<M 由于Iman=lmbn=5,又可知道对于充分大的n, n1→)00 an,bn]cO(,o)∩[a,b, 于是得到f(x)在这些闭区间[an,b](n充分大)上有界的结论,从而产生 矛盾。 证毕
这样的步骤一直做下去,便得到一个闭区间套{[,] n n a b }, f x( ) 在 其中任何一个闭区间[,] n n a b 上都是无界的。 根据闭区间套定理,存在唯一的实数 ξ 属于所有的闭区间[,] n n a b , 并且 ξ =lim n→∞ a n =lim n→∞ b n 。 因为 ξ ∈ ba ],[ ,而 f x( ) 在点 ξ 连续,所以存在 δ > 0,M > 0,对于一切 x ∈ O ξ δ ),( ∩ ba ],[ ,成立 f ( ) x M≤ 。 由于lim n→∞ a n =lim n→∞ b n = ξ ,又可知道对于充分大的 n, [,] n n a b ⊂ O ξ δ ),( ∩ ba ],[ , 于是得到 f x( ) 在这些闭区间[,] n n a b ( n充分大)上有界的结论,从而产生 矛盾。 证毕

开区间上的连续函数不一定是有界的。 例如f(x)=在开区间(0,1)上连续,但显然是无界的
开区间上的连续函数不一定是有界的。 例如 1 f x( ) x = 在开区间(0,1)上连续,但显然是无界的

最值定理 定理3.4.2若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则它在[a,b上必 能取到最大值与最小值,即存在和n∈[anb,对于一切x∈[anb成立 f()≤f(x)≤f() 证集合R,={f(x)|x∈ab]}是有界数集,所以必有上确界与下 确界,记 a=infR,, B=sup r 由于对任意给定的ε>0,存在x∈a,b,使得f(x)<a+E。于是取 En=(n=12,3…)相应地得到数列{xn},xn∈{a,b,满足 a≤f(xn)<a+-
最值定理 定理3.4.2 若函数 f x( ) 在闭区间 ba ],[ 上连续,则它在 ba ],[ 上必 能取到最大值与最小值,即存在ξ 和η ∈[,] a b ,对于一切 x∈[,] a b 成立 f f () () ξ ≤ x ≤ f ( ) η 。 证 集合Rf = { f ( )| [ , ] x x ab ∈ }是有界数集,所以必有上确界与下 确界,记 α inf = Rf , β sup = Rf 。 由于对任意给定的ε > 0,存在 x∈[,] a b ,使得 f ( ) x < α + ε 。于是取 n ε = 1 n (n = 123 ,,,")相应地得到数列{ xn },xn ∈ ba ],[ ,满足 α ( ) n ≤ f x < 1 n α +

因为{xn}是有界数列,应用 bolzano- Weierstrass定理,存在收敛子列 imxn=5,且∈[a,b] 考虑不等式 a≤f(x1)<a+一,k=1,2,3, 令k→∞,由极限的夹逼性与f(x)在点E的连续性,得到 f()=a 这说明f(x)在[ab上取到最小值a,即a=minR 同样可以证明存在n∈[ab,使得f(m)=B=maxR 证毕
因为{ xn }是有界数列,应用Bolzano-Weierstrass定理,存在收敛子列 { xnk }: lim k→∞ xnk =ξ ,且ξ ∈ ba ],[ 。 考虑不等式 α ( ) k n ≤ f x < α + 1nk , k = 1,2,3,…, 令k→∞,由极限的夹逼性与 f x( ) 在点ξ 的连续性,得到 f ( ) ξ =α 。 这说明 f x( ) 在 ba ],[ 上取到最小值α ,即α min = Rf 。 同样可以证明存在η ∈[,] a b ,使得 f η)( = β = max Rf 。 证毕

同样,开区间上的连续函数即使有界,也不一定能取到它的最大 (小)值。例如,f(x)=x在(0,1)上连续而且有界,因而有上、下确界 a=inf{f(x)|x∈(0,1)}=0, B=sup{f(x)x∈(0,1)}=1, 但是f(x)在区间(0,1)上取不到a=0与B=1
同样,开区间上的连续函数即使有界,也不一定能取到它的最 大 (小)值。例如, f ( ) x x = 在(0,1)上连续而且有界,因而有上、下确 界 α = inf { f ( ) x | x ∈(0,1) } = 0, β = sup { f ( ) x | x ∈(0,1) } = 1, 但是 f x( ) 在区间(0,1)上取不到 α = 0 与 β = 1

零点存在定理 定理3.4.3若函数∫(x)在闭区间[ab上连续,且f(a)·f(b)0,定义集合V V=(x|f(x)0,x∈[a,a+81:f(x)0, 彐62>0,x∈(b-2b:f(x)>0。于是可知 a+6≤5≤b-62 即 ∈(a,b)
零点存在定理 定理3.4.3 若函数 f x( ) 在闭区间 ba ],[ 上连续,且 fa fb () () 0 ⋅ ,定义集合V: V = { x f ( ) 0, [ , ] x x ab 0, 1 ∀x aa ∈ + [, ] δ :f x() 0 , ∃ 2 δ > 0,∀ x ∈ 2 ( ,] b b −δ : f x() 0 > 。于是可知 1 a +δ ≤ ξ ≤ 2 b −δ , 即ξ ∈ ba ),(

取x∈V(n 5 ),因f(x)0,x∈O(5,δ); f(x)<0, 这就与=sup产生矛盾。于是必然有 f()=0 证毕
取 ( 1, 2, ) n x Vn ∈ = " , n x →ξ (n→∞),因 ()0 n f x 0, ∀x O∈ (, ) ξ δ : f x() 0 < , 这就与ξ = supV 产生矛盾。于是必然有 f () 0 ξ = 。 证毕

例3.4.1讨论多项式p(x)=2x3-3x2-3x+2零点的位置。 解 20 -2 20 p(x)的三个零点(或根)分别落在区间(-2,0),(0,1)与(,3)内。事实上, p(x)=2(x+Xx-x-2),它的三个零点为x=+,与=2
例3.4.1 讨论多项式 3 2 p() 2 3 3 2 x xxx = − −+ 零点的位置。 解 x -2 0 1 3 p( ) x -20 2 -2 20 p( ) x 的三个零点(或根)分别落在区间( 2,0) − ,(0,1)与(1,3)内。事实上, 1 ( ) 2( 1)( )( 2) 2 px x x x = +− − ,它的三个零点为 1 x1 = − , x2 = 12 , 2 x3 =

例3.4.2设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且f(a,b]) ab,则存在5∈an1,f()=5(这样的称为f(x)的一个不动点。) 证设g(x)=f(x)-x,则g(x)在[ab上连续,由f(a,b]) c[a,b],可知g(a)≥0,g(b)≤0。 若g(a)=0,则有5=a;若g(b)=0,则有2=b;若g(a)>0,g(b)<0 则由定理3.4.3,必存在∈(a,b),使得g()=0,即f()=5 本例中闭区间{a,b不能改为开区间。例如f(x)=在开区间(01)上连续, 且f(0)c(0.1),但f(x)在开区间(0,1)中没有不动点
例3.4.2 设函数 f x( ) 在闭区间 ba ],[ 上连续,且 baf ]),([ ⊂ ba ],[ ,则存在ξ ∈ ba ],[ ,f ξ )( = ξ(这样的ξ 称为 f x( ) 的一个不动点。) 证 设 gx f x x () () = − ,则g x( )在 ba ],[ 上连续,由 f ([ , ]) a b ⊂ ba ],[ ,可知g a() 0 ≥ ,g b() 0 ≤ 。 若 g a() 0 = ,则有ξ = a ;若 g b() 0 = ,则有ξ = b;若 g a() 0 > ,g b() 0 < , 则由定理3.4.3,必存在ξ ∈ ba ),( ,使得g() 0 ξ = ,即 f ( ) ξ = ξ 。 本例中闭区间 ba ],[ 不能改为开区间。例如 ( ) 2x f x = 在开区间(0,1)上连续, 且 f ((0,1)) (0,1) ⊂ ,但 f ( ) x 在开区间(0,1)中没有不动点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函数(3.3)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阶.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函数(3.2)连续函数.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函数(3.1)函数极限.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章 数列极限(2.4)收敛准则.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章 数列极限(2.3)无穷大量.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章 数列极限(2.2)数列极限.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章 数列极限(2.1)实数系的连续性.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六章 Fourier 级数(16.5)快速 Fourier变换.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六章 Fourier 级数(16.4)Fourier变换和 Fourier积分.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六章 Fourier 级数(16.3)Fourier级数的性质.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六章 Fourier 级数(16.2)Fourier级数的收敛判别法.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六章 Fourier 级数(16.1)函数的 Fourier级数展开.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五章 含参变量积分(15.3)Euer积分.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五章 含参变量积分(15.2)含参变量的反常积分.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五章 含参变量积分(15.1)含参变量的常义积分.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四章 曲线积分、曲面积分与场论(14.5)场论初步.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四章 曲线积分、曲面积分与场论(14.4)微分形式的外微分.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四章 曲线积分、曲面积分与场论(14.3)Green公式、Gauss公式和 Stokes公式.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四章 曲线积分、曲面积分与场论(14.2)第二类曲线积分与第二类曲面积分.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四章 曲线积分、曲面积分与场论(14.1)第一类曲线积分与第一类曲面积分.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微分(4.1)微分和导数.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微分(4.2)导数的意义和性质.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微分(4.3)导数四则运算和反函数求导法则.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微分(4.4)复合函数求导法则及其应用.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微分(4.5)高阶导数和高阶微分.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五章 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5.1)微分中值定理.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五章 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5.2)L'Hospital法则.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五章 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5.3)Taylor:公式和插值多项式.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五章 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5.4)函数的 Taylor公式及其应用.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五章 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5.5)应用举例.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五章 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5.6)方程的近似求解.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六章 不定积分(6.1)不定积分的概念和运算法则.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六章 不定积分(6.2)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六章 不定积分(6.3)有理函数的不定积分及其应用.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定积分(7.1)定积分的概念和可积条件.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定积分(7.2)定积分的基本性质.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定积分(7.3)微积分基本定理.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定积分(7.4)定积分在几何计算中的应用.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定积分(7.5)微积分实际应用举例.pdf
- 《数学分析》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定积分(7.6)定积分的数值计算.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