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建筑阴影与透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1 阴影

绪论 ·本课程是建筑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 内设计、建筑装饰等专业的必修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学习任务和重点是建筑阴影透 视的作图原理和基本作图方法。 ·学习方法:掌握阴影、透视的基本作图原理 和方法,认真完成作业、勤动脑、动手,多 画多练。 重庆大学制图教研室吴袁黄
绪论 • 本课程是建筑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 内设计、建筑装饰等专业的必修技术基础课。 • 本课程的主要学习任务和重点是建筑阴影透 视的作图原理和基本作图方法。 • 学习方法:掌握阴影、透视的基本作图原理 和方法,认真完成作业、勤动脑、动手,多 画多练。 重庆大学制图教研室吴袁黄

第一章阴影 §1-1 阴影的基本知识 一、阴影的形成 二、图样中为何要加绘阴影 §1-2 轴测图中的阴影 一、点的落影及作法 二、直线的落影及作法 三、平面的落影及作法 四、基本体的落影及作法 §1一3建筑细部的阴影 重庆大学制图教研室吴袁黄
第一章 阴 影 §1-1 阴影的基本知识 一、阴影的形成 二、图样中为何要加绘阴影 §1-2 轴测图中的阴影 一、点的落影及作法 二、直线的落影及作法 三、平面的落影及作法 四、基本体的落影及作法 §1-3 建筑细部的阴影 重庆大学制图教研室吴袁黄

§1-1阴影的基础知识 一、阴影的形成 光线 阳面与阴面的分界线 阳面 阴面 阴线 影 影线 承影面 阴点 承影面 影点 阴影三要素:光源、形体、承影面 重庆大学制图教研室吴袁黄
光线 阴影三要素: 光源、形体、承影面 §1-1 阴影的基础知识 一、阴影的形成 阳面 阴面 阴线 承 影 面 影点 阳面与阴面的分界线 阴点 影线 承影面 影 重庆大学制图教研室吴袁黄

§1-2 轴测图中的阴影 一、点的落影概念及求作 1点在平面上的落影:用光线三角形法求影。 空间光线 空间光线在P 面上的投影 △AaAP称为线彩室吴袁黄
一、点的落影概念及求作 1点在平面上的落影:用光线三角形法求影。 P A a △AaAP称为光线三角形 S s AP §1-2 轴测图中的阴影 空间光线 空间光线在P 面上的投影 S s 重庆大学制图教研室吴袁黄

2点在投影面上的落影:用光线迹点法求影。 B Bv BH H 光线迹点法 重庆大学制图教研室吴袁黄
H V s S B b F 2点在投影面上的落影:用光线迹点法求影。 S fH fv F Bv (BH ) 光线迹点法 重庆大学制图教研室吴袁黄

3 点在立体表面上的落影:用光截面法求影。 C 用光截面法 重庆大学制图教研室吴袁黄
3点在立体表面上的落影:用光截面法求影。 s S C c S F 用光截面法 s C0 重庆大学制图教研室吴袁黄

二、直线的落影及其落影规律 1、直线段的落影概念: 直线段的落影是含该直线段的 一组光线斯袍成的光平面与承影 A 面的交线。 光平面 Cp a 里大大学制图砂 至吴袁黄
P 二、 直线的落影及其落影规律 1、直线段的落影概念: 直线段的落影是含该直线段的 一组光线所构成的光平面与承影 面的交线。 s S S s 光平面 a c C A CP AP 重庆大学制图教研室吴袁黄

2)、直线段在两相交平面上落影的求法 虚影 折影点 av 10 CH a 重庆大学制图教研室吴袁黄
H V s S a c C A Ⅰo 折影点 虚影 2)、直线段在两相交平面上落影的求法 CH S s ( AH ) Av av 重庆大学制图教研室吴袁黄

3、直线段的落影规律 1)平行规律: ①若直线平行于承影面,则其影与直线平行且等 长(直线段) 一直线在诸平行承影面上的落影彼此平行。 诸平行直线在同一承影面上的落影彼此平行。 诸平行直线在诸平行承影面上的落影彼此平行。 5 平行于光线的直线其落影积聚为一点。 重庆大学制图教研室吴袁黄
3、直线段的落影规律 ① 若直线平行于承影面,则其影与直线平行且等 长﹙直线段﹚ 1)平行规律: ② 一直线在诸平行承影面上的落影彼此平行。 ③ 诸平行直线在同一承影面上的落影彼此平行。 ④ 诸平行直线在诸平行承影面上的落影彼此平行。 ⑤ 平行于光线的直线其落影积聚为一点。 重庆大学制图教研室吴袁黄

2)相交规律: ⑥若直线与承影面相交,则影必过交点。点属于 平面其影为自身 ⑦ 相交两直线的同面落影必相交,且交点的落 影即两直线落影的交点。 一直线落于两相交承影面上的影为一折线,折 影点在两承影面的交线上。 3)垂直规律: ⑨ 若直线垂直于承影面,则落影与光线在该承影 面上的投影方向平行。 重庆大学制图教研室吴袁黄
2)相交规律: ⑥ 若直线与承影面相交,则影必过交点。点属于 平面其影为自身 ⑦ 相交两直线的同面落影必相交,且交点的落 影即两直线落影的交点。 ⑧ 一直线落于两相交承影面上的影为一折线,折 影点在两承影面的交线上。 3)垂直规律: ⑨ 若直线垂直于承影面,则落影与光线在该承影 面上的投影方向平行。 重庆大学制图教研室吴袁黄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重庆大学:《建筑阴影与透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3 透视投影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pdf
- 重庆大学:《建筑阴影与透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4 透视图的基本画法及视点、画面、建筑物相对位置的选择.pdf
- 重庆大学:《建筑阴影与透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5 曲面立体及圆的透视.pdf
- 重庆大学:《建筑阴影与透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6 透视图的阴影和虚像.pdf
-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CAD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建筑结构CAD系统设计.pdf
-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CAD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人机交互技术.pdf
-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CAD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现代CAD技术.pdf
-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CAD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工程数据处理与分析.pdf
-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CAD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三维几何造型.pdf
-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CAD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计算机图形技术(2/2).pdf
-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CAD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CAD系统.pdf
-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CAD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计算机图形技术(1/2).pdf
-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CAD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AutoCAD图形系统的应用及开发.pdf
-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CAD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概论(主讲:张建平).pdf
- 清华大学:《工程计算机制图》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建筑设备施工图.pdf
- 清华大学:《工程计算机制图》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水利工程图.pdf
- 清华大学:《工程计算机制图》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结构施工图(2/2).pdf
- 清华大学:《工程计算机制图》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结构施工图(1/2).pdf
- 清华大学:《工程计算机制图》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建筑施工图(2/2).pdf
- 清华大学:《工程计算机制图》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建筑施工图(1/2).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Soil Mechanic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A.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土力学 Mechanics of soil).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土力学实验教案.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各章习题库(无答案).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1 概述.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3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2 土的三相组成及土的结构.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4 无粘性土的密实度.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5 粘性土的物理特征.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6 土的渗透性.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7 土的压实原理.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8 土的工程分类.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土中应力计算 3.1 土中自重应力.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土中应力计算 3.2 基底压力.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土中应力计算 3.4 有效应力原理.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4.1 土的压缩性.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4.2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4.4 地基变形与时间的关系.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4.3 应力历史对地基沉降的影响.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土的抗剪强度 5.2 抗剪强度的测定方法.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