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第十七章 习题答案

第十七章习题答案 17.1改变流动相或固定相的种类 17.2需采用液相色谱法(指定离子色谱或反相色谱) 17.3减小填料粒度 7.4反相色谱—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相的极性 正相色谱——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相的极性 17.5梯度淋洗适用于分离一些组分复杂及分配比变化范围宽的复杂试样。 17.6分子扩散项 17.7示差折光检测器——长链饱和烷烃 荧光检测器——水源中的多环芳烃化合物 17.8空间排阻色谱 17.9叙述从略 17.10梯度洗脱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极性但可互溶的溶剂,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按」 定比例混合,以连续改变色谱柱中冲洗液的极性,离子酸度或PH等,从而改变被测组份的 相对保留值,提高分离效率,加快分离速度的一种洗脱方式。 液相中梯度洗脱和气相色谱中程序升温作用相同。不同的是在气相色谱中通过改变 温度条件,达到高效快速分离目的:而液相色谱是通过改变流动相组成来达到目的 17.11下列色谱法中最适宜分离物质: (a)气液色谱——适宜分离气体或易挥发性液体和固体。(或可转化为易挥发性液体和固 体。) (b)正相色谱—适宜分离极性化合物 (c)反相色谱——适宜分离多环芳烃等低极性化合物。 (d)离子交换色谱—适宜分离离子型和可离解化合物 (e)凝胶色谱—适宜分离大分子化合物,(分子量>2000) 例蛋白质、氨基酸、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f)气固色谱——适宜分离永久性气体及烃类化合物 (g)液固色谱—适宜分离不同极性的化合物,或不同类型的化合物,特别适合分离异 构体。 17.12分离下列物质宜用(几种液相色谱方法) (a)宜用液固色谱或液液分配色谱 宜用反相色谱 (c)宜用离子交换色谱 (d)宜用正相色谱或反相离子对色谱(需控制pH) (e)宜用凝胶色谱 7.13解:在硅胶柱上,用甲苯为流动相,推断此为正相色谱,故分离物为极性物质,若 改用极性物三氯甲烷(极性大于甲苯流动相),势必减小该溶质的保留时间。 17.14指出在正相色谱中以下物质顺序:(先→后) (a)正己烷、苯、正己醇。 (b)乙醚、硝基丁烷、乙酸乙酯 在反相色谱中以下物质说明顺序(先→后) (a)正己醇、苯、正己烷
第十七章 习题答案 17.1 改变流动相或固定相的种类. 17.2 需采用液相色谱法(指定离子色谱或反相色谱) 17.3 减小填料粒度 17.4 反相色谱——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相的极性 正相色谱——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相的极性 17.5 梯度淋洗适用于分离一些组分复杂及分配比变化范围宽的复杂试样。 17.6 分子扩散项。 17.7 示差折光检测器——长链饱和烷烃 荧光检测器——水源中的多环芳烃化合物 17.8 空间排阻色谱 17.9 叙述从略。 17.10 梯度洗脱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极性但可互溶的溶剂,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按一 定比例混合,以连续改变色谱柱中冲洗液的极性,离子酸度或 PH 等,从而改变被测组份的 相对保留值,提高分离效率,加快分离速度的一种洗脱方式。 液相中梯度洗脱和气相色谱中程序升温作用相同。不同的是在气相色谱中通过改变 温度条件,达到高效快速分离目的;而液相色谱是通过改变流动相组成来达到目的。 17.11 下列色谱法中最适宜分离物质: (a)气液色谱——适宜分离气体或易挥发性液体和固体。(或可转化为易挥发性液体和固 体。) (b)正相色谱——适宜分离极性化合物。 (c)反相色谱——适宜分离多环芳烃等低极性化合物。 (d)离子交换色谱——适宜分离离子型和可离解化合物。 (e)凝胶色谱——适宜分离大分子化合物,(分子量>2000) 例蛋白质、氨基酸、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f)气固色谱——适宜分离永久性气体及烃类化合物。 (g)液固色谱——适宜分离不同极性的化合物,或不同类型的化合物,特别适合分离异 构体。 17.12 分离下列物质宜用(几种液相色谱方法) (a)宜用液固色谱或液液分配色谱 (b)宜用反相色谱 (c)宜用离子交换色谱 (d)宜用正相色谱或反相离子对色谱(需控制 pH) (e)宜用凝胶色谱 17.13 解:在硅胶柱上,用甲苯为流动相,推断此为正相色谱,故分离物为极性物质,若 改用极性物三氯甲烷(极性大于甲苯流动相),势必减小该溶质的保留时间。 17.14 指出在正相色谱中以下物质顺序:(先 → 后) (a)正己烷、苯、正己醇。 (b)乙醚、硝基丁烷、乙酸乙酯 在反相色谱中以下物质说明顺序(先 → 后) (a)正己醇、苯、正己烷

乙酸乙酯、硝基丁烷、乙醚
乙酸乙酯、硝基丁烷、乙醚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七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ppt
- 北京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六章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GC).ppt
- 北京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色谱法引论(An Introduction to Chromatography).ppt
- 北京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伏安法与极谱法(Voltammetry and Polarography).ppt
- 北京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电解和库仑分析法(Electrolysis and Coulometry).ppt
- 北京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电位分析法和离子选择性电极(Potentiometry and Ion Selective Electrode).ppt
- 北京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第十一章 电位分析法习题.doc
- 北京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电分析化学引论(An Introduction to Electroanalytical Methods).ppt
- 北京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复习课.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四章 化学平衡.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章 液体表面.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四章 高分子溶液.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五章 凝胶及膜平衡.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二章 溶胶.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三章 乳状液与泡沫.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一章 固体表面.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六章 可逆电池电动势.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八章 化学动力学.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五章 电解质溶液.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二章 自由能 化学势 溶液.doc
- 北京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第十三章 伏安和极谱法习题.doc
- 北京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第十二章 电解和库仑分析习题答案.doc
- 北京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第十五章 习题答案.doc
- 北京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第十六章 气相色谱法习题答案.doc
- 北京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第十章 电分析化学引论.doc
- 华东理工大学:《高分子科学》课程教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课程简介(庄启昕).ppt
- 华东理工大学:《高分子科学》课程教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华东理工大学:《高分子科学》课程教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离子、开环及受控聚合反应 4.1 概述 4.2 正离子聚合.ppt
- 华东理工大学:《高分子科学》课程教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离子、开环及受控聚合反应 4.3 负离子型聚合.ppt
- 华东理工大学:《高分子科学》课程教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离子、开环及受控聚合反应 4.4 络合配位聚合.ppt
- 华东理工大学:《高分子科学》课程教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离子、开环及受控聚合反应 4.5 开环聚合.ppt
- 华东理工大学:《高分子科学》课程教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离子、开环及受控聚合反应 4.6 基团转移聚合.ppt
- 华东理工大学:《高分子科学》课程教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离子、开环及受控聚合反应 4.7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ppt
- 华东理工大学:《高分子科学》课程教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6.1 聚合物化学反应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6.2 聚合物的化学转化反应.ppt
- 华东理工大学:《高分子科学》课程教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6.3 聚合物的降解 6.4 聚合物的老化和防老化 6.5 废弃高分子的再利用和绿色高分子概念.ppt
- 华东理工大学:《高分子科学》课程教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期末复习.ppt
- 华东理工大学:《高分子科学》课程教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共聚合反应(5.1)概述.ppt
- 华东理工大学:《高分子科学》课程教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共聚合反应(5.2)共聚物的组成.ppt
- 华东理工大学:《高分子科学》课程教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共聚合反应(5.3)共聚物链的微结构和序列分布.ppt
- 华东理工大学:《高分子科学》课程教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共聚合反应(5.4)共聚合速率方程.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