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动物学》课程教学大纲(水产养殖、动物科学和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

动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水产养殖、动物科学和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 、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与要求: 性质:《动物学》是一门多科性的综合学科,又是一门完整体系的学科,是生命科学也是水产养 殖、动物科学和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 目的:系统性、攬要性地介绍动物生物学和系统动物学基础知识,为后继学科奠定知识基础 要求:1、理解和掌握动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理解和掌握动物界的主要门类及各门类的主要特征、重要的生物学特点。 、教学内容 绪论(2学时) 、动物学的性质及研究发展动态 种的概念和动物分类知识(重点) 三、生命的物质基础(简要了解) 四、动物机体构成 五、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主要阶段 第一章原生动物门(0.5学时)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重点) 分类: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 第二章海绵动物门(0.5学时) 、海绵动物的特点及常见种类 第三章腔肠动物门(1学时) 、门的主要特征:辐射对称、身体的基本结构、细胞分化更为丰富,且有了初步的组织分 化、网状神经系统、水螅型和水母型。(重点和难点) 、主要类群:水螅虫纲、钵水母纲、珊瑚虫纲 、进化地位 第四章扁形动物门(2学时) 、门的主要特征:身体左右对称(两侧对称)。具有中胚层。器官系统开始建成:具有皮 肌囊、具有不完全消化系统、具有原肾管型排泄系统、具有梯形神经系统。生殖特点。 海产种类个体发育经牟勒氏幼体阶段(重点和难点) 、主要类群:涡虫纲、吸虫纲、绦虫纲 进化地位 第五章假体腔动物(1学时) 线虫动物的特点、生活史。 、轮虫动物的特点、生活史 第六章环节动物门(2学时) 门的主要特征:具有真体腔、体节、闭管式血循环系统、后肾管等特征,论证它是无脊 椎动物高等种类的开始。(重点和难点) 主要类群:寡毛纲、多毛纲、蛭纲和纲
动 物 学 课程教学大纲 (水产养殖、动物科学和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 一、 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与要求: 性质:《动物学》是一门多科性的综合学科,又是一门完整体系的学科,是生命科学也是水产养 殖、动物科学和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目的:系统性、摡要性地介绍动物生物学和系统动物学基础知识,为后继学科奠定知识基础。 要求:1、理解和掌握动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理解和掌握动物界的主要门类及各门类的主要特征、重要的生物学特点。 二、 教学内容: 绪 论(2 学时) 一、动物学的性质及研究发展动态 二、种的概念和动物分类知识 (重点) 三、生命的物质基础(简要了解) 四、动物机体构成 五、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主要阶段 第一章 原生动物门(0.5 学时) 一、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重点) 二、分类: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 第二章 海绵动物门(0.5 学时) 一、海绵动物的特点及常见种类 第三章 腔肠动物门(1 学时) 一、门的主要特征:辐射对称、身体的基本结构、细胞分化更为丰富,且有了初步的组织分 化、网状神经系统、水螅型和水母型。(重点和难点) 二、主要类群:水螅虫纲、钵水母纲、珊瑚虫纲 三、进化地位 第四章 扁形动物门(2 学时) 一、门的主要特征:身体左右对称(两侧对称)。具有中胚层。器官系统开始建成:具有皮 肌囊、具有不完全消化系统、具有原肾管型排泄系统、具有梯形神经系统。生殖特点。 海产种类个体发育经牟勒氏幼体阶段(重点和难点) 二、主要类群:涡虫纲、吸虫纲、绦虫纲 三、进化地位 第五章 假体腔动物(1 学时) 一、线虫动物的特点、生活史。 二、轮虫动物的特点、生活史。 第六章 环节动物门(2 学时) 一、门的主要特征:具有真体腔、体节、闭管式血循环系统、后肾管等特征,论证它是无脊 椎动物高等种类的开始。(重点和难点) 二、主要类群:寡毛纲、多毛纲、蛭纲和螠纲

第七章软体动物门(2学时) 门的主要特征:身体柔软,不分节,具有贝壳,具有外套膜,具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一鳃 等特征。(本章重点和难点) 主要类群:腹足纲、瓣鳃纲、头足纲 第八章节肢动物门(3学时) 、门的主要特征:1、身体异律分节且分部,附肢也分节。2、身体外被几丁质外骨骼,横 纹肌连成束,按节排列。3、具有混合体腔,具有开管式循环系统。4、呼吸器官和排泄 器官形式多样,适应广。5、神经系统为集中型链索状神经系统,感官发达且多样。6、 出现内分泌系统。7、生殖和发育特点:(论证其是高等无脊椎动物)。(本章的重点和难 点) 、主要类群:四亚门十八纲:1、三叶虫亚门。2、甲壳亚门。3、有螯亚门。4、气管 亚门 三、进化地位 第九章棘皮动物门(1学时) 门的主要特征 主要类群:1、海星纲;2、蛇尾纲:3、海胆纲:4、海参纲:5、海百合纲 三、进化地位 第十章脊索动物门(2学时) 、门的主要特征:(重点) 、三个亚门: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和脊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重要种类、 进化地位 第十一章原口纲与鱼纲(1学时) 原口纲:1、主要特征。2、进化地位 鱼纲:1、比原口纲进步的特征。2、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3、分类 第十二章两栖纲(1学时) 纲的特征:阐明其对陆生的初步适应和不能完全离开水的特点。(重点和难点) 分纲:无足目、有尾目、无尾目的特征和主要代表 第十三章爬行纲(1学时) 纲的主要特征:陆地繁殖能力,各器官系统的演变特点、变温,阐明其适应陆地生活的 特点及其原始性,是真正陆栖脊椎动物的原因 、分类:四个亚纲的主要特征及重要种类 第十四章鸟纲(1学时) 一、主要特征:论证其是适应飞行生活的高级脊椎动物 分类:三个总目的特征,重要种类 第十五章哺乳纲(1学时) 主要特征:阐明是最高级的陆生脊椎动物 、分类:三大亚纲特征及主要类群 第十六章动物的进化(1学时) 生命的起源 、进化的证据 三、进化理论概述 四、动物进化规律
1 第七章 软体动物门(2 学时) 一、门的主要特征:身体柔软,不分节,具有贝壳,具有外套膜,具有专门的呼吸器官--鳃 等特征。(本章重点和难点) 二、主要类群:腹足纲、瓣鳃纲、头足纲 第八章 节肢动物门(3 学时) 一、门的主要特征:1、身体异律分节且分部,附肢也分节。2、身体外被几丁质外骨骼,横 纹肌连成束,按节排列。3、具有混合体腔,具有开管式循环系统。4、呼吸器官和排泄 器官形式多样,适应广。5、神经系统为集中型链索状神经系统,感官发达且多样。6、 出现内分泌系统。7、生殖和发育特点:(论证其是高等无脊椎动物)。(本章的重点和难 点) 二、主要类群:四亚门十八纲:1、三叶虫亚门。2、甲壳亚门。3、有螯亚门。4、气管 亚门。 三、进化地位 第九章 棘皮动物门(1 学时) 一、门的主要特征: 二、主要类群:1、海星纲;2、蛇尾纲;3、海胆纲;4、海参纲;5、海百合纲。 三、进化地位 第十章 脊索动物门(2 学时) 一、门的主要特征:(重点) 二、三个亚门: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和脊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重要种类、 进化地位。 第十一章 原口纲与鱼纲(1 学时) 一、原口纲:1、 主要特征。2、 进化地位 二、鱼 纲:1、 比原口纲进步的特征。2、 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3、 分类。 第十二章 两栖纲(1 学时) 一、纲的特征:阐明其对陆生的初步适应和不能完全离开水的特点。(重点和难点) 二、分 纲:无足目、有尾目、无尾目的特征和主要代表。 第十三章 爬行纲(1 学时) 一、纲的主要特征:陆地繁殖能力,各器官系统的演变特点、变温,阐明其适应陆地生活的 特点及其原始性,是真正陆栖脊椎动物的原因。 二、分 类:四个亚纲的主要特征及重要种类。 第十四章 鸟纲(1 学时) 一、主要特征:论证其是适应飞行生活的高级脊椎动物。 二、分 类:三个总目的特征,重要种类。 第十五章 哺乳纲(1 学时) 一、主要特征:阐明是最高级的陆生脊椎动物。 二、分 类:三大亚纲特征及主要类群。 第十六章 动物的进化 (1 学时) 一、生命的起源 二、进化的证据 三、进化理论概述 四、动物进化规律

第十七章动物机体的结构和功能(3学时) 动物的体态:动物的体制、动物的体腔和分节 支持、保护和运动:皮肤系统、骨骼系统、动物的运动 、营养与消化吸收:动物的营养方式、消化系统、食物的消化吸收 四、气体交换 五、物质运输:体液内环境、循环系统、免疫系统 六、排泄和体内平衡 七、机体的协调:神经系统、感官系统、内分泌系统 八、动物生命的延续:生殖方式、生殖系统、动物个体发育 动物学总结(1学时) 、有关说明: 1、其它相关课程,如组织胚胎学、鱼类学、生态学、水生生物学等和动物学在内容上有交 叉或是动物学的深入或延伸,因此,动物学在内容上对上述课程有涉及的部分做适当的 取舍或简略。 2、实验部分归并到大实验中。 3、教材: 刘凌云、郑光美主编,《普通动物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参考书: (1)华中师院等编,动物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年。 (2)堵南山等编,无脊椎动物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年。 (3)杨安峰编,脊椎动物学(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4)王所安、和振武主编,《动物学专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2 第十七章 动物机体的结构和功能(3 学时) 一、动物的体态:动物的体制、动物的体腔和分节 二、支持、保护和运动:皮肤系统、骨骼系统、动物的运动 三、营养与消化吸收:动物的营养方式、消化系统、食物的消化吸收 四、气体交换 五、物质运输:体液内环境、循环系统、免疫系统 六、排泄和体内平衡 七、机体的协调:神经系统、感官系统、内分泌系统 八、动物生命的延续:生殖方式、生殖系统、动物个体发育 动物学总结(1 学时) 三、有关说明: 1、 其它相关课程,如组织胚胎学、鱼类学、生态学、水生生物学等和动物学在内容上有交 叉或是动物学的深入或延伸,因此,动物学在内容上对上述课程有涉及的部分做适当的 取舍或简略。 2、 实验部分归并到大实验中。 3、 教材: 刘凌云、郑光美主编,《普通动物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6。 4、参考书: (1) 华中师院等编,动物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年。 (2) 堵南山等编,无脊椎动物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 年。 (3) 杨安峰编,脊椎动物学(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年。 (4) 王所安、和振武主编,《动物学专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年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 Animal Biochemistry.ppt
-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基因信息的传递.ppt
-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tein).ppt
-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脂类代谢 Lipid Metabolism.ppt
-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Contact & Regulation of substance metabolism.ppt
-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核苷酸代谢 Nucleic acid metabolism.ppt
-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糖代谢及其调节 Carbohydrate Metabolism.ppt
-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酶 Enzyme.ppt
-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生物氧化 Biological Oxidation.ppt
-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氨基酸代谢 Amino acid metabolism.ppt
-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性.ppt
- 《生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英文版)Chapter 26(complete)RNA Metabolism.ppt
- 《生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英文版)chapter 25 DNA metabolism.ppt
- 北京大学:《细胞生物学 Cell Scienc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共十三章).doc
- 北京大学:《细胞生物学 Cell Science》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10.3 The structure and com position of microtubules.ppt
- 山东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绪论.pdf
- 山东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中心法则.pdf
- 山东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核酸的酶促降解和核苷酸代谢.pdf
- 山东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脂类代谢.pdf
- 山东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生物氧化.pdf
- 集美大学:《动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主讲教师:翁朝红).ppt
- 集美大学:《动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原生动物门(Protozoa).ppt
- 集美大学:《动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扁形动物门.ppt
- 集美大学:《动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原腔动物门.ppt
- 集美大学:《动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环节动物门(Annelida).ppt
- 集美大学:《动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软体动物门(Mollusca).ppt
- 集美大学:《动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ppt
- 集美大学:《动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脊索动物门(Chordata).ppt
- 集美大学:《动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圆口纲和与鱼纲.ppt
- 集美大学:《动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两栖纲(Amphibia).ppt
- 集美大学:《动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爬行纲(Reptilia).ppt
- 集美大学:《动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鸟纲(Aves).ppt
- 集美大学:《动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哺乳纲(Mammalia).ppt
- 集美大学:《动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六章 动物的进化.ppt
- 集美大学:《动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七章 动物机体的结构和功能.ppt
- 华南农业大学:《遗传学》第七章 基因突变.ppt
- 徐州工程学院:《植物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植物细胞与组织.ppt
- 徐州工程学院:《植物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鼠李目(Rhamnales).ppt
- 徐州工程学院:《植物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植物的生长发育及调控.ppt
- 徐州工程学院:《植物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生物多样性和植物分类及命名.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