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2)第二章 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二章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
第 二 章 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 路的早期探索 中 国 近 现 代 史 纲 要

学习目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以及戊成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认识到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以及资产阶级维新派都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以及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 原因和教训,认识到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以及资产阶级维新派都 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学习 目标

第一节太平天国运动的起落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天折目录ONTENTS
第一节 太平天国运动的起落 C O N T E N T S 目 录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中国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成了一个强大的革命”,“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发的地雷上,使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5月20日马克思所说的“革命”指的是?它的结局如何?
“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成 了一个强大的革命” , “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 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发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 爆发” 。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5月20日 马克思所说的“革命”指的是?它的结局如何?

第一节太平天国运动的起落
太平天国运动的起落 第一节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目录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contents
一 /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目 录 二 / 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c o n t e n t s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洪秀全(18141864)出生地:广东花县出身:农民家庭经历:1828—1843年四次参加科举均落榜职业:乡村教师婴试不第的洪秀全该怎么寻找出路呢?《劝世良言》创立“拜上帝会”“重整乾坤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洪秀全(1814—1864) 出生地:广东花县 出身:农民家庭 经历:1828—1843年四次参加科举均落榜 职业:乡村教师 屡试不第的洪秀全该怎么寻找出路呢? 《劝世良言》 创立“拜上帝会” “重整乾坤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天京九江金州全州金田益公元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等人集1853年,定都天京(南京)合在金田村韦氏宗祠门前的广场上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政权组织思考:为什么他振臂一呼就应者云集?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公元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等人集 合在金田村韦氏宗祠门前的广场上。 思考:为什么他振臂一呼就应者云集? 1853年,定都天京(南京), 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政权组织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一)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185118531853、561856185118641金田起义重建领导核心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天京事变北伐西征东征天京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一)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1851 1864 永 安 建 制 定 都 天 京 北 伐 西 征 东 征 天 京 事 变 重 建 领 导 核 心 天 京 陷 落 金 田 起 义 1851 1853 1853、56 1856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11.8%为支付战争赔款,弥补财政亏农民空,加紧搜刮人民,统治更加■地主腐败。贪官污更、土豪劣绅也88.2%金田村土地占有状况机勒索百姓。中国广大农民在残酷的压迫和剥削下,过着统治阶级与农民群众矛盾日益尖锐极其贫困和不自由的生活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一)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 为支付战争赔款,弥补财政亏 空,加紧搜刮人民,统治更加 腐败。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也 趁机勒索百姓。中国广大农民 在残酷的压迫和剥削下,过着 极其贫困和不自由的生活。 统治阶级与农民群众矛盾日益尖锐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2)第一章 进入近代后中华 民族的磨难与抗争.pdf
-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第十一专题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pdf
-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第二专题 近代中国的磨难与抗争.pdf
-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第十二专题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pdf
-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第一专题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pdf
-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第十三专题 把握历史主动 坚定历史自信.pdf
-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第三专题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df
-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第九专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pdf
-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第十专题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开展.pdf
-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第八专题 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pdf
-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第七专题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pdf
-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第六专题 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pdf
-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第五专题 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pdf
-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第四专题 辛亥革命的成与败.pdf
- 榆林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授课教案(共十三章,负责人:李飒飒).pdf
- 榆林学院:《世界现代史》课程教学资源(试卷AB,无答案).pdf
- 沈阳师范大学:《中国革命史》课程教学大纲 History of Chinese Revolution.pdf
- 《世界中古史》课程授课教案(讲义)中世纪后期的西欧(14-15世纪).docx
- 《世界中古史》课程教学大纲.docx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ppt
-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2)专题四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成功了又失败了.pdf
-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2)专题五 为什么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pdf
-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2)专题六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pdf
-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2)专题七 中国革命新道路是怎样探索和开辟的.pdf
-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2)专题九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pdf
-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2)专题八 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pdf
-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2)专题十 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pdf
-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2)专题十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开展.pdf
-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2)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样开辟并接续发展的.pdf
- 安徽外国语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授课教案.docx
